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手表柜台离开的时候,周砚和老周同志手上各戴了一个上海牌手表。
衬衣袖子卷起两截,露出手腕上亮闪闪的钢表带,走哪都让人忍不住多瞅两眼。
“这小伙子真孝顺啊,自己买表,给老汉也买一个!”
“我儿子昨天还从我这里偷了十块钱呢!龟儿子,晚上回去要把他吊起来打一顿!”
柜台前的客人们一脸羡慕。
“诶,女同志,也把那上海表给我看看呗。”有个谢顶的男同志开口道。
女营业员白眼一翻:“一个七十块钱,不便宜哦,不买就不要东试西试,弄脏了我懒得擦。”
男同志:“欸?你刚刚可不是这个态度啊……”
“刚刚我心情好,现在没那么好了,就这个态度。”
“你这个小姑娘,要不得哦。”
……
买的时候老周同志一脸抗拒,宁死不屈,现在表戴在手上,忍不住翻着手腕瞧,平日在外面不苟言笑的人,这会嘴巴咧的露出了八颗牙,心头乐着呢。
“瞧给你爸乐的,之前每回去供销社,都要在表柜前站一会,说给他买吧,又说不要,你这表,可是买到他心坎上了。”赵铁英跟周砚小声说道,脸上带着笑,“杀牛这些年,就没睡过几个安稳觉,不知道时间总觉得不踏实,又怕误了主人家时间。”
“生产工具,应该整好点,免得他在河边坐着都心慌。”周砚笑着道,难怪素来节俭的赵嬢嬢,刚刚一句话都没说,原来心里早惦记着给自家男人买表呢。
“妈,你有没有什么想要的?”周砚又看着她问道。
“我不要,我啥子都有。”赵铁英摇头,笑着道:“卖两块布,再称点新棉絮,回去找贾裁缝给你们三个做身棉衣嘛。我看他这里棉衣卖的才贵哦,一件就要二三十,款式还不如贾裁缝做的好看,针脚也是稀稀疏疏的,要漏棉花,穿不了好久。”
“要得,多买一点,给你也整一件,过冬都穿新衣裳。”周砚笑着点头。
这年代钱不好挣,但成衣的价格确实不便宜,一件呢子大衣要卖一百二,抵得上普通工人三个月工资了。
机器织的毛线衣往柜台里一挂,标价也得十块。
来百货公司买衣服的,要么家境殷实,要么就是赶时髦的年轻姑娘,为了朋友们的一声称赞,咬咬牙,花两三个月工资买一件漂亮的呢大衣,逢年过节拿出来穿一穿,也能穿好几年。
一般人家都是买布,然后回去自己做新衣服,或者买毛线自己织毛衣。
缝纫机在三转一响中占据一席之地,是当之无愧的家庭重要生产工具。
赵嬢嬢会织毛衣,但踩不来缝纫机,跟着老太太学了半个月,被老太太轰走了,嫌弃的一个星期没跟她说话,所以他们家没买缝纫机。
那几年他们家的衣服都是老太太给做的,再后来赵嬢嬢就买布好棉花到镇上找裁缝帮忙做,给点工钱就行,比买成衣强,也不用去麻烦老太太。
可别小瞧了镇上的裁缝,人家也是与时俱进的。
城里流行的衣服款式,他们会去扒板,能做出八九分味道来,但价格比百货公司便宜了一半不止。
好裁缝你想做衣服,还得排队呢。
“要得,我去看看。”赵铁英把周沫沫往周砚手里一递,风风火火往布料柜台挤去,那边挤满了妇女,吵闹声也是最为响亮的。
四川婆娘,走哪都不会吃亏,管你啥子营业员,你敢骂我,我也必须骂回来,劳资又不怕你。
周淼准备跟过去,被周砚拉住,小声问道:“老汉,你晓得我妈平时最想要个啥子不?”
“喜欢啥子?”老周同志挠头,低头看了眼皮鞋。
周砚笑道:“皮鞋不算,她之前跟你来逛百货公司,在哪个柜台停下来看了又看,但就是没舍得买?”
周淼眼睛一亮:“金耳环!”
“金耳环。”周砚闻言左右看了看,很快找到了被一群女人围着的黄金饰品柜台,抱着周沫沫往那边挤过去:“走,瞧瞧去。”
周淼闻言连忙跟上。
果然不管哪个年代,女人都喜欢黄金饰品。
金价是27.3元/克,这个价格比起后世800元/克看起来便宜不少。
但现在工资才三十元,和后世一比,反而更贵。
黄金饰品在这个时代绝对属于奢侈品
耳环重量相对小一些,周砚给老周同志买了个上海手表,给赵嬢嬢买一对价格相近的金耳环,预算在3克以内。
柜台前都是女同志,周砚和老周同志排了一会队,总算到了柜台跟前。
柜台后边是个中年女营业员,性格倒是相当和善,看着抱着孩子的周砚和穿着补丁衣服的周淼,脸上带着笑问道:“同志,想买什么首饰?”
