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天还没完全亮透,江城市人民医院实验室已经透出一缕微光。

  林修远坐在角落的操作台前,手指在键盘上轻快跳动,屏幕上的邮件界面静静打开。

  “发件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主题:关于您提供的材料——补充通知”

  他目光微凝,点开邮件,快速浏览内容。

  >林先生:

  >经专家组初步研判,您提交的数据具有重大科研价值与现实意义,我们已正式启动专项调查程序,并将邀请相关领域权威专家进行独立复核。

  >此外,考虑到您提供信息的特殊性,我们诚挚邀请您以‘医学观察员’身份参与即将召开的‘2010年度省医学科技发展听证会’,届时将就相关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请于三日内确认是否出席。

  >此致

  敬礼!

  林修远缓缓合上笔记本电脑,嘴角微微扬起。

  听证会……好啊。

  这正是他需要的舞台。

  窗外的阳光慢慢洒进来,照亮了他眼底一抹锐利的光芒。

  果然,上午十点不到,遗传科办公室内,赵文杰召集了几名亲信医生开会,门关得死紧。

  “那个匿名举报信的内容很可疑。”赵文杰端着茶杯,语气阴沉,“数据来源太精准,几乎每一项都直指我们实验的核心漏洞。这种级别的信息,外人不可能掌握。”

  几个医生面面相觑,没人敢说话。

  赵文杰突然抬眼,盯着其中一人:“林浩然,你最近是不是去过实验室?”

  林浩然心头一震,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我……我就是那天值班的时候进去过一下,看有没有漏掉什么样本记录。”

  “只是进去了一下?”赵文杰眯起眼睛,语气里带着试探,“那你有没有看到其他人?或者……碰过什么东西?”

  林浩然额头冒汗,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

  他没有说谎,但那些细节——比如林修远深夜出现在实验室、调取原始数据库的画面——却像针一样扎进他的脑海里。

  “我……我真没碰什么东西。”他声音有些发颤,“赵主任,我刚来不久,很多流程都不熟,怎么可能懂那些数据?”

  赵文杰沉默片刻,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嗯,可能是我想多了。不过最近风声紧,大家都要注意言行,别让人抓到把柄。”

  散会后,林浩然几乎是逃出了办公室。

  他一路小跑来到住院部楼下,找到正在查房的林修远。

  “林医生!”他喘着气低声喊道。

  林修远停下脚步,看了他一眼,示意他跟自己去楼梯间。

  两人进了空无一人的消防通道。

  “他说你进过实验室?”林修远问。

  林浩然点头,紧张地咽了口唾沫:“你怎么知道他会问我这个?”

  “因为他在找突破口。”林修远冷静地说,“赵文杰是个老狐狸,他知道自己被人盯上了,所以想从内部下手。你刚好撞上了风口。”

  “那怎么办?我会不会连累你?”

  林修远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慌,越是紧张越容易露出破绽。你只需要记住一点——你什么都不知道。哪怕被盘问,也只回答事实,不要添油加醋,更不要解释。”

  林浩然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林修远望着他,

  这个年轻人虽然经验不足,但还算聪明,更重要的是——立场坚定。

  这年头,能在高压之下守住底线的人不多了。

  中午时分,医院门口来了几辆黑色轿车,低调却不容忽视。

  林修远正给一位术后病人调整用药剂量,忽然听到护士站那边传来一阵骚动。

  “哎,你们听说了吗?陈教授来了!”

  “哪个陈教授?省里的那个?”

  “还能是哪个?就是去年牵头修订《全国临床诊疗指南》那位!”

  林修远放下病历本,眉头微蹙。

  陈教授,省卫健委专家组成员,国内医学界响当当的人物,怎么会突然来他们这家市级医院?

  正当他思索之际,护士走过来递给他一张便条:

  >“下午三点,院长办公室,接待来访专家,请准时出席。”

  林修远看着纸条,嘴角微微勾起。

  果然是冲着他来的。

  但他没想到,对方动作这么快。

  傍晚五点,医院咖啡厅。

  落地窗外霓虹初上,室内灯光柔和。

  陈教授坐在靠窗的位置,手里翻阅着一份病例报告,神情专注而沉稳。

  林修远推门而入,目光扫过四周,最终落在那位身穿灰色西装的老者身上。

  他缓步走过去,落座,微笑:“陈教授,久仰。”

  陈教授抬头看了他一眼,放下病例,淡淡一笑:“林医生,实话实说,我对你很感兴趣。”

  林修远不动声色:“哦?不知是哪方面?”

  陈教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你知道我今天为什么会来这家医院吗?”

