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严查到底
闻言,林涛心里狂喜不已。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可就太好了。”
“有这样的货物,绝对让楚管家优先过目。”
“不过,大家都知道。”
“由于海禁政策,那些货物都是由官方,每年配额进一小部分。”
“而市面上的需求,却是非常之大。”
“所以,货源稀缺,价格昂贵。”
“还好的是,我林家跟藩商,有着密切的业务往来。”
“那些货物可以源源不断的弄到。”
“但最大的问题,还得从海上运来。”
林涛说道。
楚潇闻言,故作不解。
“林氏商行,家大业大!”
“难道还有人能够阻止你们进货不成?”
“不知道怎么回事,最近这段时间,兵马司对藩商查得很严。”
“长江水师对水路运输也是严查。”
“之前打通的那些关系网,已经没有什么用。”
“实话告诉你,上次拍卖的那些货品,是最后的库存了。”
“后面的货物,不敢运进来。”
“为了此事,林某真是操碎了心。”
林涛说道。
突然之间,他想起了找白强吃瘪的情景。
心中的怒火,油然而生。
“怎么?”
“就这点小事?”
“兵马司和长江水师,只要贾氏商行的东家动动手指。”
“所有事情就迎刃而解!”
楚潇说道。
诱饵抛出,他端起茶杯轻抿一口。
魏国公贾家,林涛恨不得立即搭上这条线。
“贾氏商行如果能够出面招呼一声。”
“我相信所有事情都可以得到解决。”
“楚管家,我希望你能从中美言几句。”
林涛说道。
他掏出一张百两银票,直接塞到处潇面前。
楚潇放下茶杯,将银票收起来。
“这件事情,我会安排。”
“但下一艘船的货值,我要三分之一的提成。”
既然演戏,那就要做得逼真。
否则,对方怎么相信?
“你说什么?”
林涛听到楚潇狮子大开口,大吃一惊!
一艘船上的货物,全部销售完毕。
没有一万两,也有八千两。
这小子一句话,就要拿走三分之一。
几千两银票不就没了?
“花几千两银票,摆平兵马司和水师的刁难。”
“我想应该是非常值得的。”
“林大少,难道你不愿意吗?”
“你是信不过楚某的本事?”
“或者说,这个主林大少你做不了?”
“是不是需要跟各路东家商量呢?”
楚潇说道。
犹豫之中的林涛,听到他的话。
一时之间被刺激到了。
“怎么可能?”
“这种事情,林某全权做主!”
“只要楚雄兄弟能够安排好一切就行。”
“下一艘船上货物的收益,林某给你三分之一提成便是。”
林涛说道。
“哈哈哈哈!”
“林大少果然是个爽快之人。”
“既然如此,你可以通知船只启航了。”
“快,一天时间!”
“慢,三天时间!”
“所有手续,楚某一定送到林氏商行手里。”
楚潇大笑道。
“好!”
“林某拭目以待!”
林涛说道。
两人举杯,将杯中茶一饮而尽。
……
申时。
东拐拐,西逛逛。
楚潇确认没有被林家人跟踪才回到楚府。
一看见他,老楚就迎了上来。
“老爷,燕王殿下来了。”
“已经等你半天了。”
老楚说道。
“殿下等我?”
楚潇一愣。
“对!”
“今天早上,燕王府还派了一对老农父子来这里看红薯。”
“最后不知道为什么,那个老农一脸怒气,气匆匆就走了。”
“李四说,老农是看见两位小殿下吃烤红薯才生气的。”
“老农满头白发,看上去年纪挺大。”
“脾气十分火爆。”
“送他出门的时候,两位小殿下脸色煞白。”
“我看他们两人的腿都在打抖。”
“半个时辰没过,燕王就跑了过来。”
“他一直等你到现在。”
“午餐都是朱统领送来的。”
老楚低声道。
楚潇眯着眼睛。
“老楚,你是不是太夸张了?”
“那个老农有那么厉害?”
“两位小殿下,可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
“这怎么可能……”
说到这里,楚潇脑海中闪过一道身影。
老农该不会是老朱吧?
微服私访来他这里看红薯?
红薯的事情,朱棣已经说了?
楚潇没有迟疑,抛下老楚奔去。
看见楚潇过来,燕王亲卫拱手致意。
燕王坐在那里,目光盯着两个扎马步的儿子。
“臣见过燕王殿下!”
“今日外出办事,不知道殿下来到楚府。”
“恳请殿下恕罪!”