“姐,我想给我妈选个耳环,三克左右的,麻烦你推荐一下。”周砚笑着开口道。
“你倒是孝顺,还给你妈买金耳环。”男同志一般喊营业员,周砚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长得又帅,这一声姐姐喊到营业员的心坎上了,笑着道:“你看看这几个嘛,款式简单大方,花纹也好看。”
三对耳环摆在一起,周砚实在看不出区别来,转而问老周同志:“老汉,你看选哪个?”
“这个嘛,上回你妈来,盯着看那个和这个就很像。”老周同志指着中间那个说道。
“姐,这个要好多钱?”周砚笑着问道。
营业员拿起中间那对耳环上挂着的吊牌看了眼,说道:“老凤祥的耳环,重三克,工费15,一共96元。”
“好,就要这对。”周砚笑着点头,果断拿下。
“要得,我给你装上。”营业员笑着点头,拿了个首饰盒子把耳环装上,然后给他开票。
“是不是贵了点?”老周同志小声说道。
“不贵,黄金就是这个价嘛,这东西还保值。”周砚笑着说道。
老周摸了摸口袋,左右看了眼,往周砚手里塞了一团东西。
周砚低头一看,两张大团结包着一叠小面额的纸币。
没等周砚开口,老周同志已经解释道:“这里有二十三块八角,等下个月发了工资,再把剩下的钱给你补上,这个耳环算我买的,这么多年我都没给你妈买过金首饰,不能让你抢了先撒。”
“好,那我不跟你争。”周砚把两张大团结收下,把剩下的零钱给塞还给老周同志,“零钱你留着用,我懒得记。”
周砚去排队交了钱,顺利拿下金耳环,发票塞到锦盒里,一起递给老周同志,“人多,等会出了百货公司再给我妈,她肯定高兴。”
“要得。”老周同志把盒子放在里层贴身的口袋,表情高兴中又带着几分紧张。
“锅锅,我有礼物吗?”周沫沫一脸期待的看着周砚。
“走嘛,带你去转一圈,给你选一个你想要的玩具。”周砚笑着捏了捏小家伙的脸,往儿童玩具区走去。
“舍得哦!给老娘买金耳环!”
“硬是!我老公都舍不得给我买,我存了半年,才买得起一个小吊坠。”
看着三人的背影,柜台前的妇女们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转了一圈,给周沫沫挑花了眼,最后选了一只铁皮青蛙,三毛钱。
“呱呱,呱呱~~”小家伙捧着小青蛙,高兴的不行,抱着周砚的脸吧唧了一口:“锅锅,我对你永远忠诚!”
周砚也乐了。
嗯,还是小姑娘好哄。
三毛钱的小玩具,就效忠了。
周砚他们转到卖布这里,赵嬢嬢已经把要的布和棉絮打包好了,正准备付钱。
“我来。”周砚连忙上前,把周沫沫往她手里一塞,掏钱结账。
老周同志则是自觉上前,把两大包用绳子捆好的东西提上。
赵嬢嬢笑问道:“你们转哪里去了?多半天不过来?”
“额……那个……”老周同志目光闪躲。
“给沫沫买小青蛙去了,走到玩具区就走不动路了。”周砚付了钱过来,笑着接过话茬。
“呐,锅锅给我买的癞疙宝。”周沫沫献宝似的捧着小青蛙咧嘴笑。
“还是你锅锅对你好哦。”赵铁英笑着刮了一下她的鼻子,看了眼周砚脚上的帆布鞋,说道:“给你买双鞋嘛,这双底下都快磨穿了。”
“好。”周砚点头,鞋确实得买,他天天跑步,有点废鞋。
赵嬢嬢想给他买双皮鞋,但被他拒绝了,花八块买了两双胶底的解放鞋,便宜又耐穿。
柜台里的回力运动鞋要十块钱一双,比解放鞋倒是要潮流一些,但价格也贵了不少。
“光晓得给我们花钱,年轻人才要打扮的体面一些嘛。”赵铁英看着去付钱的周砚直摇头,看了眼一旁柜台里挂着的黑色皮衣,标价一百多块,小声自语道:“过年给他整件皮衣,我看他穿起来肯定比中午那个小伙精神。”
周砚拿着鞋过来,笑着道:“没啥子要买的,我们就出去了嘛?人太多了,挤得心慌。”
众人从百货公司出来,额头上都多了一层薄汗。
刚好一阵风吹来,顿感凉快。
“人太多了,城里人还是舍得,那么贵的东西抢着买。”赵铁英笑着感慨道。
“也不一定都是城里人,还有我们这种进城消费的弯脚杆。”周淼跟着道。
周砚和赵铁英闻言都笑了,弯脚杆是农民的一种自嘲。
周沫沫不懂他们在笑什么,但作为捧场王,也立马跟着哈哈笑。
今天进城采购,周砚后座挂着的两个背篼都没拆,里边垫了个干净的尿素袋子,把棉絮和布料往里一放,差不多装满了。
这些布料要做四套棉衣,还有四件裤子,总共花费26.6元,在百货公司还不够买件资格的中山装。
过日子,还得是赵嬢嬢。
周砚算了一下,这趟进百货公司,消费270.9元。
算得上大采购了。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让裁缝做衣服要等工期,这是必要消费。
那边,老周同志已经把饰品盒子从兜里掏出,递到了赵嬢嬢的面前。
“啥子?”赵嬢嬢顺手就接了过来,看到上边的老凤祥三个字愣了一下,顺势打开,金光闪的她眼睛一亮,惊讶道:“金耳环!”
