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73:从深山打猎开始崛起 第211章花落谁家

小说:重生73:从深山打猎开始崛起 作者:刀光剑影 更新时间:2025-10-15 00:58:07 源网站:2k小说网
  说完,不等方毅回应,就挂断了电话。

  方毅握着话筒,眉头紧锁。

  这会是赵德汉的又一记阴招?

  还是真有有心人的善意提醒?

  无论如何,这通电话表明,最后的较量,绝不会风平浪静。

  匿名电话像一根刺,扎在方毅的心头。

  他相信,这绝非空穴来风。

  赵德汉在评审环节做手脚,几乎是必然的。

  对方很可能会抓住“管理经验”这个点大做文章,毕竟,运营一个综合市场与管理一建筑工程队,在表面上确实差异很大。

  距离提交最终投标文件和最后的评审答辩,只剩下不到二十四小时。

  临时调整方案已经来不及,必须在答辩策略和现场应对上想出办法。

  方毅再次召集投标小组核心成员,通报了匿名电话的内容。

  气氛一下子凝重起来。

  “**!赵德汉这孙子,就会玩阴的!”

  王海气得直拍桌子。

  “现在骂也没用。”

  张勇相对冷静,“关键是明天怎么应对。他们要是揪住管理经验不足这点不放,我们怎么反驳?”

  范刚挠着头,一脸愁容:“这……这咋说啊?咱们确实没管过市场啊。”

  方毅沉默着,大脑飞速运转。

  突然,他眼睛一亮,目光落在了墙上贴着的工程队安全管理细则和材料领用流程图上。

  “不,我们有管理经验!”

  方毅猛地站起身,手指点着那些规章制度。

  “运营市场和管理工程队,内核是相通的,都是对人、对物、对流程、对安全、对成本的控制!我们工程队能从一盘散沙到令行禁止,能严格控制材料和成本,能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靠的是什么?就是这套在不断实践中摸索和建立起来的管理制度!”

  他越说思路越清晰,语速也越来越快。

  “我们可以把市场里的每个摊位、每个区域,想象成我们工程队的一个作业小组或者一个项目,把市场的卫生、治安、设施维护,对应我们工地的安全生产、材料保管和设备维护!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和移植我们这套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结合市场的特点进行优化!这比那些只有理论、没有真正带过队伍的公司,更有说服力!”

  方毅的话如同拨云见日,让众人豁然开朗!

  “对啊!”王海兴奋地叫道,“咱们管几十号大老爷们都能管得井井有条,还怕管不了一个市场?”

  张勇也连连点头:“这个角度好!把我们的弱势,包装成我们的独特优势!”

  范刚虽然不太懂具体怎么包装,但见方毅如此有信心,也用力点头:“方毅,你说咋办就咋办!”

  接下来,方毅带领团队,连夜调整答辩策略。

  他们不再回避“缺乏市场直接运营经验”的问题,而是主动出击,将工程队的管理实践作为核心案例,详细阐述如何将项目管理、成本控制、质量安全体系应用到市场运营中,甚至绘制了简单的管理模式移植对比图。

  第二天下午,县综合市场运营权招标评审会,在县**的某间会议室正式举行。

  评审席上坐着来自工商、建设、财政等多个部门的领导和专家,气氛严肃。

  赵德汉的公司代表率先进行了陈述,他们展示了辉煌的业绩、雄厚的技术力量,讲得天花乱坠,赢得了评审们频频点头。

  轮到方毅代表小河村工程队陈述时,他沉稳地走上讲台。

  他没有被对方的气势吓倒,而是从容不迫地开始讲解。

  当讲到关键的管理团队和经验部分时,他果然注意到有几位评审露出了质疑的神色。

  方毅话锋一转,坦然承认:“各位领导,专家,我们商场,包括我们旗下的小河村工程队,确实没有直接运营综合市场的经验。”

  此话一出,会场出现了一些细微的骚动,赵德汉派来的代表嘴角甚至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但方毅紧接着说道:“但是,我们认为,管理的核心是相通的!”

  他随即引出了精心准备的内容,将工程队的组织架构、规章制度、质量控制、成本管理、安全生产等一系列具体实践,如何巧妙地对应和运用到市场管理的各个环节,讲得深入浅出,逻辑清晰,案例生动。

  他最后总结道:“我们可能没有运营市场的现成模板,但我们有一套在实战中锤炼出来的、可复制、可移植的管理体系和一支执行力极强的团队。我们相信,由我们来运营市场,不仅能保证规范有序,更能带来一种贴近实际、高效灵活的‘工匠精神’般的服务!”

  他的陈述结束后,会场一片寂静。

  几位评审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方毅看到,之前那几位面露质疑的评审,此刻眼神中多了几分思考和认可。

  答辩环节结束,最终的结果需要评审组合议后择日公布。走出会议室,方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将己方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

  无论结果如何,他都没有遗憾。

  他知道,这一次,他真正地向那些曾经轻视他们的人,展示了小河村工程队的底蕴和锋芒。

  评审会结束后的几天,对方毅和他的团队而言,是前所未有的煎熬。每一分每一秒都仿佛被拉长了数倍。

  王海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办公室里坐不住,一会儿跑到门口张望,一会儿又凑到方毅跟前,欲言又止。

  “方毅,你说……咱们能成吗?”

  就这几天的时间,王海问过类似的问题不下十遍。

  他眉头拧成了疙瘩。

  “赵德汉那老**肯定没少在底下活动,我听说他昨天还请了工商局的好几个人吃饭……”

  方毅坐在椅子上,看似平静地翻看着工程队的物料台账,但微微颤抖的指尖暴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他何尝不紧张?这次招标,不仅仅是一个项目,更是对他们这支草根队伍能力和价值的终极认可。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事到如今,急也没用。该做的我们都做了,剩下的,交给领导们评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