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种植红薯
“……”
“我的所作所为,她认定就是老朱亲自授意。”
“……”
楚小子,你还真是扯虎皮、拉大旗啊!
朕的名头,你居然也利用起来。
就是吃定贾丫头不敢找朕当面对质。
否则怎敢如此忽悠?
“……”
“海禁一刀切的政策,不但催生了黑市的交易。”
“而且,那些巨大的利润,也是落入到私人的腰包。”
“大明真是损失巨大啊!”
看到这里,朱元璋将日记本放下。
海禁一刀切的政策,副作用真的非常大。
可制定海禁政策,也是防止倭患。
但那些蛀虫,居然趁此机会进行敛财。
等把一切布置好,吃进去的东西,定要让他们全部吐出来。
“……”
“只要有了它,大明的百姓何愁饥荒呢?”
“……”
“一旦成功,再慢慢进行推广。”
红薯到底是什么东西?
真的可以亩产千斤?
世界上有如此神奇的农作物?
朕要亲自跟进此事。
大明的根本,万民的命脉,就是粮食!
不过,楚潇怎么知道那是红薯?
又是特殊的信息渠道?
“……”
“甚至我在幻想,老朱看见这些大明百姓吃饱的粮食时。”
“那皱巴巴的老脸,会笑成什么样子?”
看到这里,朱元璋一下激动得站了起来。
不但有红薯,还有马铃薯、玉米、小麦?
怎么有这么多高产量的农作物?
如果真有这样神奇的东西,可以在大明遍地进行种植。
大明的百姓就太幸福了。
海禁一刀切,还真有些偏颇。
这件事情,需要一步步进行调整。
……
楚府,巳时。
老老楚领着柴胜步入宅院。
此时,楚潇正在那里烤着红薯。
“老爷,柴员外到了!”
闻言,楚潇扭头看着柴胜。
“金刚奴,你来得正是时候。”
“我刚刚将红薯烤好!”
“来,尝一个!”
楚潇微笑道。
他用一根筷子,将烤好的红薯插上,随手递给柴胜。
“红薯?”
柴胜一脸困惑。
“多谢永康伯的恩赏!”
柴胜接过筷子。
楚潇昨天晚上将红薯拿回来后。
立即吩咐老楚,带着他的手信去了隔壁。
要柴胜帮忙找个会种植的人。
“这红薯真香!”
“永康伯的烧烤手艺,居然这么好!”
柴胜说道。
听到他的话,楚潇哭笑不得。
“干嘛一口一个永康伯啊?”
“我让你找的人来了没有?”
楚潇说道。
“来了!”
“他就在门口等着!”
柴胜吃完红薯,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看他的样子,就是还想再吃一个。
“这红薯烤起来吃,真是香甜可口。”
“是否可以再让小人吃一个?”
柴胜说道。
“这次没了!”
“等把它种出来,我让你吃个够。”
“赶快去把人请到院子里。”
楚潇起身,朝着院子走去。
片刻功夫,柴胜带着一个老农走了进来。
“草民李四,见过大老爷!”
李四躬身道。
看到他的装扮,楚潇十分满意。
“具体的事情,柴员外应该跟你说了吧?”
“这一次请你过来,就是让你种植东西。”
“只要你按照要求,把这东西种植出来。”
“本官就赏赐你一百两银子!”
楚潇说道。
闻言,李四瞪大了双眼。
“什么?”
“一……一百两银子?”
“大……大老爷,该不会是种植什么违禁品吧?”
李四一愣道。
“当然不是!”
“你放心好了,是一种粮食作物。”
“那些违法的事情,本官怎么可能干呢?”
楚潇说道。
把话说完,他伸手指着一旁的箱子。
“这个块状的东西,就是红薯的果子。”
“那些绿叶,就是红薯的秧子。”
“你将果子用土覆盖,浇上水,培育成秧子。”
“然后,再将秧子种植在土中。”
“大约数十天就会结出大片的果子来。”
“当然,我刚才说的话,是本官在典籍中了解的。”
“具体怎么种植,还要你亲**索才行。”
“你在种植期间,需要什么农具、肥料等,跟两位楚管家说就行。”
“记住,这件事情,千万不可外泄!”
楚潇说道。
闻言,李四走到箱子旁边。
他弯腰将红薯捡起,仔细观察起来。
这种东西,虽然是第一次见到。
但凭借他多年的种植经验,感觉有一定的把握。
“大人,请你放心!”
“我一定将果子种植出来!”
“这里没有一件趁手的农具,小人回家拿来!”
李四说道。
“好!”
