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屏幕,黑了。

  江凡的直播间,在数百万人的滔天怒火中,归于一片死寂的黑。

  但他亲手点燃的那把火,才刚刚开始燎原。

  互联网,在这一刻彻底引爆。

  黑屏后的三分钟内,微博热搜榜被两个字血腥屠榜——屃贝。

  #怪哥复刻屃贝三道菜#【爆】

  #屃贝小炒牛肉成本25元#【爆】

  #屃贝嫩烤羊排成本40元#【爆】

  #屃贝西贝面筋成本10元#【爆】

  #贾国龙出来走两步#【沸】

  #我们都是纯纯的瓜娃子#【新】

  #退钱#

  ……

  被极致的欺骗所点燃的愤怒,催生出了惊人的创造力。

  一场属于全体网民的解构狂欢,拉开了序幕。

  【SOP文学挑战赛】的词条,以病毒之势席卷全网。

  网友A,晒出一碗刚泡好的红烧牛肉面,面饼袋、蔬菜包、酱料包、粉包,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一旁。

  配文:“#SOP文学挑战赛# 完美复刻康师傅私房招牌红烧牛肉面,SOP流程精准还原,成本核算3.5元,售价58元,不过分吧?@屃贝餐饮”

  热评第一:“格局小了兄弟,你这面汤是开水现冲的,充满了烟火气,怎么也得卖88!”

  网友B,晒出一盘冰箱里拿出来的拍黄瓜,蒜是买的现成蒜蓉酱。

  配文:“#SOP文学挑战赛# 屃贝同款凉菜,中央厨房直供黄瓜段,灵魂蒜蓉酱点缀,成本2元,售价28,我这定价很良心了吧?”

  热评第一:“你这黄瓜没用保鲜膜,氧化了,缺乏工业美感,差评!”

  “贾氏数学”横空出世,成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热梗,专门用于形容成本与售价之间那道深不见底的鸿沟。

  “兄弟,你这T恤10块钱进的,卖100?你这学的贾氏数学吧?”

  而“灵魂酱料包”,则一战封神,彻底取代“科技与狠活”,加冕为工业预制菜的最新代名词。

  风暴,从线上,倒灌进线下。

  蓉都快报的年轻女记者苏晴,嗅觉敏锐得像一头猎犬,她知道,这条新闻背后,藏着足以撼动一个行业的惊雷。

  她没有联系屃贝官方,更没有去打扰早已下播的江凡。

  她选择了最笨,也最有力的方式。

  求证。

  第二天清晨,苏晴拿着手机,走进了江凡直播中提到的那个城西农贸批发市场。

  “老板,你这个凉皮咋个卖喃?”

  摊主大姐头也不抬,麻利地称重。

  “两块钱一斤,妹儿,要好多?”

  “那这个面筋喃?”

  “面筋三块五一斤。”

  “黄瓜丝、紫甘蓝这些切好的喃?”

  “那个不值钱,你买凉皮我送你一把都行!”

  一圈走访,苏晴只觉得心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

  江凡说的,分毫不差。

  甚至,他给出的10元成本,都已经是手下留情!

  她没有停留,转身打车,一头扎进蓉都最深的一条老巷子。

  巷子尽头,是一家招牌都已褪色的苍蝇馆子,“李记甜水面”。

  但这里真正的王者,是只卖10块钱一大碗的招牌凉皮。

  苏晴走进去时,老板李叔正光着膀子,汗水浸透了围裙,在一个巨大的不锈钢盆里,吭哧吭哧地洗着面筋。

  热气蒸腾,汗水顺着他黝黑的脊背肆意流淌。

  “李叔,忙着喃?”

  苏晴笑着打招呼。

  “哟,是苏记者啊,快坐快坐!”

  李叔憨厚地笑了,用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把汗,

  “今天想吃点啥子?叔请你!”

  “叔,我就是来问问。”

  苏晴打开了手机录音,

  “您这凉皮,卖10块钱一碗,有得赚不?”

  李叔乐了,把洗好的面筋捞出,一边揉 捏一边说:

  “哎哟,妹儿,你问这个哦。我们这个凉皮嘛,都是当天自己用面粉现洗出来的,费事得很。”

  他指了指旁边灶上“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大锅。

  “看到没?那个红油,几十种香料自己熬的,熬一次要站几个钟头哦。还有那个醋,那个酱油,都是我们自己调的味。”

  “算下来嘛,一碗的本钱都要占一半多。我们挣的就是个辛苦钱,街坊邻居吃了十几年了,吃得开心就好噻。”

  苏晴点头,问出了那个最尖锐的问题。

  “那您晓不晓得,屃贝的凉皮,跟您这个差不多,卖33块钱一碗?”

