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你还不懂,什么叫沉默的大多数。”

  江凡的声音不大,却像一盆冰水,兜头浇在了李老板和那个热情粉丝的头顶。

  那个提建议的男生愣住了。

  他脸上的激动和自得,瞬间凝固。

  “怪……怪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他有些不服气地反驳。

  “给客人多一点选择,这不是好事吗?商业逻辑不都这么讲的吗?品类多元化,才能覆盖更多的消费群体啊!”

  李老板也在一旁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是啊,是这个理儿啊!

  直播间的弹幕,也充满了同样的困惑。

  【我也觉得这小哥说得没毛病啊,多卖几样,多赚几份钱,有问题吗?】

  【怪哥是不是有点太武断了?听听客人的意见总是好的吧?】

  【完了,我一个商学院毕业的,现在也开始怀疑人生了。】

  江凡看了那个男生一眼,没生气,反而笑了。

  “你的出发点是好的。”

  他先是肯定了一句,让男生的表情缓和了些。

  随即,话锋一转。

  “但你的建议,会害死他们。”

  男生的脸,刷地一下白了。

  “我……我怎么会……”

  “我给你算一笔账。”

  江凡没有理会他的辩解,只是伸出一根手指,转向李老板。

  “李老板,你告诉我,今天早上,你和你爱人,光是应付这三样东西,是不是已经到极限了?”

  李老板想都没想,用力点头,脸上满是后怕:“是!是!手忙脚乱的,差点就出错了!”

  “好。”

  江凡伸出第二根手指。

  “现在,听这位同学的,我们再加一个油条,一个馄饨。”

  “你就要多准备一个和油条的面团,多调一个馄饨的肉馅。早上,你既要看着锅里的粥,又要盯着蒸笼里的包子,还得看着油锅的温度,旁边馄饨还得下锅煮。”

  江凡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像一块砖,砸在李老板的心口上。

  “你告诉我,你有几只手?你爱人有几只眼?”

  “你觉得,到那个时候,你的粥还能熬得这么黏糊吗?你的包子还能蒸得这么松软吗?你的油条能保证不炸糊?你的馄饨能保证不煮烂?”

  李老板的额头上,瞬间渗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他光是听着江凡的描述,脑子里就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当你手忙脚乱,什么都想做好,最后的结果就是,什么都做不好。”

  江凡的声音,平静而残忍。

  “到头来,你的粥变得寡淡,包子变得干硬,油条炸得像木棍,馄饨煮成了一锅面片汤。”

  “然后,今天早上那些夸你粥好喝、包子好吃的学生,明天再来,吃了一口,会怎么想?”

  李老板的嘴唇开始哆嗦,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们会想:‘这家店不行了,味道差远了’。”

  “然后,他们就再也不会来了。”

  江凡的目光,从李老板身上,移到了那个已经呆若木鸡的粉丝脸上。

  “现在,你还觉得你的建议,是为他们好吗?”

  那个男生张了张嘴,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羞愧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我……我错了,怪哥……我……我没想到这么深……”

  他只是凭着一腔热情,想当然地提出了一个“看起来很美”的建议,却完全没考虑过,这背后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和精力。

  他差点,就用自己的“好心”,毁了这家店。

  直播间的弹幕,在短暂的沉寂后,彻底炸了。

  【我 操!我跪了!我真的跪了!这**才是真正的商业逻辑!】

  【醍醐灌顶!我终于明白我之前开奶茶店为什么倒闭了!就是因为客人说想喝什么我就加什么,最后菜单比新华字典还厚,没一样是拿得出手的!】

  【沉默的大多数!我懂了!那些觉得好吃的客人,他们不会说话,他们只会用脚投 票,明天继续来!而那些提意见的,往往只是少数!】

  【这节课的含金量,比我花八万块报的MBA班高多了!凡哥,求你开课吧!我第一个报名!】

  江凡没有理会这些狂热,他重新看向李老板,声音缓和了一些。

  “记住,在你们没有三头六臂之前,在你们的店没有请到足够多可靠的帮手之前。”

  “你们最大的优势,不是‘多’,而是‘精’。”

  “把这三样东西,做到极致。做到让所有学生一想到喝粥、吃包子,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就是你们家。你就赢了。”

  李老板像是被一锤定音,整个人都定了下来,眼神里所有的迷茫和贪念都消失了,只剩下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和坚定。

  “怪哥,我懂了!我们不加!死都不加!”