  林修远垂眸一笑,低声道:“当然知道。”

  “那就别兜圈子了。”陈教授目光一凝,“你到底是谁?你的资料,我们查了很久,结果越查越迷糊。”

  空气骤然安静。

  窗外车流不息,室内只剩两人的呼吸声。

  林修远缓缓端起咖啡杯,轻轻抿了一口,语气平静如水:

  “我只是个实习医生。”

  陈教授盯着他,眼神深邃。

  良久,他轻笑一声:“有意思。”

  然后,他缓缓开口,语出惊人:

  “我要你帮我做一件事。”

  深夜,江城市人民医院住院部三楼办公室。

  灯还亮着。

  林修远独自坐在桌前,电脑屏幕泛着冷白的光,文档标题赫然写着——《基因疗法中的伦理边界与数据透明度》。

  他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每一行字都像是刻进灵魂深处的真相。

  这不是一篇普通的学术报告,而是一把刀,一把足以劈开医学界虚假繁荣、捅穿黑幕的利刃。

  “伦理边界……”他低声念着,眼神幽深如海,“你们用病人的痛苦换来的荣誉和利益,是时候连本带利还清了。”

  门外忽然传来脚步声,轻而急促。

  林修远迅速合上笔记本,起身走到门边,透过玻璃往外看去。

  高晓琳。

  她穿着一身淡蓝色的手术服,手里还拎着尚未更换的口罩,脸色有些发白,神情却异常坚定。

  “林医生。”她推开门,语气略显紧张,“我刚接到导师的电话。”

  林修远神色一凝,示意她进来,顺手关上门。

  “他说……有人匿名举报赵文杰团队的论文造假,并附上了详细的数据分析。上面已经介入调查,要求医院配合提供原始资料。”

  林修远不动声色地点点头:“然后呢?”

  高晓琳顿了顿,才缓缓开口:“他说,那封举报信里的内容,逻辑缜密,专业性强得不像是普通医生能做到的……而且提到了‘基因修复液’这个概念。导师问我,你是不是最近接触过这方面的研究?”

  空气瞬间安静下来。

  林修远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只是淡淡一笑:“看来,风暴已经开始了。”

  高晓琳看着他,忽然意识到什么,声音微微发颤:“林医生,这件事……是你做的?”

  他轻轻点头,目光如炬:“不只是为了揭露真相,更是为了那些被他们当作实验品的病人。”

  高晓琳怔住了。

  她从未见过这样的林修远——冷静、沉稳,却又带着一股不容抗拒的力量。

  她咬了咬嘴唇,低声说:“如果真的是你……那你可知道,这会得罪多少人?不只是赵主任,还有省里那些支持他们的专家、官员……他们不会放过你的。”

  林修远嘴角扬起一抹冷笑:“我知道。但我更知道,如果现在不做点什么,未来十年里,会有更多的人因为假药、假数据而死。我不允许这种情况再发生一次。”

  他转过身,打开抽屉,拿出一份文件递给她:“这是我在听证会上要提交的补充材料,关于赵文杰团队伪造数据的具体手法和涉及病例名单。你若愿意,可以帮我一起整理。”

  高晓琳接过文件,指尖微颤。

  她不是没想过卷入这场风波的风险,但她更清楚,林修远说得对。

  医学的本质,是救人,而不是牟利。

  “我帮你。”她终于开口。

  林修远看了她一眼,眼里多了一分认可。

  夜更深了。

  第二天下午,省卫健委会议厅。

  大厅内布置庄重,灯光柔和,气氛却格外压抑。

  陈教授作为主持者,正坐在主位上翻阅资料,眉头紧锁。

  在他对面,赵文杰也已到场,身后站着几位遗传科核心成员,个个面色凝重,显然意识到情况不对劲。

  听证会尚未开始,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火药味。

  这时,一名工作人员快步走进来,在陈教授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陈教授抬眼,看向门口方向。

  片刻后,一个身影走了进来。

  林修远。

  一身白色实习医生**,神情平静,仿佛即将面对的不是一场可能颠覆整个医学圈的质询大会,而是一次普通的晨间查房。

  他缓步走向座位,落座时,目光与赵文杰短暂交汇。

  赵文杰瞳孔微缩,嘴角扯出一丝冷笑。

  而林修远心中亦清楚,听证会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将决定他未来的命运。

  但他早已无路可退。

  因为他背负的,不只是真相,还有曾经死去之人的期望。

  咖啡杯轻轻放在桌上,金属勺子碰触瓷杯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动。

  像极了,暴风雨来临前的最后一道雷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