她看看盒子里的耳环,又看看这父子俩,还是有点不可思议:“买的?”
“收据都在这,总不能是抢的撒。”周砚笑着说道:“我老汉预支工资给你买的,说你每回来都要停下来看一会,这些年都没有给你买过金首饰,今天必须给你安排上。”
“对!”老周同志点头,笑得有些腼腆。
“这么贵,买啥子嘛……”赵嬢嬢嘴上嘟囔着,伸手拿起耳环放在掌心里翻来覆去的看,眼睛亮晶晶的,“好看!比我去年看到的那对还要好看。”
“那我老汉的眼光还是准哦,他说你肯定喜欢这对。”周砚道。
“三水……”赵嬢嬢抬头看着老周同志,眼眶已经有点湿润。
“有点小,下回给你买个更大的。”老周同志揣着手,有点局促地笑着说道。
“够大了!”赵嬢嬢笑了,伸手轻轻锤了一下老周同志的胸口:“一对就够很了,我还有两双耳朵吗?买那么多做啥子。”
“嘿嘿。”老周同志跟着嘿嘿傻笑。
“你拿到,我戴起,免得揣掉了。”赵嬢嬢把盒子递给老周同志,走到啊一旁百货公司的窗口前,对着窗户把金耳环戴上。
顺便把原本有点挡耳朵的头发重新绑了一遍,露出两只耳朵和金闪闪的耳环。
“好看不?”赵嬢嬢回来,向老周同志问到。
“好看!”老周同志点着脑袋,“耳环好看,人更好看。”
“还是你有眼光。”赵嬢嬢的笑容越发灿烂。
“妈妈戴新耳环,好好看!”周沫沫在前杠上坐着,跟着拍着小手。
周砚嘴角也是微微上扬,父辈的爱情,朴实中带着点甜蜜。
在热闹的商场里会下意识的忽略时间流逝,他抬手看了一眼表,已经四点钟,在商场里逛了两个多小时。
“走嘛,难得来一趟,我们也在城里到处逛逛看。”赵嬢嬢坐上自行车后座,搂着老周同志的腰,笑着说道。
周砚应道:“转一圈,吃了晚饭再回去嘛,家里啥子都没得。”
赵嬢嬢想了想道:“那晚点转到嘉州港那边去,原来喊迎春门码头,那边热闹得很,东大街、较场坝街、板厂街都很繁华,到处是卖吃的,饭店多,摆摊的也多。说起来,我想吃峨眉豆腐脑了。”
“豆腐脑!”周沫沫闻言眼睛一亮:“我也想吃甜甜的豆腐脑!”
“那走嘛,就去东大街那边,边吃边逛。”周砚点头,那地他也熟,别说现在热闹了,四十年后更热闹。
老周同志带路,周砚跟在后边。
路上经过了嘉州人民电影院,周沫沫歪头看了一会,好奇道:“锅锅,照片上面的漂亮姐姐是谁?好漂亮啊!”
“那个是……”周砚看着那墙上有点模糊的海报,一时间记不起名字。
“那是明星,左边很漂亮那个叫龚雪,旁边浓眉大眼的帅锅叫朱时茂。”赵嬢嬢已经接过话茬,笑着说道。
周砚立马就想起来。
原来是老许啊!
