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军悍卒:从鸡蛋换老婆开始! 第365章 瞒天过海

小说:边军悍卒:从鸡蛋换老婆开始! 作者:黑夜残影 更新时间:2025-10-30 01:12:52 源网站:2k小说网
  ();

  社学,便是官营的学塾,跟杨氏一族的私塾差不多,专为孩子启蒙学习而建立。

  社学再往上才是县学。

  辽东的文风不昌,私塾有,但是社学早就荒废了,徒有一个空壳子罢了。

  林枫要培养人才就要循序渐进,先开设社学,然后再开办县学。

  “这社学按照咱辽东现在的人口和财力,可在每个县设官营社学三所,每个县设官营县学一所。”

  杨平安掰着手指给林枫计算。

  “大人,如此一来,咱辽东就有官营的社学十二所,县学四所,里面教授的不必拘泥于经史子集。”

  “您看,咱们辽东军中缺少会管理账目的吧?明算可列入教授的科目之中。”

  “还有,您不总说工坊缺少铁匠,纺织坊缺少熟练的纺织女工吗?”

  “可在社学专门开设这样的科目,让百姓学习技术,到时候进入工坊、如意坊。”

  如意坊的布匹远销南北,供不应求。

  休看两国正在交战,阿拉峰家族那边却对林枫极为客气、礼遇。

  阿拉峰已经来了两封书信,一则与林枫交流布匹增产多卖给他的事情。

  二则阿拉峰决定亲自来辽东一趟,将他那“不争气”的堂兄阿拉坦赎回去。

  林枫听着杨平安的话,不禁说道:“平安,你小子想得还真多,这兴学于辽东本官是一定要推行的。”

  “给你五日时间,拟定出一个章程来,若五日还没有结果,本官可要罚你!”

  林枫成为总兵后事务繁忙,这几日忙着率领三千营往檀州阻击北蛮人的粮道。

  推行辽东社学、县学的事,他实在分身乏术。

  杨平安闻言拱了拱手,说道:“下官遵命!”

  林枫眺望着连绵的棉花地,喃喃道:“快些长起来吧!希望今年秋天来个大丰收!”

  林枫总算明白为何古人会向上天祈求“风调雨顺”了。

  农业社会的生产力低下,吃饭全靠老天爷。

  辽东地广人稀,耕地之前开垦得不算多,导致如今内部的粮食拮据。

  若非林枫有先见之明屯田,又通过辽东商会购置了大批的粮食,现在辽东怕是要生出饥荒。

  没有粮食百姓吃不饱要闹出动乱,没有粮食大军更无法远征,只能固守、袭扰北蛮粮道。

  景泰四年,五月末。

  辽东总兵林枫率辽东骑兵三千营奇袭北蛮粮道,于雾林以南、旧泽两地,先后袭扰北蛮粮道十余次。

  辽东三千营在檀州肆虐,令北蛮大王达延汗头疼不已,派出猛虎、野狼、黑狐三部精锐骑兵与三千营交战。

  三部骑兵精锐再加上北蛮的一部分进入大乾的骑兵,数量有两千余人。

  三千骑兵对五千骑兵,在檀州境内展开一场你追我赶的激战。

  骑兵对战骑兵,与步兵的战法截然不同。

  三部精锐骑兵第一次与三千营正面对决是在旧泽。

  旧泽一马平川,三千营人数占据优势,又有三眼火铳为武器,一战便大败三部精锐。

  斩北蛮骑兵五百余众,缴获战马整整四百六十八匹。

  旧泽一战,打破了北蛮三部骑兵精锐的神话,也打破了北蛮骑兵的胆子。

  不过北蛮骑兵虽然不敢正面迎战,但与辽东骑兵打袭扰、游击战还是行的。

  檀州的军粮路线被辽东军袭扰,对京城外的北蛮军造成了一定影响。

  但这种影响不足以改变战局,大乾的京城依旧岌岌可危。

  江南,应天府,风陵渡口。

  月色如水,风陵渡口今夜格外安静。

  渡口有一群人在安静地等待着船来。

  为首一人戴着黑色的兜帽遮住了半张脸,声音清冷:“还是未曾找到吗?”

