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是四海八荒第一美人,不食人间烟火,是一只来自深山的大熊猫。
她灵动可爱,天真烂漫,是一头银背大猩猩。
她亭亭玉立,倾国倾城,国绝代佳人,眉目如画,是一只来自深海的皮皮虾。
她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一只善良的大扑棱蛾子。
巧慧饶有兴致的翻着新出的话本子,讲的都是些怪力乱神的东西,什么狐狸精报恩啦,书生进京赶考抛弃糟糠妻啦,还有啥换皮换骨换心的。
深夜,结束了一天劳作,父母兄弟们都睡着了,月亮照抚着大地……一切都是那么的静谧美好,这是她平日里最轻松的时刻,她享受着这短暂的时光。
次日破晓,当阳光落在她的发梢,巧慧便又要开始陷入下一个机械般的轮回,照顾年幼的弟弟,看护生病的母亲,洗衣做饭打理家中一切琐碎,偶尔还需要陪同父亲一道下田地。
巧慧其实并不怕生活辛苦,也不怕来年不幸,但她害怕……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瞧不见未来的迷途。
她也不是没有考虑过挣扎,可连年灾害导致的家贫,亲族散落,她所知道的不是死了就是在死的路上,她摸不到一点人脉,希望。
每一天看着日头东升西落,远处的山丘让她无端生出了向往,她是真的想要往上爬,疯魔般渴求抓住一个机会。
如果……
这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乃至仲夏。
午后,巧慧做好了饭菜,推出床畔上咳嗽的母亲,这是多么熟悉的声音。
又一一抱出四个萝卜头大小的弟弟,她其实不太清楚,从懂事开始就不太清楚,为什么她会有这么多的弟弟,养不起为什么还要生呢?孩子难道不该是一种责任吗?生下来继承他们的痛苦吗?
她想不通。
然后就不想了。
摆放好碗筷,桌子中央处是一盆稀释到舀不出几颗黄米的粥,一旁的碟子中盛放着几块粗饼子,糙得光看着都喇嗓子。
巧慧环顾四周,年迈的爹,生病的娘,嗷嗷待哺的一群小弟,外加破碎的她跟她哥。
少顷,院子里传来动静,巧慧不用回头都知道是谁,只莫名的,今日对方的脚步声貌似急了些。
她抬头,正巧对上哥哥的瞳孔,带着一丝细碎光亮,可以堪称为不可思议的东西,不再是与她同款的麻木,认命。
曾几何时,哥哥未也是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牵着她的手,拉着她爬到山顶,然后告诉她,他将来要做大将军,保护她,给她撑腰。
可惜当今天下,想要出人头地何其艰难,入朝为官若无人举荐,再如何有才也不过井中捞月,从军打仗,若无人提携,更是形同炮灰,轻易便毫无价值丢送了命。
除非天生将才,加之运道所在。
“哥?你这是怎么了?”。
薄功难掩激动的走近,怜惜的摸着她的头,“巧慧,你有救了,咱家也有救了”。
原是他们还有一位姑祖母,生于秦朝吴县(江苏苏州),其父乃一平民,母亲为前魏国宗室之女,人称魏媪,后其父英年早逝,留下魏媪未婚带一女。
彼时天下大乱,旧诸侯们割据纷纷,一时群雄并起,反秦之声此起彼伏,魏国宗室成员魏豹追随项羽起义,魏媪为女考虑,托人将她送予了魏豹。
不久楚汉相争,魏豹归顺汉朝刘邦,率军一道攻打项羽的楚都彭城,偶遇一女相士许负,窥出薄氏有生天子之相,魏豹生出妄念,阳奉阴违了刘邦,后者命人游说不得,随即派韩信,曹参以及灌婴征讨。
破城之际,薄姬辗转入了刘邦的营帐,后诞一子刘恒,一路曲折登上帝位,便是如今的汉文帝,其妻窦漪房,为后,民间早传闻二人情比金坚,膝下一子一女,长子册为太子,位至东宫。
巧慧被哥哥薄功送上了马车,他红着眼眶告诉她:
“你别害怕,去了以后好好伺候太后她老人家,哥哥得了太后举荐,如今也能去营中拼上一把,入了宫中,有太后庇佑,你起码不用再这么辛苦做活,待我有了些许成就,定会接你回家”。
倘若我不得善果,起码你也能在太后的微弱恩泽下寻一个来时路。
