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御书房。
萧允珩跪在下首,挺直了脊背一声不吭。
宣昭帝眉目森冷,将手中的密折狠狠扔在萧允珩身上。
“你看看你做的好事!贪污朝廷赈灾款,现在又与贺兰部勾连!!皇家的脸都让你给丢尽了!”
宣昭帝被气得胸膛剧烈起伏,犹觉不解气,拿起手边茶盏,却终究一顿,只是砸在了萧允珩脚边。
他原以为是太子夸大其词,没想到派人细查之下,萧允珩竟真的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
“你还有什么话说?!”
萧允珩眉目低垂,沉默了半晌,才幽声道:“臣知罪,还请圣上责罚。”
竟是一点都没推脱,全都认下了。
宣昭帝头疼地捏着眉心,“为何要这么做,是朕哪里亏待你了不成?”
萧允珩重重磕了个头,“圣上对臣爱护有加,臣怎敢有丝毫怨怼?只是,臣实在害怕,糊涂之下才会做出这些错事……”
“有朕在,你有什么可怕的?”宣昭帝沉声发问。
“臣怕有朝一日太子殿下知道了臣的身份,会对母妃和臣痛下杀手,臣做这一切只是为了自保,若太子殿下那时容不下臣,臣可以带着母妃远赴关外,投奔贺兰部,再也不回来……”
“胡言乱语,”宣昭帝低斥一声,怒火却稍稍平息,“朕不会允许这种事发生。”
“臣也希望圣上千秋万代,可太子身为储君,这个国家迟早要交到他手中,到时候没了圣上的庇佑,母妃和臣只能任人宰割,还要被世人唾骂耻笑,还不如远离这是非之地。”
萧允珩脸上露出悲戚之色,“臣这样的身份,本就不容于世间。”
宣昭帝看着萧允珩,重重叹了口气,“罢了,终究是朕对不住你们。”
“这件事只此一次,若以后再让朕发现,绝不姑息,知道么?”
萧允珩唇角几不可察地勾了勾,抬头的时候已经换上了感激涕零的表情,“是,臣知罪,臣不敢了。”
却听宣昭帝威严的声音响起,“明日朕便下旨让你袭爵,这么多年,襄王府也该有个真正的主子了。”
萧允珩脸上血色霎时褪尽。
“不,”他蠕动着唇瓣,膝行至宣昭帝身边,“父皇,我是您的儿子,我不要袭爵!”
宣昭帝居高临下,看着萧允珩。
他从小看着他长大。
相对于寄予厚望被严苛教导的萧玄佑,他对萧允珩倾注了所有的父爱,从来不肯多加苛责。
本来在八岁那年他就要袭爵,却不慎摔断了腿,硬生生耽误到现在。
如今宣昭帝也清楚。
若再不让萧允珩袭爵,他仗着自己的宠爱再生了别的心思,到时候江山社稷不稳,自己还有何颜面去见萧家的列祖列宗?
“允珩,你该知道,你的身份只能是已故襄王之子,”宣昭帝虎目微眯,“一旦暴露,满朝哗然不说,你母妃定然会被唾骂鄙夷,受千夫所指。你想让她活不下去么?”
“父皇,儿臣不敢!”萧允珩苍白着脸色,抓着他的衣摆,“儿臣只是想在父皇跟前尽孝……”
“以后不可再这么唤朕,你是朕的侄子,自然也可以尽孝,”宣昭帝目露不忍,将他从地上扶起,“此事就这么定了。”
萧允珩知道宣昭帝说一不二,也不敢太过忤逆,只能点点头,“是,但还请父……圣上宽恕些时日,母妃这段时间身子不好,臣实在没有心情操办,等母妃康复了再说。”
“她身子如何了?”宣昭帝叹了口气问。
萧允珩面露忧愁,“母妃常年茹素胃口一直不好,太医说她心思郁结,久滞不舒,已经开了方子在调理。”
“前几日番邦进贡了几株千年人参,走前给你母妃带上。”
“是,多谢圣上。”
萧允珩正要告退,又被宣昭帝唤住。
“记住,萧玄佑的太子之位不会更改,若你生了别样的心思,别怪朕不顾往日情面。”
萧允珩神色一凛,恭敬道:“是,臣谨记于心,从不敢忘。”
从御书房出来,萧允珩脸色黑沉如锅底。
圣上要让他袭爵,就是要完全断了他和萧玄佑夺位的可能。
太子之位不会更改?
