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农家子,童子科举忙 第173章 辨《孝经》

小说:穿越农家子,童子科举忙 作者:萧小慎 更新时间:2025-10-09 13:35:58 源网站:2k小说网
  既然下了这个结论,王均对庄毅就更加的上心。

  发誓要把这个小子辩服。

  不认识我,是吧?

  这次辩论过后,我要让你……韩毅,彻底记住我王均的大名!

  “看你的确有几分本事,那我就不得不认真了。”

  王均冷笑一声:“来人,把我二人辩论的内容,要一字不漏的全部记录!”

  吩咐完自己的仆从,王均又看向众读书人:“尔等此刻是见证,证明他有小才,我才使出全力的!”

  语气猖狂,到有点神经质。

  谁能想到这人竟为了‘不认为我’而耿耿于怀。

  甚至要放手一搏。

  没一个读书人敢触霉头,连连点头。

  庄毅望着有些暴躁的王均,心里满是同情。

  古人常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位师兄全犯了。

  他一瞥王均的脸色,发现这位老兄正要发力。

  好吧。

  既然阁下已经有了心魔。

  那我不妨当一回驱魔人,好好破一破你的心魔。

  想着,庄毅的眼神变得犀利起来。

  杨征则是一副看戏的表情,哇哦,毅哥儿认真了!

  “该你出题了!”王均做好所有准备,摆出了高姿态。

  庄毅既然有心破对方心魔,也就不再留手,决定全力猛攻:

  “《孝经》一书,我个人认为并非出自孔圣人之手,也不是曾子,而是成书于战国末期,至雍朝成为朝廷范书。”

  大雍,就是大汉。

  这话意思是:孝经的作者不是孔子,也不是曾子,而是后人附会的。

  更直接点,是说《孝经》是一本伪书。

  此言一出,大家都震惊了。

  无异于平地一声雷。

  然后看向王均。

  王均的脸色,也因为这话而变得极其难看。

  这小子,是来掀桌子!

  于是,他毫不客气的反驳:“《艺文志》曰:《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

  “记载明确,岂会是伪作。再者,《世家》曰: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

  “孔圣人与曾子是师徒,传承有序,怎么能说是伪作!”

  众人点点头,的确是这么回事。

  见庄毅没说话,王均赶紧对自己观点进行补充:“还有,《经义考》曰:曾子问孝于仲尼,退而与门弟子言之,门弟子类而成书。”

  “因此,就算是曾子门人所作,也不能草率的说成是伪书。”

  “《古文孝经指解》的序言部分,也说:圣人言则为经,动则为法,故孔子与曾参论孝,而门人书之,谓之《孝经》。”

  光这几句话,就引用四本典籍,还记住详细内容。

  不得不说,王均的确有傲的资本。

  可惜,他遇到的是庄毅。

  庄毅怎么会落入论证‘后人言论’的陷阱,而是再开赛道:

  “如果真是你说的那样,那么请问: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出自何处?”

  “三七章·第七!”王均快速回答。

  惹得一片掌声。

  庄毅也欣赏的点头,然后反问:“那么,我再问: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则实之。则天之明,因地之性,出自何处?”

  王均神情一滞。

  半响后,他才讷讷地说出答案:“《左传·昭公二十年》。”

  左传相传是左丘明的作品,即便不是作者本人写的,按时间推算,虽晚于春秋,却不可能互相抄到这个地步。

  最重要的,还是子产说的是‘礼’是符合前后语境,而孝经的‘孝’是摘抄。

  哗!

  满场哗然。

  这谁遭得住啊?

  孝经,那可是科举必考的内容,如果真是伪作。

  那么不就是说一帮读书人在考无用的东西?

  接着。

  庄毅不等他开口,继续发难:“再问一句: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出自何处?”

  “事君章·第十七。”王均如实回答。

  “那么……”庄毅继续进攻,“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出处是哪里?”

  额……

  王均的手不知不觉的抖了起来,仿佛用了很大的力气才说出答案:

  “宣公十二年!”

  然后,悄悄地看对方的脸色。

  便见庄毅没有半点嘲笑,依然非常的严肃、且郑重。

  的确。

  古籍有很多的错误,但并不是用来炫耀的。

  庄毅的目的,只是为了破对方心魔。

  是以,他继续开炮:“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出处是孝经哪一章?”

  “圣治章·第九。”王均已经有点放弃挣扎。

  “那么这一句呢?”

  庄毅朗声道:“以训则昏,民无则焉。不度于善,而皆在于凶德,是以去之。”

  “语在《文公十八年》。”王均完全没信心了。

  庄毅最后一击:

  “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

  “故君子在位可畏,施舍可爱,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容止可观,作事可法,德行可象,声气可乐,动作有文,言语有章,以临其下,谓之有威仪也。”

  “请问,这两段又有什么区别呢?”

  王均表情变幻,许久许久,都没有再说一句话。

  王师兄输了!

  天呐!

  迎着众人震撼的目光。

  庄毅朗声道:“我说孝经系后人附会而作,并不代表它说的不对,这只是辩论,欢迎各位将来反驳。”

  啊这……

  没一个敢鼓起勇气挑战,因为对方明显的,虽只引用左传,却倒背如流,引用的时候更是举重若轻。

  谁能挡得住啊。

  庄毅见没人说话,看向王均:“承让,此一局,我暂时赢了。”

  说罢,他拉上杨征的手,一起潇潇洒洒的离开。

  身后是无数道呆滞的目光,连一丝声音都没有发出。

  “你太厉害了!”

  到了外面,杨征竖起了大拇指。

  庄毅摇了摇头:“这都是书生该做的事情,而你,我的朋友,应该去四处走走,亲眼看看这个社会。”

  “知道。”杨征把庄毅的肩膀一揽,笑吟吟的走向远方。

  一起迎着太阳,影子被拉得修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