巧慧乖顺的点头,缓缓放下了帘子,远行。
未央宫是真的很大很美,雄伟的建筑,高耸的宫墙,望不到尽头的高阶,皆能让巧慧不禁生出一丝野望。
长安的城的中心,穿过一道道宫门,林立的巍峨宫殿,前廷三大殿,太极殿,紫宸殿与宣室殿,然后是东宫,再然后是后廷的椒房殿,乃至掖庭后妃们的殿八大殿,猗澜殿,朝阳殿,承欢殿……增成殿,仙居殿。
最后是永巷。
入宫后所有女子的噩梦所在,暴室在那儿,受困受罚的宫人们也在那儿,包括一代宠妃戚夫人,同样在那儿。
终于,巧慧被带到了一座被蜿蜒盘旋的石阶拱筑的殿宇前。
身旁的宫人介绍道:“姑娘,这儿便是建章宫了,姑娘请~”。
大殿外层层包裹着身穿甲袍的宫廷侍卫,门口处守着不苟言笑的宫人舍人。
巧慧踏入殿内,她不敢乱看,只是一味盯着地面的毯子,踩在上面的时候像是入了云端,柔软到不可思议。
她想,若非彼时低着头,约莫她眼底的惊愕是让人不喜的。
“巧慧参见太后娘娘,娘娘长乐无极”。
一道和蔼的声音唤她,“抬起头来,让哀家瞧瞧”。
巧慧依言直起身,抬眸间她同样看到了对方。
慈眉善目,大气温和,这是太后给她的第一印象。
而同样的,太后眼底一闪而过的惊艳也并未逃脱她的捕捉。
想来她是满意她的。
纵使见过的人不算多,可巧慧知道,她的容色堪称绝美,以前在家中的时候,哥哥特意为她弄来草汁用于涂抹,但凡出门她便从未忘记。
怀璧其罪,她一直懂得。
太后的神情更温柔了,她朝着她招手,像扒拉一条小狗,“来,坐到哀家身边来”。
巧慧挂着一抹恰到好处的温婉笑意,这是镜子里她训练过千百回的模样。
“诺~太后”。
“不用这样叫哀家,唤一声姑祖母吧”,太后笑着拍拍她的手。
巧慧状似羞涩的垂下头,低低应了声,随后便又陪着太后聊了好一会儿。
她极擅察言观色,且在哥哥的帮助下阅过许多书。
太后被她三言两语哄得开怀,她也借机不着痕迹为家中求了许多。
短短半月,父亲举家迁移入了长安城,住进不再雨天漏水的房屋,母亲得了治疗,弟弟们玩耍的地方也没有了泥泞。
当然,巧慧很清楚,命运中所有的馈赠都早已标好了价格,她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并无畏惧,届时银货两讫。
又一次闲话家常结束,太后看着巧慧离开的背影,深深叹息:
“这孩子姿容绝世,很难得是灵气逼人,若我儿那会儿她能出现……”,哪里还有窦漪房什么事!
红颚笑道:“太后娘娘且安心,这儿媳妇儿做不成,孙媳妇儿也是一样的亲,您吶……就等着享小重孙的福吧~”。
“总归是能有那个缘分的”。
其实她有个想法没敢提,陛下年逾三十,左不过才三十四五,英姿勃发,俊美异常,后宫中皇后娘娘霸占了圣恩十几年,这位薄姑娘若是……其实也不是没那个可能的。
不过与其做了陛下的妃妾日日被椒房殿那位压一头还得与之斗来斗去,不如直接登顶做个太子妃,那才是最容易的梯子呢。
巧云阁中,巧慧正倚坐于窗前,外头是一汪池水,里边儿荷花盛开,娇艳欲滴,也有含苞待放者,莲叶间蝶舞飞扬。
一旁的宫人琥珀看痴了眼:姑娘不爱说话,平日里除了看书便是静思。
但行走坐卧间无一不是风景线,当真是沉浸而美好,有着平抚人心般的奇迹功效。
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的过着,巧慧也从太后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了大概。
太后是想让她嫁给太子殿下,刘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如今毫无建树,守城可以,再多却无。
她有些……不愿意。
比之这个,她更想做太后身边的女官,为之出谋划策,若再往上,也能入了朝堂,一朝扬眉吐气。
这也是她刚入宫时的畅想。
而非……得沐君恩,望穿秋水只待男人顾。
想那宣太后,吕后,不也都是以女儿之身跻身男人战场吗,他们并不比男人差,甚至在她看来更胜一筹。
那么,如今便是有了这样的机会,她为何不可以?
