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太守府时,时间已经临近正午。
沈牧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了下去,军营那边有周树林坐镇,太守府衙则是武胜手持太守大印暂代太守之职。
城中勾结西夏人的各官吏、世家,统统由太守府衙差役,同左骁卫人马一道捉拿。
搜城的事情也在进行。
没有参与到与西夏人勾结的那些豪门世家,也履行了之前在太守府中对沈牧的承诺,配合着稳定城内的局面。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太守府中,楚香凝听说沈牧回来了,连忙来迎。
刚走进正堂,就见沈牧从外面进来。
“你总算回来了,没受伤吧?”
迎到近前,楚香凝拉着沈牧的手,一脸担忧的上下打量着他,生怕他受了伤。
见状沈牧脸上一笑,轻拍楚香凝的手背道,“我没事,就是些见不得光的臭老鼠而已,那里能伤的到我,轻轻松松就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说得容易,我又不是小孩子,刀剑无眼,哪有那么轻松?”
楚香凝脸上的忧虑却没有消解半分,拉着他的手到正位坐下,扭头对身边跟着的冬梅说到,“快去给郡马爷倒茶。”
“是。”冬梅忙迎道。
回过脸,楚香凝才又对沈牧道,“你是大将军,是郡马爷,总要学会爱惜自己,不用事事都亲力亲为。”
“好了,你别担心了,我心中有数的。”沈牧宽慰道。
见沈牧神色,楚香凝知道劝不住他,便也不再多言。
等冬梅奉茶上来,又让她赶紧去叫下人准备吃的。
两人一起用过早膳,沈牧本想休息一下,太守府衙又来了人禀报,说是经过一夜搜查,差役总算是找到了可能是先前西夏人藏匿的地方,请沈牧过去定夺。
无奈之下,他又只好出发过去看看。
来到现场。
看着眼前偏僻毫不起眼的民居小院,沈牧眉头紧锁。
“找到的密道入口在何处?”
“回将军,在里屋床板下面,根据此间里正所说,这件民屋主人家早些年搬离了江阳,去了南方躲避战乱,把屋子卖给了外来的商人,平时极少见到有人在这边进出。”
一名太守府衙负责的差役禀报道。
闻言沈牧点了点头,所谓外来的商人,大概就是西夏人的白手套了。
进了屋中,根据差役所指找到了地下密道入口。
顺着入口下来,很快便来到了一件地下密室之中,目光扫了一眼,这里面空空如也,不过地上却还能看见有人不久前才在这里活动过的踪迹。
从密室出来,顺着地下密道的另外一边,一路往深处走。
等到到了另外一头的出口,一出来便看见了高耸的江阳城城墙。
左右两边,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最近的房屋建筑也在十丈开外。
见状什么眉头一皱。
跟随着一起出来的府衙捕头上前道,“将军,这里临近东城城门,往那边二十丈,便是城门所在。”
沈牧顺着捕头所指看过去,果然看见那边是城门的所在。
只不过左骁卫昨夜在入城以后,第一时间便控制了四城城门,将城门关闭。
有左骁卫的精锐守着,不可能有人能悄无声息的从城门出去。
所以要么耶律齐光那些人还躲在城中,要么就是他们还有别的秘密通道,能够悄无声息的直接出城。
前者好办,现在正是全城搜查,只要他们还在城中,早晚能找到。
要是候着的话,那就麻烦了。
必须要把这个秘密通道给找出来,否则的话,有这个秘密通道的存在,那些西夏人就可以随时悄无声息的潜入城内。
先前所有的行动,就等于白费功夫了。
心念连转之间,沈牧随即沉声道,“立刻严密搜查周围,不可以放过任何一个地方,一定要找出来,那些人是从何处逃走的!”