看得出来,赵嬢嬢很吃老许的颜。
“下回有时间,我们一家来看电影。”周砚说道。
赵嬢嬢摇头:“电影院看电影要钱的嘛,镇上每个月都要放坝坝电影,自己搬个板凳就去看了,不要钱又热闹。”
一家人说笑着便到了东大街。
人果然也很多,路边停着不少三轮车,都是摊贩。
卖面条的支着一口大锅,卖甜皮鸭的横杆上吊挂着一排颜色红亮的鸭子,还有卖糖葫芦、卖油炸串串、钵钵鸡、烧麦……
一路骑过来,看得眼花缭乱的,根本看不过来。
周砚低头看了眼自己腿上滴落的水渍,伸手把周沫沫的下巴往上轻轻一抬,帮她把嘴巴合上:“别流口水了,滴我一腿。”
“吸溜……”周沫沫吞了吞口水,回头看着他奶声奶气地撒娇:“锅锅,饿饿。”
“这家!”赵嬢嬢扯了一下老周同志的衣服,自行车停在了一个挂着“甘记峨眉豆腐脑”的摊摊跟前。
老板是对中年夫妻,瞧见生意上门,老板娘立马堆起笑脸:“吃豆腐脑啊?这边坐嘛。”
周砚也把自行车停下,把周沫沫放下,目光却瞟向了隔壁那家“赵记牛华豆腐脑”。
豆腐脑摊摊除了有口煮着糊芡的大锅,旁边还摞着三排小蒸笼,里边蒸着的是粉蒸肥肠、牛肉,算是豆腐脑的浇头。
浇头,豆腐脑,听听,多稀奇的搭配啊。
豆腐脑。
别的地方一般是甜党和咸党打的头破血流。
嘉州这个地方就不一样了。
这里不参与甜咸之争,但分峨眉派、牛华派、夹江派、犍为派……
为争一个天下第一,打的不可开交。
当然,你如果说你只爱吃白糖拌豆腐脑。
那容易被六大门派围攻。
嘉州的豆腐脑和其他地方的有些不同,说是豆腐脑,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芡粉豆花糊糊。
豆花的量只占了一半不到,点缀在一碗糊糊之中。
各大派加的料有所区别,各有所长,因而有了派系之争。
峨眉派以蛋冲豆腐脑闻名。
牛华派喜欢以红苕粉垫底,还是加糊糊豆花,然后舀一勺大块的红烧牛肉汤加牛肉盖在上边,味道更为香浓馥郁。
夹江派化繁为简,糊糊豆花打底,加的油炸花生、酥脆的撒子、还有粉蒸牛肉、肥肠,料多且杂,让你一口下去全是料。
嘉州这个地方,周砚当美食博主的时候来的可太多回了,除了蓉城,川内最熟悉的地方就是这,吃的东西说起来那是头头是道。
美食博主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光吃相下饭还不够,那赛道太挤了。
虽然周砚三分靠专业,七分靠运气,九十分靠颜值。
但那三分专业还是下了些苦功夫的。
隔壁的隔壁,还有一家“刘记夹江豆腐脑”。
对头!
各大门派的强者,从来不畏惧竞争,就是要扎堆一较高下。
很显然,赵嬢嬢是峨眉派的忠实拥护者。
然而她还不知道,在这个家里,她的好大儿已经生出了异心,投入隔壁牛华派的麾下。
“要一碗蛋冲豆腐脑,加粉蒸牛肉嘛。”赵嬢嬢当先落座,跟老板点了餐,又看着三人道:“你们加什么料?”
“我想吃隔壁牛华豆腐脑。”周砚没坐下,伸手指了指隔壁。
“嗯?”赵嬢嬢有些意外。
甘记老板犀利的目光顿时刺了过来,带着几分凌然的杀气。
隔壁赵记的老板娘则是堆起了笑容,热情道:“帅锅,要一份豆腐脑啊?加撒子料?”
“加一份粉蒸肥肠,再要一份粉蒸牛肉,稍微辣一点。”周砚果断点餐,这才心满意足的在赵嬢嬢斜对面坐下。
这是一张桌子的最远距离,派系之争,素来如此。
“你呢?莫非你也有异心?”赵嬢嬢眉梢一挑,看着还没坐下的老周同志。
老周同志犹豫着道:“我想尝尝夹江豆腐脑,好久没吃了,上一次还是三年前。”
周砚眉毛抖了抖,好家伙,一个家,三个派,不会吃着吃着打起来吧?
“去嘛去哪。”赵嬢嬢摆摆手,倒也没说什么,金耳环还热乎着。
老周同志高高兴兴的去隔壁点了一碗夹江豆腐脑,小心翼翼的在赵嬢嬢对面坐下。
“你呢?你想吃啥子?”赵嬢嬢看着周沫沫。
“我想吃甜的豆腐脑。”周沫沫开口。
老板娘听完摆脑壳:“那去隔壁买嘛,我们这里没得甜豆腐脑。”
“我们也没得。”隔壁老板娘跟着摇头。
周沫沫小嘴一嘟,大眼睛立马包起了两汪眼泪,盯着老板和老板娘看。
老板先受不了,连忙摆手道:“有有有!乖乖不要哭,我给你加白糖嘛,豆花也给你多加点,好吃得很,我孙女也爱吃甜的豆腐脑。”
老板娘也被逗笑了,默许了自家男人离经叛道的豆腐脑做法。
没办法,谁让这乖乖看着那么可爱呢。
周沫沫脸上有了笑容,甜甜道:“谢谢伯伯,谢谢嬢嬢!”
“不谢不谢。”老板脸上的笑更灿烂了,白糖都多加了一勺。
周砚默默别过脸去,把这辈子最伤心的事情都想了一遍,勉强压住嘴角。
好家伙,和和美美的一家人,在吃豆腐脑这件事上,竟然没一个能吃到一碗里去。
赵嬢嬢的峨眉派蛋冲豆腐脑当先上的桌。
——
PS:求月票!晚点还会加一更!
求月票!
