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殡仪馆出来。
我爸的心情多少有些受影响,但影响也不大。
毕竟爬到了什么样的位置,就要承受多大的风吹雨淋,他早就习以为常。
“所以说外面的世界,并不像你们想的那么简单。”
他背着手又开始教育我:“在商海沉浮这么多年,什么大风大浪我都经历过,但还是防范不了身边人的背刺,如果没有点底蕴摆在这儿,你爹我怕是早就尸骨无存了。”
“人啊,是最不可信的动物,没一个讲道义。”
我说我身边的朋友,都是值得信任的人。
当然我不是要杠他,只是觉得他说得太绝对,因为他自己也在勾心斗角,接触的又都是同频的人,人家肯定也跟他玩心眼。
我爸哼了一声:“等你吃亏,你就知道我说的话对不对了。”
他对我表示不屑,毕竟当爹的永远都觉得儿子是傻白甜。
接着他说起了方觉明:“这个叫方觉明的,这伙人啊,胆子真是不小,上次派人来我这卧底,这次又联合我身边的人来整我儿子。”
“都骑到我头上来了?”
我爸拍着我师父的肩膀说道:“老宋,去调查一下,我看能不能跟这位方先生面对面聊聊。”
我师父点点头,我却皱起了眉头劝道:“爸,真没必要去查,你是商人,他是犯罪分子,你开的是公司,他开的是犯罪集团,招惹这种人只会给自己惹一身骚,讨不到便宜。”
我爸不屑:“这是我要找他麻烦吗,是他三番两次来挑衅我,现在都骑我头上拉屎撒尿了,我还得给他递张纸过去?”
“我不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人。”
“要我说,你跟你姐也早点回来,在外面单打独斗始终有危险,一家人就得整整齐齐的。”
我看着他:“啥整整齐齐的,这可不是什么好话。”
回到车上。
我爸有些想不通:“这闫成啊,多少还是有些可惜,很懂事的一个小辈,你不在家这几年,我每逢生日过节,他都会亲自来探望,准备些礼品。”
“他爸做的事情,我觉得不应该报应在他身上,而且这未免太巧了。”
“如果真是善恶有报,那这社会原本该有多和谐?”
说着,我爸看向我师父:“老宋,你觉得呢,这是不是有点扯淡。”
我师父笑了起来:“这你得请教专业人士,你儿子不在这吗。”
当着长辈的面,我可不敢好为人师,所以谦虚地给他们举了一个例子。
“就像这个学校里面,一个年级它分尖子班和差班,这尖子班就是一班二班三班之类的班级,这差班呢,可能就是排在最后面的那几个班级。”
“这个尖子班的学生,他的‘相’是什么,就是你一看这个人,感觉上就是一个规规矩矩的学生。而这个差班的学生呢,他虽然还是学生的身份,但是他的‘相’,你一看就感觉这好像个校外小流氓,这看起来就不像个学生。”
为什么我要举这个例子,因为这个例子很形象。
假如把尖子班的学生比作人类当中积德的人,这个尖子班的学生他如果犯了错,老师或者校领导会批评他,会给他处分,去引领他走向正途,意思就是我们挽救这个孩子,不能草草开除他,他还有得救。
而差班的学生呢,如果这个学生已经有了小流氓的‘相’,他犯了错,可能老师或者校领导就懒得批评他,心想你还是早点滚蛋吧,我直接给你开除了,免得你将来犯什么大错抹黑了学校,还拉低了升学率。
于是这个差班的学生就被开除了,他就不再是学生了,那么他不上学之后,他可能就真的成了校外小流氓。
这时候我们将‘学生’这个身份,比作‘人’的身份,将‘开除’比作‘死亡’,其实就能很好理解善恶有报的真正概念。
“所以作恶之后突遭意外,这并不是因果关系,而是果果关系,他在之前的功德密度和福报密度就已经非常地低了,他虽然还是人的身份,但已经没有了人的‘相’,这个时候他体现出来的‘相’是畜生道的‘相’。”
“既然有了畜生道的相,他就会去做相匹配的事,就像乐观的人说的都是积极向上的话,而悲观的人说的通常都是很悲观丧气的话一样。”
