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建业的问题,比之前任何一个都更致命。
它代表着,官方已经不再讨论“要不要做”,而是直接进入了“应该怎么做”的阶段。
它将江凡从一个“辩手”,一个“破局者”,直接推向了“立法建议者”的高度。
刘东和苟味道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他们最担心的事,发生了。
官方,采纳了江凡的逻辑。
现在,他们只能祈祷,这个年轻人会提出一个漏洞百出、不切实际、可以被他们从执行层面彻底否决的方案。
江凡依旧站着。
他面对着那位真正的大人物,脸上没有半分受宠若惊,也没有丝毫的诚惶诚恐。
他平静得,像是在回答老师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
他清了清嗓子,对着话筒,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王副局长,各位领导。”
“我认为,知情权的落地,关键不在于文字的多少,而在于信息的直观和无差别。”
“它必须简单到,一个不识字的老人,一个刚会看图的孩子,都能在三秒钟之内,做出最符合自己意愿的判断。”
“长篇大论的说明,那是写给监管部门和法务看的,不是写给消费者的。”
江凡顿了顿,伸出了一根手指。
“所以,我建议,建立一套足够简单、足够醒目的‘餐饮出品标识体系’。”
“简单来说,就是用颜色来区分。”
他看向左侧的企业家代表区,目光平静。
“第一级,绿色标识。”
“代表:后厨现烹。”
“定义:菜品的核心烹饪步骤,如炒、烧、炖、蒸等,均在餐厅后厨,由厨师即时完成。允许使用中央厨房预处理的净菜、半成品肉类、高汤等初加工原料。”
“这,就是我们传统认知里的,一盘‘菜’。”
他又伸出第二根手指。
“第二级,黄色标识。”
“代表:半成品加工。”
“定义:菜品的主要食材为工厂预制的熟制品,但在后厨经过了与新鲜食材的二次加工、组合或关键调味。例如,将预制的红烧肉,与新鲜的土豆、青椒一起回锅,再进行调味。”
“也包括,像火锅这样,由食客自行完成最终烹饪的餐饮形式。”
“这,是介于‘菜’和‘食品’之间的中间地带。”
最后,他伸出了第三根手指。
那根手指,像一根针,直直地刺向了脸色煞白的刘东。
“第**,红色标识。”
“代表:成品复热。”
“定义:菜品为工厂生产的、味道已完全固化的成品料理包。后厨仅进行拆袋、复热、装盘等简单操作,无任何二次创作或调味过程。”
“这,就是我所说的,‘食品罐头’。”
绿色,黄色,红色。
三个简单到极致的颜色,三层清晰到无以复加的定义。
一个全新的,关于餐饮真相的“红绿灯”体系,被他用最平淡的语气,当着全国餐饮巨头的面,扔了出来。
“这套标识,不需要复杂的文字解释。”
江凡的声音,在死寂的会场里回荡。
“只需要在菜单上,每一道菜品的名字后面,印上一个绿色、黄色或红色的,小小的圆形图标。”
“绿色,代表你可以放心点,这是厨师现做的。”
“黄色,代表你需要考虑一下,这道菜一部分是预制的。”
“红色,代表你点的,就是一个料理包。”
“把选择权,用最简单、最粗暴,也最公平的方式,还给每一个走进餐厅的消费者。”
“他们想吃锅气,就选绿色。”
“他们追求效率和性价比,或者不介意料理包,就选红色。”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童叟无欺,公开透明。”
“这,就是我认为的,知情权。”
江凡讲完了。
他微微躬身,坐下。
这一次,会场没有立刻爆发出掌声。
所有人都被这个方案,震得脑子一片空白。
太简单了。
简单到无懈可击。
太狠了。
狠到釜底抽薪。
它完全绕开了企业方所有关于“成本”、“效率”、“商业秘密”的借口。
只是一个小小的,几乎不增加任何印刷成本的颜**标。
却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了所有试图模糊概念、赚取信息差利润的企业头上。
“我反对!”
是百盛中国的COO,陈宇。
他猛地站了起来,因为激动,脸涨得通红。
“这……这绝对不行!”
“这根本不是标识!这是审判!这是在用颜色给菜品划分三六九等!”
