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俊问道:“抓哪去了?”
程处默答道:“万年县衙!”
万年县衙......程俊愣了一下,问道:“万年县衙有新的万年令了?”
程处默点了点头,说道:“对,听来的万年县衙衙役说,新的万年令,今天刚刚上任!”
程俊不再多说,手握缰绳,调转马头道:“大哥,跟我走,去万年县衙!”
.............
宣阳坊,万年县衙。
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坐在衙署之中,低头看着穿在身上的绯红官袍,仍旧觉得不可思议。
他名叫韦遥光,京兆韦氏出身,本来在泾阳县当县令,忽然吏部一纸调令,让他到万年县当县令。
泾阳县令,七品官,万年县令,却是五品。
这升迁速度,足以羡煞旁人了。
韦遥光也了解过情况,知道是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奏请陛下,觉得他不错,适合当万年令,陛下恩准之后,他这才有机会穿这身衣服。
“我与长孙无忌,素不相识啊......他为什么要提拔我?”
韦遥光喃喃自语道:“难道是因为我那个当陇州长史的爹?”
“还是因为我那当黄门侍郎的伯父,当刺史的叔父,当礼部郎中的另一位叔父?”
“总不能是因为我那当贵妃的堂姐吧?”
韦遥光皱着眉头思索着。
他感觉谁都有可能,毕竟,自己能一路走到万年令这个位置,他们功不可没。
他仔细回想过往,发现自己的仕途,很是平顺。
二十岁开始,他以门荫当上了县尉,之后又转为县丞,再成为了泾阳县令。
现在,已经穿上红色官袍了。
他估算,再有个十年到十五年,等他四十岁到四十五岁时,应该就穿上紫袍了。
“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也好......”
韦遥光心里想着。
就在此时,他忽然听到鸣冤鼓的声音,眉头一皱,看向坐在旁边的县丞,问道:
“是不是有人在敲冤鼓?”
万年县丞是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此刻一直打量着刚刚上任的年轻新上司,正暗暗怀疑他的治县水平,听到询问,连忙站起身拱手道:
“卑职刚刚也听见了。”
韦遥光没想到今天第一天上任,竟然就碰到有人敲击鸣冤鼓,不敢大意,站起身,神色凝重说道:
“准备升堂。”
万年县丞应了一声诺,便带着两名衙役前往县衙门口,带人进来。
韦遥光则前往县衙公堂,走到最上方的坐垫跟前坐下。
坐定没多久,他便看到万年县丞带着三十多人走了进来。
竟来了这么多......韦遥光眉头一皱,扫视了众人一眼。
人群之中,有两个人,异常扎眼。
他们的个头很高,其他人站在他们面前,就像是站在黑熊旁边的几十个泼猴。
就在韦遥光观察走入公堂内的三十多道身影时,万年县丞忽然走到了他跟前,小声道:
“明府,底下人说,这些人在乐云楼闹事,被抓回来的。”
韦遥光眉头一皱,“既是被抓回来的,为何还要敲鸣冤鼓?”
万年县丞指了指人群中身形最是瘦弱的柳才,说道:“他执意要敲,说有天大的冤枉......”
韦遥光皱眉道:“不成体统!”
说完,他挥了挥手,让县丞去到一边,他要开始断案。
万年县丞立即站到了一旁。
韦遥光望着众人,缓缓开口说道:
“本官姓韦,是新任万年令,刚才是谁敲的鸣冤鼓?”
柳才连忙站出来道:“好叫韦明府知晓,是小人敲的鸣冤鼓。”
韦遥光问道:“因何敲鼓?”
柳才指了指李德奖,情绪激动道:“小人被他打了!”
程俊问道:“抓哪去了?”
程处默答道:“万年县衙!”
万年县衙......程俊愣了一下,问道:“万年县衙有新的万年令了?”
程处默点了点头,说道:“对,听来的万年县衙衙役说,新的万年令,今天刚刚上任!”
程俊不再多说,手握缰绳,调转马头道:“大哥,跟我走,去万年县衙!”
.............
宣阳坊,万年县衙。
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坐在衙署之中,低头看着穿在身上的绯红官袍,仍旧觉得不可思议。
他名叫韦遥光,京兆韦氏出身,本来在泾阳县当县令,忽然吏部一纸调令,让他到万年县当县令。
泾阳县令,七品官,万年县令,却是五品。
这升迁速度,足以羡煞旁人了。
韦遥光也了解过情况,知道是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奏请陛下,觉得他不错,适合当万年令,陛下恩准之后,他这才有机会穿这身衣服。
“我与长孙无忌,素不相识啊......他为什么要提拔我?”
韦遥光喃喃自语道:“难道是因为我那个当陇州长史的爹?”
“还是因为我那当黄门侍郎的伯父,当刺史的叔父,当礼部郎中的另一位叔父?”
“总不能是因为我那当贵妃的堂姐吧?”
韦遥光皱着眉头思索着。
他感觉谁都有可能,毕竟,自己能一路走到万年令这个位置,他们功不可没。
他仔细回想过往,发现自己的仕途,很是平顺。
二十岁开始,他以门荫当上了县尉,之后又转为县丞,再成为了泾阳县令。
现在,已经穿上红色官袍了。
他估算,再有个十年到十五年,等他四十岁到四十五岁时,应该就穿上紫袍了。
“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也好......”
韦遥光心里想着。
就在此时,他忽然听到鸣冤鼓的声音,眉头一皱,看向坐在旁边的县丞,问道:
“是不是有人在敲冤鼓?”
万年县丞是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此刻一直打量着刚刚上任的年轻新上司,正暗暗怀疑他的治县水平,听到询问,连忙站起身拱手道:
“卑职刚刚也听见了。”
韦遥光没想到今天第一天上任,竟然就碰到有人敲击鸣冤鼓,不敢大意,站起身,神色凝重说道:
“准备升堂。”
万年县丞应了一声诺,便带着两名衙役前往县衙门口,带人进来。
韦遥光则前往县衙公堂,走到最上方的坐垫跟前坐下。
坐定没多久,他便看到万年县丞带着三十多人走了进来。
竟来了这么多......韦遥光眉头一皱,扫视了众人一眼。
人群之中,有两个人,异常扎眼。
他们的个头很高,其他人站在他们面前,就像是站在黑熊旁边的几十个泼猴。
就在韦遥光观察走入公堂内的三十多道身影时,万年县丞忽然走到了他跟前,小声道:
“明府,底下人说,这些人在乐云楼闹事,被抓回来的。”
韦遥光眉头一皱,“既是被抓回来的,为何还要敲鸣冤鼓?”
万年县丞指了指人群中身形最是瘦弱的柳才,说道:“他执意要敲,说有天大的冤枉......”
韦遥光皱眉道:“不成体统!”
说完,他挥了挥手,让县丞去到一边,他要开始断案。
万年县丞立即站到了一旁。
韦遥光望着众人,缓缓开口说道:
“本官姓韦,是新任万年令,刚才是谁敲的鸣冤鼓?”
柳才连忙站出来道:“好叫韦明府知晓,是小人敲的鸣冤鼓。”
韦遥光问道:“因何敲鼓?”
柳才指了指李德奖,情绪激动道:“小人被他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