她是四海八荒第一美人,不食人间烟火,是一只来自深山的大熊猫。
她灵动可爱,天真烂漫,是一头银背大猩猩。
她亭亭玉立,倾国倾城,国绝代佳人,眉目如画,是一只来自深海的皮皮虾。
她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一只善良的大扑棱蛾子。
巧慧饶有兴致的翻着新出的话本子,讲的都是些怪力乱神的东西,什么狐狸精报恩啦,书生进京赶考抛弃糟糠妻啦,还有啥换皮换骨换心的。
深夜,结束了一天劳作,父母兄弟们都睡着了,月亮照抚着大地……一切都是那么的静谧美好,这是她平日里最轻松的时刻,她享受着这短暂的时光。
次日破晓,当阳光落在她的发梢,巧慧便又要开始陷入下一个机械般的轮回,照顾年幼的弟弟,看护生病的母亲,洗衣做饭打理家中一切琐碎,偶尔还需要陪同父亲一道下田地。
巧慧其实并不怕生活辛苦,也不怕来年不幸,但她害怕……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瞧不见未来的迷途。
她也不是没有考虑过挣扎,可连年灾害导致的家贫,亲族散落,她所知道的不是死了就是在死的路上,她摸不到一点人脉,希望。
每一天看着日头东升西落,远处的山丘让她无端生出了向往,她是真的想要往上爬,疯魔般渴求抓住一个机会。
如果……
这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乃至仲夏。
午后,巧慧做好了饭菜,推出床畔上咳嗽的母亲,这是多么熟悉的声音。
又一一抱出四个萝卜头大小的弟弟,她其实不太清楚,从懂事开始就不太清楚,为什么她会有这么多的弟弟,养不起为什么还要生呢?孩子难道不该是一种责任吗?生下来继承他们的痛苦吗?
她想不通。
然后就不想了。
摆放好碗筷,桌子中央处是一盆稀释到舀不出几颗黄米的粥,一旁的碟子中盛放着几块粗饼子,糙得光看着都喇嗓子。
巧慧环顾四周,年迈的爹,生病的娘,嗷嗷待哺的一群小弟,外加破碎的她跟她哥。
少顷,院子里传来动静,巧慧不用回头都知道是谁,只莫名的,今日对方的脚步声貌似急了些。
她抬头,正巧对上哥哥的瞳孔,带着一丝细碎光亮,可以堪称为不可思议的东西,不再是与她同款的麻木,认命。
曾几何时,哥哥未也是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牵着她的手,拉着她爬到山顶,然后告诉她,他将来要做大将军,保护她,给她撑腰。
可惜当今天下,想要出人头地何其艰难,入朝为官若无人举荐,再如何有才也不过井中捞月,从军打仗,若无人提携,更是形同炮灰,轻易便毫无价值丢送了命。
除非天生将才,加之运道所在。
“哥?你这是怎么了?”。
薄功难掩激动的走近,怜惜的摸着她的头,“巧慧,你有救了,咱家也有救了”。
原是他们还有一位姑祖母,生于秦朝吴县(江苏苏州),其父乃一平民,母亲为前魏国宗室之女,人称魏媪,后其父英年早逝,留下魏媪未婚带一女。
彼时天下大乱,旧诸侯们割据纷纷,一时群雄并起,反秦之声此起彼伏,魏国宗室成员魏豹追随项羽起义,魏媪为女考虑,托人将她送予了魏豹。
不久楚汉相争,魏豹归顺汉朝刘邦,率军一道攻打项羽的楚都彭城,偶遇一女相士许负,窥出薄氏有生天子之相,魏豹生出妄念,阳奉阴违了刘邦,后者命人游说不得,随即派韩信,曹参以及灌婴征讨。
破城之际,薄姬辗转入了刘邦的营帐,后诞一子刘恒,一路曲折登上帝位,便是如今的汉文帝,其妻窦漪房,为后,民间早传闻二人情比金坚,膝下一子一女,长子册为太子,位至东宫。
巧慧被哥哥薄功送上了马车,他红着眼眶告诉她:
“你别害怕,去了以后好好伺候太后她老人家,哥哥得了太后举荐,如今也能去营中拼上一把,入了宫中,有太后庇佑,你起码不用再这么辛苦做活,待我有了些许成就,定会接你回家”。
倘若我不得善果,起码你也能在太后的微弱恩泽下寻一个来时路。
巧慧乖顺的点头,缓缓放下了帘子,远行。
未央宫是真的很大很美,雄伟的建筑,高耸的宫墙,望不到尽头的高阶,皆能让巧慧不禁生出一丝野望。