“是。”捕头立刻领命。
逃走的耶律齐光就像是一根刺,扎在沈牧的心头挥之不去。
柳魁也下落不明。
他总觉得,这中间一定还隐藏着什么阴谋,表面上看起来现在江阳城已经在他的控制之下,但这个控制却并不稳妥。
思索良久,沈牧觉得要搞清楚耶律齐光和柳魁还有什么手段底牌,得找沈国忠。
于是他来到了江阳大牢。
此刻昔日的江阳太守大人,早已经被关入了大牢之中,再没有先前的光鲜。
将人从牢里面提了出来,沈牧坐在对面。
世事流转,恍如梦幻,虽然只是在大牢里关了一夜,但沈国忠却是蓬头垢面,如丧考妣。
沈牧看着他,淡淡开口道,“柳魁跑了,耶律齐光也跑了,我们找到了他们隐藏在城内的密道,但现在还不确定他们是已经逃出了城,还是在城内。”
闻言沈国忠微微抬起头,看着沈牧道,“那你不去找他们,反而来找我做什么?”
“给你个立功的机会,把你知道的关于耶律齐光和柳魁的事情都说出来,若是能成功帮助抓获二人,兴许可免你的死罪。”沈牧平静道。
然而闻言沈国忠眼中却没有多少渴望,只是颓然摇头道,“你不用给我希望了,通敌卖国,就算你是秦王面前的红人,如此大的罪责也担不下来。”
“你不是想我放过沈清文吗?若是你罪责难逃,他也跑不了。”沈牧又道。
听到这话,沈国忠脸上的神色总算有了些许变化。
片刻,他咬了咬牙道,“他们有什么阴谋计划我不清楚,耶律齐光这个人行事十分的小心谨慎,每个跟他合作的人,都是单独密谋,不过你说他和柳魁都消失无踪,倒是有可能他们都已经出城了。”
“怎么说?”沈牧眼睛一亮。
“大约两年前,耶律齐光第一次找到我,当时我并未答应与他合作,但我知道,他也同时找了柳魁,之后不久,柳魁就以修缮城墙的名义,向府衙要了一笔银子,在东城那边修了半年有余。”
沈国忠沉声道。
而沈牧闻言,当即便是一下子站了起来。
“当时修缮的城墙,在什么位置?”
“东城城门往南四十丈,正对玉灵山方向!”
沈牧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了下去,军营那边有周树林坐镇,太守府衙则是武胜手持太守大印暂代太守之职。
城中勾结西夏人的各官吏、世家,统统由太守府衙差役,同左骁卫人马一道捉拿。
搜城的事情也在进行。
没有参与到与西夏人勾结的那些豪门世家,也履行了之前在太守府中对沈牧的承诺,配合着稳定城内的局面。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太守府中,楚香凝听说沈牧回来了,连忙来迎。
刚走进正堂,就见沈牧从外面进来。
“你总算回来了,没受伤吧?”
迎到近前,楚香凝拉着沈牧的手,一脸担忧的上下打量着他,生怕他受了伤。
见状沈牧脸上一笑,轻拍楚香凝的手背道,“我没事,就是些见不得光的臭老鼠而已,那里能伤的到我,轻轻松松就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说得容易,我又不是小孩子,刀剑无眼,哪有那么轻松?”
楚香凝脸上的忧虑却没有消解半分,拉着他的手到正位坐下,扭头对身边跟着的冬梅说到,“快去给郡马爷倒茶。”
“是。”冬梅忙迎道。
回过脸,楚香凝才又对沈牧道,“你是大将军,是郡马爷,总要学会爱惜自己,不用事事都亲力亲为。”
“好了,你别担心了,我心中有数的。”沈牧宽慰道。
见沈牧神色,楚香凝知道劝不住他,便也不再多言。
等冬梅奉茶上来,又让她赶紧去叫下人准备吃的。
两人一起用过早膳,沈牧本想休息一下,太守府衙又来了人禀报,说是经过一夜搜查,差役总算是找到了可能是先前西夏人藏匿的地方,请沈牧过去定夺。
无奈之下,他又只好出发过去看看。
来到现场。
看着眼前偏僻毫不起眼的民居小院,沈牧眉头紧锁。
“找到的密道入口在何处?”
