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王牌飞行员 第123章 122,返回上海,泰山义勇军成立

小说:民国:王牌飞行员 作者:一打回锅肉 更新时间:2025-08-02 16:34:48 源网站:2k小说网
  ();

  邝安明的喊话,不用他姐姐邝明珠转达。

  方文已经在登机门后面。

  要不要去呢?方文在考虑。

  这年头,真不好说。

  前几年就出过好几次,飞机被地方军阀截留的事情,这还是军阀与军阀之间的行为。

  如果在这里截留了f.220,泰山航空估计是拿不回来的。

  虽然对方说的很好,却不能冒这个险。

  毕竟这架f.220太重要了,可不是表面上承担运输机职能那么简单。

  为此,方文还是决定拒绝,哪怕因此得罪龙云,也不能冒险。

  随即,邝安明将方文的意思转达,那名军官露出遗憾表情,却没有发作,只是取出相机,给飞机拍照。

  拍完照后,他上了军车离开。

  又等了会,加油完成,邝安明支付了油费,将两侧油箱锁上,这才急冲冲等上飞机,关好舱门。

  “姐夫,可以了。”

  方文立刻调转机身,起飞飞向天空。

  这时,已经是上午10点钟,剩下1900多公里航程,需要6个小时内飞完,在下午五点前抵达上海机场。

  毕竟如此大的飞机,方文也不敢说有绝对把握在夜间降落,万一机翼刮坏了,可要心疼死。

  f.220在高空展翅飞翔。

  方文一个人驾驶,却得心应手。

  他旁边,坐着妻子邝明珠。

  邝明珠看着面前副驾驶的一些设备,有些紧张局促,生怕自己乱动而坏事。

  为了分散紧张情绪,她看向下面,对着白云下的大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依靠地图和罗盘就能清楚判断目前所在位置的方文,为她介绍起下面的大好中华河山。

  飞机沿直线飞向上海,第一个途径的城市是贵阳。

  贵阳城不大,用城墙围起来,分为上下两个城区。

  这里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多外界影响,还保持着古香古色。

  拿着望远镜的邝明珠,还看到一个她很感兴趣的东西。

  “好多牌坊啊!这是古代皇帝才能立的吧。”

  方文故作抬头看向下面。

  一条古代官道旁,立着好几个石制牌坊,也不会知道是为什么人立的。

  这就是古代人的排场,一辈子的名,都刻在石头上,立在官道边让人敬仰。

  飞机并没有停留,继续飞行。

  来到了沅江。

  “看下面那条河,桐油换飞机的项目的大部分桐油就是从这条河进入长江,运到南京的。”方文说道。

  邝明珠也感兴趣的拿起望远镜看向下面。

  “四姐和四姐夫不是说也在沅水边吗?对了,四姐长什么样?漂亮吗?”她问道,对于方文的嫡亲姐姐,她还是很关心的。

  这话,方文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的脑海里根本没有四姐的样子。

  “嗯,漂亮。”为了岔开话题,免得妻子问起自己的童年,方文干脆顺着沅江飞行,让妻子看到了四姐居住的常德。

  过了常德,飞机偏东行驶,穿过洞庭湖,来到岳阳。

  从岳阳往东北航线,沿着长江就可以去武汉,但那会让行程更远,方文继续偏向东,穿过一片河泽之地,来到九江。

  JJ市旁边就是另一个中华内陆湖鄱阳湖,那里湖水通往长江汇聚到大海,

  九江下面的,有一座奇骏山峰,就是庐山。

  飞机继续向东飞行,两个小时后,终于来到了太湖。

  这一趟,正好穿过了华夏最有名的三座内陆湖泊。

  过了太湖就离上海没多远,一个小时航程就到了阔别两个月的上海机场。

  上海机场,一位泰山航空的工作人员从指挥塔台跑出来,一路大声喊道:“总经理回来了。他驾驶着巨无霸回来了。”

  随着他的呼喊,一个个泰山航空员工来到机场汇聚,其中还有二十多名年纪轻轻的新招飞行学徒。

  大家站在机场跑道外,仰头看着天空,期待飞机降落那刻。

  几分钟后,一架体型庞大的飞机从天而尽,带着呼啸和员工们的欢呼声降落在跑道上。

  “好大啊!”惊呼声此起彼伏。

  邵思慎则得意向第二批航空飞行学徒宣讲:“这是我们泰山航空的新飞机,在国内独此一家。”