楚潇躬身道。
朱棣一声叹息,抬手示意他免礼。
“今天过来,也是事有凑巧。”
“早上父皇拿着府上的拜帖,微服来这里查看种植红薯情况。”
“一切原本都好好的。”
“可这两个混账,拿着烤红薯吃,被父皇看到了。”
“不但让他老人家生气,还传口谕告诫我。”
“问我怎么管教高煦和高燧的?”
“一天到晚就只知道吃!”
得到口谕。
朱棣放下手上的军务,一路小跑到处府。
了解事情的真相,为了给朱元璋一个交代。
无奈之下,只好对两个儿子做出惩罚。
他自己也留在这里,等着楚潇回来。
楚潇听完,真是哭笑不得。
“殿下,一定是你把红薯的事情禀报了,皇上太过在意红薯。”
“这几个果子,因为失水过多,品相也没有原来好看。”
“关键不适合拿来培育。”
“所以臣才把它们拿来烤熟吃。”
楚潇说道。
“这一次,父皇应该是误会了。”
“你们两个,立即到前院,给我写个请罪折。”
“我跟楚御史在这里,有事商量。”
朱棣说道。
两兄弟闻言,收起马步,一溜烟跑了出去。
朱能和那些亲卫,也是迅速离开。
朱棣伸手指着凳子,让楚潇坐下。
“黑市走私红薯的事情,昨天我就跟父皇禀报了。”
“这件事情,父皇十分重视。”
“他还口谕我,把这两件事情好好跟进。”
“现在你已经找人,把红薯种植下去。”
“黑市走私的事情,我觉得你跟我一起办最好。”
朱棣说道。
“就是殿下没有开口,我也打算主动跟进此事。”
“黑市的走私,牵扯到倭奴和江南富商勾结。”
“当然,更是涉及到海禁漏洞!”
“既然牵扯广泛,那就必须严查到底。”
“另外,今天我在外面吃饭的时候,意外跟苏州林家人搭上了线。”
楚潇说道。
接着,他把在香满楼的一切情况,告诉了朱棣。
“看来你是想要借此机会打入他们内部。”
“然后掌握证据,把他们一网打尽。”
“水师和兵马司那边,我来替你这个‘楚雄管家’出面。”
朱棣说道。
闻言,林涛心里狂喜不已。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可就太好了。”
“有这样的货物,绝对让楚管家优先过目。”
“不过,大家都知道。”
“由于海禁政策,那些货物都是由官方,每年配额进一小部分。”
“而市面上的需求,却是非常之大。”
“所以,货源稀缺,价格昂贵。”
“还好的是,我林家跟藩商,有着密切的业务往来。”
“那些货物可以源源不断的弄到。”
“但最大的问题,还得从海上运来。”
林涛说道。
楚潇闻言,故作不解。
“林氏商行,家大业大!”
“难道还有人能够阻止你们进货不成?”
“不知道怎么回事,最近这段时间,兵马司对藩商查得很严。”
“长江水师对水路运输也是严查。”
“之前打通的那些关系网,已经没有什么用。”
“实话告诉你,上次拍卖的那些货品,是最后的库存了。”
“后面的货物,不敢运进来。”
“为了此事,林某真是操碎了心。”
林涛说道。
突然之间,他想起了找白强吃瘪的情景。
心中的怒火,油然而生。
“怎么?”
“就这点小事?”
“兵马司和长江水师,只要贾氏商行的东家动动手指。”
“所有事情就迎刃而解!”
楚潇说道。
诱饵抛出,他端起茶杯轻抿一口。
魏国公贾家,林涛恨不得立即搭上这条线。
“贾氏商行如果能够出面招呼一声。”
“我相信所有事情都可以得到解决。”
“楚管家,我希望你能从中美言几句。”
林涛说道。
他掏出一张百两银票,直接塞到处潇面前。
楚潇放下茶杯,将银票收起来。
“这件事情,我会安排。”
“但下一艘船的货值,我要三分之一的提成。”
既然演戏,那就要做得逼真。
否则,对方怎么相信?
“你说什么?”
林涛听到楚潇狮子大开口,大吃一惊!
一艘船上的货物,全部销售完毕。
没有一万两,也有八千两。
这小子一句话,就要拿走三分之一。
几千两银票不就没了?
“花几千两银票,摆平兵马司和水师的刁难。”
“我想应该是非常值得的。”
“林大少,难道你不愿意吗?”
“你是信不过楚某的本事?”
