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真的嘛?老板!”
“没问题!”
听着三人的回复,刘建国当即就从身后拿出三份准备好的合同。
李秀华,王芳和陈虹三人正沉浸在找到工作的喜悦之中,冷不丁看到刘建国拿出的合同,都有点懵。
“刘……刘老板,这是什么?”李秀华小心翼翼地开口询问道。
刘建国将三份合同分别递给她们,才缓缓道:“这是咱们的用工合同。”
“但是丑话说在前面,我这人做生意讲究的是规矩。你们给我干活,我给你们发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但这合同签了,那咱们可就得按上面的章程来。”
合同?
三个女人都愣住了。
她们以前要么是在生产队挣工分,要么是打些零工,都是些口头约定。
啥时候活干完了啥时候拿钱走人,什么时候签过这玩意?
这不都是进国营大厂才有的待遇吗?
她们接过那几张写满了字的纸,仔细的看了看。
“你们先看着,我去请个见证人。”刘建国说着,便转身出了店铺,骑上自行车直奔街道办。
他这么做,自然是为了以防万一。
他教给这三个女人的手艺在这个年代可以说是独门绝技。
要是她们学到手就跑路,自己再开个店,那刘建国哭都没地方哭去。
所以必须用合同将她们牢牢拴住。
而请马主任来当见证人,就是给这份合同再加一道保险杠。
没过多久,刘建国就带着一脸好奇的马主任回来了。
一进店,马主任就看到那三个满脸紧张的女知青,看了看她们手里的合同,顿时就明白了刘建国的意思,心里不由得暗暗称奇。
这刘建国做生意,还真是一套一套的。
“马主任,劳烦您跑一趟,就是想请您给做个见证,免得以后咱们有什么说不清的。”刘建国客气地给马主任搬来椅子。
马主任笑着摆了摆手:“建国你这可就太客气了,你开店解决了咱们街道三个待业青年的工作问题,这是大好事,我这个当主任的必须支持!”
“来,我看看你们这合同写得怎么样。”
说话间,李秀华三人已经把合同看了一遍。
工作内容和薪资待遇都写得清清楚楚,甚至比刘建国口头承诺的还要优厚一些,比如每个月还有一天的带薪休假。
可当她们看到最后一条时,三个人有些蒙了。
“双方自愿签订为期五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内,若乙方无故提前辞职,或因消极怠工给甲方造成重大损失,需向甲方赔偿人民币两万元整!”
两万块!
这辈子她们也没有见过这么多钱啊!
“刘老板,这……这赔偿金是不是写错了?两万块?我们一辈子也挣不了这么多钱啊!”王芳的声音带着哭腔,手都开始发抖了。
陈虹也是急了:“是啊,刘老板,我们肯定会好好干的,没必要写这么多赔偿吧?这要是万一出点什么差错,我们全家都得搭进去!”
马主任凑过去看了一眼,同样被那巨大的数额吓了一跳:“建国,这个数额确实是太高了。她们就是来打工的,你这样搞跟签卖身契有什么区别?”
面对他们的疑问,刘建国却依旧镇定自若。
他耐心地解释道:“马主任,三位大姐,你们先别激动。我问你们,我教给你们的手艺,在整个四九城,除了我这儿,你们在哪还能学到?”
三人面面相觑,都摇了摇头。
这倒是实话,那些新奇的东西,她们别说做,听都没听说过。
“这就对了。”刘建国继续说道:“我投入的是我独一无二的技术,你们学到了就等于端上了一个金饭碗。”
“我要求你们签五年的合同,并写上高额的赔偿金,不是为了坑你们,而是为了保护我们双方。”
“我保证了你们未来五年的稳定收入,你们也要保证勤勤恳恳地为我工作。只要你们不存着学了手艺就单飞的心思,那这两万块钱就跟你们没有半点关系,它就是写在纸上的一行字而已。”
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三个女人也是冷静下来想了想,貌似确实是这个道理。
老板肯教真本事,还给这么高的工资,自然也怕她们翅膀硬了就飞走。
见到她们神色缓和,刘建国又加了一把火:“你们放心,只要你们好好干,五年之后,就算你们想自己开店,我也绝不阻拦。”
“而且我刘建国的人品,在长山胡同这么多年,大家都有目共睹。我还能骗你们三个不成?”