“此时的他没有福报和功德来支撑,他就会死,当然死只是其中一种形式,还有其他的形式,比如家庭遭遇变故,事业遭受打击,人生跌入低谷。而一个人如果有足够的福报和功德,他做完恶之后,可能不会遭受很大的报应,这就是很多人为什么会觉得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当然,我举的例子并不能完全解释因果报应。
因为这是天道的运行机制,我要是能完全明白,那我就是大师了。
我爸跟我师父听完也恍然大悟:“就好像一语成谶,对吧,好的不灵坏的灵,有些人说了不好的话,他应验就很快,但有的人天天挂在嘴边,也没事。”
“这么说,应验快的这种人,他就是那种本身没有福报和功德来支撑,原本就是要快死的人,所以在死前才会说这种话,因为他已经有了将死之人的‘相’。”
我点点头:“对,这其实是一样的道理。”
就像最近几年的网红圈子里,每年都会死一些人,这些人就是用仅存的福报和功德,来赚取了和自己不匹配的财富,他们在有了这些财富之后,没有及时去把福报和功德重新积累起来,于是触发了‘德不配位’。
我爸还是有些不解,说:“那老子作孽,关儿子什么事呢?闫成又没有做这些事。”
我说:“闫叔中年丧子,这还不是报应吗,你明年要搞垮他公司,这也是报应啊。对于他来说,他的家庭和人生已经完了,处在这样的境遇里,那么他的身体可能也会很快垮掉。”
“至于为什么会牵连闫成,我说不清楚,但是道家的因果论里面,指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前人种的因,会影响后人的果。”
所以人,真得好好做人,有时候哪怕犯错没有得到惩罚,其实无形之中都在消耗自己的福报。
“爸,你得多积点德。”
听到我突然说出这么一句话,我师父在后排笑出声来。
我爸看了我一眼:“是,谨记庄大师教诲。”
我爸的心情多少有些受影响,但影响也不大。
毕竟爬到了什么样的位置,就要承受多大的风吹雨淋,他早就习以为常。
“所以说外面的世界,并不像你们想的那么简单。”
他背着手又开始教育我:“在商海沉浮这么多年,什么大风大浪我都经历过,但还是防范不了身边人的背刺,如果没有点底蕴摆在这儿,你爹我怕是早就尸骨无存了。”
“人啊,是最不可信的动物,没一个讲道义。”
我说我身边的朋友,都是值得信任的人。
当然我不是要杠他,只是觉得他说得太绝对,因为他自己也在勾心斗角,接触的又都是同频的人,人家肯定也跟他玩心眼。
我爸哼了一声:“等你吃亏,你就知道我说的话对不对了。”
他对我表示不屑,毕竟当爹的永远都觉得儿子是傻白甜。
接着他说起了方觉明:“这个叫方觉明的,这伙人啊,胆子真是不小,上次派人来我这卧底,这次又联合我身边的人来整我儿子。”
“都骑到我头上来了?”
我爸拍着我师父的肩膀说道:“老宋,去调查一下,我看能不能跟这位方先生面对面聊聊。”
我师父点点头,我却皱起了眉头劝道:“爸,真没必要去查,你是商人,他是犯罪分子,你开的是公司,他开的是犯罪集团,招惹这种人只会给自己惹一身骚,讨不到便宜。”
我爸不屑:“这是我要找他麻烦吗,是他三番两次来挑衅我,现在都骑我头上拉屎撒尿了,我还得给他递张纸过去?”
“我不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人。”
“要我说,你跟你姐也早点回来,在外面单打独斗始终有危险,一家人就得整整齐齐的。”
我看着他:“啥整整齐齐的,这可不是什么好话。”
回到车上。
我爸有些想不通:“这闫成啊,多少还是有些可惜,很懂事的一个小辈,你不在家这几年,我每逢生日过节,他都会亲自来探望,准备些礼品。”
“他爸做的事情,我觉得不应该报应在他身上,而且这未免太巧了。”
“如果真是善恶有报,那这社会原本该有多和谐?”