  而这时,f.220飞机已经开始驶出跑道,在停机处停靠。

  舱门打开,一行人从里面出来,唯独没有方文,邝明珠。

  大家都在诧异的时候,方文从机舱门后面探出头:“邵思慎,潘家峰、刘总账,孙德彪,霍华德,方守信,方顺,上来,我们开个小会。”

  被喊道的,纷纷走向飞机,召开属于方文的小团体会议。

  f.220机舱中,几人兴致勃勃的看着飞机内部的结构,不停问东问西。

  “这是哪?”

  “机枪室,一共有五个,但我觉得没用,以后要改造成投弹室。”

  “那这里呢?”

  “弹药舱,一共可以存放4000公斤炸弹。外面还有4000公斤炸弹挂载量。”

  乖乖,大家都是航空公司的人,对方文的描述,顿时大为震惊。

  特别是潘家峰和邵思慎。

  潘家峰摩拳擦掌,激动不已。“师父,我就是你的副驾驶了。你老以后飞它,一定要带上我。”

  “我不老,但一定带上你。”方文笑着回道。

  邵思慎,羡慕中带着伤感,要是没有残疾的话,他也梦想着驾驶这种庞然大物飞行。

  方文暗叹,伸手在邵思慎肩膀上拍下:“你驾驶不了飞机,但培养出来的徒弟可以,对吗?”

  邵思慎情绪恢复,用力点头。

  安慰完战友,方文出声制止喧哗:“现在开会了,大家随便点,想站就站,想坐就坐,我说下这次去欧洲的收获,还有今后的计划。”

  大家顿时不再言语,有的靠着,有的坐下。

  方文整理下思绪,开始。

  “这次去欧洲,第一个收获是买了这架陆基夜间轰炸机,它可以飞行2000公里,经过改造后能达到3000公里,能够实现作战半径为1500公里的往返夜间轰炸。”

  孙德彪举手:“总经理,什么是作战半径?”

  方文拿出记事本,画了个圆,中间一点,再与边线连接线段。

  “这就是作战半径,环绕一圈的范围都是在它的轰炸区域。”

  这个解释大家明白了,都在心里估摸着1500公里作战半径能辐射多大范围。

  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这范围可大着呢。

  邵思慎第一个反应过来。

  “如果将中心点设在济南,我们可以辐射大半东三省,长城也在范围内。”

  方文点头。

  “问题是,我们没有那么多炸弹,这个事我会来负责。现在谈第二件事。”

  他从机枪室的货物堆中取出一个大包。

  将里面的资料亮出:“明天,谁和我去趟南京,这是我从德国带回来的武器资料,我要去找霍端阳谈谈。”

  一群人举手,方文选择了方顺。“顺子就你吧,听说你又没考上,闲着也是闲着,就跟我过去。”

  原本还很开心的顺子,顿时蔫了,大家哄笑。

  等笑声停止,方文继续道:“第三件,非常重要,但也很麻烦。我从英国伦敦带回来一种特别的药物,它需要从一种霉菌上提取,目前国内有这种研发能力的,只有华清大学生物系。问题是,这种药物非常重要,可以在战场挽救无数伤者生命,一旦泄露出去,我担心日本人会动手抢,因此,与华清大学谈合作的事情,必须要做到保密,不光是我们这边保密,还得让华清大学那边保密。”

  方文的话,让大家都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

  中华大地打了几十年仗,就算没上过战场的,也知道在战场上受伤的人有多痛苦和绝望。

  那些大街上缺胳膊少腿的伤兵,还是好的,很多人都熬不过来。

  刘掌柜主动申请:“总经理,让我去北平吧,我在北平待过一段时间,对那里熟。”

  方文点头:“你一个人去不行,让孙德彪陪你去,一文一武,又都熟悉北平,正好。现在说下第四件事,我想成立泰山航空自己的义勇军。”

  义勇军,是这两年中华大地才兴起的一种称号。

  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不管是普通人、军人、警员,只要是组织起来抗日的,都叫做义勇军。

