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悍枭 第256章 相互算计,帅司难题

小说:北地悍枭 作者:狼太孤 更新时间:2025-11-22 11:23:46 源网站:2k小说网
  从西边来的队伍,是黑虎卫与白虎卫依照先前约定,由两名副将率领,押运着大批物资抵达寨外。

  只见长长的车队绵延数里地,数百辆牛车、马车之上,满载着粮秣、铁料、猛火油、硫磺、硝土等军寨急需的战略物资,数量极为可观。

  副将李山和参军诸葛风迎接,热情接待了两位带队副将。这两人一个叫杨凯,一个叫陈光,月前随队伍来过铁血军寨,算是轻车熟路。

  秦猛训练归来,下令杀猪宰羊,设宴款待。他让秦大壮、李山、常勇、鲁真等将领作陪,又请来周扬,王魁等将赴宴,给足了对方面子。

  席间,众人推杯换盏,话题离不开冬季训练和即将展开的边军大比,约好同进退,笑声不断。

  借着敬酒的空档,杨凯压低声音,提醒秦猛:“秦将军,侯将军托我转告,果然如您所料。幽州官僚通过手段,在边军内部散播谣言。黑虎卫就有不利于您的言论,我等嗤之以鼻。”

  “就是!”陈光也是附和,说着白虎卫中的传言:“不知道秦将军缴获几乎上缴,自己留下不足一两成,那群家伙想害您,真是痴人说梦。”

  “不过,秦将军还得小心,这群阴险的玩意说您狂妄,仗着勇猛不把边军将领放在眼中,咱虎贲军自然是齐心协力,保不准其他边军将领多想,开春大比,将军一定要小心为妙啊!”

  “多谢两位告知,此事我早有考虑。”秦猛听到这个坏消息,脸色平静无波,笑着与两人吃酒。

  他心里可不平静,果然如他和赵开明料想的那样。幽州官僚黔驴技穷,用这种下三烂手段。

  可他早就有所准备,战马不是上缴就是支援友军。崔文远及麾下爪牙上蹿下跳,如跳梁小丑。

  至于其他边军将领是否敌对,等碰到再说。要是对方故意找茬,他秦猛必定给予迎头痛击。

  “希望不要做傻事,否则别怪老子不念边军情谊。”秦猛脑子转得飞快,已经默默有了决断。

  他为了表示对杨凯和陈光提醒的感谢。不仅做主,以八折的价格卖出一批北风烈,精盐。还大方地提前支付了一批燃烧瓶作为部分“回礼”。

  次日,这支运输队伍休整完毕,满载而归。除了北风烈好酒,燃烧瓶外,另有更大的收获。

  ——他们偶然见识了象棋和扑克牌这两种新奇物事,大感兴趣,得知情况后意识到重要性。

  找到秦猛,软磨硬泡地要走了样本、制作方法及规则图解,这才心满意足地踏上归途。

  可以想见,用不了多久,这两样娱乐利器必将风靡两卫军营,甚至会流传到整个北疆边军。

  而被秦猛强行推到前台、搞出这些新物件的何先发则名声大噪,他也将会被包装成“幽州赌王”。

  可怜,何先发老汉,此刻却躲在屋里瑟瑟发抖,满脸愁苦。他哪里当得起“赌王”这个称号?

  奈何秦猛的话掷地有声:“我说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我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得行!”

  这小老头的“赌场传奇”生涯,眼看就要在这北疆的风雪中,咬牙硬着头皮地拉开了序幕。

  “哼,算计我?到时候让你们看一出赌场风云。”秦猛送走了杨凯等人后,想起宴席上两位副将的提醒,他呢喃自语,眼中浮现凛冽杀机。

  象棋、扑克牌这种新物件的诞生岂是这么简单?