“红色,在消费者的认知里,就代表着警告、危险!你把我们的产品标成红色,谁还会点?这跟直接禁止我们销售有什么区别?!”
“这是在用行政手段,扼杀一个上万亿的产业!会造成多少工厂倒闭?多少人失业?这个责任谁来负?!”
他身旁的刘东,脸色铁青,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知道,陈宇说的,都是事实。
但他也知道,这些基于企业利益的“事实”,在“消费者知情权”这个政 治正确的大山面前,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果然。
陈宇话音刚落,后排的消费者代表大妈就站了起来。
“红色怎么了?红灯停,绿灯行,这不挺好吗?”
“我们消费者,看到红色,就知道这菜是料理包,我们自己决定停不停、买不买!有什么问题?”
“你们觉得标红色不好卖,那你们可以不做料理包啊!你们自己去请厨师现炒啊!又想用料理包省钱,又不想让我们知道,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大**话,朴实,却一针见血。
“说得对!”王建国教授也按下了话筒,他激动地扶了扶眼镜,声音洪亮。
“陈总,我认为你搞错了一件事。”
“这个标识体系,不是在审判产品的好坏,而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
“它只是在告诉消费者,这道菜的‘工程化程度’有多高。至于消费者如何选择,那是市场的行为。如果市场最终抛弃了‘红色标识’的产品,那只能说明,消费者用脚投 票,不认可这种产品形态,这恰恰是市场经济的伟大之处!”
“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市场的真实选择,就去剥夺消费者选择的权利!”
王教授的话,引来了右侧专家学者和消费者代表区,雷鸣般的掌声。
左侧的企业家们,则一个个面如死灰。
他们知道,大势已去。
他们所有的挣扎,在这个简单粗暴的“红绿灯”方案面前,都显得那么可笑。
就在这时。
**台上,王建业副局长,那只一直放在桌上的手,缓缓抬起,轻轻地,往下压了压。
瞬间,全场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
掌声,戛然而止。
争吵,归于沉寂。
王建业拿起了话筒。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了江凡的身上,那张严肃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一丝极淡的,几乎无法察觉的赞许。
“江凡同志,你提的这个‘红绿灯’标识体系,很好。”
他只用了两个字。
很好。
这两个字,比一万句赞美,都更有分量。
“方向明确,逻辑清晰,简单直观,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
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刘东的身体,微微晃了一下,像是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
“当然,”
王建业话锋一转,
“一个政策的落地,需要严谨的论证和细致的规划。关于三个等级的具体定义,标识的统一规范,以及推行的时间表,我们还需要组织专家,联合行业协会,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他没有当场拍板,但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
方向,就这么定了。
剩下的,只是技术细节。
他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沉稳而有力。
“今天这个研讨会,开得很有意义。我们听到了企业的难处,学者的建议,更听到了消费者最真实的声音。”
“会议达成的共识,是明确的。”
“第一,餐饮行业,必须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这是不可动摇的底线。”
“第二,对不同加工程度的堂食菜品,进行明确的区分和标识,是落实知情权的有效途径。”
“会后,我们市场监管总局,将牵头联合相关部委,即刻启动《餐饮行业出品信息明示准则》的起草工作。”
《餐饮行业出品信息明示准则》。
一个新的行业法规,在这一刻,宣告诞生。
江凡,以一己之力,为一个数万亿的行业,催生了一部全新的法典。
“今天的研讨会,到此结束。”
周文斌站起身,用一句总结,为这场载入史册的会议,画上了句点。
“散会。”
哗啦——
椅子与地面摩擦的声音,在会场里响起。
左侧的巨头们,一个个失魂落魄地站起身,沉默地离场,仿佛一群打了败仗的士兵。
苟味道走过江凡身边时,脚步顿了顿,他深深地看了江凡一眼,那张温和的脸上,只剩下苦涩。他什么也没说,摇了摇头,走了。
王建国教授则用力地拍着江凡的肩膀,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地重复着:“好样的!好样的!”
江凡坐在原位,没有动。
他看着眼前这人来人往,看着那些或敬畏,或感激,或复杂的目光。
他知道,从今天起,一切都不一样了。
就在这时,脑海里,那个微弱的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喜悦,再次响起。
“坏人……都走啦……”
“宝宝的梦里……烤鸭……飞回来啦!”
