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看程俊干什么?搞得好像他让你跟万年令起冲突的一样!”
李承乾左思右想,最终没有提及程俊,闷声道:“儿臣知错。”
李世民见他缩着脖子,眼神变得清澈多了,问道:“长记性了吗?”
李承乾认真道:“儿臣不仅长记性,而且还长脑子了!”
李世民脸色一缓,将鞭子扔给了张阿难,说道:
“现在告诉朕,谁把你打了?”
李承乾道:“打儿臣的是万年县衙的属吏,下令的人是万年令崔慎。”
李世民嗯了一声,转头望向程俊,见他站在殿门口,挑眉道:“你站那里干什么,进来!”
程俊见殿内的剑拔弩张气氛降了下来,沉吟两秒,走了进去。
“程爱卿,你觉得此事谁来处置最为合适?”
李世民问道。
程俊想也不想的说道:“刘祥道最合适。”
说完,他补充道:“毕竟,崔家的那对父子,也是他在审理。”
李世民微微颔首,转头说道:
“阿难,拟旨,着御史中丞刘祥道,捉拿崔慎,即刻审理,然后上奏。”
“奴婢遵旨。”
张阿难领旨走到拟旨的案几旁边,很快拟好圣旨。
李世民沉声道:“程俊,你带上圣旨,和太子一起去找刘祥道,告诉他原委,将此案交由他审理,朕在这里等消息。”
“臣这就去办,臣告退。”
程俊接过圣旨,行了一礼。
“儿臣告退。”
太子也行了一礼,和程俊一起,走出了甘露殿。
…………
前往御史台的路上,程俊望着龇牙搓着左膀右臂的李承乾,问道:
“还疼呢?”
李承乾哼哼道:“你也不看看是谁打的。”
说着,他埋怨道:“程俊,瞧你给我出的什么主意,哭惨一点都没用。”
程俊摇头道:“不对,有用。”
太子一脸不信,反问道:“有用的话,我怎么会挨打?”
程俊肃然道:“如果没用的话,你现在还能跟我去御史台?你早被陛下打进太医署了。”
“陛下箭穿七札,弓贯六钧,别说用全力,用一半的力,你都得皮开肉绽。”
箭穿七札,指的是一箭能够射穿七副甲胄。
弓贯六钧,是指能够拉开180斤的硬弓。
太子一愣,仔细想一想,颔首道:“好像有些道理……”
很快,二人在台院的院厅之中,找到了刘祥道。
此时刘祥道坐在案几后面,一手扶着额头,一手握着茶盏,低头不知在想什么。
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瞧见程俊和太子走了进来,愣了几秒,旋即放下茶盏,赶忙起身行礼道:“臣刘祥道,拜见太子殿下。”
等到太子颔首示意,刘祥道方才直起身子,望向了程俊,板起脸庞道:
“你来干什么?”
程俊也不废话,直接取出圣旨递给他说道:
“这是陛下降给你的旨意。”
刘祥道一脸狐疑,接过圣旨打开看了一眼,皱眉道:“这案子怎么会落在我身上?你向陛下举荐的我?”
看到刘祥道投来目光,程俊面带笑容道:
“不用谢。”
“……”
刘祥道抿着嘴唇,盯视着他,手背上的青筋因为握的过于用力,条条绽出。
要不是打不过,真想给他两拳。
“来人!”
刘祥道深吸了口气,平复了心情,对着院厅外大喝了一声。
一名台中属吏立即走了进来。
刘祥道将圣旨递给他们,沉声说道:
“你带几个人,去一趟万年县衙,将万年令崔慎捉拿归案。”
“这是陛下的旨意,若是有人阻拦,一并捉拿!”
那名台中属吏连忙接过圣旨,抱拳道:“诺!”
等到对方离开,刘祥道发现程俊和太子仍旧站在这里,皱眉道:“你们还不走?”
程俊道:“我是御史,留在御史台,很合理吧?”