马主任在一旁听着,也点了点头。
“我相信刘工的人品。”马主任率先表态:“你们要是觉得没问题就签了吧。有我在这儿做见证,他不敢欺负你们。”
有了马主任的保证,李秀华三人心里的最后一点顾虑也打消了。
一咬牙,直接就拿起了笔在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合同签完,早餐店也正式进入了正轨。
事实证明,这三人没有招错。
上手快,干活卖力。
每天天不亮就来店里,打扫卫生,准备食材,根本不用刘建国多操心。
几天时间,就把刘建国各种早餐的核心技术和配方给学了个七七八八。
并且三个人还自发地分了工。
这边的事情安排妥当之后,刘建国也是重新把重心转移到和高亚萍合作的公司上。
毕竟早餐能赚几个钱?
真要搞钱还是要整这种高端的科技产品!
来到高亚萍的服装店,瞧着她正指挥着几个工人布置店铺。
“刘哥,你可算来了!”高亚萍一见到刘建国,立刻迎了上来:
“你是不知道,我那些朋友自从在你那吃了早餐,回去一宣传,现在好多人都在找我打听你那空调扇的事儿呢!”
“好事儿啊。”刘建国笑道:“咱们的零件到了吗?”
“到了!昨天刚到了一批,我托关系,高价请了几个信得过的电器修理工,现在正在后院的库房里组装风扇呢。”
两人来到后院的库房,只见几个穿着工作服的老师傅正在埋头苦干,动作娴熟。
刘建国照葫芦画瓢,拿出早就拟好的合同,递给了那几个修理工。
这些老师傅都是见过世面的,对合同倒不意外,只是看到上面同样高达两万的违约金时,也是吃了一惊。
“刘老板,我们就是来组装个风扇,用不着签这么狠的合同吧?”一个年纪最大的老师傅开口说道。
刘建国微微一笑,从怀里掏出一张设计草图,上面画着一个比普通风扇结构复杂得多的机器。
“各位师傅,请你们来可不是为了做这点小事的!”
他将自己之前做的那个半成品空调扇搬了出来,瞧着周围人狐疑的目光,也是解释道:
“这是个半成品。我希望各位师傅能在这个基础上,研发出一批真正可以量产的空调扇出来!”
“这其中的技术,我相信各位都明白它的价值。所以这份合同是给咱们双方的保证!”
“各位感觉怎么样?”
“真的嘛?老板!”
“没问题!”
听着三人的回复,刘建国当即就从身后拿出三份准备好的合同。
李秀华,王芳和陈虹三人正沉浸在找到工作的喜悦之中,冷不丁看到刘建国拿出的合同,都有点懵。
“刘……刘老板,这是什么?”李秀华小心翼翼地开口询问道。
刘建国将三份合同分别递给她们,才缓缓道:“这是咱们的用工合同。”
“但是丑话说在前面,我这人做生意讲究的是规矩。你们给我干活,我给你们发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但这合同签了,那咱们可就得按上面的章程来。”
合同?
三个女人都愣住了。
她们以前要么是在生产队挣工分,要么是打些零工,都是些口头约定。
啥时候活干完了啥时候拿钱走人,什么时候签过这玩意?
这不都是进国营大厂才有的待遇吗?
她们接过那几张写满了字的纸,仔细的看了看。
“你们先看着,我去请个见证人。”刘建国说着,便转身出了店铺,骑上自行车直奔街道办。
他这么做,自然是为了以防万一。
他教给这三个女人的手艺在这个年代可以说是独门绝技。
要是她们学到手就跑路,自己再开个店,那刘建国哭都没地方哭去。
所以必须用合同将她们牢牢拴住。
而请马主任来当见证人,就是给这份合同再加一道保险杠。
没过多久,刘建国就带着一脸好奇的马主任回来了。
一进店,马主任就看到那三个满脸紧张的女知青,看了看她们手里的合同,顿时就明白了刘建国的意思,心里不由得暗暗称奇。
这刘建国做生意,还真是一套一套的。
“马主任,劳烦您跑一趟,就是想请您给做个见证,免得以后咱们有什么说不清的。”刘建国客气地给马主任搬来椅子。
马主任笑着摆了摆手:“建国你这可就太客气了,你开店解决了咱们街道三个待业青年的工作问题,这是大好事,我这个当主任的必须支持!”
“来,我看看你们这合同写得怎么样。”
说话间,李秀华三人已经把合同看了一遍。
工作内容和薪资待遇都写得清清楚楚,甚至比刘建国口头承诺的还要优厚一些,比如每个月还有一天的带薪休假。
可当她们看到最后一条时,三个人有些蒙了。
“双方自愿签订为期五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内,若乙方无故提前辞职,或因消极怠工给甲方造成重大损失,需向甲方赔偿人民币两万元整!”
