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王牌飞行员 第218章 217军粮制作,根据地空降

小说:民国:王牌飞行员 作者:一打回锅肉 更新时间:2025-08-02 16:34:48 源网站:2k小说网
  ();

  一天过后,湘西机场回电,将方文想要了解的情况说明。

  共计需要400吨大米。

  至于具体的空投区域没有说明,说是在空投时再具体沟通。

  对此,方文也是理解的,这种事情的保密工作必须做好,不然危险重重。

  有了确切空投量的方文,准备启程。

  他提着装满美金的提包,在妻子陪伴下走进机场。

  这次回去,开的是泰山一号,只有泰山一号8吨的载重量才能实现400吨大米的空投,就算这种初代重型轰炸机也要空投50次才能完成400吨的空投目标。

  在泰山一号前,方文在等待。

  过了一会,潘家峰开车过来,车上有好几个鼓鼓囊囊的背包。

  潘家峰下车,说明道:

  “师父,这里就是你要的7套设备,我给你搬上去。”

  方文点头,走过去一起动手搬运。

  这些设备都是电波定位发射装置,孙德彪在长城轰炸中第一次成功使用后,方文便让华清大学那边继续制作,后来在哈尔滨中马堡轰炸行动更是奇效、

  他这次带7套去南亚就是为了用于空投定位。毕竟有好几个空投点,有些空投点可能情况危急,不适合火把指引。

  定位装置搬上机舱,方文与大家告别,驾驶飞机起飞。

  这次更改了飞机,航程翻倍有余,直接改成了上海--广州——法军基地。

  一番航行后,飞机降落在法军机场基地。

  机场指挥官依然非常热情,但他这次的注意力完全在泰山一号上:“这就是F.221BN5的原型机吗?我还是第一次见。”

  “F.221BN5?”方文惊讶问道。

  “是啊,我国空军最近采购了11架法尔芒的F.221BN5夜间远程轰炸机,我在空军的朋友给我发了一张照片。你等下”机场指挥官说完,拿出钱包,取出一张照片。

  那张照片是人和飞机的合影,那架飞机外形上和f.220没啥区别。

  方文点头道:“这是f.220原型机,当初你们军方没有看重,我用废品的价格购买回来,充当运输机的。”

  “废品!”机场指挥官拍了下方文肩膀,哈哈大笑。

  等他笑完,方文将一个礼品袋交给他:“这是给你的礼物,希望我们的友谊能够长存。”

  和东方的矜持不同,法国军官很直接的打开礼品袋,立刻被袋子中的钞票吸引。

  他回道。

  “我们的友谊坚不可摧。”

  这就好,收粮的过程,要是有法军帮忙,会少很多麻烦。

  1934年9月初。

  正值法属越南稻米收获之际,各路米商一齐出动,湄公河三角洲一带的粮食主产区非常热闹。

  和往年不同的是,这次收粮队伍中多了另一类人。

  一队法军军车,共有十辆,浩浩荡荡驶入湄公河三角洲。

  车队越过收粮队伍,进入了第一个村庄。

  法军士兵从车上下来,在军车外排好队,另有一些东方面孔的人也从驾驶室中下车。

  这些东方面孔自然是方文他们了。

  下车后的方文带队走进村庄,在一个地势较高的地方,让行动组七位搭设好收座椅,然后让翻译拿着喇叭喊话。

  “本村的人听好,法军军购粮现已展开,大家都可以参加。每两公斤1法郎,条件优厚,欲售速来报名。”

  收粮季的时候,所有人对粮价都很敏感。

  一听军购粮竟然比外面的采购价格还要搞两成,这个消息顿时就传开了。

  村庄里的人纷纷过来,想知道更多。

  他们还是有担心的,怕遇到打白条不给现钱的,那样的话,价格再迷人,他们也不敢乱卖。

  可当知道都是现钱交易后,情况立刻不同了。

  很多人急冲冲挑着大米过来抢着出售。

  面对如此热闹场面,刘掌柜出面。

  “告诉他们,每公斤1法郎只收新米,旧米不要。”

