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狠狠瞪了程咬金一眼,压低声音道:“你是不是存心的?本宫差点下不来台!那场面,让我如何自处?”

  程咬金嘿嘿一笑,脸上堆满了谄媚:“殿下息怒,我这不是给殿下积攒威望嘛!

  您看那些百姓,对您可是感激涕零,这威望不就自然而然地树立起来了吗?”

  李承乾闻言哭笑不得,无奈地摇了摇头。

  “地契文书都办好了吧?”

  程咬金笑道:“殿下放心,已经在府衙那里过了文书,银货两讫了!”

  李承乾点点头,随后开口叮嘱道:

  “今日先不忙着开工,先带着百姓把工棚搭起来,眼看着马上谷雨了,万一下雨,他们也好有个避雨的地方!

  还有,不能喝生水!让他们都给我把水烧开了喝!

  如厕更是要远离做工的区域!”

  程咬金虽然不理解,但还是一一记了下来。

  李承乾看他这样子就知道他没上心,于是开口道:“回头要是让我瞅见还有人喝生水啥的,本宫拿你是问!”

  程咬金闻言忙不迭的点头,表示自己一定监督到位!

  见状,李承乾满意点头,程咬金粗中有细,他还是放心的。

  “既然这样,这摊子就交给你了,那你多费心,本宫找城阳驸马还有点事。”

  程咬金愣了愣,脸上露出一丝疑惑:

  “今天一大早,我刚出家门就见杜荷那小子领着一大帮人急匆匆往东宫去了,殿下没遇到?”

  李承乾嘴角一抽,估摸着是他扶着墙走的功夫太久了,等他出来正好没撞上杜荷...

  想到这,李承乾脸上浮现出一抹尴尬:“是挺巧的,可能正好错开...”

  顿了一下,又继续道:“我回东宫看看,这边的事就交给你了!”

  程咬金挥挥手:“殿下放心去吧,这边的事,我都会按殿下你的吩咐安排好的。”

  李承乾点点头起身便往东宫走去,没一会儿就回到了东宫。

  刚踏进大门,就见院中站着几个陌生的面孔。

  叫来侍卫问询过后才知道,这些人就是杜荷送来的工匠。

  李承乾一边踱步,一边仔细打量着这几个匠人。

  这些工匠哪里见过世面?

  被当今太子这么盯着,早就浑身打颤了!

  见几人这么拘谨,李承乾不由得笑了笑,而后语气轻松道:

  “城阳驸马呢?怎么不见他人?”

  其中一个机灵点的匠人闻言,连忙拱手回答:“回殿下,驸马爷把我等送来就走了。

  走前驸马爷还嘱咐我们,在这里不能到处走动,免得冲撞了贵人。”

  李承乾眉头一挑,面容和煦的指了指他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家住何处啊?”

  “回殿下,草民杨双梁,家里人都叫我二柱子。家住城外王家庄。”

  李承乾嘴角勾起一抹轻笑:“二柱子,名字倒是挺接地气。你做匠人几年了?都擅长些什么啊?”

  杨双梁恭敬地回答:“草民这是家传手艺,从小就跟着家里做学徒工,只要是木工活都能做!”

  李承乾眼前一亮,木工活都能做?

  口气不小啊!

  敢说这话的,基本都是老把式,此人应当有几把刷子!

  想到这里,他开口说道:“本宫需要不少工匠为本宫做事,做的好了本宫会启奏父皇封他个一官半职,你愿不愿意啊?”

  杨双梁闻言,瞪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一个普通匠人,竟能被太子殿下看上眼!

  他连忙跪倒在地,声音中带着激动:“小的……小的愿意,多谢殿下赏识!”

  李承乾哈哈一笑:“好,那你以后便跟在本宫身边,本宫定不会亏待于你!”

  说罢,李承乾目光扫过其余匠人。

  “你们也都一样!只要做好本宫交代的事,荣华富贵少不了!

  来,别拘着,都介绍一下自己是什么匠人,做了多久。”

  众人听到他们也有机会封官,享受荣华富贵,顿时激动不已!

  而且太子看着甚是亲民,于是工匠们慢慢的打开了话匣子。

  你一言我一语的介绍起了自己...

  “殿下,草民李铁柱,打铁十二载,啥铁器都能打!”

  “俺叫王二狗,瓦匠活干了七八年,房子盖得既结实又漂亮!”

  ……

  听着一众匠人的话,李承乾心里渐渐有了数。

  这批工匠基本都是五年以上的老手艺人,其工种涵盖了木匠、铁匠、泥瓦匠、甚至还有专门做瓷器的匠人!

  或许在别人眼里,这些人只是普普通通的匠人。

  但在李承乾眼中,这些工匠是妥妥的高级技工啊!

  有了这些工匠,他心里许多想法就都能付诸实现了!

  想到这里,李承乾看向他们的目光也更加热切。

  “好!看来大家都是老匠人啊!

  既然你们来本宫麾下做事,本宫绝不会亏待你们!

  这样吧,本宫在万年县有一座庄子,你们回头把妻儿老小都接进去,本宫给你们分房分地!

  至于这工钱...

  每人每月二十贯!要是做出了本宫想要的东西还另有赏赐!”

  话音落下,一众工匠震惊的无以复加,半晌都没回过神来!

  每人每月二十贯...另有赏赐...

  甚至还给分地分房!

  这些小众的字眼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在做梦!

  自古以来,士农工商!

  工匠地位也就比商贩强一些,何时有过这种待遇?

  然而还不等他们回过神来,就听李承乾继续说道:“当然了,你们谁家的娃娃想读书识字,庄子上就有私塾。要是有天赋出众的,本宫再请大儒前来授课!

  说不准将来你们的孩子还能走上科举,入朝为官呢!”

  匠人们闻言,脸上纷纷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莫说是科举当官了,只要能读书识字就已经很好了!

  杨双梁更是激动得眼眶泛红,他颤抖着声音说:“殿下,您、您这是给了我们这些匠人多大的恩德啊!

  草民、草民...”

  他哽咽着,再也说不出话来,只能深深地跪拜下去,其他匠人也纷纷效仿,院子里响起了一片感激的叩拜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