长安的城的中心,穿过一道道宫门,林立的巍峨宫殿,前廷三大殿,太极殿,紫宸殿与宣室殿,然后是东宫,再然后是后廷的椒房殿,乃至掖庭后妃们的殿八大殿,猗澜殿,朝阳殿,承欢殿……增成殿,仙居殿。
最后是永巷。
入宫后所有女子的噩梦所在,暴室在那儿,受困受罚的宫人们也在那儿,包括一代宠妃戚夫人,同样在那儿。
终于,巧慧被带到了一座被蜿蜒盘旋的石阶拱筑的殿宇前。
身旁的宫人介绍道:“姑娘,这儿便是建章宫了,姑娘请~”。
大殿外层层包裹着身穿甲袍的宫廷侍卫,门口处守着不苟言笑的宫人舍人。
巧慧踏入殿内,她不敢乱看,只是一味盯着地面的毯子,踩在上面的时候像是入了云端,柔软到不可思议。
她想,若非彼时低着头,约莫她眼底的惊愕是让人不喜的。
“巧慧参见太后娘娘,娘娘长乐无极”。
一道和蔼的声音唤她,“抬起头来,让哀家瞧瞧”。
巧慧依言直起身,抬眸间她同样看到了对方。
慈眉善目,大气温和,这是太后给她的第一印象。
而同样的,太后眼底一闪而过的惊艳也并未逃脱她的捕捉。
想来她是满意她的。
纵使见过的人不算多,可巧慧知道,她的容色堪称绝美,以前在家中的时候,哥哥特意为她弄来草汁用于涂抹,但凡出门她便从未忘记。
怀璧其罪,她一直懂得。
太后的神情更温柔了,她朝着她招手,像扒拉一条小狗,“来,坐到哀家身边来”。
巧慧挂着一抹恰到好处的温婉笑意,这是镜子里她训练过千百回的模样。
“诺~太后”。
“不用这样叫哀家,唤一声姑祖母吧”,太后笑着拍拍她的手。
巧慧状似羞涩的垂下头,低低应了声,随后便又陪着太后聊了好一会儿。
她极擅察言观色,且在哥哥的帮助下阅过许多书。
太后被她三言两语哄得开怀,她也借机不着痕迹为家中求了许多。
短短半月,父亲举家迁移入了长安城,住进不再雨天漏水的房屋,母亲得了治疗,弟弟们玩耍的地方也没有了泥泞。
当然,巧慧很清楚,命运中所有的馈赠都早已标好了价格,她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并无畏惧,届时银货两讫。
又一次闲话家常结束,太后看着巧慧离开的背影,深深叹息:
“这孩子姿容绝世,很难得是灵气逼人,若我儿那会儿她能出现……”,哪里还有窦漪房什么事!
红颚笑道:“太后娘娘且安心,这儿媳妇儿做不成,孙媳妇儿也是一样的亲,您吶……就等着享小重孙的福吧~”。
“总归是能有那个缘分的”。
其实她有个想法没敢提,陛下年逾三十,左不过才三十四五,英姿勃发,俊美异常,后宫中皇后娘娘霸占了圣恩十几年,这位薄姑娘若是……其实也不是没那个可能的。
不过与其做了陛下的妃妾日日被椒房殿那位压一头还得与之斗来斗去,不如直接登顶做个太子妃,那才是最容易的梯子呢。
巧云阁中,巧慧正倚坐于窗前,外头是一汪池水,里边儿荷花盛开,娇艳欲滴,也有含苞待放者,莲叶间蝶舞飞扬。
一旁的宫人琥珀看痴了眼:姑娘不爱说话,平日里除了看书便是静思。
但行走坐卧间无一不是风景线,当真是沉浸而美好,有着平抚人心般的奇迹功效。
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的过着,巧慧也从太后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了大概。
太后是想让她嫁给太子殿下,刘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如今毫无建树,守城可以,再多却无。
她有些……不愿意。
比之这个,她更想做太后身边的女官,为之出谋划策,若再往上,也能入了朝堂,一朝扬眉吐气。
这也是她刚入宫时的畅想。
而非……得沐君恩,望穿秋水只待男人顾。
想那宣太后,吕后,不也都是以女儿之身跻身男人战场吗,他们并不比男人差,甚至在她看来更胜一筹。
那么,如今便是有了这样的机会,她为何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