“回将军,在里屋床板下面,根据此间里正所说,这件民屋主人家早些年搬离了江阳,去了南方躲避战乱,把屋子卖给了外来的商人,平时极少见到有人在这边进出。”
一名太守府衙负责的差役禀报道。
闻言沈牧点了点头,所谓外来的商人,大概就是西夏人的白手套了。
进了屋中,根据差役所指找到了地下密道入口。
顺着入口下来,很快便来到了一件地下密室之中,目光扫了一眼,这里面空空如也,不过地上却还能看见有人不久前才在这里活动过的踪迹。
从密室出来,顺着地下密道的另外一边,一路往深处走。
等到到了另外一头的出口,一出来便看见了高耸的江阳城城墙。
左右两边,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最近的房屋建筑也在十丈开外。
见状什么眉头一皱。
跟随着一起出来的府衙捕头上前道,“将军,这里临近东城城门,往那边二十丈,便是城门所在。”
沈牧顺着捕头所指看过去,果然看见那边是城门的所在。
只不过左骁卫昨夜在入城以后,第一时间便控制了四城城门,将城门关闭。
有左骁卫的精锐守着,不可能有人能悄无声息的从城门出去。
所以要么耶律齐光那些人还躲在城中,要么就是他们还有别的秘密通道,能够悄无声息的直接出城。
前者好办,现在正是全城搜查,只要他们还在城中,早晚能找到。
要是候着的话,那就麻烦了。
必须要把这个秘密通道给找出来,否则的话,有这个秘密通道的存在,那些西夏人就可以随时悄无声息的潜入城内。
先前所有的行动,就等于白费功夫了。
心念连转之间,沈牧随即沉声道,“立刻严密搜查周围,不可以放过任何一个地方,一定要找出来,那些人是从何处逃走的!”
“是。”捕头立刻领命。
逃走的耶律齐光就像是一根刺,扎在沈牧的心头挥之不去。
柳魁也下落不明。
他总觉得,这中间一定还隐藏着什么阴谋,表面上看起来现在江阳城已经在他的控制之下,但这个控制却并不稳妥。
思索良久,沈牧觉得要搞清楚耶律齐光和柳魁还有什么手段底牌,得找沈国忠。
于是他来到了江阳大牢。
此刻昔日的江阳太守大人,早已经被关入了大牢之中,再没有先前的光鲜。
将人从牢里面提了出来,沈牧坐在对面。
世事流转,恍如梦幻,虽然只是在大牢里关了一夜,但沈国忠却是蓬头垢面,如丧考妣。
沈牧看着他,淡淡开口道,“柳魁跑了,耶律齐光也跑了,我们找到了他们隐藏在城内的密道,但现在还不确定他们是已经逃出了城,还是在城内。”
闻言沈国忠微微抬起头,看着沈牧道,“那你不去找他们,反而来找我做什么?”
“给你个立功的机会,把你知道的关于耶律齐光和柳魁的事情都说出来,若是能成功帮助抓获二人,兴许可免你的死罪。”沈牧平静道。
然而闻言沈国忠眼中却没有多少渴望,只是颓然摇头道,“你不用给我希望了,通敌卖国,就算你是秦王面前的红人,如此大的罪责也担不下来。”
“你不是想我放过沈清文吗?若是你罪责难逃,他也跑不了。”沈牧又道。
听到这话,沈国忠脸上的神色总算有了些许变化。
片刻,他咬了咬牙道,“他们有什么阴谋计划我不清楚,耶律齐光这个人行事十分的小心谨慎,每个跟他合作的人,都是单独密谋,不过你说他和柳魁都消失无踪,倒是有可能他们都已经出城了。”
“怎么说?”沈牧眼睛一亮。
“大约两年前,耶律齐光第一次找到我,当时我并未答应与他合作,但我知道,他也同时找了柳魁,之后不久,柳魁就以修缮城墙的名义,向府衙要了一笔银子,在东城那边修了半年有余。”
沈国忠沉声道。
而沈牧闻言,当即便是一下子站了起来。
“当时修缮的城墙,在什么位置?”
“东城城门往南四十丈,正对玉灵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