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拉拢合伙

  “血浓于水,你们倒是有情有义。”

  “巩凡这次犯下弥天大案。”

  “更是一个主犯。”

  “皇上没有下旨将株连九族,已经阿弥陀佛了。”

  “贾大人这样的身份背景,他都没有办法。”

  “我看你还是赶紧回去复命吧!”

  “千万别在这里胡乱走动,小心被有心人检举,把你给牵扯进去。”

  楚潇说道。

  “学生在族里是没落的一支,没有亲近之人。”

  “如果没有巩凡兄当日的助学之恩,也没有我今天的功名。”

  “他今天犯下大案,谁都有资格唾弃他。”

  “唯独学生没有这样的资格。”

  “我只有尽自己的一切力量,争取为他求得一条生路。”

  巩林说道。

  闻言,楚潇也有一种感同身受。

  他现在这副身躯的原主人,当初也是孤苦无依。

  全靠诚意伯府的助学金,才将他的命运改变。

  但为了报恩,将自己折损进去,绝对不可以。

  楚潇伸手,抚着下巴。

  这个“愣头青”,要怎样才能劝解呢?

  看到楚潇反对的态度,巩林也是十分着急。

  “楚……楚御史,实际上,我……我巩氏族里,有一个宝贝!”

  “也许,它……它可以救大兄一命……”

  巩林结巴道。

  “巩贤侄,你先别急!”

  “这件事情,还是由我来说吧!”

  贾怀宇说道。

  随后,他目光看向楚潇。

  “楚贤弟,你有所不知!”

  “巩氏宗族里面,有丹书铁券!”

  “愚兄跟他们已故的老太爷是忘年之交。”

  “当年愚兄游玩杭州的时候,在巩氏祠堂亲眼见过。”

  “如果你拿着这件宝贝找皇上求情,也许有一定的奇效。”

  贾怀宇说道。

  “贾大人,你是不是忘记了一件事情。”

  “胡惟庸、孙大林,他们不是也有丹书铁券吗?”

  “那些倒台的武勋,谁没有丹书铁券?”

  楚潇说道。

  老朱眼里,丹书铁券就是一个空口承诺。

  只要不听话,该杀还是得杀!

  贾怀宇听到他的话,朝着巩林一摆手。

  巩林会意,立即从袖中将一张折好的纸递给楚潇。

  楚潇接过纸,一脸疑惑打开看起来。

  “维乾宁四年岁次丁巳……”

  “卿恕九死,子孙三死!”

  “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

  贾怀宇看着上面,进行解释。

  “这丹书铁券,可是前堂昭宗皇帝李晔,赐给彭城郡王巩森……”

  贾怀宇说道。

  楚潇眼前一亮。

  前世记忆一下涌来。

  巩森铁券!

  后世国家,这可是一级文物啊!

  “贾兄,你是想让楚某,拿这丹书铁券求皇上,对吧?”

  楚潇说道。

  “对!”

  贾怀宇说道。

  楚潇将纸折好,还给巩林。

  “既然如此,贾兄为什么不自己进献呢?”

  “或者说,你可以找燕王殿下啊?”

  闻言,贾怀宇以为他在怀疑自己的另有所图。

  于是,赶紧进行解释。

  “楚兄,你千万别误会!”

  “这次的案件,魏国公府名头被你拿来做局,牵扯实在太深。”

  “姐夫做事,向来稳重。”

  “像这种所谓的正统传承东西,找他帮忙就是两个字——挨批!”

  “我还是觉得找贤弟这个主审官出面更好。”

  “你在皇上面前可以说话,还能够体现你的公正。”

  贾怀宇说道。

  楚潇伸手摸了摸下巴。

  这些传承正统的东西,现在的燕王的确看不上。

  但靖难之后,一切都变了。

  “既然如此,楚某就帮你们这个忙吧!”

  “不过,那巩凡的行为,楚某很是厌恶。”

  “我在奏疏里面,只能求皇上宽赦他一条命。”

  “最终的结果怎么样,还得皇上说了算。”

  楚潇说道。

  “楚御史,学生多谢你的成全!”

  “大兄犯下如此重罪,能够留下一条命,也是祖宗保佑了。”

  巩林跪地道。

  楚潇听到他的话,颔首点头。

  这件事情,的确是巩氏祖宗保佑!

  “你将丹书铁券准备好,听候召见就行!”

  楚潇说道。

  巩林再次叩首,退了出去。

  “贾兄,巩氏的事情,你如此热心。”

  “难道真的只是跟他们老太爷相识吗?”

  楚潇说道。

  “楚兄,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你!”

  “愚兄最近收到消息,皇上已经有意,想要解除海禁。”

  “巩氏家大业大。”

  “哪怕一些旁支也富可敌国。”

  “江浙一带的水运贸易,几乎都被他们垄断。”

  “愚兄想要借此机会,跟他们进行合作。”

  “当然,是正规的藩货贸易……”

  贾怀宇说道。

  “贾兄,你说的这消息可靠吗?”

  楚潇一愣道。

  老朱真的想通了?

  要开始解除海禁了?

  “贤弟,十分可靠!”

  “这次的走私案,每天姐夫都要将案情汇报一次。”

  “看到这样的涉案金额,再想到大明的国库几乎掏空。”

  “皇上没有一点好心情。”

  “今天,他亲自拉着皇太孙、姐夫、晋王,将想解除海禁的想法说了出来。”

  “他们三人,一致认可!”

  “如果不发生怎么意外的话,最近两天的早朝,就会有官员提出这件事情。”

  贾怀宇说道。

  这样的事情,可是老朱的常规操作。

  每次他想推行政策时,都会安排人在早朝张来个“投石问路”。

  反对的官员名字,他会一一记下。

  然后,再一个个进行整治。

  “这样甚好!”

  “海禁解除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大明绝对会屹立宇内。”

  “万国来朝,指日可待!”

  楚潇说道。

  “如此看来,贤弟你也是支持解除海禁的。”

  “既然如此,那就好办了。”

  “趁此机会,哥俩在这里说点实际的事情。”

  “作为走私案的主审,海货的利润有多大,你比谁都清楚。”

  “这样的生意,你有没有兴趣参一股呢?”

  “你只要点头,数不尽的银子就会进入你的腰包!”

  贾怀宇说道。

  闻言,楚潇给了他一个白眼。

  “银子对我来说,没有多少兴趣。”

  “听歌赏舞才是我的最爱。”

  “走吧,今天可是有新的曲目!”

  楚潇说道。

  他写日记的奖励都无法花完。

  做生意挣钱,有意义吗?

  一旦被牵扯进去,那就会变成一件麻烦事。

  何必呢?

  楚潇起身朝外面走去。

  贾怀宇哑口无言。

  看到楚潇的背影,生无可恋。

  一阵愣神之后,才回过神来。

  于是,立即跟了上去。

  ……

  亥时一刻。

  楚潇回府,洗漱完毕。

  坐在书桌前,开始写日记。

  “今天早朝之后,临时收到周王要启程去云南的通报。”

  “我作为礼送团,前往城东凉亭送别。”

  “原本以为周王又要玩出什么花样。”

  “结果这次他是真的要去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