  他问了一句,身后一身材魁梧,同样打扮的汉子摇了摇头:“公子,冯记、吕慎、丁昌三人将死者尸体全部埋入山中,三清山广阔无垠,凭借我们的人手……实在找不到。”

  汉子抬起头露出一张果敢刚毅的面容,正是死里逃生的蒙质。

  为首的青年叹了口气,转过身,对着身后遥远的三清山叹息。

  “他们为我而死,而我连他们的尸身都不能好好地收敛、安葬,我,愧对他们。”

  常吉闻言拱了拱手,安慰朱玉:“公子,您是万金之躯,我等为救公子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左立兄弟,还有那位善于口技的先生等,他们不是为救一人。”

  “他们是相信公子您是我大乾未来的希望,还请您振奋精神,带领大乾驱逐北蛮,光复失地!”

  为了营救朱玉,左立留在别院赴死,追随朱玉的幕僚、侍卫、仆从皆死在了里面。

  当年与丁昌同为幕僚的毛奇、吴岱、苏斌三人,也一同葬身火海。

  当日,丁昌去探望秦王朱玉,而屋内假扮秦王之人的话音之所以连丁昌都能瞒过去,乃是得益于一位口技师傅。

  常吉许以重利,令那人卖命,最终也死在了山庄之内。

  秦王遇难的消息传遍天下的同时,秦王朱玉等人暂时栖身于金陵城内,并将秦王获救的消息送往京城,告知大将军常茂。

  常茂思虑再三,命常吉护送秦王朱玉归京,再做安排。

  朱玉心中悲痛,对着三清山的方向行了一礼。

  其他人跟着朱玉一起行礼。

  忽听江面上传来一阵阵的哨音,哨音三长一短。

  “公子,接我们的人来了!”

  常吉搀着朱玉的胳膊,道:“我们快快上船吧!”

  登临大船,一路向北,大概用六七日时间就可抵达北直隶之内。

  这条运河从江南连接北直隶,是输送物资的“大动脉”。

  京城的粮草供应也是依靠这条运河维系的。

  不过随着战事加剧,北蛮时不时袭扰粮道,使得粮道遭受的干扰很严重。

  而当朱玉登上大船的时刻,远在两百里之外的大江之上,一艘大船正缓慢地行驶在江上。

  “吕大人!丁大人!我……我真的不能再喝了。”

  冯记喝得满面通红,眼神逐渐迷离。

  眼瞅着再有几日就能归京,他将荣升为羽林军副统领,与吕慎平起平坐,故而他的心里十分高兴。

  吕蛟举着酒杯,劝酒道:“哎?冯大人,酒逢知己千杯少!我与你还有李大人一见如故,喝!必须喝!”

  李震没比冯记好多少,喝得舌头都直了,晕晕乎乎地说道:“多……多谢大人看重,这酒我……我喝!”

  李震之所以能坐到这张桌子上,是因为他立了功,帮皇帝解决了大麻烦。

  吕慎、丁昌是皇帝的近臣,人家请客劝酒,他不想喝也要喝下去。

  “咕嘟!咕嘟!”

  李震将酒水一饮而尽,冯记见状只能咬着牙,也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冯记喝了酒,只觉得天旋地转,但还是强忍着醉意道:“吕大人,丁大人,末将以后到了京城,还请两位大人多多关照,多多关照。”

  丁昌仰面而笑:“冯大人,咱们都是陛下的心腹,互相关照不是应该的吗?来,再喝一杯!”

  “听说冯大人在京城还没有落脚的地方,正好我有一套宅子闲置,五百两,就算卖给冯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