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国家历史博物馆,这座古老而庄严的建筑,在林逸眼中,已不再仅仅是文物的陈列之地,更是一个隐藏着致命危机的战场。

  围绕着“中华文明溯源展”项目发生的系列异常事件,以及那个突然出现的安保顾问陈建国,像一张不断收紧的网,将“织网者”的触角暴露出来。

  军工厂反间谍小组,在林逸的指挥下,以最隐蔽的方式渗透进了博物馆。

  他们化装成博物馆工作人员、技术维护人员、甚至普通的参观者,对博物馆内部,特别是展览区域和安保系统,展开了全方位的秘密侦察和监控。

  陈建国,这个名字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此刻正成为他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根据初步调查,陈建国的履历堪称完美:退伍军人,拥有多年安保经验,曾在多家重要机构担任要职,甚至在某些官方文件中,他的表现被评价为“优秀”、“可靠”。

  然而,在林逸和李卫民看来,这份过于“完美”的履历本身,就充满了疑点。

  “他的档案,在某些关键时间点上,存在一些模糊和空白。”

  情报分析师在秘密指挥部中汇报道,“比如他退伍后到进入第一家安保公司之间的几个月,没有任何记录。他声称是在家休息,但没有任何人能证明。”

  “而且,他进入博物馆安保团队的过程也有些蹊跷。”

  另一名侦察员补充道,“虽然有上级部门的推荐函,但过程异常顺利,几乎没有经过严格的背景审查,这与博物馆对核心岗位人员的要求不符。”

  林逸听着报告,眼神愈发凝重。

  这些看似微小的瑕疵,在训练有素的情报人员眼中,却是巨大的漏洞。

  “他现在在哪里?在做什么?”

  林逸问道。

  “他在展览区域巡视,检查布展进度和安保措施。”

  监控画面上,陈建国穿着一身笔挺的**,面带微笑,与博物馆工作人员交流着,“他显得非常专业,对每一个细节都一丝不苟。”

  然而,林逸却从他的眼神中,捕捉到了一丝不属于普通安保人员的锐利和审视。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即将展出的文物,并非简单的检查安全,更像是在评估它们的价值和弱点。

  “密切监控他与哪些人接触,他们的交流内容。”

  林逸命令道,“同时,尝试从他的日常行为中,找出任何异常的习惯或联络方式。特别是,他是否对那批失联文物表现出过度的关注。”

  对博物馆内部的监控也同步进行。

  那些所谓的“意外事故”,在林逸看来,绝非偶然。

  布展组小李的摔伤,灯光调试老张的电击,文物清洁老王的晕倒……

  这些事件看似独立,但仔细分析,都能找到一些细微的共同点。

  “小李摔倒的位置,下方原本应该有防护垫,但事发前几分钟,防护垫被人悄悄移开了。”

  技术人员汇报,“老张被电击,是因为他操作的设备线路被做了手脚,人为增加了电压。老王晕倒,根据我们的初步分析,可能是吸入了某种微量的、能够影响神经系统的化学物质,但现场很难检测出来。”

  这些都不是简单的意外,而是经过精心策划的破坏!

  而且,这些破坏都发生在与展览核心文物――特别是那批失联文物――相关的环节上。

  “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制造混乱,拖延进度,甚至……恐吓相关人员。”

  李卫民沉声说道,“王教授的恐惧,就是他们想要的效果。”

  林逸的目光再次落到屏幕上的陈建国。

  这个男人,极有可能就是这些破坏行动的执行者,甚至更高层指令的传达者。

  “我们需要更近距离地观察他。”

  林逸决定亲自出马。

  第二天,林逸以军工厂技术顾问的身份,随同李卫民一同拜访了博物馆。

  他们名义上是来了解展览的技术需求,协助解决一些布展难题,实则是为了近距离接触陈建国和博物馆的核心人员。

  在博物馆负责人的介绍下,林逸与陈建国正式见面。

  “这位是陈顾问,我们这次展览的安保总负责人。”

  博物馆负责人热情地介绍道,“陈顾问经验丰富,有他在,我们的安全就更有保障了。”

  陈建国微笑着伸出手,与林逸握手。

  他的手掌宽厚有力,眼神平静而有神,让人感觉非常可靠。

  “早就听说军工厂的林总工年轻有为,没想到这么年轻。”

