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者晋升第七境界玄关,有两个关键步骤。
其一,开辟泥丸,铸造神宫;
其二,本尊入主,元神相合,成就灵相。
一般而言,成就灵相这一关更为凶险,决定的是“成与不成”。
而开辟泥丸、铸造神宫这一节,虽然难度不高,对武者今后的修炼影响却至关重要,决定了“好与不好”。
而武道发展至今,对于铸造神宫,也有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标准,来衡量武者成就玄关之后的潜力。
道藏中说,天数起于一,终于九……九者,究也,物极于斯。
神宫作为灵相的居所,元神的摇篮,以“九”为衡量,分为四等。
最低为“一九”神宫,中间为“二九”“三九”,最高者“四九”神宫。
四个等级的神宫,同时也大致决定了武者在玄关境界能走多远。
第七境玄关,有重楼,内景,交感三个小境界。
重楼境界,是玄关的基础,号称“十二重楼”,但却不是人人都能修成十二重楼。
一九神宫能成三重楼,二九神宫能至六重楼。
但六重楼以下,最多修成内景,难以交感天地。
唯有三九神宫能至九重楼,有望第八境宗师;
而四九神宫更是能至十二重楼圆满,有望第九境地仙。
因此,若要打个比方,泥丸之中,神宫便是大楼的“广度”,一旦决定,不可更改。
而重楼则是“高度”,虽然可以后天修炼,但是地基越坚实,才能越高,修建起来也越轻松。
对于李存孝来说,这两者完全可以同时兼顾,因为击败大秦太宗之后,除了用来培育化身,剩下的太清玄气还有不少。
此时伴随着青龙和菩提树真形显现,真元在太清玄气的滋补下澄澈如碧海,顺着二十四节通天骨,涌入玄关。
在蒙昧黑暗的大脑识海中寻找泥丸所在,向来是武者突破玄关的第一个难关。
但对于李存孝,却根本不必寻找。泥丸所在,好似天上的北极星,再清晰不过。
真元滔滔,发出江河浪涛般的声音,轻松冲破了那一层隔阂,涌入泥丸之中。
这个瞬间,好似有一股清凉之气涌入天灵,熟悉的感觉,就像以往使用金刚杵一般。
尽管闭着双眼,但李存孝却有一种整个世界都变得不同的感觉。
太清玄气所化的宝珠随着真元的河流,冲入泥丸,随即不断有乳白的气息混入其中,随河水冲刷周遭的混沌。
伴随着混沌的褪去,光明在泥丸中一点点地扩大,勾勒出一个朦胧的轮廓,像是一个半球状的盖子,这便是“神宫”的雏形。
这个过程中,李存孝能够明显察觉到自己的元神在壮大,对于周围的感知也逐渐清晰。
没有耗费多久时间,一块近似于“井”字形的九宫格便在混沌褪去的空间中确立下来。
“这就是‘一九’神宫?有太清玄气的帮助,很是轻松啊。”
李存孝都略微有些吃惊。
原本他在诸多前人笔记上看到的内容来说,开辟神宫难度不高,却很是消耗精神。
对于一般武者来说,整个过程往往要持续一乃至数日,期间还要不断进补丹药恢复元神,如此才能顺利地铸造出‘一九’神宫的雏形。
可对于他来说,整个过程就像是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唯一被消耗的,或许就是真元河流之中沉浮的乳白宝珠,比起一开始显然缩水了一些。
“太清玄气,真是了不得的造化,怪不得郭钊困于瓶颈多年,却能一朝突破。”
“可惜,大秦朝廷已经失去了人心,就算拥有太清宫,也找不到可以信任的人杰,培养不出真正的强者。”
小小地感慨了一下,李存孝见证了太清玄气的强大,索性一心二用。
一边在原来的“一九”神宫基础上继续扩张,一边开始转移道门本尊。
菩提树的华盖上,手足五官都已齐备的莲藕小人张开怀抱。
青龙盘旋,缠绕其上。青红二色的青龙汞珠从龙口中喷吐而出,注入莲藕小人之中,不消片刻,头顶的青碧莲花便一点点绽放。
直到青莲完全开花,内里金色莲蓬的孔洞中,顿时散发出一种强大的吸引力。
李存孝没有犹豫,青龙真形蜿蜒而上,分作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尾火虎、箕水豹、房日兔、心月狐七尊星君,填入其中化作莲子。