  这下好了,那些原本准备送往碾米厂和卖给米商的新米,全都让军购粮给买去。

  第一个村庄的成功收购,让消息迅速在湄公河三角洲传播,大家都在期待军购粮能在自己村庄收粮。

  搞得面对米商的收购,也提不起兴致。

  米商们也不敢乱来,干脆暂停了收购,就等军购粮结束再说。

  却没想,对方只收了8000担粮食就结束了。

  一场虚惊过后,湄公河三角洲的收粮季又恢复了正常。

  400吨大米到手,方文开始着手这批粮食的包装和空投。

  他和方守信,刘掌柜,孙德彪一起讨论。

  方文开了个头:“我们谈谈怎么处理这批粮食。”

  孙德彪第一个回应:“这米我不喜欢,咱们东北的米饱满肥胖,这种米瘦瘦长长的,吃起来也干巴巴的。”

  他纯粹是在吐槽,对于吃惯了东北米的他来说,根本吃不惯这种米。

  拿起一把稻米,方文思索。

  通过这段时间了解,他对这里的大米有了了解,原来这种米叫做占城稻,宋朝的时候就流入中华,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南方的双季稻。

  也就是现在说的籼米。

  大米中不光有籼米,还有粳米。

  东北米就是粳米,所以孙德彪吃不惯这种食物。

  但这倒是没啥,红军士兵应该不会有这些讲究。

  可全是生米运过去,他们也需要加工吧,不然行军过程中,哪有那么多时间埋锅造饭。

  好像,他们会制作成炒米。

  除了炒米之外呢?

  方文出声道:“我觉得啊,不能只是送生米过去,要考虑红军实际情况。他们长期处于游动战斗过程,很多时间都没法烧水煮饭,就这么送过去,他们还要冒着风险才能得到一顿饭吃,不如我们将这些大米做成随时都可以食用的食物。”

  大家顺着方文的思路开始思考。

  孙德彪又抢着道:“我有了。粘豆包,米糕,米皮,饭团子。”

  方文摇头:“你这些都是刚出锅能吃,放久了就硬了。”

  他的话,让刘掌柜和方守信不约而同想到一个东西。

  “米饼。”

  听两人同时脱口而出的话,方文顿时想起来了。

  这年头,街头小贩,经常会售卖一些米饼。

  方文吃过一两次,有很多品种。

  炒米饼,米粉饼等等。

  这些都是可以长时间存放,又能充饥的实惠食物。

  有了这个思路后,方文便着手制作。

  泰山一号装载400吨大米,分了50次,将物资运往湘西机场。

  随后,机场的所有工作人员停下手里的工作,开始了米饼加工。

  坐这种东西,很是简单,是很多农家人的必备手艺,就算不懂,稍微指导下就明白了。

  按照方文的要求,400吨大米做成了两种大米制品。

  甜味的炒米饼,咸味的米粉饼。

  炒米饼需要将占城米泡在水里4个小时,让米粒充分吸收水分,随后取出蒸熟,然后摊在大席子上放凉。

  放凉后的熟占城米,会倒入大锅中,用铲子不断翻炒,使米粒受热均匀。

  炒制过程中,米粒的颜色会逐渐由白色变为淡黄色,再由淡黄色变为深黄色,同时散发出浓郁的米香味。

  做到这一步,算是完成了大部分。

  接下来,要将炒米沾上少许糖浆,然后放在木头雕刻的容器中定型。

  等糖浆凝固,再从模具中取出,就是甜味炒米饼了。

  (民国时期炒米饼木头模子)