(本章完)
从手表柜台离开的时候,周砚和老周同志手上各戴了一个上海牌手表。
衬衣袖子卷起两截,露出手腕上亮闪闪的钢表带,走哪都让人忍不住多瞅两眼。
“这小伙子真孝顺啊,自己买表,给老汉也买一个!”
“我儿子昨天还从我这里偷了十块钱呢!龟儿子,晚上回去要把他吊起来打一顿!”
柜台前的客人们一脸羡慕。
“诶,女同志,也把那上海表给我看看呗。”有个谢顶的男同志开口道。
女营业员白眼一翻:“一个七十块钱,不便宜哦,不买就不要东试西试,弄脏了我懒得擦。”
男同志:“欸?你刚刚可不是这个态度啊……”
“刚刚我心情好,现在没那么好了,就这个态度。”
“你这个小姑娘,要不得哦。”
……
买的时候老周同志一脸抗拒,宁死不屈,现在表戴在手上,忍不住翻着手腕瞧,平日在外面不苟言笑的人,这会嘴巴咧的露出了八颗牙,心头乐着呢。
“瞧给你爸乐的,之前每回去供销社,都要在表柜前站一会,说给他买吧,又说不要,你这表,可是买到他心坎上了。”赵铁英跟周砚小声说道,脸上带着笑,“杀牛这些年,就没睡过几个安稳觉,不知道时间总觉得不踏实,又怕误了主人家时间。”
“生产工具,应该整好点,免得他在河边坐着都心慌。”周砚笑着道,难怪素来节俭的赵嬢嬢,刚刚一句话都没说,原来心里早惦记着给自家男人买表呢。
“妈,你有没有什么想要的?”周砚又看着她问道。
“我不要,我啥子都有。”赵铁英摇头,笑着道:“卖两块布,再称点新棉絮,回去找贾裁缝给你们三个做身棉衣嘛。我看他这里棉衣卖的才贵哦,一件就要二三十,款式还不如贾裁缝做的好看,针脚也是稀稀疏疏的,要漏棉花,穿不了好久。”
“要得,多买一点,给你也整一件,过冬都穿新衣裳。”周砚笑着点头。
这年代钱不好挣,但成衣的价格确实不便宜,一件呢子大衣要卖一百二,抵得上普通工人三个月工资了。
机器织的毛线衣往柜台里一挂,标价也得十块。
来百货公司买衣服的,要么家境殷实,要么就是赶时髦的年轻姑娘,为了朋友们的一声称赞,咬咬牙,花两三个月工资买一件漂亮的呢大衣,逢年过节拿出来穿一穿,也能穿好几年。
一般人家都是买布,然后回去自己做新衣服,或者买毛线自己织毛衣。
缝纫机在三转一响中占据一席之地,是当之无愧的家庭重要生产工具。
赵嬢嬢会织毛衣,但踩不来缝纫机,跟着老太太学了半个月,被老太太轰走了,嫌弃的一个星期没跟她说话,所以他们家没买缝纫机。
那几年他们家的衣服都是老太太给做的,再后来赵嬢嬢就买布好棉花到镇上找裁缝帮忙做,给点工钱就行,比买成衣强,也不用去麻烦老太太。
可别小瞧了镇上的裁缝,人家也是与时俱进的。
城里流行的衣服款式,他们会去扒板,能做出八九分味道来,但价格比百货公司便宜了一半不止。
好裁缝你想做衣服,还得排队呢。
“要得,我去看看。”赵铁英把周沫沫往周砚手里一递,风风火火往布料柜台挤去,那边挤满了妇女,吵闹声也是最为响亮的。
四川婆娘,走哪都不会吃亏,管你啥子营业员,你敢骂我,我也必须骂回来,劳资又不怕你。
周淼准备跟过去,被周砚拉住,小声问道:“老汉,你晓得我妈平时最想要个啥子不?”
“喜欢啥子?”老周同志挠头,低头看了眼皮鞋。
周砚笑道:“皮鞋不算,她之前跟你来逛百货公司,在哪个柜台停下来看了又看,但就是没舍得买?”
周淼眼睛一亮:“金耳环!”
“金耳环。”周砚闻言左右看了看,很快找到了被一群女人围着的黄金饰品柜台,抱着周沫沫往那边挤过去:“走,瞧瞧去。”
周淼闻言连忙跟上。
果然不管哪个年代,女人都喜欢黄金饰品。
金价是27.3元/克,这个价格比起后世800元/克看起来便宜不少。
但现在工资才三十元,和后世一比,反而更贵。
黄金饰品在这个时代绝对属于奢侈品
耳环重量相对小一些,周砚给老周同志买了个上海手表,给赵嬢嬢买一对价格相近的金耳环,预算在3克以内。
柜台前都是女同志,周砚和老周同志排了一会队,总算到了柜台跟前。
柜台后边是个中年女营业员,性格倒是相当和善,看着抱着孩子的周砚和穿着补丁衣服的周淼,脸上带着笑问道:“同志,想买什么首饰?”