在这个瞬间,空虚的感觉短暂地上涌,但很快便消失无踪。
“应当是转移本尊到了化身之中,我的肉体短时间有些不适应。”
“不过七宝莲花扎根丹田,与我已经是一体,所以不会造成实质的损伤。”
李存孝闭目内视,只见四肢百骸、五脏六腑之中,金莲和青莲的根茎好似七彩的经脉,四通八达,水**融,不分彼此。
与此同时,由于佛道本尊都已经入驻到莲花化身之中,两者也就被七宝莲花这一至宝连接起来。
等到适应了这一变化,再度召唤真形的时候,李存孝惊奇地发现,巨大的苍龙已然缠绕在了龙华菩提树的树冠之上,龙尾和树根悄然连接。
相互区别,却又紧密联系。木行的青龙汞珠和火行的焰摩宝珠,两种不同性质的真元隐隐交汇融合。
与之对应地,本体的七窍之中因为魔头的离开再度变得空空荡荡,为儒门本尊的到来腾出了位置。
泥丸之中,浪涛依旧奔涌,太清玄气在真元带动下冲刷着混沌。
方才的“一九”神宫,此时俨然已经增多了两倍,三个“井”如同品字排列,也就是达到了“三九”神宫的标准。
到了这个地步,即使有太清玄气相助,神宫的扩张也明显慢了下来。
“这才一个本尊,我还有佛、儒两门没有开始,不能让太清玄气消耗太多。”
李存孝当机立断,菩提树上苍龙长吟一声,化作流光,自尾闾穿过夹脊、玉枕,撞入泥丸。
轰!
好似混沌中的巨人挥舞巨斧,分开了清浊。
明明安坐在地,李存孝却觉得整个天地都在颤抖、轰鸣。
青龙真形冲入泥丸,周遭的混沌破碎、倒卷,露出第四块“井”。
四九神宫如同田字格一般两两排列,璀璨的光芒喷薄而出,涌入苍龙的身躯——那是他的元神之力。
灵相的融合,开始了!
龙舟秘境,乾阳殿。
寂静。
四重宫阙,安静无声,就连往日人魔们似有若无的嘶吼,而今都听不到半分。
这是文中子的功劳。
得知李存孝即将打破玄关,前者也顾不得什么同级交手的考验,干脆利索地将乾阳殿外全部扫荡了一遍,一个角落都没有放过。
如今整个秘境当中,已经再找不到一个人魔。除了——
踏,踏,踏。
脚步声由远而近,回荡在乾阳殿外的广场上。
这脚步声很有规律,像是每一步都计算好了步伐,不紧不慢,从容自在。
最终,停在了乾阳殿前。
平顶幞头,白衣黑缘襕衫,青黑平头履。
苍老的面容,银白的胡须,嘴角带着笑意。
如果李存孝在这里一定能看出来,文中子的面相比起初见时越发衰朽,但他的双眼,却比往日更加明亮,好似眼眶中嵌着两颗星子。
灼灼的目光,直视着大门洞开的乾阳殿。
器灵赤龙不同于往日的沉静,罕见地游走、低吟,散发出淡淡的光辉,似乎即将在乾阳殿上空勾勒出什么形状。
而龙椅之中,那枚石卵却没有什么动静,似乎对外界的异常完全察觉不到一样。
“杨英,你我二人,今日终于要死了。”
文中子语气和缓平淡,吐出的字眼却是叫人胆战心惊。
话语之间,他的右手在虚空中提顿按压,一行行泛着白光的文字从右到左,排列成一篇文章。
“当初我习武入道之时,也曾想过,若是有朝一日能进入地仙之境,寿元三百载,该如何挥霍这漫长时光。”
“只是世事无常,为了三教合一,我不得不放弃一条通天大道,转而筚路蓝缕,开辟一条从未有人成功的道路”
“最后,被迫止步于宗师之境,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半人半魔地活了六百多年。”
“真是无趣啊。”
话音落地的同时,文中子的右手也停顿下来。
空气中,密密麻麻的文字好似一道长廊,从他脚下所站的位置,一直延伸到乾阳殿上空。
在那里,光辉勾勒出一道门户,牵引着乾阳殿中的赤龙探出龙首。
先是头,再是脖颈,龙爪,最后直到整个龙身都离开了乾阳殿,盘踞在那光门的周围。
在这个过程中,不知有意还是无意,赤龙那金色的双瞳似乎朝儒衫老者的方向看了一眼。
秘境开始震动,从细微,逐渐变得明显;
门户开始拉开,从一片朦胧,到清晰展露门后那一道青年的身影。
俊逸的面庞上,青龙的虚影愈发凝实;
脑后三尺处,“田”字排列的四九神宫金碧辉煌!
