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当朝宰相房玄龄都来了!
裴九只感觉大开眼界。
程俊摇头道:“这才哪到哪啊,还早着呢。”
裴九好奇道:“三郎的意思是,等会还会有人过来?”
程俊点了点头。
裴九想了想,“那......等会有人再来登门,就说三郎不在家?”
程俊无语,“这不是得罪人吗?”
裴九皱眉道:“可是,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啊。”
程俊反问道:“怎么不是个事?”
裴九指了指案几上的奏折,说道:“人来的多了,你这奏折,怕是会不够用。”
程俊沉吟道:“我就再拿一份奏折来写,不就行了?”
“......”
裴九闻言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三郎不怕人多?”
程俊露出笑容道:“来的人越多,我赚的人情就越多,这是好事啊,我为什么要怕人多?”
裴九好奇道:“陛下能同意吗?”
程俊俯身收起奏折,放入怀中,缓缓说道:“陛下同不同意,关我啥事,我就只管往上报名单。”
裴九咂舌道:“听三郎这么一说,怎么感觉事情变简单了?”
程俊一笑,这事,对别人而言,是个麻烦事,但对他来说,一点都不麻烦。
相反,反倒是个好事。
从古至今,想让别人欠自己的钱,并不困难,但想要让别人欠人情,可就难多了。
这次有这么好的机会,让那么多人欠下程家的人情,程俊当然不会拒绝。
反正他只管往上报。
至于同不同意,那是李世民该考虑的问题。
他只管让来的每个人高高兴兴的离开。
就在此时,程忠忽然走了过来,“三郎,杜公来了。”
话音甫落,杜如晦的声音便传了过来:“处侠贤侄!”
程俊闻声望去,只见杜如晦头戴乌纱,身穿紫色官袍,跟在程忠身后,面露笑容朝着这边走来,也露出笑容,迎了上去行礼,打招呼道:“杜伯父,你身体可好?”
杜如晦笑吟吟点了点头,“好得很,自从巢太医跟孙道长帮我看过之后,我这身体,是一天比一天强,以前就是坐着不动,也会喘个不停,现在走路都不带喘的。”
程俊发自内心的为他高兴,“那太好了,像杜伯父这般的贤相,怎么着也得长命百岁才是。”
“杜伯父请。”程俊摊开手掌,对着堂屋方向,比划出一个请的手势,将杜如晦请入堂屋。
杜如晦在堂屋坐下之后,便看到程忠递来茶水,颔首接过茶水之后,看着程俊,感慨道:“能活个七老八十,我就谢天谢地喽。”
正说着,忽然间,他瞧见程俊从怀中掏出一份奏折,拿起旁边的毛笔,低头在奏折上写了起来,惊诧道:
“处侠贤侄,好端端的,怎么写起字来了?”
程俊写完之后,放下毛笔,对着奏折上的字轻轻吹了吹,然后抬头看向杜如晦,笑着道:
“也没什么,就是把我那杜荷兄弟的名字写上面。”
杜荷,是杜如晦的儿子。
杜如晦眸光闪烁,“好端端的写他干什么。”
程俊笑道:“小侄不是准备出使吐谷浑了吗,正缺副使,我那杜荷兄弟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跟我去一趟吐谷浑。”
杜如晦讶然,“你要出使吐谷浑啊?”
程俊点头,“没错。”
杜如晦又问道:“还这么巧,缺个副使?”
程俊再次点头,“是啊。”
杜如晦笑容更浓厚了几分,说道:“我那儿子,甚是不成器,此番你带着去吐谷浑,他要是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你就好好收拾他!”
程俊正色道:“老子英雄儿好汉,我那杜荷兄弟,既然是杜伯父的儿子,就肯定不差。”
“此番出使,我一定重用他,让他风风光光的回到长安。”
连当朝宰相房玄龄都来了!
裴九只感觉大开眼界。
程俊摇头道:“这才哪到哪啊,还早着呢。”
裴九好奇道:“三郎的意思是,等会还会有人过来?”
程俊点了点头。
裴九想了想,“那......等会有人再来登门,就说三郎不在家?”
程俊无语,“这不是得罪人吗?”
裴九皱眉道:“可是,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啊。”
程俊反问道:“怎么不是个事?”
裴九指了指案几上的奏折,说道:“人来的多了,你这奏折,怕是会不够用。”
程俊沉吟道:“我就再拿一份奏折来写,不就行了?”
“......”
裴九闻言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三郎不怕人多?”
程俊露出笑容道:“来的人越多,我赚的人情就越多,这是好事啊,我为什么要怕人多?”
裴九好奇道:“陛下能同意吗?”
程俊俯身收起奏折,放入怀中,缓缓说道:“陛下同不同意,关我啥事,我就只管往上报名单。”
裴九咂舌道:“听三郎这么一说,怎么感觉事情变简单了?”
程俊一笑,这事,对别人而言,是个麻烦事,但对他来说,一点都不麻烦。
相反,反倒是个好事。
从古至今,想让别人欠自己的钱,并不困难,但想要让别人欠人情,可就难多了。
这次有这么好的机会,让那么多人欠下程家的人情,程俊当然不会拒绝。
反正他只管往上报。
至于同不同意,那是李世民该考虑的问题。
他只管让来的每个人高高兴兴的离开。
就在此时,程忠忽然走了过来,“三郎,杜公来了。”
话音甫落,杜如晦的声音便传了过来:“处侠贤侄!”
程俊闻声望去,只见杜如晦头戴乌纱,身穿紫色官袍,跟在程忠身后,面露笑容朝着这边走来,也露出笑容,迎了上去行礼,打招呼道:“杜伯父,你身体可好?”
杜如晦笑吟吟点了点头,“好得很,自从巢太医跟孙道长帮我看过之后,我这身体,是一天比一天强,以前就是坐着不动,也会喘个不停,现在走路都不带喘的。”
程俊发自内心的为他高兴,“那太好了,像杜伯父这般的贤相,怎么着也得长命百岁才是。”
“杜伯父请。”程俊摊开手掌,对着堂屋方向,比划出一个请的手势,将杜如晦请入堂屋。
杜如晦在堂屋坐下之后,便看到程忠递来茶水,颔首接过茶水之后,看着程俊,感慨道:“能活个七老八十,我就谢天谢地喽。”
正说着,忽然间,他瞧见程俊从怀中掏出一份奏折,拿起旁边的毛笔,低头在奏折上写了起来,惊诧道:
“处侠贤侄,好端端的,怎么写起字来了?”
程俊写完之后,放下毛笔,对着奏折上的字轻轻吹了吹,然后抬头看向杜如晦,笑着道:
“也没什么,就是把我那杜荷兄弟的名字写上面。”
杜荷,是杜如晦的儿子。
杜如晦眸光闪烁,“好端端的写他干什么。”
程俊笑道:“小侄不是准备出使吐谷浑了吗,正缺副使,我那杜荷兄弟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跟我去一趟吐谷浑。”
杜如晦讶然,“你要出使吐谷浑啊?”
程俊点头,“没错。”
杜如晦又问道:“还这么巧,缺个副使?”
程俊再次点头,“是啊。”
杜如晦笑容更浓厚了几分,说道:“我那儿子,甚是不成器,此番你带着去吐谷浑,他要是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你就好好收拾他!”
程俊正色道:“老子英雄儿好汉,我那杜荷兄弟,既然是杜伯父的儿子,就肯定不差。”
“此番出使,我一定重用他,让他风风光光的回到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