  他用力地说道,像是在宣誓。

  “我们就把这三样,做好!”

  “这就对了。”江凡满意地点了点头。

  ‘唔……’

  脑海里,饕餮幼崽也发出一声慵懒的哼唧。

  ‘宝宝……就喜欢吃这个包子……不想吃别的……’

  江凡心中一笑。

  连最贪吃的饕餮都知道要抓住重点,凡人却总是容易被欲 望迷了眼。

  “至于客人的意见,”江凡顿了顿,补充道,“也不是完全不能听。”

  李老板和那个粉丝,又都竖起了耳朵。

  “但你们要学会分辨,什么是‘噪音’,什么是‘信号’。”

  “像刚才那种,‘我想要什么’的建议,就是噪音。因为你满足了一个他,可能就会得罪九十九个沉默的顾客。”

  “那……什么是信号?”李老板追问。

  “信号,是基于现有产品的反馈。”

  江凡指了指桌上空空如也的碗。

  “比如,有十个客人来跟你说,老板,你今天的粥有点咸了。这就是强烈的信号!说明你的操作出了问题,需要立刻调整。”

  “再比如,有二十个客人说,老板,你这包子太好吃了,就是个头有点小,吃一个不过瘾,吃两个又有点撑。”

  江凡看着李老板,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做?”

  李老板愣住了,下意识地看向那个粉丝,发现对方也是一脸茫然。

  “这……这还不简单?”直播间里有人抢答,【那就把包子做大一点呗!】

  “错。”

  江凡直接否定。

  “把包子做大,你的成本就上去了,卖两块五可能就亏了。涨价到三块?又会流失一部分对价格敏感的客人。”

  “那……那怎么办?”李老板彻底懵了。

  “推出一个新规格。”

  江凡淡淡地说道。

  “你现在是二两一个面皮,你可以再推出一个三两的大包子,卖四块钱。”

  “这样一来,想吃小的,有两块五的选择。饭量大的,可以买四块钱的大包子。你既满足了客人的需求,又创造了一个新的盈利点,还没有增加你后厨的操作难度。”

  “这,才叫有效的听取意见。”

  话音落下。

  全场死寂。

  那个粉丝看着江凡,眼神已经从羞愧,变成了彻底的崇拜。

  李老板更是感觉自己的天灵盖都被掀开了,无数过去想不通的死结,在这一刻豁然开朗。

  原来……生意是这么做的!

  “好了。”

  江凡站起身,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

  “我的课,今天就上到这里。”

  他看了一眼墙上的时钟。

  “你们的店,能不能活下去,能活成什么样,从现在开始,看你们自己了。”

  李老板夫妻俩一个激灵,也赶紧站起来,对着江凡,深深地,深深地鞠了一躬。

  “怪哥,谢谢你!”

  这一次的感谢,发自肺腑,重如千钧。

  江凡坦然受了这一拜,没再多说,带着林薇转身就走。

  当他们走到门口时,他忽然停下脚步,回头说了一句。

  “对了,从今天开始,每天关门前,做一件事。”

  “拿个本子,记一下,今天卖了多少碗粥,多少个包子,多少杯豆浆。”

  “一个月后,把数据发给我。”

  说完,他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李老板夫妻俩站在原地,看着他消失在阳光里的背影,久久没有动弹。

  良久,李老板的妻子才从旁边的柜台下,翻出一个崭新的小学生作业本和一支圆珠笔。

  她把本子摊开在桌上,郑重其事地在第一页,写下了三个标题。

  【粥】

  【包子】

  【豆浆】

  然后,她抬起头,和自己的丈夫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种劫后余生的踏实,和对未来的无限希望。

  李老板拿起笔,在那一排标题下面,用他那因为激动而略显颤抖的手,开始画下今天的第一笔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