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歧与汉子在村子里一边散步一边交谈,边上村民只要看到钟歧,便会立刻停下手中活计跪地叩拜。
在这些人的心中,钟歧不仅是他们救命恩人,更是能将人人闻之色变的魔族轻易击杀的传说中的神仙。
汉子名叫段干兀,今年三十岁,据其所述生平,家乡位于东洲柳河营一个小村落,村里只有二十二口人,每日里提心吊胆躲着魔族谨慎过日。
段干兀二十岁那年,村里闹了旱灾,家家没有粮食可吃,他便和两个年轻小伙冒险外出寻找食物,可是不幸遇上魔族。
魔族没有杀害段干兀他们,而是将之作为奴隶卖到远处的城镇,每日替魔族干各种杂活。
如此过了有八年,在这八年里段干兀学会了魔族的语言,懂得了如何讨好魔族,不然他早像那两个小伙一般因犯了错事而被残杀。
这八年里,段干兀时时刻刻想念家中亲人,不知他们是否安好。后来有一天,他终于找到机会逃走,也是多亏买通了一个与他较为熟络的魔族才得以出城,从此在外界东躲西藏,风餐露宿,艰难地朝着家乡方向跋涉。
在魔族侵占的地界苦苦求生两年,段干兀眼看就要抵达家乡,可恰在这时他被怪鸟抓住,发生了后来的事。
听段干兀说到此处,钟歧问起那被他所杀的魔族与怪鸟的尸身是如何处理的。
“魔族的尸体让我们埋了,怕丢出去被其他路过的魔族发现。那怪鸟则被我们分着吃了,灶房里还剩一些,待会儿煮一锅给神仙大人您尝尝。”段干兀说着从身上拿出一个黑色的锦囊道,“这东西是我从那个魔族身上拿下来的,里面都是他炼的丹药,我想兴许对神仙大人您有所帮助,所以就留着了。”
钟歧道了声谢,接过锦囊刚一打开,立刻便被里边腥臭的气味熏得掩住鼻子。
锦囊内堆积着十余粒暗红色的丹丸,皆是那魔族通过人类的血肉筋骨炼制而成。
钟歧皱一皱眉,这样的东西他怎敢服用?一旦吞下,只怕是要受到那些惨死之人的冤魂诅咒。
于是将丹丸全部倒入田里拿泥土掩埋,算是给这些人安葬。
很快二人将村子整个转了一圈,钟歧也在此期间向段干兀了解了更多有关这世界的大致情况,不过由于他问的问题太过基本,使得段干兀感到奇怪,好像对方对这世界一无所知。
但是段干兀不一会儿自己打消了这个疑问,他认为钟歧是从天上来的神仙,对于凡间的事没有了解很是正常。
村子本就不大,用围墙封堵后显得更小了,不过里头设施一应俱全,都是先前的村民留下的。
钟歧很喜欢这里的氛围,觉得像是一个世外桃源,如果不是外界有魔族肆虐,他倒真希望在此安身立命。
中午,所有村民围坐于一处宅院,在同一口锅里吃饭,彼此间谈笑风生,好似忘记了以前发生的苦难,也不去想将来会发生的事,只在此时此刻享受当前的美好。
村里除去钟歧和段干兀,一共有十二人,其中六男四女,还有一位年已花甲的老者与一总角之年的孩子。
男的负责耕田种地、修补破屋,女的则清扫房间、缝补衣物,众人分工明确,其乐融融。
虽然此前从无交集,但同为落难的人类,很快就都拥有共鸣。
饭桌旁,钟歧坐在上首,村民们对他极为尊敬,不时有人上前倒水,表达感激之情。
席间,人们不时向钟歧问询神仙生活的地方是什么模样,钟歧只能模糊作答,心中暗自苦笑,自己哪里是什么神仙?不过是掌握到修炼窍门的凡人罢了,与他们并无过多差别。
但面对村民们那充满渴望与崇敬的目光,钟歧不忍打破他们的幻想,他们需要一个精神依赖在这残酷的世界生存下去,而钟歧则要扮演那个拯救世人的“神仙大人”的角色。
正在众人说话之间,那十来岁的孩子突然蹦起来看着钟歧,用稚嫩的声音说道:“神仙大人能教我法术吗?”