  甜味的炒米饼很简单,咸味的米粉饼更容易。

  那玩意不就是未来的雪米饼吗。

  原料只要3种,大米粉,盐,糖。

  直接将占城米磨粉,然后和盐、糖不同比例混合。

  随后淋入开水,用木勺翻拌,不烫手后用手慢慢捏成生米团。

  做好的生米团掰成小碎块,散在盘中,裹上纱布。

  再放入蒸锅加热米团至熟透。

  熟米团取出揉制成圆柱体,切成半指宽的厚片。

  这些不规则的厚片,由工人用擀面杖压制成将5毫米厚、直径七八厘米的米饼片。

  随后装入筐盘中,等其风干。

  彻底风干后,就剩下最后一步膨化。

  因为没有微波炉和烤箱,只能用油炸的方式来进行膨化,但对这年头缺乏油水的人来说,却更加美味。

  第一批食品共计生产了1000公斤,便停下。

  方文和员工们觉得的不错,不代表红军那边就能接受,得让他们验收才能继续。

  因此,方文让顺子跟她老婆说,带着两种样品去找白云飞。

  1934年9月中。

  第五次围剿,远比前几次还要激烈。

  各根据地都在悄然准备着。

  因为粮食空投行动,作为唯一单线联系人的舒志涛,在湘西机场几里外的十万坪等待。

  如今的舒志涛,也就是白云飞,是白记商行的老板,原有身份已经全部封档,他原来部队的人都以为他牺牲了。

  这是上头对在如此危机时刻,依然愿意对红军施以援手的泰山航空的特别联系手段。

  现在除了他和少数几位高层外,没人知道代号‘山神’的神秘物资提供者是泰山航空。

  “咚咚”敲门声将白云飞从思绪中惊醒,他与店内的两名伙计做出眼神交流。

  两名伙计默契的站在暗藏武器的位置。

  白云飞去开门,一看来客是龙玉梅,连忙让开身:“快进来。”

  龙玉梅进屋后,直接取下背着的包袱:“我们要的粮食,他们弄到了。但原计划做了些改变,他们用买来的大米,现做了一批军粮,让我带过来问问,是要生米空投,还是附加一些军粮?”

  “军粮?”白云飞大感兴趣,他做指导员的时候,就经常想,要是士兵们都有军粮的话,会在战斗及转移过程中方便许多。

  在龙玉梅取出两种‘军粮’后,他迫不及待第一个尝试。

  糖浆粘连的炒米饼,带着浓浓的米香,还有甜甜的味道。

  另一款他更喜欢,有盐味,在长途行军中食用,会很提神的。

  “这些都是大米做的吗?”他问道。

  “是啊,就在机场内现做,很简单的,我问了顺子难不难,他直接带我去看了整个过程。”龙玉梅回道。

  白云飞点头:“我需要发报向上面汇报。”

  一阵电报沟通后,他返回。

  “上面同意了。不管是大米,还是大米制品都可以。空投可以开始了吗?”

  “他们说不能用火把指引的方式,那太危险,现在改成空投指引员,需要先行空降空投指引员。有了空投指引员,以后得空投就安全准确很多。”

  “什么是空投指引员?”白云飞茫然问道。

  “我也不清楚,这是泰山航空很多人都不知道的秘密。”龙玉梅回道。

  “嗯,既然是秘密,就不要多打听了。他们具体怎么要求的。”

  “他们说一次最多只能有7个空投点,每个空投点配备一个空投指引员,我们需要给出空降地点,并且派人接应,还有接应暗号。”

  深夜里,顺子的苗族妻子在月色下穿山越岭回到了机场。

  她讲情况告诉丈夫。

  “这是空降地点,按照你们的要求,会派人在地点附近接应你们的空投指引员。”

  话语中,龙玉梅将一张地图交给了顺子。

  随后顺子离开家,将地图给方文。

  看着地图,不多不少正好7个区域,方文与行动组七位成员交流。

  “今晚,我会带你们在这些地区空降,记住你们的暗号,不要搞错了,暗号对不上,你们过去也没用。”

  行动组七人组严肃回应:“总经理放心,我们会记住暗号的。”

  “那就好,先回去好好睡一觉,明天来机库报到。”

  方文交代完,一行人离开。

  第二天早上,七人带着装备在机库集结。

  他们白天也无事可做,便在机库内演练空降,并将那暗号反复背诵。

  直到夜晚降临。

  方文和7位行动组成员一同吃了晚餐。

  随后登机。

  飞机在夜色中驶入跑道,逐渐加速腾空。

  进入天空后,方文拿出那张地图,查看各个空降点。

  大多分布在长江以南,却都是偏僻艰苦的地区,依托着当地的地形抵御着围剿。

  他们确实很难,在如此密集的围剿下,竟然还坚持下来了。

  能人所不能,非常人也。

  方文不由佩服。

  他整理好飞行路线,交代后面的七位行动组成员。

  “你们这是第二次行动了,但这次不是战斗任务,除了进行空投指引外,多看看,多学学,要是以后和日本人开打了,我希望你们是日本人谈虎色变的中华第一空降军。”

  方文的话,让七人壮志凌云,纷纷满口答应。

  随后,空降开始,一个接一个的行动组成员,降落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安徽的不同区域。

  他们降落后,按照接头暗号发出鸟叫,随后便有接头人员出现。

  一番暗号对接后,七位行动组成员被接应者带去了各自的隐秘居所。

  他们与当地红军部队,进行了交流后,纷纷向湘西机场发回了电报,确定了正式空投地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