“或者说,这个主林大少你做不了?”
“是不是需要跟各路东家商量呢?”
楚潇说道。
犹豫之中的林涛,听到他的话。
一时之间被刺激到了。
“怎么可能?”
“这种事情,林某全权做主!”
“只要楚雄兄弟能够安排好一切就行。”
“下一艘船上货物的收益,林某给你三分之一提成便是。”
林涛说道。
“哈哈哈哈!”
“林大少果然是个爽快之人。”
“既然如此,你可以通知船只启航了。”
“快,一天时间!”
“慢,三天时间!”
“所有手续,楚某一定送到林氏商行手里。”
楚潇大笑道。
“好!”
“林某拭目以待!”
林涛说道。
两人举杯,将杯中茶一饮而尽。
……
申时。
东拐拐,西逛逛。
楚潇确认没有被林家人跟踪才回到楚府。
一看见他,老楚就迎了上来。
“老爷,燕王殿下来了。”
“已经等你半天了。”
老楚说道。
“殿下等我?”
楚潇一愣。
“对!”
“今天早上,燕王府还派了一对老农父子来这里看红薯。”
“最后不知道为什么,那个老农一脸怒气,气匆匆就走了。”
“李四说,老农是看见两位小殿下吃烤红薯才生气的。”
“老农满头白发,看上去年纪挺大。”
“脾气十分火爆。”
“送他出门的时候,两位小殿下脸色煞白。”
“我看他们两人的腿都在打抖。”
“半个时辰没过,燕王就跑了过来。”
“他一直等你到现在。”
“午餐都是朱统领送来的。”
老楚低声道。
楚潇眯着眼睛。
“老楚,你是不是太夸张了?”
“那个老农有那么厉害?”
“两位小殿下,可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
“这怎么可能……”
说到这里,楚潇脑海中闪过一道身影。
老农该不会是老朱吧?
微服私访来他这里看红薯?
红薯的事情,朱棣已经说了?
楚潇没有迟疑,抛下老楚奔去。
看见楚潇过来,燕王亲卫拱手致意。
燕王坐在那里,目光盯着两个扎马步的儿子。
“臣见过燕王殿下!”
“今日外出办事,不知道殿下来到楚府。”
“恳请殿下恕罪!”
楚潇躬身道。
朱棣一声叹息,抬手示意他免礼。
“今天过来,也是事有凑巧。”
“早上父皇拿着府上的拜帖,微服来这里查看种植红薯情况。”
“一切原本都好好的。”
“可这两个混账,拿着烤红薯吃,被父皇看到了。”
“不但让他老人家生气,还传口谕告诫我。”
“问我怎么管教高煦和高燧的?”
“一天到晚就只知道吃!”
得到口谕。
朱棣放下手上的军务,一路小跑到处府。
了解事情的真相,为了给朱元璋一个交代。
无奈之下,只好对两个儿子做出惩罚。
他自己也留在这里,等着楚潇回来。
楚潇听完,真是哭笑不得。
“殿下,一定是你把红薯的事情禀报了,皇上太过在意红薯。”
“这几个果子,因为失水过多,品相也没有原来好看。”
“关键不适合拿来培育。”
“所以臣才把它们拿来烤熟吃。”
楚潇说道。
“这一次,父皇应该是误会了。”
“你们两个,立即到前院,给我写个请罪折。”
“我跟楚御史在这里,有事商量。”
朱棣说道。
两兄弟闻言,收起马步,一溜烟跑了出去。
朱能和那些亲卫,也是迅速离开。
朱棣伸手指着凳子,让楚潇坐下。
“黑市走私红薯的事情,昨天我就跟父皇禀报了。”
“这件事情,父皇十分重视。”
“他还口谕我,把这两件事情好好跟进。”
“现在你已经找人,把红薯种植下去。”
“黑市走私的事情,我觉得你跟我一起办最好。”
朱棣说道。
“就是殿下没有开口,我也打算主动跟进此事。”
“黑市的走私,牵扯到倭奴和江南富商勾结。”
“当然,更是涉及到海禁漏洞!”
“既然牵扯广泛,那就必须严查到底。”
“另外,今天我在外面吃饭的时候,意外跟苏州林家人搭上了线。”
楚潇说道。
接着,他把在香满楼的一切情况,告诉了朱棣。
“看来你是想要借此机会打入他们内部。”
“然后掌握证据,把他们一网打尽。”
“水师和兵马司那边,我来替你这个‘楚雄管家’出面。”
朱棣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