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截胡杨玉环 第228章 死战何所惧?战!

小说:大唐:开局截胡杨玉环 作者:子率以正 更新时间:2025-11-01 02:31:44 源网站:2k小说网
  ();

  听见李琚还要传令高仙芝和封常清,众人皆是一愣。

  谁都知道,高仙芝与封常清是李琚的底牌,更是李琚将来杀回长安最大的后手。

  陆林壮着胆子,反问道:“殿下,局势还没糟到这种地步吧?”

  李琚摇摇头,缓缓出声道:“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而今西域陷入死局,于我等而言,又何尝不是一个机会?”

  “机会?”

  众人都有些懵,死局和机会有什么关联?

  李琚却是没有细细解释,只下令道:“命高仙芝,封常清二将,即刻整军备战,除徐平所率在外之精锐,其余五千兵马,立即赶来龟兹,听候调遣,尤其是震天雷投掷手营,务必确保器械充足,操练纯熟!”

  “得令!”

  见李琚是铁了心的要动用最后的底牌,陆林也只得领命。

  随着陆林领命,李琚最后的目光落在了人群中最不起眼的边令诚身上。

  “边监军!”

  他轻轻喊了边令诚一声。

  边令诚浑身一个激灵,赶忙应声道:“奴......奴婢在!”

  “你不是哭穷亏了百万贯吗?现在,本王就给你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如何?”

  对于边令诚的任命,李琚并未用军令的方式下达。

  而是依旧采用了威逼利诱。

  毕竟,像边令诚这样极度利己之人,和他说大义是没用的。

  一些事情,必须要逼着他去做,他才会用心。

  而事实也不出李琚所料,听见李琚要给他一个机会,边令诚顿时就忍不住眼睛一亮。

  小声问道:“敢问殿下,要奴婢怎么做!”

  李琚淡淡道:“很简单,本王要你设法筹措钱粮。”

  “筹措钱粮?”

  边令诚先是一愣,紧接着,脸色顿时就垮了下来:“殿下,奴婢一个阉人.......”

  李琚没去管边令诚的屁话,直接打断他:“即日起,都护府库藏,工坊积压货物,本王从长安带来的金银细软,统统由你调度。”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总之,你去赊也好,去借也好,本王不管你用什么法子,半月之内,你必须给本王筹集到支撑全军三月作战的粮草。”

  “要是办不到.......”

  李琚的声音骤然冷下来,阴恻恻地说道:“你的皮,就真该扒了。”

  李琚这话一出,边令诚一张脸瞬间惨白如纸。

  冷汗更是涔涔而下,眼中满是绝望。

  看着边令诚绝望的样子,李琚嘴角不禁勾起一抹弧度。

  他要的,正是这个结果。

  有道是,打一棒子,给一颗甜枣。

  现在棒子打完,李琚当即轻咳一声,缓和了语气说道:“此外,龟兹城中滞留的胡商大贾,便由你出面安抚联络,晓以利害,许以重利。”

  “务必告诉他们,丝路能否重开,他们的身家性命能否保全,就看我们能否打赢这一仗。”

  边令诚本来已经绝望。

  但听见李琚竟然允许他对那些商贾下手,眼中的绝望顿时又被欣喜取代。

  他赶忙扑通跪下,尖声道:“奴婢......奴婢拼了这条命也定给殿下办到!若误了大事,奴婢自己吊死在城门口!”

  李琚颔首,不再看他。

  目光转向的李氏兄弟和李林甫,沉声道:“二兄,五兄,叔公,龟兹城内政,安民,筹措物资后勤,就拜托三位与边监军协力了。”

  李瑛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腰杆:“八弟放心,此战关乎我等生死,为兄责无旁贷。”

  “值此存亡之际,理当上下同心。”

  李瑶也重重点头,眼中再无惶恐,只有决然。

  李林甫则是起身朝李琚深深一揖,叹服道:“殿下运筹帷幄,老夫佩服。内政协调,稳定人心之事,老臣定当竭尽所能,确保前线无后顾之忧!”

  “好!”

  李琚猛地一挥手,旋即拔高音量,怒声道:“诸君,此战非为我李琚一人荣辱,更为我西域数百万军民存续!胜,则海阔天空,败,则玉石俱焚!诸君,死战!”

  “死战!死战!死战!”

  厅内,众将、幕僚,乃至亲卫,瞬间爆发出震天的怒吼。

  声浪几乎要掀翻屋顶,冲散了门外漫天的风雪。

  原本笼罩在众人心头的阴霾与无措,也被震耳欲聋与的死战声瞬间驱散。

  这便是主心骨的力量,在绝境中指明方向,赋予众人战斗的勇气。

  “行了,针对突厥的反制措施,就暂时到这里吧,接下来,诸位便可以行动起来了。”

  一番安排结束,李琚适时的停止了话头。

  得了军令的众人闻言,纷纷拱手告辞,回到各自的位置上开始行动起来。

  而随着众人将李琚的军令逐渐执行下去。

  沉寂了许久的西域大地,也仿佛被这急促的鼓点与军令彻底惊醒.......

  最先动弹起来的,是边令诚负责的工坊。

  原本烧制琉璃的高炉,瞬间被改制为冶炼钢铁的熔炉,专司生产各类甲胄,兵刃,箭矢。

  制作香水与肥皂的生产线,也变成了制作震天雷的流水线。

  整个工坊,唯一还在正常运转的,便是生产烈酒的区域。

  只不过最新生产出来的这些烈酒,也不再是揽财的商品,而是作为将士们生命的保障。

  其次,安西军最庞大,最原始的战争机器——烽燧系统!

  也开始运转起来。

  矗立于龟兹城楼最高处的巨大烽燧,率先腾起一道笔直的狼烟。

  浓烟如墨,直刺苍穹。

  紧接着,以此为圆心,一道道新的黑烟在城外的山脊,戈壁边缘依次燃起。

  这些烟雾,像一条条蛛网。

  以最快的速度,将全面戒备的信号,从龟兹传向四面八方。

  几乎是烽火点燃的同时。

  都护府马厩中早已备好的数十匹快马,也载着身背令旗的传令兵,如离弦之箭般冲出城门。

  他们分作数路,一人双马甚至三马。

  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奔向了于阗、疏勒、焉耆,以及散布在大大小小的绿洲之上,山口要隘的大小军镇。

  而随着烽火传讯,四镇兵力也闻风而动。

  龟兹城内的八千大军,瞬间被一分为三。

  其中四千步卒,由夫蒙灵察率领,率先赶往金山南麓布防,等待大军聚集。

  徐冲和乔天养,则率领一千轻骑,暗中潜入草原。

  余下三千人,归属李琚统一指挥。

  与此同时,疏勒、于阗、焉耆三镇将领,在看见烽火狼烟之时,也立刻下令全面戒严。

  同时集结大军,征调民夫牛车,等待龟兹城的召令。

  而龟兹城的军令,也未曾让他们多等。

  几乎是在三镇大军集结完毕之时,八百里加急的紧急军令,业已抵达了各镇。

  于是,距离金山较近的疏勒与焉耆两镇大军,合计一万一千人,开始向着北方金山进发。

  驻守于阗的五千大军,则是进入了一级戒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