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璃,到招待所了?”
“嗯,”沈姝璃应了一声,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正题,“阿姨,我有点事情想求您帮忙,不知道会不会太麻烦你们。”
她思来想去,这件事楚家应该能办到,否则她也不会贸然开这个口。
王慧蓉一听她有事相求,立刻收敛了脸上的笑意,神情变得郑重起来:“阿璃,你这是说的哪里话,有什么事情你尽管说,只要阿姨能办到的,一定给你办到!”
话虽说得满,但她心里还是有些惴惴,生怕沈姝璃提出的要求太过棘手,让楚家陷入两难境地。
沈姝璃听着她话语里的真切承诺,心下稍安,便不再绕弯子,将自己的盘算和盘托出。
“阿姨,是这样的,我这几天准备报名下乡,想去墨省那边插队。只是我不想再返回海城,回我家那边的知青办报名,太折腾了……”
“不知道楚叔叔能不能想个办法,在京市替我办好手续,让我直接从京市出发?毕竟这里离墨省也更近一些。”
“若是没办法的话也没事,我回海城报名也是可以的……”
王慧蓉一听,悬着的心顿时落回了原处。
原来只是报名下乡的事。
这种异地报名插队的事情,对于普通人家或许有些门槛,但对楚家来说,不过是楚卓然一句话的事,算不得什么麻烦。
可紧接着,她就反应了过来。
阿璃她说什么?
她要去下乡?
还要去墨省那种冬天能冻死人的地方?
阿璃这样一个娇养着长大的小姑娘,细皮嫩肉,瞧着就是个没干过重活的,怎么能吃得了那种苦?
王慧蓉的眉头立刻就拧了起来,语气里满是心疼和不赞同:“阿璃,你这孩子,你怎么会动了这种念头?听阿姨一句劝,下乡可不是闹着玩的!”
猜到她会劝自己,沈姝璃声音里多了一分柔软的歉意。
“阿姨,您的心意我明白,可这是我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我是一定要去下乡的……”
虽然,王慧蓉知道沈姝璃是个极其聪慧的姑娘,这么做一定有自己的原因,可她完全无法理解,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什么?阿璃,你是不是有什么顾虑?你跟阿姨说。”
“你若是担心自己之前的身份,大可不必。你为国家捐了那么多钱,现在你在京市的名声响亮得很,谁还敢把歪心思动到你这个爱国英雄身上?你没必要非得去乡下吃那份苦头。”
她顿了顿,生怕这孩子一根筋,又放软了声音,抛出了一个更具分量的提议。
“实在不行,阿姨就收你做干女儿,把你的户口落在我们楚家,给你一个清清白白的身份,保证没人敢再拿你的成分说事,无论如何,都比你去下乡吃苦的好!你听阿姨的,好不好?”
沈姝璃握着话筒,指尖微微收紧。
电话那头传来的,是推心置腹的关怀,几乎是掏心掏肺地为她打算,是恨不得将她护在羽翼之下的真挚。
只觉得一股暖流从心底缓缓淌过,让她有片刻的失神。
这种被人当作亲近晚辈,细心指点、处处维护的感觉,有多久没感受过了?
好像,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自从父母不在后,就再也没有体会过了……
楚家的善意,像是寒冬里的一炉炭火,让她忍不住想要靠近。
可理智却在瞬间拉回了她飘远的思绪。
越是温暖,越要警惕。
她不能因为一时的感动,就将楚家也拖入未知的险境。
庇护她的代价,或许就是楚家未来的倾覆。
自己不过救了楚家两条命,总不能让人家搭上全族性命为自己冒险吧?
她不能答应。
更不能拿楚家的未来去赌。
她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份庇护看似稳固,实则依旧暗流汹涌。
虽然这一世。
她做的许多事已经让命运的轨迹发生了偏转,沈家或许已经避开了前世被下放的结局。
但她依旧不敢赌。
前世的记忆里,那位坐镇中枢的老领导这几年的身体每况愈下,渐渐力不从心。
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新的领导人上台执掌大权。
这场席卷全国的运动,背后真正的主导者,会换成另一群更有野心、手段更狠戾的**家。
他们未必会和老领导一条心!赞同且执行他的所有决策!