“姐,我想给我妈选个耳环,三克左右的,麻烦你推荐一下。”周砚笑着开口道。
“你倒是孝顺,还给你妈买金耳环。”男同志一般喊营业员,周砚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长得又帅,这一声姐姐喊到营业员的心坎上了,笑着道:“你看看这几个嘛,款式简单大方,花纹也好看。”
三对耳环摆在一起,周砚实在看不出区别来,转而问老周同志:“老汉,你看选哪个?”
“这个嘛,上回你妈来,盯着看那个和这个就很像。”老周同志指着中间那个说道。
“姐,这个要好多钱?”周砚笑着问道。
营业员拿起中间那对耳环上挂着的吊牌看了眼,说道:“老凤祥的耳环,重三克,工费15,一共96元。”
“好,就要这对。”周砚笑着点头,果断拿下。
“要得,我给你装上。”营业员笑着点头,拿了个首饰盒子把耳环装上,然后给他开票。
“是不是贵了点?”老周同志小声说道。
“不贵,黄金就是这个价嘛,这东西还保值。”周砚笑着说道。
老周摸了摸口袋,左右看了眼,往周砚手里塞了一团东西。
周砚低头一看,两张大团结包着一叠小面额的纸币。
没等周砚开口,老周同志已经解释道:“这里有二十三块八角,等下个月发了工资,再把剩下的钱给你补上,这个耳环算我买的,这么多年我都没给你妈买过金首饰,不能让你抢了先撒。”
“好,那我不跟你争。”周砚把两张大团结收下,把剩下的零钱给塞还给老周同志,“零钱你留着用,我懒得记。”
周砚去排队交了钱,顺利拿下金耳环,发票塞到锦盒里,一起递给老周同志,“人多,等会出了百货公司再给我妈,她肯定高兴。”
“要得。”老周同志把盒子放在里层贴身的口袋,表情高兴中又带着几分紧张。
“锅锅,我有礼物吗?”周沫沫一脸期待的看着周砚。
“走嘛,带你去转一圈,给你选一个你想要的玩具。”周砚笑着捏了捏小家伙的脸,往儿童玩具区走去。
“舍得哦!给老娘买金耳环!”
“硬是!我老公都舍不得给我买,我存了半年,才买得起一个小吊坠。”
看着三人的背影,柜台前的妇女们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转了一圈,给周沫沫挑花了眼,最后选了一只铁皮青蛙,三毛钱。
“呱呱,呱呱~~”小家伙捧着小青蛙,高兴的不行,抱着周砚的脸吧唧了一口:“锅锅,我对你永远忠诚!”
周砚也乐了。
嗯,还是小姑娘好哄。
三毛钱的小玩具,就效忠了。
周砚他们转到卖布这里,赵嬢嬢已经把要的布和棉絮打包好了,正准备付钱。
“我来。”周砚连忙上前,把周沫沫往她手里一塞,掏钱结账。
老周同志则是自觉上前,把两大包用绳子捆好的东西提上。
赵嬢嬢笑问道:“你们转哪里去了?多半天不过来?”
“额……那个……”老周同志目光闪躲。
“给沫沫买小青蛙去了,走到玩具区就走不动路了。”周砚付了钱过来,笑着接过话茬。
“呐,锅锅给我买的癞疙宝。”周沫沫献宝似的捧着小青蛙咧嘴笑。
“还是你锅锅对你好哦。”赵铁英笑着刮了一下她的鼻子,看了眼周砚脚上的帆布鞋,说道:“给你买双鞋嘛,这双底下都快磨穿了。”
“好。”周砚点头,鞋确实得买,他天天跑步,有点废鞋。
赵嬢嬢想给他买双皮鞋,但被他拒绝了,花八块买了两双胶底的解放鞋,便宜又耐穿。
柜台里的回力运动鞋要十块钱一双,比解放鞋倒是要潮流一些,但价格也贵了不少。
“光晓得给我们花钱,年轻人才要打扮的体面一些嘛。”赵铁英看着去付钱的周砚直摇头,看了眼一旁柜台里挂着的黑色皮衣,标价一百多块,小声自语道:“过年给他整件皮衣,我看他穿起来肯定比中午那个小伙精神。”
周砚拿着鞋过来,笑着道:“没啥子要买的,我们就出去了嘛?人太多了,挤得心慌。”
众人从百货公司出来,额头上都多了一层薄汗。
刚好一阵风吹来,顿感凉快。
“人太多了,城里人还是舍得,那么贵的东西抢着买。”赵铁英笑着感慨道。
“也不一定都是城里人,还有我们这种进城消费的弯脚杆。”周淼跟着道。
周砚和赵铁英闻言都笑了,弯脚杆是农民的一种自嘲。
周沫沫不懂他们在笑什么,但作为捧场王,也立马跟着哈哈笑。
今天进城采购,周砚后座挂着的两个背篼都没拆,里边垫了个干净的尿素袋子,把棉絮和布料往里一放,差不多装满了。
这些布料要做四套棉衣,还有四件裤子,总共花费26.6元,在百货公司还不够买件资格的中山装。
过日子,还得是赵嬢嬢。
周砚算了一下,这趟进百货公司,消费270.9元。
算得上大采购了。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让裁缝做衣服要等工期,这是必要消费。
那边,老周同志已经把饰品盒子从兜里掏出,递到了赵嬢嬢的面前。
“啥子?”赵嬢嬢顺手就接了过来,看到上边的老凤祥三个字愣了一下,顺势打开,金光闪的她眼睛一亮,惊讶道:“金耳环!”