  去年的少帅府盗宝,盗宝团就曾经和一只义勇军合作过。

  而在上海,一二八事变发生后,也出现过配合十九路军的义勇军队伍。

  可以说,这是参与者广泛,来自社会各阶层的自发抗日队伍。

  方文提出这个建议后,大家并没有意见,似乎早就预料到一样。

  纷纷出声表示赞同。

  方文点头,“那就好,我现在宣布,泰山航空义勇军成立,对外简称泰山义勇军。我们这个组织,并非严格的军事化组织,但必须精诚团结,相互爱护,保守秘密,觉不出卖同伴。”

  大家郑重点头。

  方文继续道“目前,义勇军只有我们几个,但因为我们的性质很特殊,未来针对日军主要是空战为主,因此不需要随意扩大人数,宁缺毋滥,只有确定可以信任的才能接纳。”

  在获得大家一致同意后,方文宣布会议结束,没有异议的方文小团体带着一丝兴奋离开。

  方文却和邝明珠留下。

  他从机舱内货物堆深处拿出三个帆布袋子。

  交给邝明珠:“泰山义勇军要有资金支持才能持续下去,这三袋东西,就作为启动资金。你来管这笔钱怎么样?”

  “我们夫妻俩,一个管事,一个管钱,合适吗?”邝明珠担心问道。

  方文露出笑容:“合适。你是我最信得过的,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听着丈夫的话,邝明珠心中甜蜜蜜的。

  她打开袋子准备清点。

  在机舱内的电气灯照射下,一片光亮反射而出,刹是晃眼。

  家里开金行的邝明珠,对这些很敏感,仔细一看,惊呼。

  “黄金首饰,玛瑙,黑曜石,蓝宝石先生,这些都有些年头了吧。哦对了,就是你从欧洲带过来的那些?”

  方文点头,自己也打开另一袋,说实话,三袋财宝是最后剩下,他也没多想,根本就不知道里面是些什么。

  第二袋还是黄金珠宝。

  第三袋则是一枚枚赤红色的金币。

  这么一算,似乎,远比自己的五万美元投入要多,也算是小赚一笔。

  泰山义勇军成立,却只有九个成员,分别是方文、邝明珠、邵思慎、潘家峰、刘掌柜,孙德彪,霍华德,方守信,方顺。

  但方文相信,自己这9个人的团队,能够创造出一个团,一个师的战斗力,给日本人沉重打击。

  他们的一个目标,就是给长城外的日军进行战略轰炸,以牵制日军的进攻。

  但那样的轰炸,需要大量的航空炸弹,就算是霍端阳研发的凝固汽油弹,也需要庞大的生产力才能制造出来。

  而在这附近,也就金陵兵工厂有能力完成了。

  再加上德式武器的资料的事情,他第二天就带着顺子乘坐中华航空的飞机前往南京。

  两人下了飞机,便乘坐交通车来到市区,沿着原来走过的路有走了遍。

  到了养虎巷,方文还是找那位门房。

  对方却没要钱了。

  “方先生,霍研究员说了,你来就立即通知他,我可不敢要你的钱。”

  说完,他一路小跑进入厂里叫人。

  没过多久,霍端阳就从里面出来。

  开心道:“你从欧洲回来了?一路的见闻肯定很多,走啊,我们找个地方聊聊。“

  方文微笑点头,三人在养护巷一家靠着秦淮河的酒铺找了个位子坐下。

  霍端阳点了几样南京本地的特色菜,然后温了壶黄酒,给方文倒上。

  饮一杯,方文道:“欧洲之行确实见识很多,南亚的贫穷,中亚的异域风情,欧洲的科技昌盛。也去了波斯皇宫,见了国王。又去了魏玛共和国见证那里的混乱。”

  听的霍端阳心里痒痒,连忙倒酒。

  “总经理,你说细点,一个个来。”

  “一个个来可不行,一天一夜都说不完,先谈正事。”

  方文看向顺子,顺子将一直抱着的皮箱交给方文。

  皮箱打开,方文取出两份资料的介绍和索引部分,交给霍端阳。

  “这两个东西,是我从魏玛共和国花高价买回来的,你看看有用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