  李叔揉 捏的动作,停滞了一瞬。

  他抬起头,脸上没有苏晴预想中的愤怒或嫉妒,只有一种属于劳动人民最质朴的困惑,与了然。

  他咧嘴笑了,露出一口被烟熏得微黄的牙。

  “人家是大品牌嘛,店开得漂亮,服务员穿得也乖,肯定要贵点噻。”

  话锋一转,他的语气里,带上了一丝老手艺人独有的执拗。

  “只是……只是我们做吃的,讲究的就是个锅气和良心。用那种一包一包的料理包,哄别个不懂的外地人可以,我们蓉都人,舌头刁得很,一吃就晓得不对头了。”

  李叔把揉好的面筋丢进清水里,看着苏晴,一字一句,说得无比认真。

  “那个不叫菜。”

  “叫商品。”

  ……

  同一时间。

  屃贝集团总部,顶层,董事长办公室。

  死寂。

  落地窗外是璀璨的城市星河,办公室内却是一片冰冷的黑暗。

  贾国龙就坐在这片黑暗的中央。

  他面前,几十个屏幕闪烁着幽光,每一块屏幕上滚动的网络舆情数据,都像是一道道催命符。

  红色的负面曲线,撕裂了数据图表。

  他耗资数千万布下的“风暴”公关预案,在江凡掀起的全民狂潮面前,脆弱得像一张纸。

  所有的钱砸下去,连一朵水花都没溅起,就被亿万网民的口水彻底淹没。

  公关部总监站在桌前,冷汗浸透了高级西装的衣领,声音抑制不住地颤抖。

  “贾总……控制不住了……”

  “所有的渠道,所有的平台……全都爆了……”

  “现在……连官媒都开始转发那个市场调查的视频了……”

  贾国龙毫无反应。

  他只是死死盯着其中一个屏幕。

  屏幕上,蓉都快报的采访视频正在循环播放。

  一个光着膀子,满身是汗的中年男人,对着镜头,憨厚地笑着。

  然后,贾国龙听到了那句,将他这半生所有骄傲击得粉碎的话。

  “那个不叫菜。”

  “叫商品。”

  这句话,不是刀,不是剑。

  它是一根烧红的铁钎,无声无息,却又无比残忍地,烫进了贾国龙的灵魂深处。

  比江凡那三道菜的成本分析,更狠。

  比全网的谩骂和嘲讽,更毒。

  这是一种来自底层的,最质朴,也最致命的审判。

  它彻底否定了他建立的一切。

  他的商业帝国。

  他奉为圭臬的标准化。

  他挂在嘴边的“为人民服务”。

  在这一刻,被一个苍蝇馆子老板,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撕得粉碎。

  办公室里的空气凝固了。

  公关总监甚至停止了呼吸。

  贾国龙缓缓地,缓缓地抬起了头。

  他的脸上没有咆哮,没有怒火,只有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平静。

  他伸出手,拿起了桌上烟灰缸。

  公关总监吓得魂飞魄散,下意识地后退一步。

  但预想中的重击没有到来。

  贾国龙站起身。

  他走到那面巨大的监控墙前,看着屏幕上,那个还在笑着的,苍蝇馆子的老板。

  然后,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将手中的水晶烟灰缸,狠狠砸向屏幕的中央!

  “砰——!!!”

  巨响炸裂!

  屏幕蛛网般碎开,电流发出“噼里啪啦”的哀鸣,最终归于一片黑暗。

  贾国龙站在破碎的屏幕前,胸口剧烈起伏,沉重的喘息撕扯着喉咙。

  黑暗中,他缓缓转身,那张儒雅的面具已然剥落,只剩下一片狰狞的冰冷。

  他无视了早已吓傻的公关总监,径直走回办公桌,拿起私人手机。

  指尖划过通讯录,停留在一个名字上。

  华中华。

  他按下了拨号键。

  电话接通的瞬间,他用一种被砂纸打磨过的沙哑声音,平静地开口:

  “华总,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