透过这一道门户,似乎能看到门后的世界中,各色灵气好似漩涡漏斗,以青龙为桥梁,流入四肢百骸。
通达全身的经脉,好似四通八达的河流,将人身的小天地和外界的大天地连接、贯通!
“哈哈哈哈哈哈哈!!!”
文中子看着这一幕,发出爽朗地笑声,看向乾阳殿中的眼神,已经满是决绝和释然:
“李存孝已经要凝聚灵相了,杨英,等他掌握了龙舟,你可再没有半点活路了!”
乾阳殿中安静了一刹,随即,铺天盖地的煞气好似决堤洪水咆哮冲出,千手观音魔像瞬间撕裂了乾阳殿的屋顶,直奔天边的门户而去。
然而煞气的浊流才冲到一半,就被那一篇闪烁白光的文字遮挡住,就像是一堵书册形成的城墙。
“王通,给朕滚开!”
沸涌的浊潮冲击着无形的长城,摇摇欲坠。
文中子不慌不忙,一步步步空而上。
儒家夫子、释教神将、道门玄帝,三尊法相一一自背后展开,三种迥然的力量,在其精细地掌控下融合为一,将挤压变形的“书墙”稳定下来。
“陛下生前也算雄才大略,可惜堕落为魔六百载,已然病入膏肓,无药可救。”
“与其重返世间,肆虐苍生,何如干脆赴死?那样还能委托李存孝帮你葬入山陵,至少保留一份体面。”
“陛下?你还有脸这样称呼我?”
杨英看着门户之中,光芒越发耀眼的青龙灵相,神情狰狞:
“悖逆君王,以下犯上,你和宇文坚、司马扶风那等奸贼有什么不同?!”
“你若是还认为自己是大周的臣子,此时就该和我联手,杀了那乳臭未干的蝼蚁,夺回灵宝!”
“李氏奸贼窃夺符命,如今天下动荡,正是大周复辟之时!”
“朕只要一些时日,恢复全盛,学我大周文皇帝一般再打一遍天下又有何不可?”
“到时候,你便是国师、宰相,中兴名臣,万古流芳,有哪里不好?”
言语激烈,千手观音魔像的攻势也越发狂猛,冲击得环绕赤龙与光门的长城摇颤抖不休。
文中子听了,只是摇头。
“若陛下是再造天下的中兴之主,那当初大周就不会亡;”
“若我是力挽天倾的栋梁之材,那当初就不会有那么多生灵涂炭,那么多民怨四起。”
“王朝更迭,此乃天命。陛下和我早已经是死人,何必还要给这动荡的天下带来更多的烽烟和生灵涂炭?”
杨英终于暴怒了。
“若这天下不是朕的天下,那万民生死,与我何干!”
“生灵兆亿,人人皆是苦海蚍蜉,难道独你一人心怀苍生?”
“你以为自己是圣人?神人?”
文中子再次笑了。
“我只是个直人。”
“无父无君的直人!!!”
“陛下,该上路了。”
说罢,儒教素王、道门玄帝、佛门伽蓝三尊法相齐齐燃烧。
耀眼的光辉好似三轮大日,原本虚幻的长城顿时凝结为实质,让杨英的吼叫越发癫狂。
而与之对应的,则是漆黑的雾气自大日中升腾,好似浓云,又像是火炬燃烧时飘散的灰烬。
贪、嗔、痴、慢、疑人世间最深沉的恶意凝聚为一道漆黑的影子,那是文中子人性中黑暗的一部分,也是他入魔的根源。
“什么直人,都是人魔,你又比我干净多少?”
杨英发出讥笑,但是笑容在他的脸上并没有停留太久,因为在赤龙环绕的门户之后,一直闭目盘坐的青年猛地张开了双眼。
伴随着右手五指张开,青龙灵相张开大口,用力一吸:
文中子也好,杨英也好,漆黑的煞气好似天河倒挂,朝着李存孝席卷而去!
