穿越农家子,童子科举忙 第118章 一夫当关(三)

小说:穿越农家子,童子科举忙 作者:萧小慎 更新时间:2025-08-14 22:00:53 源网站:2k小说网
  宁世缵登场。

  他是第二个挑战者,也是来自江南。

  双方按规矩,自报家门后,对方开始出题。

  “我这是拆字联。”宁世缵道,“上联是——闲看门中木。”

  富商看向身边的文人。

  文人解释道:“门中木,合起来就是闲。”

  这其实是第一层,文人没必要解释第二层。

  第二层:隐喻隐居者观木自适的心境。

  这是讲隐者的对联。

  庄毅深吸一口气,直接对:“思耕心上田。”

  好对,好对!

  “思这个字拆开,正是心和田。”文人在富商面前,用扇柄在自己掌心拆解思字,“田在上,心在下。”

  哦。

  富商点头,这对拆的真秒。

  然而,书生们却知道,最妙的字,在于耕。

  耕心田,象征修身养性,正对上联的隐者之言。

  这是一道开胃菜。

  宁世缵笑道:“第二联,也是拆字联,还请赐教。”

  “请出题。”庄毅笑着回应。

  宁世缵深吸一口气,朗声说出上联。

  听到的,无不皱起眉头,在心里吐出两个字,好难!

  上联内容: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成战。

  文人皱着眉,一边向富商解释:“骑字拆开是奇马,张字拆开是长弓。琴瑟琵琶上面都有一个王字,正是王王在上。”

  富商道:“战字拆开,是一个占加一个戈,怎么是单戈?”

  “因为人站在那里,一只手拿着戈,正是一个战字。”文人解释道。

  这里面暗含了朴素的华夷之辩。

  也是巧了。

  庄毅上一世的时候,看过金庸的武侠小说。

  射雕英雄传里面,黄蓉对过,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接下来就是针对骑马,张弓和作战,进行拆字回答。

  有了!

  “我的下联是——”

  庄毅刻意顿了顿,吊足大家胃口,再说出下联:

  伪为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合手即拿。

  好一个“合手即拿”!

  自信、从容,符合所有人的脾胃,因此无不赞叹。

  首席坐着的诸位,也纷纷点头,都觉得对的好。

  宁世缵也叹息,而后作揖:“庄生,对的太好。虽然感觉自己不是对手,我斗胆请庄生出上联,我对上一对。”

  就算对不上来,仍旧不虚此行。

  哇!

  神童出上联!

  听到这话,在场的文人们,无不精神抖擞,准备迎接挑战。

  就连坐在首席的诸位,也跃跃欲试。

  于是。

  庄毅仔细的想了一想,说道:“那我就献丑了。”

  这个客套话,让不少人苦笑。

  有没有一种可能,“献丑”二字跟你无关。

  然后,都竖起耳朵听,庄毅出的上联: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

  宁世缵愣在当场。

  突然有点后悔提出请庄毅出上联,因为他答不上来。

  这个拆字联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却又符合“寺”这个意思。

  神童出的联,都是常见的字,可就是好难。

  而且不是刁钻的那种难。

  真真是,于细微处见神奇。

  在场很多读书人都陷入沉默,苦苦思索。

  刚才给富商讲解的文人,也陷入了困惑状态,细细琢磨。

  都想对上下联。

  首席上。

  总督、巡抚、学政,都是两榜进士,学问自然极好,却也被这道上联难住了。

  左梦尘对自己更不抱希望,只静静地看着。

  这时,林让脸上露出了笑意。

  他们看到林让在笑,左梦尘主动担起请教的事,“老先生,请问下联是什么?”

  左梦尘不请教,难道让总督他们请教?!

  “这道题,从孟子的书中,可以获得答案。”林让不打算道出下联,而是给大家提醒。

  孟子?

  一听这话,文人们纷纷回忆起孟子的内容。

  左俊生也在其中,佯装思考状,不敢说自己其实压根不记得孟子的内容。

  有的书生,感觉自己脑子不够用,干脆自己看书。

  都不怕丢人。

  给了这么明显的提示,答不上才丢人!

  庄毅一听《孟子》,看向林让,不由得佩服,这就是旷世大儒的实力吗?

  真不错!

  一老一小,这一对视,这才有了看上眼的感觉。

  之前都是不得其法,各自错过。

  然而。

  一帮读书人苦思冥想良久,看了半天的书,还是答不上来。

  他们还不是最急的,最急的在台上。

  没错,正是宁世缵。

  世缵、世缵,簪缨世家的意思,累世熟读四书五经,却答不上来这个对联。

  站在庄毅对面的他,脸色涨红,急的汗水都不停往下淌。

  可急归急,答不上来,就是答不上来啊!

  庄毅不为难他,给提示:“正如老先生所说,下联可以从《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找。”

  大家听了,书哗哗地翻,都在找这一段。

  哦。

  原来如此。

  总督李端明、巡抚罗绘锦、学政顾梦麟等人,先后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再纷纷笑了起来,看向庄毅的眼神,满是和蔼。

  见一群大佬都在笑,众读书人都明白,神童提示是对的。

  宁世缵苦思冥想,把那一章书反复琢磨,猛然反应过来,激动大声脱口而出:

  “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读书人又是一瞬间的沉默。

  而后,都点头称赞,是了是了,寺在山林中。

  诗和书也对得上。

  人人赞叹,富商们听不懂都要雇佣的文人,对他们讲解。

  文人微笑着讲解:“古寺一般在山中,所以要用山对下联,而山中最多的是什么?”

  “林子!”

  这一点,富商都知道。

  “所以,双木在一起是林字,林上,示下是一个禁字,禁云正对诗曰。最后一句出自孟子。”

  “原来是这样。”富商点头。

  “最妙的,还在于宁世缵前面出的对联。”

  文人一脸敬佩,“闲看门中木,思耕心上田。神童这一联,正好是呼应了这一联。”

  噢。

  第一联的第一句:门中木对双木,第二句的心上田对林下示。

  富商挠了挠头,这孩子,脑子到底怎么长的。

  要是我儿子就好了。

  庄家人在一片惊叹声中,脸上不禁得意,与有荣焉。

  宁世缵也琢磨出味来,同时感激庄毅给他提示,躬身道:“数月颠簸,果不虚行,善哉!妙哉!”

  说罢,转身笑容满面的离去,心中无比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