两万块!
这辈子她们也没有见过这么多钱啊!
“刘老板,这……这赔偿金是不是写错了?两万块?我们一辈子也挣不了这么多钱啊!”王芳的声音带着哭腔,手都开始发抖了。
陈虹也是急了:“是啊,刘老板,我们肯定会好好干的,没必要写这么多赔偿吧?这要是万一出点什么差错,我们全家都得搭进去!”
马主任凑过去看了一眼,同样被那巨大的数额吓了一跳:“建国,这个数额确实是太高了。她们就是来打工的,你这样搞跟签卖身契有什么区别?”
面对他们的疑问,刘建国却依旧镇定自若。
他耐心地解释道:“马主任,三位大姐,你们先别激动。我问你们,我教给你们的手艺,在整个四九城,除了我这儿,你们在哪还能学到?”
三人面面相觑,都摇了摇头。
这倒是实话,那些新奇的东西,她们别说做,听都没听说过。
“这就对了。”刘建国继续说道:“我投入的是我独一无二的技术,你们学到了就等于端上了一个金饭碗。”
“我要求你们签五年的合同,并写上高额的赔偿金,不是为了坑你们,而是为了保护我们双方。”
“我保证了你们未来五年的稳定收入,你们也要保证勤勤恳恳地为我工作。只要你们不存着学了手艺就单飞的心思,那这两万块钱就跟你们没有半点关系,它就是写在纸上的一行字而已。”
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三个女人也是冷静下来想了想,貌似确实是这个道理。
老板肯教真本事,还给这么高的工资,自然也怕她们翅膀硬了就飞走。
见到她们神色缓和,刘建国又加了一把火:“你们放心,只要你们好好干,五年之后,就算你们想自己开店,我也绝不阻拦。”
“而且我刘建国的人品,在长山胡同这么多年,大家都有目共睹。我还能骗你们三个不成?”
马主任在一旁听着,也点了点头。
“我相信刘工的人品。”马主任率先表态:“你们要是觉得没问题就签了吧。有我在这儿做见证,他不敢欺负你们。”
有了马主任的保证,李秀华三人心里的最后一点顾虑也打消了。
一咬牙,直接就拿起了笔在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合同签完,早餐店也正式进入了正轨。
事实证明,这三人没有招错。
上手快,干活卖力。
每天天不亮就来店里,打扫卫生,准备食材,根本不用刘建国多操心。
几天时间,就把刘建国各种早餐的核心技术和配方给学了个七七八八。
并且三个人还自发地分了工。
这边的事情安排妥当之后,刘建国也是重新把重心转移到和高亚萍合作的公司上。
毕竟早餐能赚几个钱?
真要搞钱还是要整这种高端的科技产品!
来到高亚萍的服装店,瞧着她正指挥着几个工人布置店铺。
“刘哥,你可算来了!”高亚萍一见到刘建国,立刻迎了上来:
“你是不知道,我那些朋友自从在你那吃了早餐,回去一宣传,现在好多人都在找我打听你那空调扇的事儿呢!”
“好事儿啊。”刘建国笑道:“咱们的零件到了吗?”
“到了!昨天刚到了一批,我托关系,高价请了几个信得过的电器修理工,现在正在后院的库房里组装风扇呢。”
两人来到后院的库房,只见几个穿着工作服的老师傅正在埋头苦干,动作娴熟。
刘建国照葫芦画瓢,拿出早就拟好的合同,递给了那几个修理工。
这些老师傅都是见过世面的,对合同倒不意外,只是看到上面同样高达两万的违约金时,也是吃了一惊。
“刘老板,我们就是来组装个风扇,用不着签这么狠的合同吧?”一个年纪最大的老师傅开口说道。
刘建国微微一笑,从怀里掏出一张设计草图,上面画着一个比普通风扇结构复杂得多的机器。
“各位师傅,请你们来可不是为了做这点小事的!”
他将自己之前做的那个半成品空调扇搬了出来,瞧着周围人狐疑的目光,也是解释道:
“这是个半成品。我希望各位师傅能在这个基础上,研发出一批真正可以量产的空调扇出来!”
“这其中的技术,我相信各位都明白它的价值。所以这份合同是给咱们双方的保证!”
“各位感觉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