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293章 学不会

小说: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作者:就爱啃鸡翅 更新时间:2025-09-07 04:13:58 源网站:2k小说网
  “绑腿?”

  郑芝凤看着赵老八递过来的两根长布条,一脸茫然。

  赵老八拿起一根布条,一边示范一边解释道:

  “没错,先绑腿,这也是当年咱大王教的。”

  “具体为啥我也说不全乎,好像是什么活络筋脉,防止小腿酸胀水肿,这样走长远路途才不容易累。”

  “不仅如此,腿上绑紧了,还能防止林子里的荆棘剐蹭,蛇虫鼠蚁等等。”

  “反正你跟着做就是了,我还能害你咋的?”

  “好多老弟兄长途行军,全靠绑腿撑着,脚上才没出问题。”

  郑芝凤将信将疑地点点头,接过布条,学着赵老八的样子,坐在木墩上,将裤腿挽起。

  只见赵老八将布条一端踩在脚下,另一端开始从小腿脚踝处,一圈一圈往上缠绕。

  “不要太松,也不能太紧,能伸进去一指的距离最好。”

  “这样绑力道均匀,既不会太紧,影响气血流通,也不会太松失去作用。”

  赵老八一边解释着要点,一边指导郑芝凤操作。

  缠绕时,他还特意将裤腿上的布边压住,防止散开,一直缠到膝盖下方时才打结固定,手法娴熟无比。

  郑芝凤也依样画葫芦,虽然动作笨拙,但在赵老八的指点下,总算勉强完成了。

  接着是穿戴甲胄。

  一阵淅淅索索的忙碌后,郑芝凤总算将布面甲套在身上,系好了绊甲绦。

  他蹦跶了两下,感受着身上二三十斤的负重,觉得似乎还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他不由松了口气,暗自庆幸不用去扛那虎蹲炮。

  “慢着!”

  赵老八又发现了问题,他围着郑芝凤转了一圈,侧耳倾听,

  “你身上怎么有叮叮当当的响声?”

  “这可不行!夜袭讲究的是鸦雀无声!”

  “你这铁器碰撞之声,在夜里能传出去老远,岂不是给敌人通风报信?”

  说着,他又从辅兵手里拿来几根布条,递给郑芝凤,

  “拿着,用这些布条,把腰刀吞口、箭囊搭扣、甲叶边缘等所有**在外的铁器,都给我缠紧实了。”

  此时,郑芝凤的心里已经对这支军队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些小细节,就算拿着银子,都没人能教给他,如今这么轻易就能学到,他哪里还敢有丝毫不满。

  这趟真他**来对了!

  一切准备妥当,在队官嘹亮的号令声中,队伍集合完毕,开始了二十里的长途负重行军。

  起初三五里时,郑芝凤还觉得有些轻松,甚至还有心情欣赏周围的景色。

  山路虽然崎岖,但队伍却整整齐齐,保持着稳定的速度,前呼后应,无人喧哗。

  阳光穿过树林洒在地上,耳边是沙沙的脚步声和偶尔的鸟鸣。

  可随着路程的增加,坡度变得越发陡峭,脚下的碎石土坡也越来越难行。

  郑芝凤开始感到呼吸急促,额头不断冒着汗。

  肩膀上布面甲的带子仿佛勒进了肉里,腰间的水壶和刀鞘正随着步伐,不断撞击着他的髋骨,让他举步维艰。

  反观周围的汉军士兵,虽然也同样汗流浃背,呼吸粗重,但脚下步伐依旧稳健,队形丝毫不见错乱。

  而前头领路的老兵们更是显得游刃有余,走着走着还能提醒身旁的亲兵注意脚下,调整呼吸。

  郑芝凤几人的脚步越来越慢,甚至队伍最后,扛着虎蹲炮的三个士兵都超过了他们。

  走到最后,他们已经被甩开了老远,早已见不到前方队列的身影。

  只有赵老八带着两个老兵,默默地站在不远处,等着郑芝凤一行人。

  郑芝凤感觉自己快要散架了,他虽然也是行伍之人,经历过风浪搏杀,但毕竟是海寇出身。

  海战多是凭勇力跳帮近战,或者是操炮对轰,从没经历过这么长时间,高负重的陆上行军。

  尤其是贵州的山路,忽上忽下,蜿蜒曲折,非常消耗体力。

  郑芝凤的双腿如同灌了铅,胸口火辣辣的,汗水迷住了眼睛,根本来不及擦,只能机械的沿着土路慢慢挪动步子。

  空旷的山道上,只剩下粗重的喘息声和时不时吹来的凉爽山风。

  这二十里山地,感觉比海上航行二百里还要漫长。

  等终于抵达终点时,郑芝凤几乎是瞬间脱力,直接瘫软在地。

  他四仰八叉地躺在地上,连一根手指头都不想动弹,差点以为自己要累死过去。

  也不知道躺了多久,直到一阵**的饭菜香味飘来,才将郑芝凤从昏睡中勾醒。

  他被随从搀扶起来,摇摇晃晃地赶到了食堂。

  今晚的伙食格外丰盛,大锅里装着热气腾腾、油光闪闪的炖肉,还有整盆的鸡鸭,管够的白米饭,甚至每人都分到了三碗浊酒。

  吃了这顿,第二天他们便要拔营起寨,趁夜前往茶山关渡口上游。

  郑芝凤饿得前胸贴后背,也顾不上什么体面了,抄起碗筷便开始狼吞虎咽起来。

  炖肉软烂咸香,入口即化,一口下去,满足感充斥着他疲惫不堪的身体。

  郑芝凤一连扒了三大碗饭,才感觉缓过劲来。

  抬头一看,对面的赵老八更是风卷残云,已经盛了第五碗饭,正就着肉汤吃得呼啦作响。

  郑芝凤看得目瞪口呆,忍不住问道:

  “赵队正,你这……胃口有点儿好啊!”

