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略作停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仿佛在做一个最终的权衡,随后补充道:“暂行以上决议。不过,我还想再听一听一个人的意见。”

  那位儒雅长者,立刻心领神会,微微颔首随即温和而清晰地补充道:

  “把总参的这项决议精神及相关讨论纪要,另发一份给前线的朝阳同志,听听他从实战角度和前线具体情况出发的看法,以供军委参考。”

  “此外,”他转向那位主持会议者,“以军委名义,向平壤方面复电。电文需既体现诚意,亦表明原则。”

  “首先,感谢友邦同志对战争全局的关切及其所提坦诚见解。”

  “其次,须详尽、如实说明我军当前面临之实际困难:重大之减员、严峻之补给态势、极度疲劳之部队现状,以及敌军海空优势对我侧后之巨大威胁。”

  “再次,阐明我军休整补充,乃为积聚力量,准备下一阶段作战,最终目标亦是为了更有力地协助**人民争取解放。”

  “最后,亦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他的目光扫过全场,语气极为坚定,

  “须明确告知对方,前线指挥员是经过考验、值得信赖的优秀将领,其指挥部之决策符合当前战场实际。

  志愿军之作战行动,由其前线指挥部依据最高军委之总体战略意图具体负责实施。”

  “即刻照此**。”

  会议结束,决议迅速形成。两封电文旋即发出:一封是向前线指挥部传递的肯定与支持;

  另一封则是发往平壤的,既是对盟友的解释与沟通,更是清晰、坚定地划定了权限与原则,战场指挥之权责,必须且完全由前线指挥部担负。

  同时,一份载有决议内容和会议讨论精神的加密电文,也被指定发往志愿军暂编炮兵第一师师长陈朝阳处。

  位于北平的决策核心,基于冷静的现实评估与对前线将士的深切负责,为至关重要的休整期提供了最高层面的决断与支持,也预示着下一次战役必将经过更为周密的准备。

  而那封来自东邻的电报,虽引发了一场深入的战略评估,却未能动摇基于战场现实所作出的核心决策。

  与此同时,金成柱发往莫斯科的电报,也到了约瑟夫面前:

  尊敬的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大林同志:

  谨以**劳动党和**人民的名义,向您暨伟大的苏维埃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并对您和苏俄人民给予我们的无私援助表示最深切的感谢。

  导师同志,此刻我不得不向您汇报一个可能危及整个**革命事业乃至苏维埃主义阵营东方战线安全的严重情况。

  在您的战略指引和苏联援助的支持下,**人民军与人民志愿军并肩作战,已取得辉煌胜利,将敌人击退至三八线。

  目前,敌人惊慌失措,防线混乱,正是乘胜追击、一举将**势力彻底逐出**半岛的绝佳历史时机。

  实现**统一、巩固东方前沿阵地的可能性从未如此触手可及。

  然而,令人极度痛心的是,志愿军司令部主要决策者,深受右倾保守和失败主义情绪的影响,过高估计困难,

  过低估计我军力量和当前有利形势。

  他们已被后勤补给、部队疲劳等暂时性困难所吓倒,不顾我方强烈反对,强行命令部队停止进攻,在三八线转入被动防御。

  此举无疑是将战略主动权拱手让于敌人,允许其获得宝贵的喘息时间来重组力量和构筑坚固防线。

  这必将导致战争无限期延长,最终消耗的是整个苏维埃主义阵营的力量。

  他们的决策,缺乏的正是您所具有的那种钢铁般的意志和捕捉战机的战略远见。

  导师同志,**人民军是在您的关怀和莫斯科武器的装备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对自己的力量和赢得最终彻底胜利的能力充满信心。

  我们认为,当前形势迫切要求对前线指挥体系进行加强,以确保战略意图的坚决执行。

  因此,我以**党和人民领袖的身份,向您国际苏维埃运动的最高导师,提出最恳切的请求:

  希望您能运用您无比崇高的威望,支持由**劳动党、在我金成柱的直接领导下,并在伟大莫斯科的全面指导与支持下,统一指挥在**的所有武装力量,包括志愿军,以克服目前的右倾动摇思想。

  我们有决心、也有能力,在您的直接英明领导下,迅速粉碎敌人,解放全**,为苏维埃阵营赢得一场彻底、辉煌的胜利,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迫切期待您的指示和支持。

  您忠诚的学生,

  金成柱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厚重的羊毛地毯吸收了大部分脚步声,室内弥漫着优质烟草和旧书籍混合的气息。

  约瑟夫穿着他那件熟悉的元帅**,嘴里叼着楠木烟斗,正站在巨大的世界地图前,目光停留在远东的**半岛。

  **长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内务部长拉夫连季·贝利亚以及格奥尔基·马林科夫静静地坐在一旁的沙发上,等待着。

  莫洛托夫手里拿着两份刚译出的电报,他清了清嗓子,打破了沉默:“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同志,这是平壤和北平几乎同时发来的电报。”

  约瑟夫没有转身,只是从喉咙里发出一个含糊的声音,示意他继续。

  莫洛托夫先拿起第一份:“首先是金成柱同志的电报。

  他强烈抗议志司命令志愿军停止在三八线的决定。

  他认为这是‘右倾保守’、‘坐失良机’,要求我们干预,并…嗯…”

  莫洛托夫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并建议,为了确保战略意图的坚决执行,应由他本人在莫斯科的全面指导下,统一指挥在**的所有武装力量,包括人民志愿军。”

  话音刚落,房间里出现了一瞬间的凝滞。

  随即,“噗——”一声,坐在角落里的贝利亚第一个没忍住,发出了一声短促而清晰的嗤笑,他赶紧用手帕捂住嘴,但肩膀仍在微微抖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