换句话说,或许老领导会重视她和沈家,可另外那群人却未必!
楚家虽然眼下风光,但在那场巨大的浪潮中,也未必能独善其身。
将自己的命运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是最愚蠢的做法。
最稳妥的法子,是主动跳出这个漩涡中心,去乡下当一名光荣的知青。
反正她有空间在手,里面物资充裕,什么都不缺。
旁人眼里的苦日子,于她而言,并不会太过难熬。
“不是的,阿姨。”沈姝璃的声音温柔却坚定,“是我不想一辈子都活在别人的羽翼之下。您和楚叔叔的好意,像是冬日里的暖阳,我已经觉得很温暖了,不敢再奢求更多。”
“况且,作为新时代的爱国青年,理应响应号召,到广阔天地里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想靠自己的双手,真正地去为国家建设做点贡献,我认为是一件很光荣的事。”
这番话,说得大义凛然,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意味,完全符合这个时代对进步青年的要求。
也是眼下最无懈可击的理由。
她将自己的决定,上升到了‘觉悟’的高度。
果然,电话那头的王慧蓉沉默了。
在这个时代,任何个人的意愿,在‘国家号召’和‘思想觉悟’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
沈姝璃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若她再劝,倒显得她思想落后,拖爱国青年的后腿了。
王慧蓉只觉得一口气堵在胸口,上不来也下不去。
她是真的心疼这个孩子,明明有更好的路可以走,偏偏要选最苦的那一条。
沉默了片刻,随即传来压抑不住的抽泣声。
她哽咽着,话都说不连贯:“你这孩子……怎么就这么犟呢?墨省那地方,一到冬天能把人骨头都冻酥了,你一个南方姑娘,怎么受得了?阿姨是真心想帮你……你这样……你让阿姨怎么能放心啊……”
听着那头的哭声,沈姝璃有些手足无措。
她不怕硬碰硬的刁难,却最招架不住这种柔软的关切。
“阿璃,到招待所了?”
“嗯,”沈姝璃应了一声,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正题,“阿姨,我有点事情想求您帮忙,不知道会不会太麻烦你们。”
她思来想去,这件事楚家应该能办到,否则她也不会贸然开这个口。
王慧蓉一听她有事相求,立刻收敛了脸上的笑意,神情变得郑重起来:“阿璃,你这是说的哪里话,有什么事情你尽管说,只要阿姨能办到的,一定给你办到!”
话虽说得满,但她心里还是有些惴惴,生怕沈姝璃提出的要求太过棘手,让楚家陷入两难境地。
沈姝璃听着她话语里的真切承诺,心下稍安,便不再绕弯子,将自己的盘算和盘托出。
“阿姨,是这样的,我这几天准备报名下乡,想去墨省那边插队。只是我不想再返回海城,回我家那边的知青办报名,太折腾了……”
“不知道楚叔叔能不能想个办法,在京市替我办好手续,让我直接从京市出发?毕竟这里离墨省也更近一些。”
“若是没办法的话也没事,我回海城报名也是可以的……”
王慧蓉一听,悬着的心顿时落回了原处。
原来只是报名下乡的事。
这种异地报名插队的事情,对于普通人家或许有些门槛,但对楚家来说,不过是楚卓然一句话的事,算不得什么麻烦。
可紧接着,她就反应了过来。
阿璃她说什么?
她要去下乡?
还要去墨省那种冬天能冻死人的地方?
阿璃这样一个娇养着长大的小姑娘,细皮嫩肉,瞧着就是个没干过重活的,怎么能吃得了那种苦?
王慧蓉的眉头立刻就拧了起来,语气里满是心疼和不赞同:“阿璃,你这孩子,你怎么会动了这种念头?听阿姨一句劝,下乡可不是闹着玩的!”
