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农家子,童子科举忙 第160章 伪书

小说:穿越农家子,童子科举忙 作者:萧小慎 更新时间:2025-09-28 10:57:51 源网站:2k小说网
  次日卯时。

  庄毅和以前一样,陪四皇子到御书房读书。

  刚走到门口,就感觉屋里的氛围不对。

  尤其是每个老头的脸上,都写着两个字‘厌恶’。

  庄毅看他们这样,就猜到昨晚上的事,已经传出去了。

  真是无妄之灾。

  话虽如此,他还是选择进屋,装什么都不知道。

  郑洛看向庄毅,揶揄笑道:“怪哉,这御书房怎么变了味,原来是庄大才子来了。”

  几位皇子听到这话:??

  他们看向大小教习,再看庄毅,预感有一场暴风雨即将到来。

  庄毅闻言,拱了拱手道:“在列位面前,我只是晚辈,大才子实在不敢当。”

  “当得,当得。”虞允文阴阳怪气,“你有圣上的隆恩,又有诸位皇子的爱戴,我这个位子该你坐。”

  郑洛也附和:“你的位子,他怕是瞧不上,得坐我的。”

  九位皇子,十位满腹经纶的大儒,一般人听他们这么说,早就吓得连连请罪。

  然而庄毅却半点不怵,反倒是表情带着些不怀好意:“我要是坐了你的位子,你们去哪?解甲归田?”

  众儒大怒。

  郑洛气呼呼道:“小小年纪,竟敢在我们面前耀武扬威,我们今日要同你辩上一场!”

  哦豁!

  听到这话,杨衡、杨律、杨彻、杨征四位皇子,以及不明就里的五位皇子,都露出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表情。

  庄毅不屑地笑道:“辩就辩,不过,我有言在先,要是你们输了怎么办?”

  “辞官不做。”郑洛大怒。

  “胡扯!”庄毅笑道,“你的官是皇帝赐予,怎么说不做就不做呢。”

  “那你说怎么办?”

  “要是输了,就罚抄写一篇,君子以和为贵。”

  “你……”

  啊哈。

  听到这话,九位皇子都笑出了声,这个办法好。

  麟德殿。

  皇帝正准备上朝,却听汪忠贤急匆匆跑来。

  “陛下,陛下,大事不好。”

  “多大点事,值得这般大惊小怪。”皇帝一脸淡定。

  “庄毅要和郑洛他们辩论。”

  “什、什么?”皇帝以为自己听错了。

  汪忠贤把事情始末说了一遍。

  庄毅一个还没参加乡试的童子,敢和十位大儒辩论!

  有意思。

  “走,朕要去看看。”

  “上朝?”

  “不上了,告诉毛贤、袁崇桂,还有尚书台大学士们,都到御书房看戏……不是,看他们辩论。”

  于是,御书房呼啦啦来了一大帮的人。

  这有点超出郑洛的意料,他为难的看向其他九位大儒。

  大家骑虎难下。

  辩赢了,落个欺负童子的坏名声;要是辩输了,后果不堪设想。

  皇帝贴心道:“朕早听说庄毅在岁试,以一敌百,罕逢敌手。又在诞辰会上出尽了风头,朕就想看看,他到底能有多大本事。”

  “正好有这个机会,众卿都把本事拿出来,让朕和百官都开一开眼界。”

  “如果谁赢了,朕可以答应他一个条件。输的一方,朕也要他抄写一篇文章。”

  “开始吧!”

  先把庄毅的身价抬高,就算大儒输了,面子上不会那么难堪。

  同时,也满足了个人的好奇。

  大家屏气凝神,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庄毅、十位大儒相对而立。

  一个是当世神童。

  另一群是大儒。

  互相对视,眼中没有半点感情,都试图用眼神震慑对方。

  而后。

  庄毅一拱手,率先发难:“敢问诸位,谁能告诉我儒家十六字心传的内容是什么?”

  此语一出,换来对面一阵嘲笑。

  “连十六字心传都不知道?”其中一位大儒道,“听好了!十六字心传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语出何典?”庄毅进一步下套。

  “呵呵,《尚书·大禹谟》。”另一位大儒笑道。

  这么简单的问题,简直侮辱他们的智商。

  众儒对视一眼,都露出轻视表情。

  庄毅眼神一凛:“不对!”

  “怎么会不对!”郑洛脱口而出。

  “我说的是,大禹谟本身就是伪作,由伪作而得出的心传,所以是不对。”

  九位皇子懵懵懂懂,不明觉厉。

  而,在场的文武百官、御书房的众儒,听到庄毅这话,只觉得心头一道惊雷炸响,整个人如遭雷击,当场震惊到张大了嘴。

  怎么……可能呢!

  《大禹谟》是伪作?

  那我们这些年学的什么?学了个寂寞吗?

  皇帝也是一惊,不由得坐直了身子。

  “你、你纯属胡扯!”郑洛气得声音都在发抖。

  “我敢这么说,当然是有证据。”

  庄毅作为一个现代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熟知四书五经的各种错误、漏洞。

  当然,他不是要拳打‘翰林院’,脚踹‘御书房’。

  辩论嘛,并非单纯的讨论对错是非,而是比谁的嘴皮子利索,谁能把死的说成活的。

  对错不重要,说服对方、忽悠对方、说赢对方才重要!

  所以,庄毅一上来就放大招。

  对方也果然上钩,“拿出来,否则我弹劾你以文乱法。”

  庄毅哈哈大笑:“证据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这句抄自荀子的《解蔽》,原文是——

  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

  “证据二,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出自论语?尧曰,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两个证据,一下子直指问题的所在。

  这让部分大儒脸色苍白,神情急迫的看向庄毅对面的大儒。

  《尚书》怎么可能是假的!

  简直荒谬绝伦。

  可庄毅的论点、论据都十分充足,大伙一时间,都想不到该如何辩驳。

  只能把希望寄托于这些大儒身上。

  郑洛眼珠飞快的转,而后辩驳道:“圣人撰述,岂会拘泥于文字的多寡?”

  “自古以来,历代大儒多删繁就简,又或是引经据典,这才在流传中出现些许的诧异,怎么能因此断定是伪作呢。”

  听到这个回答。

  在场的众人都松了口气,不愧是大儒啊。

  庄毅却不会让他们松这口气,立刻再放大招:“引经据典,那么请问官职也可以弄错么?”

  “伯冏,这个‘冏’字其实是摄,但抄写的人不懂,误把楚国的摄写成冏。太仆正一职,更是晚期才有的。”

  刚才还松了口气的众人,顿时紧张起来,还有些怀疑人生。

  这似乎……听起来很合理。

  “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郑洛也放大招。

  “因为……”庄毅微笑,“我看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