她看看盒子里的耳环,又看看这父子俩,还是有点不可思议:“买的?”
“收据都在这,总不能是抢的撒。”周砚笑着说道:“我老汉预支工资给你买的,说你每回来都要停下来看一会,这些年都没有给你买过金首饰,今天必须给你安排上。”
“对!”老周同志点头,笑得有些腼腆。
“这么贵,买啥子嘛……”赵嬢嬢嘴上嘟囔着,伸手拿起耳环放在掌心里翻来覆去的看,眼睛亮晶晶的,“好看!比我去年看到的那对还要好看。”
“那我老汉的眼光还是准哦,他说你肯定喜欢这对。”周砚道。
“三水……”赵嬢嬢抬头看着老周同志,眼眶已经有点湿润。
“有点小,下回给你买个更大的。”老周同志揣着手,有点局促地笑着说道。
“够大了!”赵嬢嬢笑了,伸手轻轻锤了一下老周同志的胸口:“一对就够很了,我还有两双耳朵吗?买那么多做啥子。”
“嘿嘿。”老周同志跟着嘿嘿傻笑。
“你拿到,我戴起,免得揣掉了。”赵嬢嬢把盒子递给老周同志,走到啊一旁百货公司的窗口前,对着窗户把金耳环戴上。
顺便把原本有点挡耳朵的头发重新绑了一遍,露出两只耳朵和金闪闪的耳环。
“好看不?”赵嬢嬢回来,向老周同志问到。
“好看!”老周同志点着脑袋,“耳环好看,人更好看。”
“还是你有眼光。”赵嬢嬢的笑容越发灿烂。
“妈妈戴新耳环,好好看!”周沫沫在前杠上坐着,跟着拍着小手。
周砚嘴角也是微微上扬,父辈的爱情,朴实中带着点甜蜜。
在热闹的商场里会下意识的忽略时间流逝,他抬手看了一眼表,已经四点钟,在商场里逛了两个多小时。
“走嘛,难得来一趟,我们也在城里到处逛逛看。”赵嬢嬢坐上自行车后座,搂着老周同志的腰,笑着说道。
周砚应道:“转一圈,吃了晚饭再回去嘛,家里啥子都没得。”
赵嬢嬢想了想道:“那晚点转到嘉州港那边去,原来喊迎春门码头,那边热闹得很,东大街、较场坝街、板厂街都很繁华,到处是卖吃的,饭店多,摆摊的也多。说起来,我想吃峨眉豆腐脑了。”
“豆腐脑!”周沫沫闻言眼睛一亮:“我也想吃甜甜的豆腐脑!”
“那走嘛,就去东大街那边,边吃边逛。”周砚点头,那地他也熟,别说现在热闹了,四十年后更热闹。
老周同志带路,周砚跟在后边。
路上经过了嘉州人民电影院,周沫沫歪头看了一会,好奇道:“锅锅,照片上面的漂亮姐姐是谁?好漂亮啊!”
“那个是……”周砚看着那墙上有点模糊的海报,一时间记不起名字。
“那是明星,左边很漂亮那个叫龚雪,旁边浓眉大眼的帅锅叫朱时茂。”赵嬢嬢已经接过话茬,笑着说道。
周砚立马就想起来。
原来是老许啊!