猜到她会劝自己,沈姝璃声音里多了一分柔软的歉意。
“阿姨,您的心意我明白,可这是我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我是一定要去下乡的……”
虽然,王慧蓉知道沈姝璃是个极其聪慧的姑娘,这么做一定有自己的原因,可她完全无法理解,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什么?阿璃,你是不是有什么顾虑?你跟阿姨说。”
“你若是担心自己之前的身份,大可不必。你为国家捐了那么多钱,现在你在京市的名声响亮得很,谁还敢把歪心思动到你这个爱国英雄身上?你没必要非得去乡下吃那份苦头。”
她顿了顿,生怕这孩子一根筋,又放软了声音,抛出了一个更具分量的提议。
“实在不行,阿姨就收你做干女儿,把你的户口落在我们楚家,给你一个清清白白的身份,保证没人敢再拿你的成分说事,无论如何,都比你去下乡吃苦的好!你听阿姨的,好不好?”
沈姝璃握着话筒,指尖微微收紧。
电话那头传来的,是推心置腹的关怀,几乎是掏心掏肺地为她打算,是恨不得将她护在羽翼之下的真挚。
只觉得一股暖流从心底缓缓淌过,让她有片刻的失神。
这种被人当作亲近晚辈,细心指点、处处维护的感觉,有多久没感受过了?
好像,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自从父母不在后,就再也没有体会过了……
楚家的善意,像是寒冬里的一炉炭火,让她忍不住想要靠近。
可理智却在瞬间拉回了她飘远的思绪。
越是温暖,越要警惕。
她不能因为一时的感动,就将楚家也拖入未知的险境。
庇护她的代价,或许就是楚家未来的倾覆。
自己不过救了楚家两条命,总不能让人家搭上全族性命为自己冒险吧?
她不能答应。
更不能拿楚家的未来去赌。
她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份庇护看似稳固,实则依旧暗流汹涌。
虽然这一世。
她做的许多事已经让命运的轨迹发生了偏转,沈家或许已经避开了前世被下放的结局。
但她依旧不敢赌。
前世的记忆里,那位坐镇中枢的老领导这几年的身体每况愈下,渐渐力不从心。
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新的领导人上台执掌大权。
这场席卷全国的运动,背后真正的主导者,会换成另一群更有野心、手段更狠戾的**家。
他们未必会和老领导一条心!赞同且执行他的所有决策!
换句话说,或许老领导会重视她和沈家,可另外那群人却未必!
楚家虽然眼下风光,但在那场巨大的浪潮中,也未必能独善其身。
将自己的命运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是最愚蠢的做法。
最稳妥的法子,是主动跳出这个漩涡中心,去乡下当一名光荣的知青。
反正她有空间在手,里面物资充裕,什么都不缺。
旁人眼里的苦日子,于她而言,并不会太过难熬。
“不是的,阿姨。”沈姝璃的声音温柔却坚定,“是我不想一辈子都活在别人的羽翼之下。您和楚叔叔的好意,像是冬日里的暖阳,我已经觉得很温暖了,不敢再奢求更多。”
“况且,作为新时代的爱国青年,理应响应号召,到广阔天地里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想靠自己的双手,真正地去为国家建设做点贡献,我认为是一件很光荣的事。”
这番话,说得大义凛然,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意味,完全符合这个时代对进步青年的要求。
也是眼下最无懈可击的理由。
她将自己的决定,上升到了‘觉悟’的高度。
果然,电话那头的王慧蓉沉默了。
在这个时代,任何个人的意愿,在‘国家号召’和‘思想觉悟’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
沈姝璃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若她再劝,倒显得她思想落后,拖爱国青年的后腿了。
王慧蓉只觉得一口气堵在胸口,上不来也下不去。
她是真的心疼这个孩子,明明有更好的路可以走,偏偏要选最苦的那一条。
沉默了片刻,随即传来压抑不住的抽泣声。
她哽咽着,话都说不连贯:“你这孩子……怎么就这么犟呢?墨省那地方,一到冬天能把人骨头都冻酥了,你一个南方姑娘,怎么受得了?阿姨是真心想帮你……你这样……你让阿姨怎么能放心啊……”
听着那头的哭声,沈姝璃有些手足无措。
她不怕硬碰硬的刁难,却最招架不住这种柔软的关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