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召回问题产品,并非杜国强的原创,实际上这是后世一些较为负责的大企业惯用的手段。

  而且在后世,这种召回的产品普遍是手机、汽车这类较为昂贵的商品,造成的社会反响异常庞大,每次召回都会引起全民在一段时间内的热议。

  如果对比这个时代的产物,杜国强倒觉得自行车也可以放到同一类别讨论。

  当然,这和现在大多数企业的准则有些背道而驰。

  朱厂长颇为吃惊地说:“召回产品?这……这不是让厂子雪上加霜吗?现在用新零件生产的这批自行车,起码卖出去了两三千辆,我怕我们八零厂赔不起啊。”

  “没说要八零厂去赔。”杜国强笑了笑,“召回公告里着重强调一下,八零厂是因为采用了江泰省那家公司的零部件,才遭此厄难的。”

  他补充道:“可以象征性地召回几辆,以此增加公众的信任度。这样一来,火力就会全部转移到江泰省**那里。对方即便再想保着王五爷,也必须得给公众一个交代。”

  朱厂长一听,顿时眼前一亮,猛地一拍大腿:“嘿,这还真是个好法子!”

  “江泰省和咱们省可不一样,人家是经济大省,在国内得坐第一排吧?这么大的体量,要是面子上被这么数落,肯定会影响威信。所以无论如何,对方也只能站出来赔偿。”

  “只是这具体格式该怎么写?”朱厂长有些疑惑。

  他那两下笔杆子,在厂报纸上发布个食堂菜谱以及工资支出还行,再往高深就有些难为他了——毕竟他是当兵出身,没经过文字的熏陶。

  “这事您包在我身上。”杜国强一口应承了下来,这算回到了他的知识范畴。

  感谢苍天,感谢党,感谢后世那些无良媒体所创造性发明的叙事手法。

  听到杜国强将此事包揽,朱厂长也松了口气:“交给你小子我放心。上次你写的那份关于三洋厂的举报信,功底很扎实,不少人都在背地里骂呢。”

  杜国强咳嗽了一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朱厂长,我这可是帮你干活呢。”

  “哈哈,一码事一码事。”

  送走朱厂长后,杜国强便坐在桌前,掏出了那根自己用了十多年的钢笔,思索起来。没一会儿,他眉头舒展,有了思路。

  ……

  陆川报社最近很是清闲,编辑们一个个懒懒散散的。

  上次报社里发表了一篇大新闻,足足让报纸的销量涨了4倍,当月所有编辑的薪水里,都额外多了一份数额不小的奖金。

  这深深刺激了这群跑一线的“老油条”,一个个深入基层,想要再挖篇报道出来多赚些银子。

  可惜陆川区不大,爆炸性新闻哪能天天有?这个月报纸的销量非但没上去,反倒下降了20%。别说再发奖金,没扣工资就不错了。

  主编华有为见众人死气沉沉,叹了口气,连连拍手:“都精神点!这才几点,想回家睡大觉的提前请假。”

  可这番话没起到几分振奋作用,反倒激起不少人不满。

  “主编,你说这都多长时间了?咋还没有爆炸性新闻呢?再这样下去,报纸销量肯定又要跌了!”

  “是啊主编,我老婆上个月见我多拿那么多钱,一直追问是不是涨工资了。这月见我只拿回这点,非要拿鸡毛掸子抽我呢!”

  听着周围一片诉苦声,华有为也是头大:“大家的情况我理解,可新闻事件又不是编故事,哪能天天有?还得等时机。”

  “信,有信来了!”正当华有为安抚众人时,负责行检守法板块的年轻小伙子激动地站了起来。

  华有为皱起眉头:“小王,稳重些好不好?收个信而已,又不是啥大事。”

  报社几乎每天都收信,有的是各地读者的建议,有的是单位催缴费用的通知,收发量本就大,所以专门把这差事交给了社里的年轻编辑。

  收信的小王却面色通红:“不是的,主编!这次的来信不一样!您还记得上次那篇爆炸性新闻的发件地址吗?就是写那篇的那个!”

  此话刚出,所有编辑瞬间扭头注视着小王。华有为也来了精神,快步走过去,从小王手里接过了来信。

  “主编,这回他发的啥?总不能还给咱们整出一条爆炸性新闻吧?”有人舔了舔嘴唇。杜国强上次那篇举报信,可是让报社吃了不少红利。

  华有为没有搭话,面色凝重地把整封来信看完,深吸一口气,眯起了眼睛。他也不顾报社办公室内禁止抽烟的规定,直接点上一根烟,道:“下个月,全体都准备收奖金吧!”

  “真的有大新闻?”报社里的编辑也顾不得手头的工作了,一个个围过来看热闹,脖子伸得老长,像长颈鹿似的盯着信件上的文字。

  “产品召回信?啥是产品召回啊?”有人不解。这个词实在太过新潮,很多人闻所未闻。

  等到看完信件的全部内容,大家才豁然开朗。

  “我的天呐!”有人忍不住吞咽了一口口水,“写这封信的到底是谁呀?上次把三阳厂的厂长整得半死不活,还让人家儿子蹲了牢。这次非但没停手,反倒要向江泰省开炮了!”

  这封信虽说在向公众承认错误,说八零厂生产出了劣质产品,还诚恳地乞求大家原谅,但字里行间的每个字,都在暗示是江泰省的合作企业把他们坑了,江泰省的企业不值得信任。

  “书记,这封信您真的敢发吗?”

  华有为笑了一下,舔了舔嘴唇:“发,为什么不发?下个月准备好麻袋,给我数钱!”

  “明天报纸的内容全部撤掉,只留这一篇。新闻嘛,咱们得大肆宣扬,给他添把火!”

  “学学,你们都学学!”主编指着这封信,手指像是在**至宝一般,“你们看看人家这用词,字字珠玑!亏你们还是搞新闻的,有人家一半功力吗?”

  “主编,您也别说了,我们知道比不上人家。”有人接话,“那您倒是把人家给挖回来呀,整天在这酸我们有什么用?您把他请回来,让他指点我们一番,咱们报纸的销量不就上去了?”

  “我倒是也想。”华有为叹了口气,“上次我特地去八零厂,找他们厂长,想跟他把写这封信的人要过来。哪知道那姓朱的**,把我骂了个狗血喷头,说我癞**想吃天鹅肉,直接把我给轰了出来——连对方的名字都没告诉我!”

  “主编,您得学学刘玄德三顾茅庐的精神,这‘诸葛亮’您必须给咱们陆川报社请回来!”

  华有为掐灭了手中的烟,点了点头:“放心,这小子肯定跑不了。不过先把咱们手头的事办妥,把这份报纸给发出去。”

  “让陆川报社再火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