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军寨这台高效的机器,在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数百人和大量物资时,立刻展现了其强大的消化能力。处置过程雷厉风行,条理分明。
那数百青壮劳力,尚未看清环境,便按照流程,先被登记造册,再被引领至西边新开辟的营地。
这里条件简陋,栅栏高耸,岗哨林立,气氛肃杀。
负责此事的部将刘冲站在一个土台上,声音冷硬,没有任何废话:“都听好了!这里是黑山军寨,边塞之地,讲究的是规矩和力气。
不管你们以前是干什么的,也不管你们与谁沾亲带故,到了这儿,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
“从今天起,你们将落户军寨,会有人教你们这里的规矩,给你们饭吃,给肉吃,吃饱穿暖。
但也得给老子拿出力气来干活、训练!以后就是军寨的自己人,有地种,有饷拿。表现优异者被提拔重用,偷奸耍滑、心怀鬼胎的……”
刘冲本就是山贼出身,浑身带着煞气。目光如刀子般扫过下面一张张或惶恐或不服的脸,“……边塞苦寒,缺的不是人,是听话的牲口!开春化冻,荒地多得是,干得多,分得多。”
简单粗暴的训话,配合周围甲士手中明晃晃的兵刃,瞬间击溃了大部分人的侥幸心理。
这些青壮被迅速打散编队,由老兵带着开始了适应性的基础训练。他们是一笔宝贵的劳动力,但也需要彻底“消毒”和打磨才能为军寨所用。
至于那百来个良家子弟,则早就被单独列出。
“良家子弟”指的是家世清白、职业正当、财产达标、非**籍出身的人家子弟,他们在**、军事、婚姻等方面享有较多机会和优待,在大周,是国家选拔兵员和官员的重要来源。
一句话,他们家境不错,能识文断字,这是军寨急缺的人才。大部分人虽然也受了惊吓,但顾及面皮和身份,表现出读书人该有的风骨。
关键是,苏亮招呼没有把他们招呼走,一估计是苏家看不上,二是这些人是被拉来充数的。
这个争取过来的机会还是蛮大的,
李恒亲自出面,将他们编入附寨的文吏队伍,由人带着,处理些抄写、登记、核算之类的事务。
赵开明皮笑肉不笑地“勉励”他们:“诸位都是读过书、明事理的,到了军寨,正好一展所长。
好好做事,自有前程,表现优异者会被提拔。秦知寨早就有命,与苏监镇商议决定,只要有本事,就能得到一官半职,如各曹副使、参军。
若还是抱着公子脾气,以为能在此地作威作福……呵呵,军寨的规矩,比其他州城严苛得多。
能做事,留下,提拔;不能做事,寨里的牲口棚和来年的荒地,倒也不多你们几副碗筷。”
这番话软中带硬,让这些原本想着来“捞油水”、“混资历”的子弟们彻底清醒,意识到这边寨绝非善地,有机会不假,却也胡来不得。只能暂时收起心思,战战兢兢地开始做事。
另一边,李双率领的那两三百厢军,待遇是截然不同的。他们被人引到早已准备好的营区。
虽然行动范围受到限制,但热腾腾的饭菜、大块的炖肉,甚至还有限量的浊酒供应,让这些一路辛苦的军汉们顿时大喜,感谢连连。
军寨方面派出的秦小六,张龙等军官陪着笑脸,说着“弟兄们辛苦”、“敞开肚皮吃喝”、“苏大人自有安排”之类的场面话,气氛看似融洽和谐。
这种区别对待,既是为了稳住这支武装力量,也是为了凸显出苏大人权势,方便后续计划。
而李双和何方等人回家探望,他们在军寨的家属早已得到消息,团聚之时,自是百感交集。不敢过多议论,只是再三叮嘱要谨慎行事。
短暂的团聚后,李双与何方便来到军寨核心区域的官署。这里戒备森严,更显朴实和肃穆。
秦猛亲自在一间暖阁内设宴款待。菜肴不算奢华,但量大实在,酒也是上等好酒北风烈。
“辛苦了!”秦猛亲自为二人斟酒,目光锐利却带着赞许,“此番事儿初成,二位功不可没。”
“来,先满饮此杯,暖暖身子!”