“你快去快回!”
“红薯的种植就全靠你了。”
楚潇说道。
……
御花园,未时。
朱棣手里拿着一份奏疏,一脸的焦急之色。
最终在小云子的引领下,走入凉亭中。
一眼看见朱元璋斜靠在竹椅上,朱櫹在一旁抽泣。
心中虽然十分疑惑,但他还是先向朱元璋行礼。
“儿臣拜见父皇!”
朱元璋微微摆手,示意他免礼。
“谢父皇!”
朱棣躬身道。
随后,目光看向一旁的朱櫹。
“老五,你这是怎么了?”
看到四哥关心自己,朱櫹立即扑在他的跟前。
“四哥,父皇好狠心啊!”
“他还是要臣弟去云南。”
“臣弟真的舍不得你啊!”
“呜呜呜……”
朱櫹说道。
闻言,朱棣也是一脸无奈。
伸手一把将朱櫹扶住。
这件事情,父皇怎么又提起了呢?
他虽然不想掺和此事,但既然碰上,还是求情一下。
“父皇,老五在制造大炮一事上,也是尽心尽力。”
“儿臣认为,将他流放云南的事情,应该翻篇才对。”
朱棣说道。
朱元璋一脸淡定,伸手指了指桌子上的奏疏。
“你自己先看看吧!”
朱棣松开手,拿起奏疏看了起来。
“周王朱櫹,私下勾结永康伯。”
“两人私下密议,意图谋反……”
看完奏疏,朱棣真是哭笑不得。
老五这点能耐,还想要谋反?
不过,他的确不该把楚御史带去舞音坊。
“父皇,这份奏疏,有些荒谬!”
“五弟,他……他根本就不是这样的人!”
朱棣说道。
此时,朱元璋已经将身子坐直。
“老四,你就不要再为他开脱了。”
“老五有几斤几两,朕难道还不清楚吗?”
“既然你今天来了,那我就当着老五和你的面,把事情说清楚。”
“这次老五必须去一趟云南。”
“第一,算是完成了朕对他的流放。”
“正好那些言官的嘴。”
“第二,老五不是一直想做个太平王爷吗?”
“这次去云南,就当是历练。”
“时间差不多了,朕再把他召回京城。”
“周藩的差事,就由世子代理。”
朱元璋说道。
“……”
“我的所作所为,她认定就是老朱亲自授意。”
“……”
楚小子,你还真是扯虎皮、拉大旗啊!
朕的名头,你居然也利用起来。
就是吃定贾丫头不敢找朕当面对质。
否则怎敢如此忽悠?
“……”
“海禁一刀切的政策,不但催生了黑市的交易。”
“而且,那些巨大的利润,也是落入到私人的腰包。”
“大明真是损失巨大啊!”
看到这里,朱元璋将日记本放下。
海禁一刀切的政策,副作用真的非常大。
可制定海禁政策,也是防止倭患。
但那些蛀虫,居然趁此机会进行敛财。
等把一切布置好,吃进去的东西,定要让他们全部吐出来。
“……”
“只要有了它,大明的百姓何愁饥荒呢?”
“……”
“一旦成功,再慢慢进行推广。”
红薯到底是什么东西?
真的可以亩产千斤?
世界上有如此神奇的农作物?
朕要亲自跟进此事。
大明的根本,万民的命脉,就是粮食!
不过,楚潇怎么知道那是红薯?
又是特殊的信息渠道?
“……”
“甚至我在幻想,老朱看见这些大明百姓吃饱的粮食时。”
“那皱巴巴的老脸,会笑成什么样子?”
看到这里,朱元璋一下激动得站了起来。
不但有红薯,还有马铃薯、玉米、小麦?
怎么有这么多高产量的农作物?
如果真有这样神奇的东西,可以在大明遍地进行种植。
大明的百姓就太幸福了。
海禁一刀切,还真有些偏颇。
这件事情,需要一步步进行调整。
……
楚府,巳时。
老老楚领着柴胜步入宅院。
此时,楚潇正在那里烤着红薯。
“老爷,柴员外到了!”
闻言,楚潇扭头看着柴胜。
“金刚奴,你来得正是时候。”
“我刚刚将红薯烤好!”
“来,尝一个!”
楚潇微笑道。
他用一根筷子,将烤好的红薯插上,随手递给柴胜。
“红薯?”
柴胜一脸困惑。
“多谢永康伯的恩赏!”
柴胜接过筷子。
楚潇昨天晚上将红薯拿回来后。
立即吩咐老楚,带着他的手信去了隔壁。
要柴胜帮忙找个会种植的人。
“这红薯真香!”
