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县虽然是县城,但是因为地处京畿,加之以往商路要冲之地利,着实吸纳了不少人口。

  尽管外界朝廷和伪齐对峙,可日子终究要继续。晨光熹微之时,出摊的市民已经出现在了清冷的街道,装夜香的车子骨碌碌碾过石板。

  “贵人出行,回避!”

  挑夫愕然回头,却见打着仪仗的车队扈从,香车宝马,即将靠近。

  他慌忙地驾驭驴车避让,生怕夜香洒落了一点,熏到了贵人的鼻子,惹来毒打甚至横尸街头。

  毕竟最近涌入华阴的难民太多了,无论什么活计,只要给一口饭,都有人抢着来做。

  也是因此,最近街头小巷之间,那些奴婢被主人打死的消息一日比一日多了,让人们心中越发多了几分惶恐。

  好在挑夫反应够快,让开了道路。高头大马上衣着鲜艳的护卫们即使掩着鼻子露出嫌弃之色,却也都没多做什么。

  唯一让人感到疑惑的,或许就是这些权贵们起得太早、来得也太早了些。

  足足两刻钟时间,香车宝马接连不断,一队一队地往城外赶去。

  时不时地,挑夫还能听到车中贵人催促的声音,捕捉到几个“楼观道”“真传”“炼丹”这样的字眼。

  “城里这些人还真是嗅觉敏锐,大清早地就来凑热闹。”

  杜光磊俯视着山门处的车水马龙,神色间有些不满。

  “说到底是门内真传切磋炼丹,这帮纨绔好好地秦楼楚馆不去,偏要来楼观道给我添麻烦。”

  言语间,唤来穿着内门服饰的弟子,让其增加人手,加强防卫。

  这些人不是开国公侯的后代,就是李氏皇族的宗亲,再怎么不待见,都必须要保证其安全。

  在这敏感的时候,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会引发未知的后果。

  那内门弟子得令抱拳,衣袖振动,发出甲片碰撞的铿锵声响,转身退去。

  而杜光磊则径直去往两仪峰,面见严道通。

  这位掌教盘坐静室蒲团之上,听完汇报只是淡淡点头,表示自己已经知晓。

  “师父,这次三位真传比试,本是我们门中私事,闭门切磋便是。”

  “消息流出,这些城中权贵闻风而动,也大可拦在山门之下,为何.”

  杜光磊终究还是忍不住开口,言语间忍不住偷偷打量恩师的神色。

  严道通闻言,手指轻抚铁如意,在银色的流云纹路上滑动,没有开口。

  前者熟悉自家老师的脾气,见状知道是问不出什么,只好行礼告退。

  他宽大的道袍中露出朱红色的明光甲,俨然也是全副武装。

  “这件事,我也很好奇啊。”

  徒弟的身影消失在了眼前,严道通喃喃出声,手托如意走出静室。

  视线穿过朝阳金辉,落在妙严宫的琉璃瓦上,似乎能穿透有形无形的阻碍,看到其中静坐的太乙真人。

  后者似乎有所察觉,化作青色流光,蜿蜒如龙,落在身侧。

  “楼观道是大秦国教,可是如今大厦将倾,朝廷对我们,对青龙寺,未必就是一条心。”

  “宗门要在混乱之中立足,需要向盟友展现善意,也需要展现力量。”

  “太乙师弟,李存孝究竟是做了什么,能让你那么笃定,今日的比试能够有足够的分量。”

  “既能够让李存孝从此高枕无忧,也能让宗门地位稳固?”

  在他的位置,能够看到两仪峰山脚下,三座已经搭建完成的高台,高台周围是密密麻麻攒动的人头。

  可以想象,今日的比试,必然会很快传遍楼观道,也会很快传遍华阴县,乃至于是西京大兴城。

  获胜者毫无疑问会获得年轻一代丹道魁首的名誉,而失败者也必然会传遍众人之口。

  太乙对李存孝的青睐有目共睹,严道通想不通对方为什么会做出这种看似将对方推入火坑的举动。

  一个年不过弱冠的年轻人,要和两位有着十多年经验的丹师比试炼丹,听上去就已经是注定失败。

  可偏偏有的人还很有自信,甚至放言,李存孝之才,不仅足以名扬天下,还足以让楼观道获益。

  “师兄一贯是沉稳的性子,今日怎么这么坐不住?”