  旁边一个老兵闻言笑道:

  “郑兄弟,你刚来不清楚。”

  “这厮为啥叫赵老八,可不是家里排行第八,是因为他**的能吃八碗。”

  “这名号才算叫开了。”

  赵老八也不介意,嘿嘿一笑,抹了把嘴:

  “吃饱了才有力气杀敌!”

  “明天可是硬仗!”

  郑芝凤这才恍然大悟,也跟着笑了起来,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

  饭后,天色已经彻底暗下。

  郑芝凤本以为还要去识字,可赵老八却摇了摇头:

  “今天免了。”

  “咱们要养精蓄锐,明天傍晚就要动身,李游击留了十二个时辰给咱们休息。”

  回到帐篷,郑芝凤只觉浑身酸疼,眼皮打架,靴子都懒得脱,倒头就想睡。

  可他刚躺**,却被赵老八一把拉了起来:

  “别急着挺尸。”

  ”先烫脚,挑水泡。”

  郑芝凤累得眼睛都睁不开了:

  “啊?”

  “还烫什么脚?挑什么水泡?”

  赵老八也不废话,直接把他的靴子拽了下来,又扒掉袜子,捏着他的脚踝道:

  “你自己瞧瞧!”

  郑芝凤强打精神,借着帐篷里微弱的油灯光亮低头一看,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他双脚脚底、脚趾侧面、脚跟处,已经磨起了好几个大小不一、亮晶晶的水泡。

  有的甚至已经连成了一片,看着就吓人。

  赵老八见他惊慌的脸色,安慰道:

  “正常,你们跑船的,没走过什么远路。”

  “猛地走这么长的山路,还负着重,不起泡才怪。”

  “等以后走得多了,皮糙肉厚,自然就好了。”

  “这水泡要是不管它,明天晚上再走几十里山路,非得磨烂了不可,到时候可就真寸步难行了。”

  “烫脚能活络气血,缓解疲劳。”

  “挑破水泡,把里面的水放出来,再抹上草药,明天就好了,不然疼死你。”

  郑芝凤听完恍然大悟,原来行军走路还有这么多学问,怪不得那帮老兵都在等着打水泡脚。

  很快,辅兵帮郑芝龙一行人,抬了四盆热水过来。

  道谢后,郑芝凤才把双脚慢慢浸入热水中,那舒爽的感觉让他不自觉地长叹一声,浑身的疲惫都化解了不少。

  泡了一刻钟,等脚上皮肤发红皱起后,赵老八才让郑芝凤擦干脚,准备挑水泡。

  只见他从布包里取出一根细针,在油灯上反复烧了几遍。

  赵老八手法娴熟,他并不直接将水泡捅破,而是用针尖在水泡边缘挑破一个小口,随后轻轻按压鼓起处。

  “看好了,这水泡面上的皮绝不能撕开,否则容易生出脓血。”

  “等里面的水流干了,然后用干净布条裹上……”

  赵老八一边操作,一边低声讲解着要点:

  “……针要一定烧过,不能硬撕皮,得让水慢慢流干……”

  郑芝凤忍着刺痛,看着赵老八专注的神情,忍不住问道:

  “赵队正,你们……以前都是这么过来的?”

  “可现在你们已经占下了四川,想必军中骡马也不少吧,为何还要用腿行军?”

  “骑马不行吗?”

  赵老八头也不抬,继续忙着手上的活计:

  “骡马有什么用?”

  “在这贵州地界,能倚仗的还得是咱们的双腿。”

  “这里不是北边大平原,到处是深沟险涧、密林陡坡,很多地方骡马根本过不去,还得靠人扛。”

  “再说了,畜生终究是畜生,不通人意,不可能一点声音都不传出来。”

  “夜袭时,讲究的是鸦雀无声,骡马万一打个响鼻、踩滑了蹄子,或者被惊着了,嘶叫乱窜起来,岂不是把全军都暴露了?”

  “在狭窄山道上,一匹马受惊摔倒,就能把后面队伍堵得严严实实,半天动弹不得。”

  “骡马这些牲口,在夜间尤其胆小,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很容易受惊冲得队形大乱。”

  “大王早就说过,入山不与马争道,还是这双走过千山万水的腿脚最可靠!”

  说罢,赵老八将手上的工具递给郑芝凤,

  “行了,剩下的你自己挑。”

  “挑完了裹一层干净土布,第二天就没事儿了。”

  郑芝凤接过细针,看着帐内一个个专心备战的士兵,心中无比感慨。

  他不禁在心里问自己,这趟虽然在贵州学了不少东西,可回去后,他真的能把这些教给郑家人吗?

  这些严苛的纪律,繁琐的细节,郑家手底下的那帮水贼能接受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