他冷笑一声。
那如果萧玄佑死了呢,难道还让一个死人当太子不成?
*
北镇抚司门庭森严。
陆渊坐在上首,一身玄色飞鱼服蟒纹在阴影中若隐若现,衬得他阴沉的眉眼愈发冷厉。
“工部贪污一案你们办事不力被万沧钻了空子,自己下去领罚,若有再犯,这身衣服不必再穿,我北镇抚司不养无用之人!”
下首跪着的三人战战兢兢,呼吸放轻,连求饶也不敢。
但锦衣卫内部的刑罚实在严苛,他们此次犯了错,需领戒鞭一百,全部受完怕是好几日都不能下床。
一旁的邺七有心想要求情,但面对此刻发怒的老大也犹豫着不敢吭声。
“怎么,还等着我请你们?”陆渊周围气压低得让人窒息。
“老大,兄弟几个也都负了伤,”邺七硬着头皮开口,“一百戒鞭下去怕是半条命没了,看在兄弟们将功折罪的份上,还请减免些吧。”
陆渊冷睨他一眼,“若什么事都能将功折罪,还要刑罚做什么?还是说你想替他们挨鞭子?”
邺七顿时缩了缩脖子不敢再开口。
开玩笑,谁敢在这个时候触老大的霉头。
只能让兄弟们自求多福了。
这时候有人进来,看到陆渊冷酷的模样也不敢开口,在邺七身边耳语几句。
邺七眼睛一亮,顿时松了口气。
救星来了。
他走到陆渊身边,“老大,有人找您,您最好现在就过去看看。”
陆渊摩挲着腰间的绣春刀,声音冷如寒霜,“什么人需要本使亲自……”
“是清和县主。”
陆渊顿了顿,警告地看了邺七一眼,“你能耐了。”
“属下不敢!”邺七见好就收立时求饶。
陆渊懒得和他计较,起身离开。
出去前扔下一句话,“戒鞭减半,下不为例。”
跪着的三人面面相觑,不知老大为何突然会大发慈悲放过他们。
邺七拍拍他们的肩膀,“快跟我说,谢谢清和县主。”
御书房。
萧允珩跪在下首,挺直了脊背一声不吭。
宣昭帝眉目森冷,将手中的密折狠狠扔在萧允珩身上。
“你看看你做的好事!贪污朝廷赈灾款,现在又与贺兰部勾连!!皇家的脸都让你给丢尽了!”
宣昭帝被气得胸膛剧烈起伏,犹觉不解气,拿起手边茶盏,却终究一顿,只是砸在了萧允珩脚边。
他原以为是太子夸大其词,没想到派人细查之下,萧允珩竟真的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
“你还有什么话说?!”
萧允珩眉目低垂,沉默了半晌,才幽声道:“臣知罪,还请圣上责罚。”
竟是一点都没推脱,全都认下了。
宣昭帝头疼地捏着眉心,“为何要这么做,是朕哪里亏待你了不成?”
萧允珩重重磕了个头,“圣上对臣爱护有加,臣怎敢有丝毫怨怼?只是,臣实在害怕,糊涂之下才会做出这些错事……”
“有朕在,你有什么可怕的?”宣昭帝沉声发问。
“臣怕有朝一日太子殿下知道了臣的身份,会对母妃和臣痛下杀手,臣做这一切只是为了自保,若太子殿下那时容不下臣,臣可以带着母妃远赴关外,投奔贺兰部,再也不回来……”
“胡言乱语,”宣昭帝低斥一声,怒火却稍稍平息,“朕不会允许这种事发生。”
“臣也希望圣上千秋万代,可太子身为储君,这个国家迟早要交到他手中,到时候没了圣上的庇佑,母妃和臣只能任人宰割,还要被世人唾骂耻笑,还不如远离这是非之地。”
萧允珩脸上露出悲戚之色,“臣这样的身份,本就不容于世间。”
宣昭帝看着萧允珩,重重叹了口气,“罢了,终究是朕对不住你们。”
“这件事只此一次,若以后再让朕发现,绝不姑息,知道么?”