  他要借助这种新颖的玩法推广后,再磨刀霍霍。这世道专利虽处于萌芽期,但他有刀子。是妥妥的官方力量,有资格打击违法犯罪。

  ……

  幽州城。

  漫天的风雪席卷了这座边陲重镇,鹅毛般的雪片簌簌落下,将屋檐、街道染成一片素白。

  大户人家红灯笼覆了层雪顶,寻常住户门前花灯在风雪中摇曳,勉强残留着一丝年节的余韵。

  正月十五,上元佳节的热闹早已散去,幽州大小官吏们已结束假期,重新奔波于各自的岗位。

  风雪中,街边商铺开了门,车马行人步履匆匆,为这银装素裹的城池注入了几分艰难的生气。

  城北,边防帅司府!

  与城中的些许市井气息相比,帅司衙门更显肃杀。即便是风雪天,左右军营杀声四起,岗哨依旧挺立,披甲卫士呵出的白气瞬间凝霜。

  大周北疆边防的经略司(帅司)一律驻于本州“首城”,这些州城城墙高厚,屯兵数万,仓廪、兵器、驿道俱全,既便于调集粮草,也远离敌境数百里,可保指挥机关不被突袭。

  前沿节点——“将司、寨、堡”,组成边防梯队。

  大周建国至今,素来崇文抑武,帅臣几乎都是文臣来担任,外行领导内行,那能有好吗?

  此刻,帅司正堂之内,炭盆烧得噼啪作响,幽州边防帅司的最高统帅吴振大帅,正正襟危坐,眉头紧锁地审阅着几案上的一份奏报。

  奏报正是由铁血军寨以快马送来,封皮上还带着风雪的湿冷气息。展开一看,通篇皆是诉苦之言:

  先是阐明军寨升格至今不足两月,百废待兴;接着便是大倒苦水,说存粮见底、营房稀缺,最关键是人口不足,导致大片荒地无人开垦。

  笔锋一转,又提到开春化冻后,边寨还需按制修缮已废弃多年的芦苇堡,以期巩固防线……

  最后,自然是长篇累牍地请求帅司调拨钱粮、建材、农具乃至流徙人口,以解燃眉之急。

  奏报末尾,赫然是铁血军寨秦猛盖印,以及飞虎卫赵将军的亲笔签名与鲜红将司大印,尤为扎眼的是,文中还看似不经意地提了一句:

  “……然寨小力微,又逢幽州刺史府委派监镇官刁难,诸事繁杂,恐应对不周,有负帅司重托。”

  这样的信件,自年前开始,这已是第四封了。

  吴振初接第一封时,确实大惊失色。

  他根本不记得自己签署过往铁血军寨委派监镇官的公文。一番彻查之下,真相令他勃然大怒:

  竟是帅司内部几个胆大包天的官吏,暗中收受幽州官僚的好处,瞒着他这位大帅,擅自签发了升格公文,并“依例”同意了委派监镇官。

  这简直是被人当枪使,还替人背了黑锅惹来事端。

  可吴振大帅碍于面子,只遣散官吏,没有严肃处理。他本以为此事过去了,哪知道麻烦不断。

  秦猛让人拟定的哭穷奏报接踵而来。

  吴振又不是**,当然知晓铁血军寨与幽州官僚不睦。也清楚那军寨在之前的战事中缴获颇丰,绝不至于如奏报中所说的这般穷困潦倒。

  这分明是拿着鸡毛当令箭,抓住帅司理亏的把柄,理直气壮地来“打秋风”了。

  可偏偏,这委派流程在形式上“合法”,监镇官也已派出,帅司在此事上确有失察之责,让他有火发不出。

  “调拨多了,帅司本就不算充裕的仓库怕是要被搬空一大半,来年其他各寨的用度如何维系?

  可若调拨少了,或者置之不理,且不说这秦猛刚刚立下大功,这军寨若真因此无法巩固防务,让鞑子钻了空子,天大的干系谁来担?

  单是那秦猛隔三差五送来这哭穷,再加上那个刺史府的监镇官在一旁掣肘,就是甩不掉的麻烦!”

  吴振盯着奏报,犹豫不决,心中权衡利弊,左右为难。一种被手下蠢材牵连的憋闷感油然而生。

  “这些该死的蛀虫!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吴大帅最终只能将怒火倾泻在那惹祸的官吏身上,咬牙低声斥骂,却不得不面对这棘手局面,苦思着该如何应对这份“合法”的勒索。

  无独有偶,有人比他更为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