这话使得钟歧心中一跳,暗暗想道:“是啊,如果教会村民修炼,那么他们不仅可以增强体魄,劳作变得更加省力方便,还能在魔族入侵时获得自保之力,实在是一举多得。”
于是在孩子期盼的目光下,钟歧一口答应下来,说道:“不仅是这个孩子,我要传授你们每个人修炼之法!”
众人闻言,纷纷离座叩拜,口出感激之言。
待收拾了碗筷后,众人分坐于院内,钟歧站在门口台阶之上,讲述着修炼的方法。
念阳子那日所讲内容,钟歧当然无法一字不差地复述,他是归纳了自己平日修炼的感悟与理解,化繁为简,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
村民一字一句跟着学习,可是两个时辰过去,仍无一人能够感应到灵气的存在。
钟歧心中纳闷,难道是自己讲得不够明白,或是哪里出有错漏?
此时所有村民,上到那位老人,下到那名孩童,一个个都盘坐在地,双目紧闭,呼吸均匀,卯足劲去寻找钟歧所说的那虚无缥缈的灵气,可从始至终脑袋里一片空空荡荡。
“难道因为此地灵气稀薄?虽说这里灵气不比山上,但是修炼足以够用。既然能被吸纳,自然应该也是能被感受到的……”
钟歧眉头紧锁,在院内来回踱步,目光不断在村民身上扫过,试图找出问题所在。
又过了一个时辰,天色渐暗,有一个村民摇着头站起身来,表示放弃修炼。
很快人们一个接一个站起,脸上满是失落与沮丧,起初高涨的热情如同被一盆冷水浇灭。
最后只剩下段干兀与那个孩子仍坐在原地坚持感悟,钟歧紧紧盯着二人,希望能有转机。
直等到月出星现,段干兀方才坐起身来,遗憾地叹气道:“我等终是凡人,资质愚钝,难以窥得修炼门径。”
钟歧大为失落,接受了这一现实,若修炼真有那么容易,念阳子也不会每隔数年才招收寥寥几名弟子,看来必须得是天资卓绝之人才可修仙。
此时转目看向那名孩童,他的脑袋忽然一歪,原来不知是在什么时候睡着了。
在这些人的心中,钟歧不仅是他们救命恩人,更是能将人人闻之色变的魔族轻易击杀的传说中的神仙。
汉子名叫段干兀,今年三十岁,据其所述生平,家乡位于东洲柳河营一个小村落,村里只有二十二口人,每日里提心吊胆躲着魔族谨慎过日。
段干兀二十岁那年,村里闹了旱灾,家家没有粮食可吃,他便和两个年轻小伙冒险外出寻找食物,可是不幸遇上魔族。
魔族没有杀害段干兀他们,而是将之作为奴隶卖到远处的城镇,每日替魔族干各种杂活。
如此过了有八年,在这八年里段干兀学会了魔族的语言,懂得了如何讨好魔族,不然他早像那两个小伙一般因犯了错事而被残杀。
这八年里,段干兀时时刻刻想念家中亲人,不知他们是否安好。后来有一天,他终于找到机会逃走,也是多亏买通了一个与他较为熟络的魔族才得以出城,从此在外界东躲西藏,风餐露宿,艰难地朝着家乡方向跋涉。
在魔族侵占的地界苦苦求生两年,段干兀眼看就要抵达家乡,可恰在这时他被怪鸟抓住,发生了后来的事。
听段干兀说到此处,钟歧问起那被他所杀的魔族与怪鸟的尸身是如何处理的。
“魔族的尸体让我们埋了,怕丢出去被其他路过的魔族发现。那怪鸟则被我们分着吃了,灶房里还剩一些,待会儿煮一锅给神仙大人您尝尝。”段干兀说着从身上拿出一个黑色的锦囊道,“这东西是我从那个魔族身上拿下来的,里面都是他炼的丹药,我想兴许对神仙大人您有所帮助,所以就留着了。”
钟歧道了声谢,接过锦囊刚一打开,立刻便被里边腥臭的气味熏得掩住鼻子。
锦囊内堆积着十余粒暗红色的丹丸,皆是那魔族通过人类的血肉筋骨炼制而成。
钟歧皱一皱眉,这样的东西他怎敢服用?一旦吞下,只怕是要受到那些惨死之人的冤魂诅咒。
于是将丹丸全部倒入田里拿泥土掩埋,算是给这些人安葬。
