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南星一怔,他还以为妈叫他回来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呢,没想到说的是房子:“妈,咱家房子够住啊,好端端的怎么突然想买房?”
他是地道的这个年代的思想,觉得房子单位早晚会分,干什么要自己花冤枉钱买。
而且他们家的房子目前是够住的。
他问了,杨桂兰也没打算瞒着他:“我打算给你和老幺分家。”
温南星更迷茫了:“咱们家不是早就分家了吗?”
现在还有可分的。
杨桂兰就告诉他:“老大的事情你应该听说了吧,老大媳妇跟他离婚了,准备去投奔她娘家,就把屋子卖给老幺两口子了。”
“老二一家也打算搬到砖瓦厂附近去住,屋子也就一并卖了。”
等同于说,沈穗和温南州现在在家里总共拥有三间房。
温南星大概猜到了妈接下来要说什么,抿了抿唇,执拗的盯着她。
杨桂兰看他这样,心里叹了一口气:“我是这样想的,如果你不愿意搬出去,就给老幺三百一十块钱,这个房子就你们兄弟两个一人一半。”
温南星沉默着不说话。
三百一十块钱,几乎是他全部的身家了,他还得想办法把妻儿调回来,上上下下都需要打点,不可能全部拿出来的。
“还有第二个办法,你的这间屋子,一并给了老幺,我出钱把隔壁大杂院的那间屋子买下来,给你和你媳妇住,那间屋子有三十多平,面积不小,隔壁大杂院你也熟,那边离厂子也不远,挺合适的。”
儿女都是债。
杨桂兰若是手里没钱的话,就不会有这么多想法了,可她现在手里有钱,就想把两个孩子都安排好。
不得不说,杨桂兰的这第两个办法,倒是出乎温南星的意料,他还以为,妈为了给老幺腾房子,才想着把他安排出去呢。
但是:“妈,我明白你的意思,老幺花钱买下来的屋子,就是他的,我不会跟他抢。”
“我心里有数,家里属于我的就只有分给我的那一间屋。”
温南星倒也没生气,自从上次被妈问的哑口无言以后,他就经常换位思考,现在也是如此,他换位思考,如果自己处在老幺的位置,自己也会担心的。
不过他可以保证的一点是:“我不会跟老幺争房子的。”
看着他认真的神色,杨桂兰心里更不是滋味,老四为什么总是把一切都跟老幺挂上钩呢?
都怪死老头子。
待会出去就扇他几巴掌解气。
但是,也不能全怪死老头子,她也做的不好:“老四,你愿意跟老幺两口子住在一个屋檐下,你媳妇呢?你媳妇也怀孕了,孩子生下来长大了,一间屋子是肯定不够住的。”
“以咱们家的情况,厂里是不可能再给咱们家分房的,卖房的人家可遇不可求,我的建议是,不要错过。”
她们家现在住的这个房子,不被厂里收回去重新分配,都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再分房,那是不敢想的。
杨桂兰一个重生的,虽然上辈子没什么大的眼界见识,但是对于一些大的政策却是清楚的。
她们家再分房的话,得等到老四和老幺的孩子们长大,才有可能排到队,可那时候,都已经是九十年代了。
土地可以买卖以后,下岗潮来临,厂里已经没有分房这个政策。
如果不买房的话,也就是说未来二十多年,他们都要挤在一起,她的意思是,现在有能力,多为未来打算一些。
他是地道的这个年代的思想,觉得房子单位早晚会分,干什么要自己花冤枉钱买。
而且他们家的房子目前是够住的。
他问了,杨桂兰也没打算瞒着他:“我打算给你和老幺分家。”
温南星更迷茫了:“咱们家不是早就分家了吗?”
现在还有可分的。
杨桂兰就告诉他:“老大的事情你应该听说了吧,老大媳妇跟他离婚了,准备去投奔她娘家,就把屋子卖给老幺两口子了。”
“老二一家也打算搬到砖瓦厂附近去住,屋子也就一并卖了。”
等同于说,沈穗和温南州现在在家里总共拥有三间房。
温南星大概猜到了妈接下来要说什么,抿了抿唇,执拗的盯着她。
杨桂兰看他这样,心里叹了一口气:“我是这样想的,如果你不愿意搬出去,就给老幺三百一十块钱,这个房子就你们兄弟两个一人一半。”
温南星沉默着不说话。
三百一十块钱,几乎是他全部的身家了,他还得想办法把妻儿调回来,上上下下都需要打点,不可能全部拿出来的。
“还有第二个办法,你的这间屋子,一并给了老幺,我出钱把隔壁大杂院的那间屋子买下来,给你和你媳妇住,那间屋子有三十多平,面积不小,隔壁大杂院你也熟,那边离厂子也不远,挺合适的。”
儿女都是债。
杨桂兰若是手里没钱的话,就不会有这么多想法了,可她现在手里有钱,就想把两个孩子都安排好。
不得不说,杨桂兰的这第两个办法,倒是出乎温南星的意料,他还以为,妈为了给老幺腾房子,才想着把他安排出去呢。
但是:“妈,我明白你的意思,老幺花钱买下来的屋子,就是他的,我不会跟他抢。”
“我心里有数,家里属于我的就只有分给我的那一间屋。”
温南星倒也没生气,自从上次被妈问的哑口无言以后,他就经常换位思考,现在也是如此,他换位思考,如果自己处在老幺的位置,自己也会担心的。
不过他可以保证的一点是:“我不会跟老幺争房子的。”
看着他认真的神色,杨桂兰心里更不是滋味,老四为什么总是把一切都跟老幺挂上钩呢?
都怪死老头子。
待会出去就扇他几巴掌解气。
但是,也不能全怪死老头子,她也做的不好:“老四,你愿意跟老幺两口子住在一个屋檐下,你媳妇呢?你媳妇也怀孕了,孩子生下来长大了,一间屋子是肯定不够住的。”
“以咱们家的情况,厂里是不可能再给咱们家分房的,卖房的人家可遇不可求,我的建议是,不要错过。”
她们家现在住的这个房子,不被厂里收回去重新分配,都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再分房,那是不敢想的。
杨桂兰一个重生的,虽然上辈子没什么大的眼界见识,但是对于一些大的政策却是清楚的。
她们家再分房的话,得等到老四和老幺的孩子们长大,才有可能排到队,可那时候,都已经是九十年代了。
土地可以买卖以后,下岗潮来临,厂里已经没有分房这个政策。
如果不买房的话,也就是说未来二十多年,他们都要挤在一起,她的意思是,现在有能力,多为未来打算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