  老道士神色悠然,嘴角带笑。明明他才是今日两个比试者的师父,但看上去反而比起严道通还要放松几分。

  “我只是好奇罢了。”

  “反正无论谁输谁赢,展现一下年轻人的风采,让各方势力看看我们楼观道下一代的领军人物,不是什么坏事。”

  严道通哑然失笑,以前一贯是他当谜语人,没想到今日倒是让师弟装起来了。

  正如他所说,这场比试的主角虽然是李存孝、李思齐和叶淑仪,但是展现的对象却不止门中弟子和长老们。

  有他这个陆地神仙坐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门宗师在侧,楼观道的武力之强没人会怀疑。

  但如今烽烟四起,真要说起外界势力最关心的,自然还是这“天下第一丹宗”的丹药和丹师。

  比起武力,有时候这些特殊的资源,反而更能弥合矛盾,震慑宵小。

  “对了,别忘了我徒儿的紫袍。”

  太乙提了一嘴,率先迈步下山。

  “你就那么笃定,李存孝今日能从内门晋升真传?”

  “到时候你就知道。”

  “那我就拭目以待了”,严道通闻言心中一动,没有再多言。

  足以晋升真传的功勋,炼丹,比试,定心丹.难不成?

  “李存孝选定心丹实在是有些托大了。”

  李思齐看着高台周围的人山人海,并无怯场。

  作为陇西李氏的精英,又在青龙峰操持多年,眼下对于他来说不过是小场面。

  能够想象得到,今日的比试结果,很快就会传扬开来,两三日之内京畿各处都会知晓。

  可正是因此,更让他有些想不通,为什么经验短浅的李存孝会选择定心丹这样,在五阶丹药中都颇具难度的丹方作为比试的主题。

  尤其当他的对手还是两个已经有着十多年经验的丹师,比试的赢家,几乎只会在后两者之间决出。

  荣誉被别人摘取,自己却要作为笑柄传遍京畿,这不像是李存孝能做得出来的事,也不像是太乙真人会允许的事。

  可高台周围的人山人海做不得假,里面的很多人甚至他都认得。

  “安边县公、大宁县公、静戎县侯、抚风县伯.”

  郭钊一一打量着那些熟悉的面孔,这些人里,有的是汾阳郡王的故旧,有的是姻亲。

  不是和他有关系,就是和胡国公、卢国公、鄂国公府上有关系。

  “来得还挺齐,看来他们也知道,今日之比试,非同一般。”

  “太乙师叔没有选择闭门切磋,还反其道而行——师妹,你觉得有何深意?”

  叶淑仪坐在交椅上,身后侍从撑起的罗伞遮住了朝日逐渐强烈的阳光。

  纤纤五指翻动书页,露出宽大道袍下一截藕臂。

  她没有言语,直到掌教与四位门主联袂而来,这才合上书本,淡淡道:

  “我只是来炼丹,其他的事无需分神。”

  “每逢大事有静气,这一点师兄不如你。”

  郭钊赞了一声,揶揄道:

  “看来你是志在必得,不过李存孝可就惨了。”

  “五阶定心丹他真能练得出来?”

  叶淑仪闻言也皱起眉头,但很快又舒展开。

  “那是太乙师叔和李师弟要考虑的事,我只管炼丹。”

  “好好好,你别敲打师兄了,我绝不做多余的事。”

  郭钊看着师妹起身,眼神越过她的肩头,远远落在另一座高台下,身穿青玉色道袍的李家兄弟如芝兰玉树,同样吸引着人群的目光。

  “李存孝啊李存孝,你到底是得意忘形,还是准备了一份谁也猜不到的惊喜给我们?”