“你看程俊干什么?搞得好像他让你跟万年令起冲突的一样!”
李承乾左思右想,最终没有提及程俊,闷声道:“儿臣知错。”
李世民见他缩着脖子,眼神变得清澈多了,问道:“长记性了吗?”
李承乾认真道:“儿臣不仅长记性,而且还长脑子了!”
李世民脸色一缓,将鞭子扔给了张阿难,说道:
“现在告诉朕,谁把你打了?”
李承乾道:“打儿臣的是万年县衙的属吏,下令的人是万年令崔慎。”
李世民嗯了一声,转头望向程俊,见他站在殿门口,挑眉道:“你站那里干什么,进来!”
程俊见殿内的剑拔弩张气氛降了下来,沉吟两秒,走了进去。
“程爱卿,你觉得此事谁来处置最为合适?”
李世民问道。
程俊想也不想的说道:“刘祥道最合适。”
说完,他补充道:“毕竟,崔家的那对父子,也是他在审理。”
李世民微微颔首,转头说道:
“阿难,拟旨,着御史中丞刘祥道,捉拿崔慎,即刻审理,然后上奏。”
“奴婢遵旨。”
张阿难领旨走到拟旨的案几旁边,很快拟好圣旨。
李世民沉声道:“程俊,你带上圣旨,和太子一起去找刘祥道,告诉他原委,将此案交由他审理,朕在这里等消息。”
“臣这就去办,臣告退。”
程俊接过圣旨,行了一礼。
“儿臣告退。”
太子也行了一礼,和程俊一起,走出了甘露殿。
…………
前往御史台的路上,程俊望着龇牙搓着左膀右臂的李承乾,问道:
“还疼呢?”
李承乾哼哼道:“你也不看看是谁打的。”
说着,他埋怨道:“程俊,瞧你给我出的什么主意,哭惨一点都没用。”
程俊摇头道:“不对,有用。”
太子一脸不信,反问道:“有用的话,我怎么会挨打?”
程俊肃然道:“如果没用的话,你现在还能跟我去御史台?你早被陛下打进太医署了。”
“陛下箭穿七札,弓贯六钧,别说用全力,用一半的力,你都得皮开肉绽。”
箭穿七札,指的是一箭能够射穿七副甲胄。
弓贯六钧,是指能够拉开180斤的硬弓。
太子一愣,仔细想一想,颔首道:“好像有些道理……”
很快,二人在台院的院厅之中,找到了刘祥道。
此时刘祥道坐在案几后面,一手扶着额头,一手握着茶盏,低头不知在想什么。
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瞧见程俊和太子走了进来,愣了几秒,旋即放下茶盏,赶忙起身行礼道:“臣刘祥道,拜见太子殿下。”
等到太子颔首示意,刘祥道方才直起身子,望向了程俊,板起脸庞道:
“你来干什么?”
程俊也不废话,直接取出圣旨递给他说道:
“这是陛下降给你的旨意。”
刘祥道一脸狐疑,接过圣旨打开看了一眼,皱眉道:“这案子怎么会落在我身上?你向陛下举荐的我?”
看到刘祥道投来目光,程俊面带笑容道:
“不用谢。”
“……”
刘祥道抿着嘴唇,盯视着他,手背上的青筋因为握的过于用力,条条绽出。
要不是打不过,真想给他两拳。
“来人!”
刘祥道深吸了口气,平复了心情,对着院厅外大喝了一声。
一名台中属吏立即走了进来。
刘祥道将圣旨递给他们,沉声说道:
“你带几个人,去一趟万年县衙,将万年令崔慎捉拿归案。”
“这是陛下的旨意,若是有人阻拦,一并捉拿!”
那名台中属吏连忙接过圣旨,抱拳道:“诺!”
等到对方离开,刘祥道发现程俊和太子仍旧站在这里,皱眉道:“你们还不走?”
程俊道:“我是御史,留在御史台,很合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