“永康伯的烧烤手艺,居然这么好!”
柴胜说道。
听到他的话,楚潇哭笑不得。
“干嘛一口一个永康伯啊?”
“我让你找的人来了没有?”
楚潇说道。
“来了!”
“他就在门口等着!”
柴胜吃完红薯,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看他的样子,就是还想再吃一个。
“这红薯烤起来吃,真是香甜可口。”
“是否可以再让小人吃一个?”
柴胜说道。
“这次没了!”
“等把它种出来,我让你吃个够。”
“赶快去把人请到院子里。”
楚潇起身,朝着院子走去。
片刻功夫,柴胜带着一个老农走了进来。
“草民李四,见过大老爷!”
李四躬身道。
看到他的装扮,楚潇十分满意。
“具体的事情,柴员外应该跟你说了吧?”
“这一次请你过来,就是让你种植东西。”
“只要你按照要求,把这东西种植出来。”
“本官就赏赐你一百两银子!”
楚潇说道。
闻言,李四瞪大了双眼。
“什么?”
“一……一百两银子?”
“大……大老爷,该不会是种植什么违禁品吧?”
李四一愣道。
“当然不是!”
“你放心好了,是一种粮食作物。”
“那些违法的事情,本官怎么可能干呢?”
楚潇说道。
把话说完,他伸手指着一旁的箱子。
“这个块状的东西,就是红薯的果子。”
“那些绿叶,就是红薯的秧子。”
“你将果子用土覆盖,浇上水,培育成秧子。”
“然后,再将秧子种植在土中。”
“大约数十天就会结出大片的果子来。”
“当然,我刚才说的话,是本官在典籍中了解的。”
“具体怎么种植,还要你亲**索才行。”
“你在种植期间,需要什么农具、肥料等,跟两位楚管家说就行。”
“记住,这件事情,千万不可外泄!”
楚潇说道。
闻言,李四走到箱子旁边。
他弯腰将红薯捡起,仔细观察起来。
这种东西,虽然是第一次见到。
但凭借他多年的种植经验,感觉有一定的把握。
“大人,请你放心!”
“我一定将果子种植出来!”
“这里没有一件趁手的农具,小人回家拿来!”
李四说道。
“好!”
“你快去快回!”
“红薯的种植就全靠你了。”
楚潇说道。
……
御花园,未时。
朱棣手里拿着一份奏疏,一脸的焦急之色。
最终在小云子的引领下,走入凉亭中。
一眼看见朱元璋斜靠在竹椅上,朱櫹在一旁抽泣。
心中虽然十分疑惑,但他还是先向朱元璋行礼。
“儿臣拜见父皇!”
朱元璋微微摆手,示意他免礼。
“谢父皇!”
朱棣躬身道。
随后,目光看向一旁的朱櫹。
“老五,你这是怎么了?”
看到四哥关心自己,朱櫹立即扑在他的跟前。
“四哥,父皇好狠心啊!”
“他还是要臣弟去云南。”
“臣弟真的舍不得你啊!”
“呜呜呜……”
朱櫹说道。
闻言,朱棣也是一脸无奈。
伸手一把将朱櫹扶住。
这件事情,父皇怎么又提起了呢?
他虽然不想掺和此事,但既然碰上,还是求情一下。
“父皇,老五在制造大炮一事上,也是尽心尽力。”
“儿臣认为,将他流放云南的事情,应该翻篇才对。”
朱棣说道。
朱元璋一脸淡定,伸手指了指桌子上的奏疏。
“你自己先看看吧!”
朱棣松开手,拿起奏疏看了起来。
“周王朱櫹,私下勾结永康伯。”
“两人私下密议,意图谋反……”
看完奏疏,朱棣真是哭笑不得。
老五这点能耐,还想要谋反?
不过,他的确不该把楚御史带去舞音坊。
“父皇,这份奏疏,有些荒谬!”
“五弟,他……他根本就不是这样的人!”
朱棣说道。
此时,朱元璋已经将身子坐直。
“老四,你就不要再为他开脱了。”
“老五有几斤几两,朕难道还不清楚吗?”
“既然你今天来了,那我就当着老五和你的面,把事情说清楚。”
“这次老五必须去一趟云南。”
“第一,算是完成了朕对他的流放。”
“正好那些言官的嘴。”
“第二,老五不是一直想做个太平王爷吗?”
“这次去云南,就当是历练。”
“时间差不多了,朕再把他召回京城。”
“周藩的差事,就由世子代理。”
朱元璋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