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73:从深山打猎开始崛起 第185章防患于未然

小说:重生73:从深山打猎开始崛起 作者:刀光剑影 更新时间:2025-10-07 07:32:08 源网站:2k小说网
  “这倒是个办法,可是咱哪有懂验钞技术的人才啊,别的不说,就这二十元,咱如果不花时间琢磨,压根看不出来的,如果让收银员这样一张张看,那收费口肯定会堵住,到时候顾客又该抱怨了。”

  方毅却笑着摇了摇头,道:“咱们不懂,可以请银行的人来啊,只需要认出一两个点,能判断出真**就行,没那么复杂。”

  听到这话,王海喜笑颜开,道:“高,你实在是太高了。”

  方毅脑海中还真想到了一个人,那人是县储蓄所的老收银员了,那双眼睛非常毒辣。

  他也是机缘巧合下认识对方的,名字好像叫周江。

  “你马上跟我去一趟储蓄所,无论如何,也得把周师傅请来,另外,通知下去,今天下午营业结束后,所有相关人员留下,参加紧急培训。”

  方毅清楚,这是一场与看不见的对手的赛跑。

  在警方揪出幕后黑手之前,他必须先筑牢自己的防线。

  这场**风波,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治安案件,它正在演变成一场商场信誉和生存能力的严峻考验。

  储蓄所的老周师傅,是个干瘦精悍的老头,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手指因为长年累月摸钞票而带着一种特殊的灵巧。

  听方毅说明来意,又仔细查看了那几张**后,他推了推眼镜,神色凝重。

  “啧,做得是越来越像了,不过,假的真不了。”老周的声音带着一种常年与数字打交道的冷静。

  “方老板,你这个想法对头,机器是死的,人是活的,把人的眼睛练出来,比什么都强。”

  听得出周江对方毅想要采购验钞机的想法还是挺嗤之以鼻的。

  方毅也没反驳,毕竟有求于人家。

  当天下午五点,商场提前半小时歇业。

  所有的收银员,柜组长,甚至包括张勇,王桂兰这些租赁柜台的个体户,都被召集到了商场中央的空地上。

  几十号人搬来板凳坐下,交头接耳,气氛有些紧张又有些新奇。

  方毅简单讲明了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培训的重要性,大家顿时安静下来,脸上都露出了忧虑的神色。

  老周师傅走到前面,手里拿着真假两张二十元钞票,还有一个小小的放大镜。

  “同志们,今天咱们就来上一课,怎么揪出这些李鬼。”他开门见山,声音洪亮。

  培训开始了,老周不愧是个专家,讲得深入浅出,极富耐心。

  “首先,手感到位。”

  他举起真钞,在空中抖了抖,发出清脆的“哗啦”声。

  “听这声,脆生!真钞的纸张是特制的,挺括。”

  他又拿起**,抖了抖,声音闷哑。

  “再摸,”他让前排的几个人轮流触摸,“真钞的人物衣领,盲文点,有没有凹凸感,像摸着小砂纸,假的呢,滑溜溜的,对不对?”

  接着是看水印。

  老周让方毅找来一个强光手电筒,对着灯光照射。

  “真钞的水印,层次分明,人物头像清晰自然,像嵌在纸里面的,你们看这个假的,”他把**凑上去,“模糊一片,像是印上去的,还晕边儿。”

  然后是颜色和花纹。

  “真钞的颜色饱满,线条清晰,尤其是这金色的人民银行字样和图案,有金属光泽,假的颜色发飘,线条有时候会有断线和模糊的地方。”

  老周把放大镜递下去,让大家轮流观察微缩文字和边框的细节。

  他还教了一些土办法,比如用手指蘸点水,在钞票特定位置摩擦,真钞不易掉色,假的可能就会模糊,或者把钞票轻轻对折,真钞的图案拼接精准,假的往往对不齐。

  “最重要的是综合判断!”老周强调,“不能单凭一点就下定论,手感、水印、颜色、图案,这几样结合起来,八九不离十。”

  “遇到拿不准的,客气点,请顾客换一张,或者说咱们这边要仔细核对一下,麻烦他稍等,千万别硬来,也别怕得罪人,咱们这是对国家和群众财产负责!”

  培训持续了近两个小时,老周讲得口干舌燥,学员们听得聚精会神。

  方毅让王海给老周泡了杯高末,又塞了两包好烟,千恩万谢地送走了这位“专家”。

  接下来的几天,效果立竿见影。

  收银员们仿佛都戴上了“透视镜”,精神高度集中,对每一张二十元钞票都格外警惕。

  “同志,您这张钱……麻烦您换一张行吗?有点吃不准。”

  收银员小孙客气地对一个中年男人说。

  男人愣了一下,脸上掠过一丝不自然,嘟囔着“能有啥问题”,但还是换了一张十元和几张零钱。

  小孙暗暗松了口气,把那张可疑的二十元单独放在了一边,下班后交给了方毅。

  经核对,果然是假的!

  类似的情况接连发生。

  几天下来,竟然拦截了几十张**!消息传到派出所,所长都对方毅竖起了大拇指:“方老板,你这招高啊!等于给我们增加了无数个流动岗哨。”

  方毅和王海稍稍松了口气,看来这道临时筑起的防线,开始发挥作用了。

  然而,他们都低估了这股暗流的顽固和狡猾,也低估了它所引发的连锁反应。

  **,已经像病毒一样,渗入了市场的毛细血管。

  商场成功拦截**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小城里传开。

  这原本是件好事,证明了商场管理的严格。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些方毅始料未及的麻烦。

  首先感到压力的是张勇和王桂兰的纽扣店。

  这天下午,一个穿着体面的妇女来买纽扣,一共不过一块钱的纽扣,付款时,她拿出一张二十元。

  王桂兰笑着接过钱,习惯性地用手一捻,心里就“咯噔”一下。

  这手感,太像培训时老周说的那种了,她又对着灯光看了看水印,模糊不清。

  “大姐,您……您这张钱,能不能换一张?”王桂兰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委婉。

  那妇女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看向王桂兰的眼神,也夹杂着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