王建业的问题,比之前任何一个都更致命。
它代表着,官方已经不再讨论“要不要做”,而是直接进入了“应该怎么做”的阶段。
它将江凡从一个“辩手”,一个“破局者”,直接推向了“立法建议者”的高度。
刘东和苟味道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他们最担心的事,发生了。
官方,采纳了江凡的逻辑。
现在,他们只能祈祷,这个年轻人会提出一个漏洞百出、不切实际、可以被他们从执行层面彻底否决的方案。
江凡依旧站着。
他面对着那位真正的大人物,脸上没有半分受宠若惊,也没有丝毫的诚惶诚恐。
他平静得,像是在回答老师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
他清了清嗓子,对着话筒,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王副局长,各位领导。”
“我认为,知情权的落地,关键不在于文字的多少,而在于信息的直观和无差别。”
“它必须简单到,一个不识字的老人,一个刚会看图的孩子,都能在三秒钟之内,做出最符合自己意愿的判断。”
“长篇大论的说明,那是写给监管部门和法务看的,不是写给消费者的。”
江凡顿了顿,伸出了一根手指。
“所以,我建议,建立一套足够简单、足够醒目的‘餐饮出品标识体系’。”
“简单来说,就是用颜色来区分。”
他看向左侧的企业家代表区,目光平静。
“第一级,绿色标识。”
“代表:后厨现烹。”
“定义:菜品的核心烹饪步骤,如炒、烧、炖、蒸等,均在餐厅后厨,由厨师即时完成。允许使用中央厨房预处理的净菜、半成品肉类、高汤等初加工原料。”
“这,就是我们传统认知里的,一盘‘菜’。”
他又伸出第二根手指。
“第二级,黄色标识。”
“代表:半成品加工。”
“定义:菜品的主要食材为工厂预制的熟制品,但在后厨经过了与新鲜食材的二次加工、组合或关键调味。例如,将预制的红烧肉,与新鲜的土豆、青椒一起回锅,再进行调味。”
“也包括,像火锅这样,由食客自行完成最终烹饪的餐饮形式。”
“这,是介于‘菜’和‘食品’之间的中间地带。”
最后,他伸出了第三根手指。
那根手指,像一根针,直直地刺向了脸色煞白的刘东。
“第**,红色标识。”
“代表:成品复热。”
“定义:菜品为工厂生产的、味道已完全固化的成品料理包。后厨仅进行拆袋、复热、装盘等简单操作,无任何二次创作或调味过程。”
“这,就是我所说的,‘食品罐头’。”
绿色,黄色,红色。
三个简单到极致的颜色,三层清晰到无以复加的定义。
一个全新的,关于餐饮真相的“红绿灯”体系,被他用最平淡的语气,当着全国餐饮巨头的面,扔了出来。
“这套标识,不需要复杂的文字解释。”
江凡的声音,在死寂的会场里回荡。
“只需要在菜单上,每一道菜品的名字后面,印上一个绿色、黄色或红色的,小小的圆形图标。”
“绿色,代表你可以放心点,这是厨师现做的。”
“黄色,代表你需要考虑一下,这道菜一部分是预制的。”
“红色,代表你点的,就是一个料理包。”
“把选择权,用最简单、最粗暴,也最公平的方式,还给每一个走进餐厅的消费者。”
“他们想吃锅气,就选绿色。”
“他们追求效率和性价比,或者不介意料理包,就选红色。”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童叟无欺,公开透明。”
“这,就是我认为的,知情权。”
江凡讲完了。
他微微躬身,坐下。
这一次,会场没有立刻爆发出掌声。
所有人都被这个方案,震得脑子一片空白。
太简单了。
简单到无懈可击。
太狠了。
狠到釜底抽薪。
它完全绕开了企业方所有关于“成本”、“效率”、“商业秘密”的借口。
只是一个小小的,几乎不增加任何印刷成本的颜**标。
却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了所有试图模糊概念、赚取信息差利润的企业头上。
“我反对!”
是百盛中国的COO,陈宇。
他猛地站了起来,因为激动,脸涨得通红。
“这……这绝对不行!”
“这根本不是标识!这是审判!这是在用颜色给菜品划分三六九等!”