“金刚杵,推演!”
(本章完)
其一,开辟泥丸,铸造神宫;
其二,本尊入主,元神相合,成就灵相。
一般而言,成就灵相这一关更为凶险,决定的是“成与不成”。
而开辟泥丸、铸造神宫这一节,虽然难度不高,对武者今后的修炼影响却至关重要,决定了“好与不好”。
而武道发展至今,对于铸造神宫,也有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标准,来衡量武者成就玄关之后的潜力。
道藏中说,天数起于一,终于九……九者,究也,物极于斯。
神宫作为灵相的居所,元神的摇篮,以“九”为衡量,分为四等。
最低为“一九”神宫,中间为“二九”“三九”,最高者“四九”神宫。
四个等级的神宫,同时也大致决定了武者在玄关境界能走多远。
第七境玄关,有重楼,内景,交感三个小境界。
重楼境界,是玄关的基础,号称“十二重楼”,但却不是人人都能修成十二重楼。
一九神宫能成三重楼,二九神宫能至六重楼。
但六重楼以下,最多修成内景,难以交感天地。
唯有三九神宫能至九重楼,有望第八境宗师;
而四九神宫更是能至十二重楼圆满,有望第九境地仙。
因此,若要打个比方,泥丸之中,神宫便是大楼的“广度”,一旦决定,不可更改。
而重楼则是“高度”,虽然可以后天修炼,但是地基越坚实,才能越高,修建起来也越轻松。
对于李存孝来说,这两者完全可以同时兼顾,因为击败大秦太宗之后,除了用来培育化身,剩下的太清玄气还有不少。
此时伴随着青龙和菩提树真形显现,真元在太清玄气的滋补下澄澈如碧海,顺着二十四节通天骨,涌入玄关。
在蒙昧黑暗的大脑识海中寻找泥丸所在,向来是武者突破玄关的第一个难关。
但对于李存孝,却根本不必寻找。泥丸所在,好似天上的北极星,再清晰不过。
真元滔滔,发出江河浪涛般的声音,轻松冲破了那一层隔阂,涌入泥丸之中。
这个瞬间,好似有一股清凉之气涌入天灵,熟悉的感觉,就像以往使用金刚杵一般。
尽管闭着双眼,但李存孝却有一种整个世界都变得不同的感觉。
太清玄气所化的宝珠随着真元的河流,冲入泥丸,随即不断有乳白的气息混入其中,随河水冲刷周遭的混沌。
伴随着混沌的褪去,光明在泥丸中一点点地扩大,勾勒出一个朦胧的轮廓,像是一个半球状的盖子,这便是“神宫”的雏形。
这个过程中,李存孝能够明显察觉到自己的元神在壮大,对于周围的感知也逐渐清晰。
没有耗费多久时间,一块近似于“井”字形的九宫格便在混沌褪去的空间中确立下来。
“这就是‘一九’神宫?有太清玄气的帮助,很是轻松啊。”
李存孝都略微有些吃惊。
原本他在诸多前人笔记上看到的内容来说,开辟神宫难度不高,却很是消耗精神。
对于一般武者来说,整个过程往往要持续一乃至数日,期间还要不断进补丹药恢复元神,如此才能顺利地铸造出‘一九’神宫的雏形。
可对于他来说,整个过程就像是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唯一被消耗的,或许就是真元河流之中沉浮的乳白宝珠,比起一开始显然缩水了一些。
“太清玄气,真是了不得的造化,怪不得郭钊困于瓶颈多年,却能一朝突破。”
“可惜,大秦朝廷已经失去了人心,就算拥有太清宫,也找不到可以信任的人杰,培养不出真正的强者。”
小小地感慨了一下,李存孝见证了太清玄气的强大,索性一心二用。
一边在原来的“一九”神宫基础上继续扩张,一边开始转移道门本尊。
菩提树的华盖上,手足五官都已齐备的莲藕小人张开怀抱。
青龙盘旋,缠绕其上。青红二色的青龙汞珠从龙口中喷吐而出,注入莲藕小人之中,不消片刻,头顶的青碧莲花便一点点绽放。
直到青莲完全开花,内里金色莲蓬的孔洞中,顿时散发出一种强大的吸引力。
李存孝没有犹豫,青龙真形蜿蜒而上,分作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尾火虎、箕水豹、房日兔、心月狐七尊星君,填入其中化作莲子。