很快二人将村子整个转了一圈,钟歧也在此期间向段干兀了解了更多有关这世界的大致情况,不过由于他问的问题太过基本,使得段干兀感到奇怪,好像对方对这世界一无所知。
但是段干兀不一会儿自己打消了这个疑问,他认为钟歧是从天上来的神仙,对于凡间的事没有了解很是正常。
村子本就不大,用围墙封堵后显得更小了,不过里头设施一应俱全,都是先前的村民留下的。
钟歧很喜欢这里的氛围,觉得像是一个世外桃源,如果不是外界有魔族肆虐,他倒真希望在此安身立命。
中午,所有村民围坐于一处宅院,在同一口锅里吃饭,彼此间谈笑风生,好似忘记了以前发生的苦难,也不去想将来会发生的事,只在此时此刻享受当前的美好。
村里除去钟歧和段干兀,一共有十二人,其中六男四女,还有一位年已花甲的老者与一总角之年的孩子。
男的负责耕田种地、修补破屋,女的则清扫房间、缝补衣物,众人分工明确,其乐融融。
虽然此前从无交集,但同为落难的人类,很快就都拥有共鸣。
饭桌旁,钟歧坐在上首,村民们对他极为尊敬,不时有人上前倒水,表达感激之情。
席间,人们不时向钟歧问询神仙生活的地方是什么模样,钟歧只能模糊作答,心中暗自苦笑,自己哪里是什么神仙?不过是掌握到修炼窍门的凡人罢了,与他们并无过多差别。
但面对村民们那充满渴望与崇敬的目光,钟歧不忍打破他们的幻想,他们需要一个精神依赖在这残酷的世界生存下去,而钟歧则要扮演那个拯救世人的“神仙大人”的角色。
正在众人说话之间,那十来岁的孩子突然蹦起来看着钟歧,用稚嫩的声音说道:“神仙大人能教我法术吗?”
这话使得钟歧心中一跳,暗暗想道:“是啊,如果教会村民修炼,那么他们不仅可以增强体魄,劳作变得更加省力方便,还能在魔族入侵时获得自保之力,实在是一举多得。”
于是在孩子期盼的目光下,钟歧一口答应下来,说道:“不仅是这个孩子,我要传授你们每个人修炼之法!”
众人闻言,纷纷离座叩拜,口出感激之言。
待收拾了碗筷后,众人分坐于院内,钟歧站在门口台阶之上,讲述着修炼的方法。
念阳子那日所讲内容,钟歧当然无法一字不差地复述,他是归纳了自己平日修炼的感悟与理解,化繁为简,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
村民一字一句跟着学习,可是两个时辰过去,仍无一人能够感应到灵气的存在。
钟歧心中纳闷,难道是自己讲得不够明白,或是哪里出有错漏?
此时所有村民,上到那位老人,下到那名孩童,一个个都盘坐在地,双目紧闭,呼吸均匀,卯足劲去寻找钟歧所说的那虚无缥缈的灵气,可从始至终脑袋里一片空空荡荡。
“难道因为此地灵气稀薄?虽说这里灵气不比山上,但是修炼足以够用。既然能被吸纳,自然应该也是能被感受到的……”
钟歧眉头紧锁,在院内来回踱步,目光不断在村民身上扫过,试图找出问题所在。
又过了一个时辰,天色渐暗,有一个村民摇着头站起身来,表示放弃修炼。
很快人们一个接一个站起,脸上满是失落与沮丧,起初高涨的热情如同被一盆冷水浇灭。
最后只剩下段干兀与那个孩子仍坐在原地坚持感悟,钟歧紧紧盯着二人,希望能有转机。
直等到月出星现,段干兀方才坐起身来,遗憾地叹气道:“我等终是凡人,资质愚钝,难以窥得修炼门径。”
钟歧大为失落,接受了这一现实,若修炼真有那么容易,念阳子也不会每隔数年才招收寥寥几名弟子,看来必须得是天资卓绝之人才可修仙。
此时转目看向那名孩童,他的脑袋忽然一歪,原来不知是在什么时候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