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截胡杨玉环 第255章 传王令,问罪诸国!

小说:大唐:开局截胡杨玉环 作者:子率以正 更新时间:2025-11-01 02:31:44 源网站:2k小说网
  李琚这番分析鞭辟入里,将**博弈的残酷与微妙展露无遗。

  高仙芝率先领悟,眼中露出钦佩之色。

  万青、薛延、封常清也恍然大悟。

  万青挠挠头,嘿嘿笑道:“听殿下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这么个理儿,也罢,让那老狗回去头疼去吧!”

  李嗣业虽未全然明白其中复杂的**算计。

  但见李琚从容自若,智珠在握的神态,心中也是敬佩之意更浓。

  就在众人恍然之时,远处,一骑快马忽然飞奔而来,瞬间吸引了众人的思绪。

  众将忙停止这个话题,看向奔来之人。

  “吁~”

  来者是高仙芝麾下一名偏将。

  他翻身下马,快步走到火堆前,单膝跪地,声音激动道:“启禀殿下,诸位将军,战果已初步清点完毕!”

  众人对视一眼,不禁齐齐挑眉。

  李琚面露笑意,轻声道:“讲!”

  “此役.......”

  偏将深吸一口气,朗声道:“我军阵斩吐蕃本部精锐及仆从军逾六千人,俘虏吐蕃本部士卒三千七百余人,俘虏勃律、羊同、苏毗等诸国仆从军.......”

  他再次提高音量:“总计一万三千余众!”

  “嘶~”

  饶是早有心理准备,这个庞大的俘虏数字,依旧让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阵斩六千,俘虏一万八,这个战果,已经不是丰厚那么简单了。

  哪怕是放眼整个开元朝,都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

  偏将还没说完,继续禀报道:“除却俘虏之外,更缴获战马一万两千余匹,牛羊牲畜数万头,完好甲胄、兵器、弓弩、旌旗不计其数,粮秣辎重车超过八百辆.......”

  他一口气,将此战的缴获尽数报出。

  众将闻言,更是忍不住大喜过望。

  薛延压抑着激动问道:“我军伤亡如何?”

  偏将赶忙应声:“我军阵亡一千一百二十三人,重伤三百余,轻伤千余众!”

  “好!好!好!”

  只听得偏将报出来的数字,万青便猛地跳起来,连喊三个好字。

  整个人激动得满脸通红,高声道:“前所未有之大胜!前所未有啊!”

  薛延,封常清,高仙芝也难掩激动,眼中精光爆射。

  如此辉煌的战果,如此微小的代价,足以彪炳青史!

  李嗣业紧紧握着拳头,胸膛剧烈起伏,为自己能参与此等大胜而热血沸腾。

  同时,李琚脸上也终于绽开畅快的笑容。

  他对着前来报信的偏将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

  随即站起身来,走到已经大亮的山口前沿,望着前方的高原轮廓。

  最终,他的视线定格在下方临时营地里,那群密密麻麻垂头丧气的俘虏身上。

  看见李琚的动作,众将也顿时齐齐站起身来。

  他们都看得出来,李琚这是要开始秋后算账,惩治俘虏了。

  高仙芝凑过来,目光扫过那些被分别看押的俘虏群。

  皱眉道:“这些俘虏,若是杀了,有伤天和,若是放了,又恐其归国后再次被吐蕃裹挟........不知殿下欲如何处置他们?”

  李琚目光依旧,嘴上却是不容置疑道:“此战,虽为吐蕃率先挑起。但勃律、羊同、苏毗诸国,胆敢协同吐蕃出兵犯境,同样罪难逃。”

  听出李琚言语之中的杀意,众将不禁面面相觑。

  所以,殿下这意思,是准备将这些俘虏全杀了?

  这么做,不妥当吧?

  高仙芝沉吟一瞬,低声道:“殿下,诸国有罪,理应问罪,不过......这几万俘虏,毕竟也是几万条人命,若是全杀了,难免引起诸国动荡。末将以为,不妨执行十一抽杀令,杀一批,放一批,谅其下次也没胆子继续为吐蕃帮凶,殿下以为如何?”

  听见高仙芝的建议,其余几人也反应过来,急忙上前劝说。

  十一抽杀令,算是唐军惯用的手段了。

  毕竟,大唐就算再强,也不可能一点后路都不给其他国家留。

  多多少少,还是得顾及一下名声的。

  只不过,众将的劝说落在李琚耳朵里,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他表情古怪起来,没忍住朝众人反问道:“在你们眼里,本王难道是一个嗜杀之人吗?”

  “嗯?”

  诸将一愣,忍不住再次面面相觑。

  高仙芝迟疑道:“那殿下的意思是.......”

  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你们难道不觉得,他们长得很像一坨坨锃亮的黄金吗?”

  “黄金?”

  众将一脸懵逼,下意识朝俘虏群看去。

  高仙芝瞬间恍然,有些激动地问道:“殿下之意,是要诸国拿钱.......赎人?”

  “不错!”

  李琚面上笑意更甚,缓缓点头道:“正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诸国无道,然我大唐身为上国,却不能不教而诛。”

  顿了顿,他果断沉声道:“传本王令,即刻分派快马使者,前往诸国国都问罪,命其放开商道,奉上质子降书。”

  “降书,质子?”

  诸将一愣,有些诧异。

  李琚点点头:“告诉他们,他们的将军士卒,现在都在本王手里,想要人,就得拿诚意来!”

  听见李琚这话,众将顿时会意。

  高仙芝更是赶忙命亲卫取来纸笔,准备记下李琚所要的诚意。

  李琚也不废话,直言道:“告诉他们,每十两黄金,可赎一人,三个月内,若不能将本王手下俘虏尽数赎回,本王不介意带着大军去他们的国都走上一遭。”

  “此外,再告诉他们,即日起,三国与我大唐安西都护府辖境之所有贸易商路,关税减半。凡我安西商队往来,优先放行,凡损害我安西商贾利益者,严惩不贷!”

  李琚快速的说,高仙芝快速的记。

  “殿下,这个质子,又是什么情况?”

  高仙芝记完李琚所说的内容,抬起头问道。

  李琚沉吟一瞬,缓缓开口道:“告诉诸国王室,三月内,必须各遣一嫡亲子嗣或王室近支送至龟兹,由本王亲自教导其为臣之道,何时其国真心归附,永不背盟,何时方可归国!”

  “殿下英明!”

  听完李琚这番话,高仙芝率先拜服。

  只觉得跟着李琚,算是跟对人了。

  这哪里是简单的赎人啊,分明是三根套在诸国脖子上的绳索!

  先用巨额赎金掏空其国库,再以关税将西域的经济命脉进一步掌控在安西手里。

  而质子入龟兹,更是将三国的未来牢牢捏在了手中。

  如此,三管齐下,不消数年,诸国便将彻底沦为大唐在西域对抗吐蕃的屏障和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