在这个瞬间,空虚的感觉短暂地上涌,但很快便消失无踪。
“应当是转移本尊到了化身之中,我的肉体短时间有些不适应。”
“不过七宝莲花扎根丹田,与我已经是一体,所以不会造成实质的损伤。”
李存孝闭目内视,只见四肢百骸、五脏六腑之中,金莲和青莲的根茎好似七彩的经脉,四通八达,水**融,不分彼此。
与此同时,由于佛道本尊都已经入驻到莲花化身之中,两者也就被七宝莲花这一至宝连接起来。
等到适应了这一变化,再度召唤真形的时候,李存孝惊奇地发现,巨大的苍龙已然缠绕在了龙华菩提树的树冠之上,龙尾和树根悄然连接。
相互区别,却又紧密联系。木行的青龙汞珠和火行的焰摩宝珠,两种不同性质的真元隐隐交汇融合。
与之对应地,本体的七窍之中因为魔头的离开再度变得空空荡荡,为儒门本尊的到来腾出了位置。
泥丸之中,浪涛依旧奔涌,太清玄气在真元带动下冲刷着混沌。
方才的“一九”神宫,此时俨然已经增多了两倍,三个“井”如同品字排列,也就是达到了“三九”神宫的标准。
到了这个地步,即使有太清玄气相助,神宫的扩张也明显慢了下来。
“这才一个本尊,我还有佛、儒两门没有开始,不能让太清玄气消耗太多。”
李存孝当机立断,菩提树上苍龙长吟一声,化作流光,自尾闾穿过夹脊、玉枕,撞入泥丸。
轰!
好似混沌中的巨人挥舞巨斧,分开了清浊。
明明安坐在地,李存孝却觉得整个天地都在颤抖、轰鸣。
青龙真形冲入泥丸,周遭的混沌破碎、倒卷,露出第四块“井”。
四九神宫如同田字格一般两两排列,璀璨的光芒喷薄而出,涌入苍龙的身躯——那是他的元神之力。
灵相的融合,开始了!
龙舟秘境,乾阳殿。
寂静。
四重宫阙,安静无声,就连往日人魔们似有若无的嘶吼,而今都听不到半分。
这是文中子的功劳。
得知李存孝即将打破玄关,前者也顾不得什么同级交手的考验,干脆利索地将乾阳殿外全部扫荡了一遍,一个角落都没有放过。
如今整个秘境当中,已经再找不到一个人魔。除了——
踏,踏,踏。
脚步声由远而近,回荡在乾阳殿外的广场上。
这脚步声很有规律,像是每一步都计算好了步伐,不紧不慢,从容自在。
最终,停在了乾阳殿前。
平顶幞头,白衣黑缘襕衫,青黑平头履。
苍老的面容,银白的胡须,嘴角带着笑意。
如果李存孝在这里一定能看出来,文中子的面相比起初见时越发衰朽,但他的双眼,却比往日更加明亮,好似眼眶中嵌着两颗星子。
灼灼的目光,直视着大门洞开的乾阳殿。
器灵赤龙不同于往日的沉静,罕见地游走、低吟,散发出淡淡的光辉,似乎即将在乾阳殿上空勾勒出什么形状。
而龙椅之中,那枚石卵却没有什么动静,似乎对外界的异常完全察觉不到一样。
“杨英,你我二人,今日终于要死了。”
文中子语气和缓平淡,吐出的字眼却是叫人胆战心惊。
话语之间,他的右手在虚空中提顿按压,一行行泛着白光的文字从右到左,排列成一篇文章。
“当初我习武入道之时,也曾想过,若是有朝一日能进入地仙之境,寿元三百载,该如何挥霍这漫长时光。”
“只是世事无常,为了三教合一,我不得不放弃一条通天大道,转而筚路蓝缕,开辟一条从未有人成功的道路”
“最后,被迫止步于宗师之境,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半人半魔地活了六百多年。”
“真是无趣啊。”
话音落地的同时,文中子的右手也停顿下来。
空气中,密密麻麻的文字好似一道长廊,从他脚下所站的位置,一直延伸到乾阳殿上空。
在那里,光辉勾勒出一道门户,牵引着乾阳殿中的赤龙探出龙首。
先是头,再是脖颈,龙爪,最后直到整个龙身都离开了乾阳殿,盘踞在那光门的周围。
在这个过程中,不知有意还是无意,赤龙那金色的双瞳似乎朝儒衫老者的方向看了一眼。
秘境开始震动,从细微,逐渐变得明显;
门户开始拉开,从一片朦胧,到清晰展露门后那一道青年的身影。
俊逸的面庞上,青龙的虚影愈发凝实;
脑后三尺处,“田”字排列的四九神宫金碧辉煌!