说着,我爸看向我师父:“老宋,你觉得呢,这是不是有点扯淡。”
我师父笑了起来:“这你得请教专业人士,你儿子不在这吗。”
当着长辈的面,我可不敢好为人师,所以谦虚地给他们举了一个例子。
“就像这个学校里面,一个年级它分尖子班和差班,这尖子班就是一班二班三班之类的班级,这差班呢,可能就是排在最后面的那几个班级。”
“这个尖子班的学生,他的‘相’是什么,就是你一看这个人,感觉上就是一个规规矩矩的学生。而这个差班的学生呢,他虽然还是学生的身份,但是他的‘相’,你一看就感觉这好像个校外小流氓,这看起来就不像个学生。”
为什么我要举这个例子,因为这个例子很形象。
假如把尖子班的学生比作人类当中积德的人,这个尖子班的学生他如果犯了错,老师或者校领导会批评他,会给他处分,去引领他走向正途,意思就是我们挽救这个孩子,不能草草开除他,他还有得救。
而差班的学生呢,如果这个学生已经有了小流氓的‘相’,他犯了错,可能老师或者校领导就懒得批评他,心想你还是早点滚蛋吧,我直接给你开除了,免得你将来犯什么大错抹黑了学校,还拉低了升学率。
于是这个差班的学生就被开除了,他就不再是学生了,那么他不上学之后,他可能就真的成了校外小流氓。
这时候我们将‘学生’这个身份,比作‘人’的身份,将‘开除’比作‘死亡’,其实就能很好理解善恶有报的真正概念。
“所以作恶之后突遭意外,这并不是因果关系,而是果果关系,他在之前的功德密度和福报密度就已经非常地低了,他虽然还是人的身份,但已经没有了人的‘相’,这个时候他体现出来的‘相’是畜生道的‘相’。”
“既然有了畜生道的相,他就会去做相匹配的事,就像乐观的人说的都是积极向上的话,而悲观的人说的通常都是很悲观丧气的话一样。”
“此时的他没有福报和功德来支撑,他就会死,当然死只是其中一种形式,还有其他的形式,比如家庭遭遇变故,事业遭受打击,人生跌入低谷。而一个人如果有足够的福报和功德,他做完恶之后,可能不会遭受很大的报应,这就是很多人为什么会觉得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当然,我举的例子并不能完全解释因果报应。
因为这是天道的运行机制,我要是能完全明白,那我就是大师了。
我爸跟我师父听完也恍然大悟:“就好像一语成谶,对吧,好的不灵坏的灵,有些人说了不好的话,他应验就很快,但有的人天天挂在嘴边,也没事。”
“这么说,应验快的这种人,他就是那种本身没有福报和功德来支撑,原本就是要快死的人,所以在死前才会说这种话,因为他已经有了将死之人的‘相’。”
我点点头:“对,这其实是一样的道理。”
就像最近几年的网红圈子里,每年都会死一些人,这些人就是用仅存的福报和功德,来赚取了和自己不匹配的财富,他们在有了这些财富之后,没有及时去把福报和功德重新积累起来,于是触发了‘德不配位’。
我爸还是有些不解,说:“那老子作孽,关儿子什么事呢?闫成又没有做这些事。”
我说:“闫叔中年丧子,这还不是报应吗,你明年要搞垮他公司,这也是报应啊。对于他来说,他的家庭和人生已经完了,处在这样的境遇里,那么他的身体可能也会很快垮掉。”
“至于为什么会牵连闫成,我说不清楚,但是道家的因果论里面,指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前人种的因,会影响后人的果。”
所以人,真得好好做人,有时候哪怕犯错没有得到惩罚,其实无形之中都在消耗自己的福报。
“爸,你得多积点德。”
听到我突然说出这么一句话,我师父在后排笑出声来。
我爸看了我一眼:“是,谨记庄大师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