看得出来,赵嬢嬢很吃老许的颜。
“下回有时间,我们一家来看电影。”周砚说道。
赵嬢嬢摇头:“电影院看电影要钱的嘛,镇上每个月都要放坝坝电影,自己搬个板凳就去看了,不要钱又热闹。”
一家人说笑着便到了东大街。
人果然也很多,路边停着不少三轮车,都是摊贩。
卖面条的支着一口大锅,卖甜皮鸭的横杆上吊挂着一排颜色红亮的鸭子,还有卖糖葫芦、卖油炸串串、钵钵鸡、烧麦……
一路骑过来,看得眼花缭乱的,根本看不过来。
周砚低头看了眼自己腿上滴落的水渍,伸手把周沫沫的下巴往上轻轻一抬,帮她把嘴巴合上:“别流口水了,滴我一腿。”
“吸溜……”周沫沫吞了吞口水,回头看着他奶声奶气地撒娇:“锅锅,饿饿。”
“这家!”赵嬢嬢扯了一下老周同志的衣服,自行车停在了一个挂着“甘记峨眉豆腐脑”的摊摊跟前。
老板是对中年夫妻,瞧见生意上门,老板娘立马堆起笑脸:“吃豆腐脑啊?这边坐嘛。”
周砚也把自行车停下,把周沫沫放下,目光却瞟向了隔壁那家“赵记牛华豆腐脑”。
豆腐脑摊摊除了有口煮着糊芡的大锅,旁边还摞着三排小蒸笼,里边蒸着的是粉蒸肥肠、牛肉,算是豆腐脑的浇头。
浇头,豆腐脑,听听,多稀奇的搭配啊。
豆腐脑。
别的地方一般是甜党和咸党打的头破血流。
嘉州这个地方就不一样了。
这里不参与甜咸之争,但分峨眉派、牛华派、夹江派、犍为派……
为争一个天下第一,打的不可开交。
当然,你如果说你只爱吃白糖拌豆腐脑。
那容易被六大门派围攻。
嘉州的豆腐脑和其他地方的有些不同,说是豆腐脑,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芡粉豆花糊糊。
豆花的量只占了一半不到,点缀在一碗糊糊之中。
各大派加的料有所区别,各有所长,因而有了派系之争。
峨眉派以蛋冲豆腐脑闻名。
牛华派喜欢以红苕粉垫底,还是加糊糊豆花,然后舀一勺大块的红烧牛肉汤加牛肉盖在上边,味道更为香浓馥郁。
夹江派化繁为简,糊糊豆花打底,加的油炸花生、酥脆的撒子、还有粉蒸牛肉、肥肠,料多且杂,让你一口下去全是料。
嘉州这个地方,周砚当美食博主的时候来的可太多回了,除了蓉城,川内最熟悉的地方就是这,吃的东西说起来那是头头是道。
美食博主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光吃相下饭还不够,那赛道太挤了。
虽然周砚三分靠专业,七分靠运气,九十分靠颜值。
但那三分专业还是下了些苦功夫的。
隔壁的隔壁,还有一家“刘记夹江豆腐脑”。
对头!
各大门派的强者,从来不畏惧竞争,就是要扎堆一较高下。
很显然,赵嬢嬢是峨眉派的忠实拥护者。
然而她还不知道,在这个家里,她的好大儿已经生出了异心,投入隔壁牛华派的麾下。
“要一碗蛋冲豆腐脑,加粉蒸牛肉嘛。”赵嬢嬢当先落座,跟老板点了餐,又看着三人道:“你们加什么料?”
“我想吃隔壁牛华豆腐脑。”周砚没坐下,伸手指了指隔壁。
“嗯?”赵嬢嬢有些意外。
甘记老板犀利的目光顿时刺了过来,带着几分凌然的杀气。
隔壁赵记的老板娘则是堆起了笑容,热情道:“帅锅,要一份豆腐脑啊?加撒子料?”
“加一份粉蒸肥肠,再要一份粉蒸牛肉,稍微辣一点。”周砚果断点餐,这才心满意足的在赵嬢嬢斜对面坐下。
这是一张桌子的最远距离,派系之争,素来如此。
“你呢?莫非你也有异心?”赵嬢嬢眉梢一挑,看着还没坐下的老周同志。
老周同志犹豫着道:“我想尝尝夹江豆腐脑,好久没吃了,上一次还是三年前。”
周砚眉毛抖了抖,好家伙,一个家,三个派,不会吃着吃着打起来吧?
“去嘛去哪。”赵嬢嬢摆摆手,倒也没说什么,金耳环还热乎着。
老周同志高高兴兴的去隔壁点了一碗夹江豆腐脑,小心翼翼的在赵嬢嬢对面坐下。
“你呢?你想吃啥子?”赵嬢嬢看着周沫沫。
“我想吃甜的豆腐脑。”周沫沫开口。
老板娘听完摆脑壳:“那去隔壁买嘛,我们这里没得甜豆腐脑。”
“我们也没得。”隔壁老板娘跟着摇头。
周沫沫小嘴一嘟,大眼睛立马包起了两汪眼泪,盯着老板和老板娘看。
老板先受不了,连忙摆手道:“有有有!乖乖不要哭,我给你加白糖嘛,豆花也给你多加点,好吃得很,我孙女也爱吃甜的豆腐脑。”
老板娘也被逗笑了,默许了自家男人离经叛道的豆腐脑做法。
没办法,谁让这乖乖看着那么可爱呢。
周沫沫脸上有了笑容,甜甜道:“谢谢伯伯,谢谢嬢嬢!”
“不谢不谢。”老板脸上的笑更灿烂了,白糖都多加了一勺。
周砚默默别过脸去,把这辈子最伤心的事情都想了一遍,勉强压住嘴角。
好家伙,和和美美的一家人,在吃豆腐脑这件事上,竟然没一个能吃到一碗里去。
赵嬢嬢的峨眉派蛋冲豆腐脑当先上的桌。
——
PS:求月票!晚点还会加一更!
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