秦猛与两人喝了碗酒后,立刻神色肃穆的任命。
“何方,你便在军寨安心做事,我已批准你为水曹参军,执掌运输队,维系军寨水上粮道运转。
李双,我还是比较看好你的,已经保举你为卫戍营部将,待到功成身退返回,随时能赴任。”
“另外每人再追赏百两银子。”
秦猛拍了拍手,立刻有两名亲兵各端着托盘上前。红绸打底上放着任命文书和一堆银锭。
这个水曹负责粮食运输,可是个肥缺。卫戍营部将,可要比地方军队副指挥职位强出不少。
何况还有白花花的银子赏赐。
这可比崔文远一句口头褒奖重用,实在得太多。
何方,李双两人大喜过望,心中自有比较。捧着酒碗起身谢过:“多谢大人提拔,我敬您。”
“这是你们应得的,好好做事。”秦猛大方摆手。他不太懂官场门道,但却知道,人都有私心,都想得利益过好日子,而他也愿意给机会。
酒过三巡,气氛热络起来。
何方率先详细汇报了此次运送来的物资清单:“大人,此次苏家和崔文远算是下了本钱。
共计有:上等粟米一千二百石,棉衣五百套,厚棉被三百床,皮甲三百副,制式腰刀四百把,长矛五百。另有铜钱五大车,约合三千贯。”
除了上述,从苏亮和他那几个贴身随从的马鞍袋、行李中,搜出散碎银两合计约千余两,还有藏匿的银票,面额加起来有五千两之多。
秦猛听着,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眼中精光闪烁。这批物资,尤其是粮食和武器装备,对军寨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大大缓解了压力。
李双接着补充了幽州方面的动态:“崔文远那边,看来是信以为真了。他催促苏珩尽快掌握军寨实权,拉拢人心,并暗示后续可能还有‘支持’。
苏家也是全力投入,指望着苏亮等人能在此站稳脚跟,将来好分一杯羹。目前看,他们并未起疑。”
秦猛满意地点点头:“好!他们越是放心,我们的时间就越充裕。”他看向李双,神色严肃起来,“李指挥,你返回幽州后,一切照旧,但要更加小心。
崔文远若有任何新的指示,或幽州有任何风吹草动,务必设法及时传递消息。军寨这边,会继续‘配合’苏大人演好这出戏。
你要让他们觉得,他们的投资正在见效,军寨正在逐步落入‘掌控’。”
李双郑重点头:“大人放心,属下定不负所托!”
这场小范围的宴饮,直至深夜方散。
席间不仅仅是接风,更是对下一步行动的周密部署。
秦猛需要李双这颗棋子,在幽州继续为军寨争取时间和资源。
两日后,经过休整,李双带着百余名心腹厢军,押解着少量“回礼”踏上了返回幽州城的道路。
他们留下的,是军寨急需的物资、人力,以及一个更加扑朔迷离,却对军寨愈发有利的局面。
李双带着“回礼”和任务返回幽州后,军寨的注意力便集中到了那批被扣押的“良家子弟”身上。
对付这些世家纨绔,甚至无需秦猛这位知寨官亲自过问,接受他手把手教导的王良和牛五,由这两位“专业人士”实战练手,便已足够。
那数百青壮劳力,尚未看清环境,便按照流程,先被登记造册,再被引领至西边新开辟的营地。
这里条件简陋,栅栏高耸,岗哨林立,气氛肃杀。
负责此事的部将刘冲站在一个土台上,声音冷硬,没有任何废话:“都听好了!这里是黑山军寨,边塞之地,讲究的是规矩和力气。
不管你们以前是干什么的,也不管你们与谁沾亲带故,到了这儿,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
“从今天起,你们将落户军寨,会有人教你们这里的规矩,给你们饭吃,给肉吃,吃饱穿暖。
但也得给老子拿出力气来干活、训练!以后就是军寨的自己人,有地种,有饷拿。表现优异者被提拔重用,偷奸耍滑、心怀鬼胎的……”
刘冲本就是山贼出身,浑身带着煞气。目光如刀子般扫过下面一张张或惶恐或不服的脸,“……边塞苦寒,缺的不是人,是听话的牲口!开春化冻,荒地多得是,干得多,分得多。”
简单粗暴的训话,配合周围甲士手中明晃晃的兵刃,瞬间击溃了大部分人的侥幸心理。
这些青壮被迅速打散编队,由老兵带着开始了适应性的基础训练。他们是一笔宝贵的劳动力,但也需要彻底“消毒”和打磨才能为军寨所用。
至于那百来个良家子弟,则早就被单独列出。
“良家子弟”指的是家世清白、职业正当、财产达标、非**籍出身的人家子弟,他们在**、军事、婚姻等方面享有较多机会和优待,在大周,是国家选拔兵员和官员的重要来源。
一句话,他们家境不错,能识文断字,这是军寨急缺的人才。大部分人虽然也受了惊吓,但顾及面皮和身份,表现出读书人该有的风骨。
关键是,苏亮招呼没有把他们招呼走,一估计是苏家看不上,二是这些人是被拉来充数的。
这个争取过来的机会还是蛮大的,
李恒亲自出面,将他们编入附寨的文吏队伍,由人带着,处理些抄写、登记、核算之类的事务。