透过这一道门户,似乎能看到门后的世界中,各色灵气好似漩涡漏斗,以青龙为桥梁,流入四肢百骸。
通达全身的经脉,好似四通八达的河流,将人身的小天地和外界的大天地连接、贯通!
“哈哈哈哈哈哈哈!!!”
文中子看着这一幕,发出爽朗地笑声,看向乾阳殿中的眼神,已经满是决绝和释然:
“李存孝已经要凝聚灵相了,杨英,等他掌握了龙舟,你可再没有半点活路了!”
乾阳殿中安静了一刹,随即,铺天盖地的煞气好似决堤洪水咆哮冲出,千手观音魔像瞬间撕裂了乾阳殿的屋顶,直奔天边的门户而去。
然而煞气的浊流才冲到一半,就被那一篇闪烁白光的文字遮挡住,就像是一堵书册形成的城墙。
“王通,给朕滚开!”
沸涌的浊潮冲击着无形的长城,摇摇欲坠。
文中子不慌不忙,一步步步空而上。
儒家夫子、释教神将、道门玄帝,三尊法相一一自背后展开,三种迥然的力量,在其精细地掌控下融合为一,将挤压变形的“书墙”稳定下来。
“陛下生前也算雄才大略,可惜堕落为魔六百载,已然病入膏肓,无药可救。”
“与其重返世间,肆虐苍生,何如干脆赴死?那样还能委托李存孝帮你葬入山陵,至少保留一份体面。”
“陛下?你还有脸这样称呼我?”
杨英看着门户之中,光芒越发耀眼的青龙灵相,神情狰狞:
“悖逆君王,以下犯上,你和宇文坚、司马扶风那等奸贼有什么不同?!”
“你若是还认为自己是大周的臣子,此时就该和我联手,杀了那乳臭未干的蝼蚁,夺回灵宝!”
“李氏奸贼窃夺符命,如今天下动荡,正是大周复辟之时!”
“朕只要一些时日,恢复全盛,学我大周文皇帝一般再打一遍天下又有何不可?”
“到时候,你便是国师、宰相,中兴名臣,万古流芳,有哪里不好?”
言语激烈,千手观音魔像的攻势也越发狂猛,冲击得环绕赤龙与光门的长城摇颤抖不休。
文中子听了,只是摇头。
“若陛下是再造天下的中兴之主,那当初大周就不会亡;”
“若我是力挽天倾的栋梁之材,那当初就不会有那么多生灵涂炭,那么多民怨四起。”
“王朝更迭,此乃天命。陛下和我早已经是死人,何必还要给这动荡的天下带来更多的烽烟和生灵涂炭?”
杨英终于暴怒了。
“若这天下不是朕的天下,那万民生死,与我何干!”
“生灵兆亿,人人皆是苦海蚍蜉,难道独你一人心怀苍生?”
“你以为自己是圣人?神人?”
文中子再次笑了。
“我只是个直人。”
“无父无君的直人!!!”
“陛下,该上路了。”
说罢,儒教素王、道门玄帝、佛门伽蓝三尊法相齐齐燃烧。
耀眼的光辉好似三轮大日,原本虚幻的长城顿时凝结为实质,让杨英的吼叫越发癫狂。
而与之对应的,则是漆黑的雾气自大日中升腾,好似浓云,又像是火炬燃烧时飘散的灰烬。
贪、嗔、痴、慢、疑人世间最深沉的恶意凝聚为一道漆黑的影子,那是文中子人性中黑暗的一部分,也是他入魔的根源。
“什么直人,都是人魔,你又比我干净多少?”
杨英发出讥笑,但是笑容在他的脸上并没有停留太久,因为在赤龙环绕的门户之后,一直闭目盘坐的青年猛地张开了双眼。
伴随着右手五指张开,青龙灵相张开大口,用力一吸:
文中子也好,杨英也好,漆黑的煞气好似天河倒挂,朝着李存孝席卷而去!
“金刚杵,推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