  “我真是,好奇得很啊。”

  日头渐渐上来,一旁等待的弟子和城中的权贵们都已经等得焦躁,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眼神四处张望。

  “.那就是门主的亲传李存孝,看上去很年轻呢.”

  “听说此人年纪也不过二十出头吧?据说修为已经是天梯境界了,天纵之才,若是能与其联姻,我侯府将来.”

  “此言差矣。我不否认李存孝的武道天赋,但是斗战和炼丹可是两回事,恰恰是因为年轻,他才完全没有赢的希望,着实草率了!”

  “这一次的比试,应该是只有叶淑仪能和李思齐抗衡了,毕竟他们两人早已成名,经验丰富,不说炼丹的水准,今日这样的场面也见过不少次了。”

  “是啊,那李存孝之前都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本身炼丹的水平就差了一截,若是临场发挥也出了问题,这次可就是有些丢脸了啊.”

  吵吵嚷嚷的话语从四周的席位传来,李存孝却没有什么反应,只是轻轻拍了拍比当事人还要紧张的李木叉,便转身上了高台。

  当脚步在丹炉前站定,作为对手的三人第一时间便注意到了各自的存在。

  叶淑仪只是看了一眼便收回目光,检查丹炉和材料去了。

  而李思齐则目光炽热地看向了李存孝,那种强烈的执念,几乎是写在了脸上一般。

  后者心中清楚,这种执着,不仅仅是对于自己,也有太乙真人的一份。

  ‘师父,今日我会证明,你选错了人。’

  ‘我等了这么多年,就是要等一个机会。’

  ‘不是要做什么阁主门主,只是要让所有人知道,属于我的东西,我一定会亲手来拿!’

  李思齐深吸一口气,收回了目光,也开始检查丹炉和药材。

  一般认为,丹药中的煞气越少,越是纯净,品质就越高。

  魔宝作为杀伐争斗之器,煞气浓厚,所以丹炉是不可以用魔宝来充当,但是灵器神兵的造价又太过高昂。

  这种时候,就有大量的“准神兵”丹炉出现。

  但是限于不同丹师的财力,同样是“准神兵”,丹炉的上下限差距极大。

  因此这次比试为了公平起见,是不让几人使用自己的丹炉,材料也不许自备。

  而在这样的条件下,谁炼制出来的丹药品质最高,自然是谁技高一筹,获得魁首。

  “此次比试的题目,是定心丹,限时四个时辰。”

  “炼制完成后,自然有三位门主评判。”

  严道通没有吊胃口,简单说了几句客套话,便让比试的三人登台。

  毕竟说到底,这次名义上也只是几个真传(内门)弟子切磋,算不上什么盛事,只不过是在当下特殊的时局中,在有些人的推波助澜下,成了眼下局面。

  太乙真人本来是丹道圣手,按理说该出任评委,只是老道士的偏心甚至都不屑于遮掩,而严道通的身份本来就高,亲自裁判有些大题小做。

  是以,三位门主自然成为了裁判。

  其话音一落,便有弟子抗来一根四尺的巨大线香,长孙炽随手丢过去一团火光,青烟便袅袅升起。

  “开始了!”

  倒计时在香灰的掉落中开始,李思齐手上立刻展开了一连串行云流水的动作。

  起火调候,萃取混合,文武转换,停火封固

  在这一个月中,他早就把定心丹的炼制流程再三复习,务求烂熟于心。

  若非其原料确实宝贵,不好当做消耗品,只怕他这一个月的准备都要炼出个百多炉来。

  此时一进入状态,外界的一切都已经不能干扰他半分,脑子里只剩下升腾的火焰和其中逐渐改变性状的药材。

  尽管丹方早已烂熟于心,可李思齐却没有丝毫大意。

  此次比试的材料只有三份,而这对于难度较高的定心丹来说,并不算宽裕。

  所以,即使以他十多年的经验,却依然不敢为了提高效率,一窝蜂地将药材全部投下去,而是选择依次提炼药材的这种保险方式。

  好在半个时辰之后,所有材料都已经顺利提炼,化作一团团晶莹液体,被真元火焰包裹在丹炉之中。

  李思齐松了口气,只要材料提炼没有问题,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毕竟今日的比试对他太过重要,调息的间隙,眼神还是忍不住看向另外两人。