  陈建国客气地说道,“这次展览任务艰巨,需要各方面配合。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协助的地方,尽管开口。”

  “陈顾问过奖了。”

  林逸微笑着回应,同时不动声色地观察着陈建国的微表情和肢体语言。

  他的笑容很自然,但眼神深处,却隐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审视和探究。

  在随后的交流中,林逸和李卫民旁敲侧击地询问了陈建国关于展览安保的细节,以及他对近期事故的看法。

  陈建国对答如流,给出的解释合情合理,仿佛他真的只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安保顾问。

  然而,林逸却注意到,当他们提到“失联”的文物时,陈建国的眼神深处,会闪过一丝极为短暂的异样。

  “那批文物失联的事情,确实很蹊跷。”

  陈建国叹了口气,“我们已经配合公安部门全力追查了,但没有任何线索。希望只是虚惊一场,文物能尽快找回来。”

  他的语气听起来很真诚,但林逸却感觉到了一丝违和感。

  一个经验丰富的安保专家,面对如此重大的文物失联事件,表现得过于“平静”了。

  在博物馆内部巡视时,林逸借机观察了陈建国的行动轨迹。

  他发现陈建国经常在一些看似不重要的区域停留,比如仓库角落、通风口附近,甚至是一些老旧的设备间。

  这些地方,往往是安装监控设备或者进行秘密联络的最佳位置。

  “他很可能正在布置新的监控或者联络点。”

  林逸在心底判断。

  傍晚,林逸和李卫民离开博物馆。

  回到秘密指挥部,林逸立刻下达了新的指令。

  “对陈建国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

  林逸沉声说道,“同时,派遣技术人员,秘密检查博物馆内部所有陈建国停留过的可疑区域,特别是仓库、设备间和通风口附近,寻找隐藏的监控设备、**或者死信箱!”

  一场无声的较量,在国家历史博物馆内部展开。

  林逸知道,陈建国只是“织网者”在博物馆的执行者,他的背后,是更深层次的阴谋。

  而那件失联的青铜器,很可能就是这个阴谋的核心。

  就在这时,技术小组传来了一个重要发现!

  “报告林总工!我们在博物馆一个废弃的设备间内,发现了这个!”

  一名技术人员捧着一个被伪装成老旧电路板的微型设备,兴奋地汇报道,“这是一个高度集成的信号发射器!它能够发射一种非常特殊的、短距离的加密信号!”

  林逸接过那个微型发射器,仔细端详。

  它的做工非常精细,体积小巧,而且上面刻着一些细微的符号。

  这些符号,与从宋安民戒指上发现的古老符号,有着某种惊人的相似之处!

  “这是‘织网者’的设备!”

  林逸的心头猛地一跳!

  这个发射器,很可能就是陈建国用来进行秘密联络或者传递指令的工具!

  “立刻对这个发射器进行技术分析,特别是它的信号频率和加密方式!”

  林逸急切地命令道,“这或许能帮助我们找到‘引线人’的联络模式,甚至……捕捉到他那段特殊的‘声纹指令’!”

  同时,侦察员们在设备间的一个隐蔽角落,还发现了一张被烧毁大半的纸条残片。

  残片上依稀能看到几个字和一些符号。

  “……西北……青铜……启动……”

  这几个模糊的字眼,如同电流一般击中了林逸!

  西北!

  青铜!

  启动!

  这分明是与那批失联文物,特别是那件特殊的青铜器有关的指令!

  “他们要用那件青铜器,在西北地区启动什么?”

  林逸的眼神变得异常锐利。

  联系到戒指上的古老星象图和西北的古老遗址,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他脑海中形成。

  “织网者”的目标,可能不仅仅是窃取文物,而是要利用那件青铜器,在西北的某个古老节点,启动某种古老的力量或者计划!

  “李叔叔,情况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

  林逸沉声道,“他们针对历史博物馆,是为了获取那件青铜器。而那件青铜器,是他们在西北进行某种行动的关键!”

  “我们必须立刻弄清楚,他们要用那件青铜器做什么!”

  李卫民的脸色也异常凝重,“同时,要尽快找到失联的文物,特别是那件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