萧允珩唇角几不可察地勾了勾,抬头的时候已经换上了感激涕零的表情,“是,臣知罪,臣不敢了。”
却听宣昭帝威严的声音响起,“明日朕便下旨让你袭爵,这么多年,襄王府也该有个真正的主子了。”
萧允珩脸上血色霎时褪尽。
“不,”他蠕动着唇瓣,膝行至宣昭帝身边,“父皇,我是您的儿子,我不要袭爵!”
宣昭帝居高临下,看着萧允珩。
他从小看着他长大。
相对于寄予厚望被严苛教导的萧玄佑,他对萧允珩倾注了所有的父爱,从来不肯多加苛责。
本来在八岁那年他就要袭爵,却不慎摔断了腿,硬生生耽误到现在。
如今宣昭帝也清楚。
若再不让萧允珩袭爵,他仗着自己的宠爱再生了别的心思,到时候江山社稷不稳,自己还有何颜面去见萧家的列祖列宗?
“允珩,你该知道,你的身份只能是已故襄王之子,”宣昭帝虎目微眯,“一旦暴露,满朝哗然不说,你母妃定然会被唾骂鄙夷,受千夫所指。你想让她活不下去么?”
“父皇,儿臣不敢!”萧允珩苍白着脸色,抓着他的衣摆,“儿臣只是想在父皇跟前尽孝……”
“以后不可再这么唤朕,你是朕的侄子,自然也可以尽孝,”宣昭帝目露不忍,将他从地上扶起,“此事就这么定了。”
萧允珩知道宣昭帝说一不二,也不敢太过忤逆,只能点点头,“是,但还请父……圣上宽恕些时日,母妃这段时间身子不好,臣实在没有心情操办,等母妃康复了再说。”
“她身子如何了?”宣昭帝叹了口气问。
萧允珩面露忧愁,“母妃常年茹素胃口一直不好,太医说她心思郁结,久滞不舒,已经开了方子在调理。”
“前几日番邦进贡了几株千年人参,走前给你母妃带上。”
“是,多谢圣上。”
萧允珩正要告退,又被宣昭帝唤住。
“记住,萧玄佑的太子之位不会更改,若你生了别样的心思,别怪朕不顾往日情面。”
萧允珩神色一凛,恭敬道:“是,臣谨记于心,从不敢忘。”
从御书房出来,萧允珩脸色黑沉如锅底。
圣上要让他袭爵,就是要完全断了他和萧玄佑夺位的可能。
太子之位不会更改?
他冷笑一声。
那如果萧玄佑死了呢,难道还让一个死人当太子不成?
*
北镇抚司门庭森严。
陆渊坐在上首,一身玄色飞鱼服蟒纹在阴影中若隐若现,衬得他阴沉的眉眼愈发冷厉。
“工部贪污一案你们办事不力被万沧钻了空子,自己下去领罚,若有再犯,这身衣服不必再穿,我北镇抚司不养无用之人!”
下首跪着的三人战战兢兢,呼吸放轻,连求饶也不敢。
但锦衣卫内部的刑罚实在严苛,他们此次犯了错,需领戒鞭一百,全部受完怕是好几日都不能下床。
一旁的邺七有心想要求情,但面对此刻发怒的老大也犹豫着不敢吭声。
“怎么,还等着我请你们?”陆渊周围气压低得让人窒息。
“老大,兄弟几个也都负了伤,”邺七硬着头皮开口,“一百戒鞭下去怕是半条命没了,看在兄弟们将功折罪的份上,还请减免些吧。”
陆渊冷睨他一眼,“若什么事都能将功折罪,还要刑罚做什么?还是说你想替他们挨鞭子?”
邺七顿时缩了缩脖子不敢再开口。
开玩笑,谁敢在这个时候触老大的霉头。
只能让兄弟们自求多福了。
这时候有人进来,看到陆渊冷酷的模样也不敢开口,在邺七身边耳语几句。
邺七眼睛一亮,顿时松了口气。
救星来了。
他走到陆渊身边,“老大,有人找您,您最好现在就过去看看。”
陆渊摩挲着腰间的绣春刀,声音冷如寒霜,“什么人需要本使亲自……”
“是清和县主。”
陆渊顿了顿,警告地看了邺七一眼,“你能耐了。”
“属下不敢!”邺七见好就收立时求饶。
陆渊懒得和他计较,起身离开。
出去前扔下一句话,“戒鞭减半,下不为例。”
跪着的三人面面相觑,不知老大为何突然会大发慈悲放过他们。
邺七拍拍他们的肩膀,“快跟我说,谢谢清和县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