  ‘李存孝有祖师垂青,传下九转丹法,未来必然不是泛泛之辈’

  ‘可正因九转丹法神妙,一个月的时间,他绝不可能学会,便是入门也几乎不可能。’

  ‘如此,反倒是我和叶淑仪的基础扎实,能留到最后.果然,叶淑仪也是和我一样力求稳妥,选择逐一提炼。’

  另一座高台上,叶淑仪看着丹炉中一一分明的药液,同样松了一口气。

  老实说,当初听闻李存孝得传《九转流珠》的时候,她一瞬间也出现过心理不平衡。

  都是天之骄子,谁又会承认自己不如别人?

  但祖师的眼光无人能质疑,她更是那种与其抱怨不公,更愿意精进自己的人。

  这次比试,她确实是存着切磋交流的心思,也想得到太乙这位丹道圣手的指点。

  不过内心深处,也未尝没有憋着一股劲,想要证明,并非学习了神功秘法,就能炼制出灵丹妙药。

  真正的丹师,都是一步一个脚印。那些努力汗水,还有几千个日夜的经验和积累,都不是一句“天才”就能轻松压下的。

  天才,也并非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她托付了心血的丹道,更非如此!

  如此想着,叶淑仪的目光也不禁抬升,与李思齐碰撞,随后齐齐落在李存孝身上。

  随即便露出错愕和不解。

  李存孝的面前,三份原料还好好地放在那里,丹炉中也没有火焰跳动。

  竟然还没有开炉?

  开什么玩笑?!

  远处,粗大的线香已经燃烧了八分之一还多,也就是还剩三个半时辰。

  而一般来说,炼制一枚定心丹,前前后后不会少于一个半时辰。

  也就是说,四个时辰的时间,若是第一次炼制失败,算上调息真元的时间,最多也就能再炼制一次而已。

  而李存孝,却就那么干站着,任凭半个时辰流走?

  ‘这么目中无人吗?还是说你只是哗众取宠?’

  李思齐的眉头用力地皱了起来,虽然他从一开始就不觉得对方能赢,但是既然要比试,自然该全力以赴。

  可作为三人中劣势最大的那个人,却摆出这样傲慢的姿态,实在是不可理喻!

  “李师弟,你若只是将炼丹当作玩乐,或者是沽名钓誉的工具,那这场比试.”

  嗯?!

  此话一出,便让李思齐侧目,让郭钊扶额,让长孙炽叹息。

  虽然有“丹痴”的名头,但是在这样的场合说出这样不客气的话,便是李思齐这个真正的竞争对手都干不出来。

  不过叶淑仪是见到心中的信仰被人蔑视,一时冲动。话出口一半,她便意识到不妥,更别说还有远处太乙真人的目光投射过来。

  正在尴尬之时,似乎在神游之中的李存孝好像回过了神,微微一笑。

  “叶师姐误会了,我并非狂妄自大,只是比起两位,我炼丹的速度,或许要快一些。”

  一个学习炼丹还没有两年的新手,炼丹的速度比两个浸**多年的丹师要快一些?

  这还不算狂妄自大?

  千言万语不曾出口,李思齐便看到对方体内真元化作青龙,将一份材料中的大半,林林总总不下二十样材料尽数卷起,就要投入到丹炉。

  这般举动顿时让叶淑仪惊叫出声:

  “且慢!药材不可一并投入,这样对真元操控的要求太高,稍不注意便会付之一炬!”

  “师弟修为不如我二人,不必心急,方才是师姐口不择言。同门切磋,不论胜负,这药材你还是逐一提炼,不要浪费了”

  “没有这个必要”,李存孝五指重重拍在丹炉之上,炉盖开启,青龙裹挟药材冲入后又轰然闭合。

  刹那之间,赤帝流汞的焰光跳动膨胀,好似一只大手,一把将几十种药材抓在掌心——

  顷刻炼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