赵开明皮笑肉不笑地“勉励”他们:“诸位都是读过书、明事理的,到了军寨,正好一展所长。
好好做事,自有前程,表现优异者会被提拔。秦知寨早就有命,与苏监镇商议决定,只要有本事,就能得到一官半职,如各曹副使、参军。
若还是抱着公子脾气,以为能在此地作威作福……呵呵,军寨的规矩,比其他州城严苛得多。
能做事,留下,提拔;不能做事,寨里的牲口棚和来年的荒地,倒也不多你们几副碗筷。”
这番话软中带硬,让这些原本想着来“捞油水”、“混资历”的子弟们彻底清醒,意识到这边寨绝非善地,有机会不假,却也胡来不得。只能暂时收起心思,战战兢兢地开始做事。
另一边,李双率领的那两三百厢军,待遇是截然不同的。他们被人引到早已准备好的营区。
虽然行动范围受到限制,但热腾腾的饭菜、大块的炖肉,甚至还有限量的浊酒供应,让这些一路辛苦的军汉们顿时大喜,感谢连连。
军寨方面派出的秦小六,张龙等军官陪着笑脸,说着“弟兄们辛苦”、“敞开肚皮吃喝”、“苏大人自有安排”之类的场面话,气氛看似融洽和谐。
这种区别对待,既是为了稳住这支武装力量,也是为了凸显出苏大人权势,方便后续计划。
而李双和何方等人回家探望,他们在军寨的家属早已得到消息,团聚之时,自是百感交集。不敢过多议论,只是再三叮嘱要谨慎行事。
短暂的团聚后,李双与何方便来到军寨核心区域的官署。这里戒备森严,更显朴实和肃穆。
秦猛亲自在一间暖阁内设宴款待。菜肴不算奢华,但量大实在,酒也是上等好酒北风烈。
“辛苦了!”秦猛亲自为二人斟酒,目光锐利却带着赞许,“此番事儿初成,二位功不可没。”
“来,先满饮此杯,暖暖身子!”
秦猛与两人喝了碗酒后,立刻神色肃穆的任命。
“何方,你便在军寨安心做事,我已批准你为水曹参军,执掌运输队,维系军寨水上粮道运转。
李双,我还是比较看好你的,已经保举你为卫戍营部将,待到功成身退返回,随时能赴任。”
“另外每人再追赏百两银子。”
秦猛拍了拍手,立刻有两名亲兵各端着托盘上前。红绸打底上放着任命文书和一堆银锭。
这个水曹负责粮食运输,可是个肥缺。卫戍营部将,可要比地方军队副指挥职位强出不少。
何况还有白花花的银子赏赐。
这可比崔文远一句口头褒奖重用,实在得太多。
何方,李双两人大喜过望,心中自有比较。捧着酒碗起身谢过:“多谢大人提拔,我敬您。”
“这是你们应得的,好好做事。”秦猛大方摆手。他不太懂官场门道,但却知道,人都有私心,都想得利益过好日子,而他也愿意给机会。
酒过三巡,气氛热络起来。
何方率先详细汇报了此次运送来的物资清单:“大人,此次苏家和崔文远算是下了本钱。
共计有:上等粟米一千二百石,棉衣五百套,厚棉被三百床,皮甲三百副,制式腰刀四百把,长矛五百。另有铜钱五大车,约合三千贯。”
除了上述,从苏亮和他那几个贴身随从的马鞍袋、行李中,搜出散碎银两合计约千余两,还有藏匿的银票,面额加起来有五千两之多。
秦猛听着,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眼中精光闪烁。这批物资,尤其是粮食和武器装备,对军寨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大大缓解了压力。
李双接着补充了幽州方面的动态:“崔文远那边,看来是信以为真了。他催促苏珩尽快掌握军寨实权,拉拢人心,并暗示后续可能还有‘支持’。
苏家也是全力投入,指望着苏亮等人能在此站稳脚跟,将来好分一杯羹。目前看,他们并未起疑。”
秦猛满意地点点头:“好!他们越是放心,我们的时间就越充裕。”他看向李双,神色严肃起来,“李指挥,你返回幽州后,一切照旧,但要更加小心。
崔文远若有任何新的指示,或幽州有任何风吹草动,务必设法及时传递消息。军寨这边,会继续‘配合’苏大人演好这出戏。
你要让他们觉得,他们的投资正在见效,军寨正在逐步落入‘掌控’。”
李双郑重点头:“大人放心,属下定不负所托!”
这场小范围的宴饮,直至深夜方散。
席间不仅仅是接风,更是对下一步行动的周密部署。
秦猛需要李双这颗棋子,在幽州继续为军寨争取时间和资源。
两日后,经过休整,李双带着百余名心腹厢军,押解着少量“回礼”踏上了返回幽州城的道路。
他们留下的,是军寨急需的物资、人力,以及一个更加扑朔迷离,却对军寨愈发有利的局面。
李双带着“回礼”和任务返回幽州后,军寨的注意力便集中到了那批被扣押的“良家子弟”身上。
对付这些世家纨绔,甚至无需秦猛这位知寨官亲自过问,接受他手把手教导的王良和牛五,由这两位“专业人士”实战练手,便已足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