“红色,在消费者的认知里,就代表着警告、危险!你把我们的产品标成红色,谁还会点?这跟直接禁止我们销售有什么区别?!”
“这是在用行政手段,扼杀一个上万亿的产业!会造成多少工厂倒闭?多少人失业?这个责任谁来负?!”
他身旁的刘东,脸色铁青,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知道,陈宇说的,都是事实。
但他也知道,这些基于企业利益的“事实”,在“消费者知情权”这个政 治正确的大山面前,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果然。
陈宇话音刚落,后排的消费者代表大妈就站了起来。
“红色怎么了?红灯停,绿灯行,这不挺好吗?”
“我们消费者,看到红色,就知道这菜是料理包,我们自己决定停不停、买不买!有什么问题?”
“你们觉得标红色不好卖,那你们可以不做料理包啊!你们自己去请厨师现炒啊!又想用料理包省钱,又不想让我们知道,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大**话,朴实,却一针见血。
“说得对!”王建国教授也按下了话筒,他激动地扶了扶眼镜,声音洪亮。
“陈总,我认为你搞错了一件事。”
“这个标识体系,不是在审判产品的好坏,而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
“它只是在告诉消费者,这道菜的‘工程化程度’有多高。至于消费者如何选择,那是市场的行为。如果市场最终抛弃了‘红色标识’的产品,那只能说明,消费者用脚投 票,不认可这种产品形态,这恰恰是市场经济的伟大之处!”
“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市场的真实选择,就去剥夺消费者选择的权利!”
王教授的话,引来了右侧专家学者和消费者代表区,雷鸣般的掌声。
左侧的企业家们,则一个个面如死灰。
他们知道,大势已去。
他们所有的挣扎,在这个简单粗暴的“红绿灯”方案面前,都显得那么可笑。
就在这时。
**台上,王建业副局长,那只一直放在桌上的手,缓缓抬起,轻轻地,往下压了压。
瞬间,全场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
掌声,戛然而止。
争吵,归于沉寂。
王建业拿起了话筒。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了江凡的身上,那张严肃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一丝极淡的,几乎无法察觉的赞许。
“江凡同志,你提的这个‘红绿灯’标识体系,很好。”
他只用了两个字。
很好。
这两个字,比一万句赞美,都更有分量。
“方向明确,逻辑清晰,简单直观,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
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刘东的身体,微微晃了一下,像是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
“当然,”
王建业话锋一转,
“一个政策的落地,需要严谨的论证和细致的规划。关于三个等级的具体定义,标识的统一规范,以及推行的时间表,我们还需要组织专家,联合行业协会,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他没有当场拍板,但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
方向,就这么定了。
剩下的,只是技术细节。
他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沉稳而有力。
“今天这个研讨会,开得很有意义。我们听到了企业的难处,学者的建议,更听到了消费者最真实的声音。”
“会议达成的共识,是明确的。”
“第一,餐饮行业,必须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这是不可动摇的底线。”
“第二,对不同加工程度的堂食菜品,进行明确的区分和标识,是落实知情权的有效途径。”
“会后,我们市场监管总局,将牵头联合相关部委,即刻启动《餐饮行业出品信息明示准则》的起草工作。”
《餐饮行业出品信息明示准则》。
一个新的行业法规,在这一刻,宣告诞生。
江凡,以一己之力,为一个数万亿的行业,催生了一部全新的法典。
“今天的研讨会,到此结束。”
周文斌站起身,用一句总结,为这场载入史册的会议,画上了句点。
“散会。”
哗啦——
椅子与地面摩擦的声音,在会场里响起。
左侧的巨头们,一个个失魂落魄地站起身,沉默地离场,仿佛一群打了败仗的士兵。
苟味道走过江凡身边时,脚步顿了顿,他深深地看了江凡一眼,那张温和的脸上,只剩下苦涩。他什么也没说,摇了摇头,走了。
王建国教授则用力地拍着江凡的肩膀,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地重复着:“好样的!好样的!”
江凡坐在原位,没有动。
他看着眼前这人来人往,看着那些或敬畏,或感激,或复杂的目光。
他知道,从今天起,一切都不一样了。
就在这时,脑海里,那个微弱的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喜悦,再次响起。
“坏人……都走啦……”
“宝宝的梦里……烤鸭……飞回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