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国,百姓才能生活稳定,但没家也就没有国,二者相辅相成,不分前后。”

  “百姓年年纳税供养国家,出的力还少吗?”

  “陛下以公平公正治国,而徭役干活没回报,还得自带口粮,最不公平莫过于此。”

  “想要做到公平公正,必须废除徭役。”

  叶尘据理力争。

  “徭役让国家更稳定,百姓生活更安稳,难道不是回报?”王珪站起来对线。

  “那么王大人当官也应该不要俸禄,只图名声,是否?”叶尘也站了起来。

  “徭役只是一时的,而我当官是经年累月,怎可相提并论?”王珪驳道。

  “呵呵,国家安定,朝廷也受益,不是只有百姓受益,只让百姓付出是何道理?”

  “一边坐享其成,一边甚至付出命的代价,这是强盗逻辑。”

  “还有,马上朝廷要钱有钱,要粮有粮,却还要百姓因徭役活生生累死,这岂不是莫大的讽刺?”

  叶尘一顿连珠炮轰。

  “小民的得失,怎能与朝廷相提并论,朝廷的钱粮自有大用,如锻造兵器、开设学府,缔造盛世,这才是千年之计。”王珪继续驳斥。

  “哈哈,盛世?你说的盛世是朝廷的盛世,百姓依旧过得苦不堪言。”

  “一个连自己子民都照顾不好的国家,也配言盛世?”

  “朝廷明明有能力让自己的子民过上好日子,却不愿意,百姓供养这样的朝廷,意义何在?”

  叶尘厉声嘲讽。

  “我支持楚国公的观点,官为民,遂民为官,民富才能真正的国强。”

  “百姓过得好,自会爱戴朝廷,维护朝廷,当外敌来犯时,百姓会团结起来积极地维护朝廷。”

  “此之为信仰,百姓以朝廷、以大唐为信仰,那么大唐将是无敌的,这才是真正能让大唐屹立千秋所在。”

  魏征开口支持叶尘。

  “我也支持楚国公,只属于朝廷,属于官员的盛世,不过虚假的盛世。”

  “隋朝开皇年间何其盛也,然隋炀帝不以民为本,不爱惜子民,隋朝直接灭国,我们应该吸取教训。”

  孙伏伽也站起来支持。

  王珪这下尴尬了,三大喷子联手了,这谁顶得住,当即认怂地坐下。

  百官甚至有点失望,你怕什么,你刚他们三个啊,不就是被气吐血吗。

  “是啊,隋朝的教训我们应该吸取,属于整个国家的盛世才是真正的盛世。”

  “百姓以国家为信仰,自愿为国而战,何其壮哉,朕要的便是如此大唐。”

  “国家能让子民过上好日子,却不愿意,那么百姓又为什么要爱戴和支持这样的国家?”

  “三位爱卿说得非常有理,退朝后中书省立刻拟制,全国赋税降至十税三,取消徭役改为征工。”

  李世民深以为然,神采飞扬的大手一挥,当场敲定。

  百官哪敢反驳,反驳就要同时对上叶尘三人,说不过啊。

  “另外,大唐现在最缺的不是钱粮,而是人口,百姓日子好过了才愿意多生孩子。”

  “朝廷不仅要用实际行动让百姓日子好过,还要出政策鼓励百姓多生孩子,比如生一个孩子,赋税减免一成,持续五年。”

  叶尘继续谏议。

  “嗯,这点臣支持,人力是有限的,再怎么鼓励百姓开荒,百姓干不动啊,发展人口是重中之重。”房玄龄举起笏板赞同。

  “嗯,好,回头三省各自拟一个鼓励生育的政策出来,三天后朝会详议。”李世民深表赞同。

  大唐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口少,加上土地兼并刚冒头就遏制住了,百姓现在不缺田地,但还有大量荒地开垦不动了。

  汉朝四五千万百姓,而大唐现在就一千万左右。

  “陛下,如今大唐威震四方,突厥内讧,短期内不会有战事。”

  “接下来大唐当全力发展经济民生,加之鼓励生育政策推行,臣以为当裁撤兵力,好让士兵回家生孩子。”

  魏征开口谏议。

  “附议。”

  “附议。”

  文官没有丝毫犹豫,兵力裁撤,武将地位自然会跟着下降。

  “不可,大唐如今刚刚立威,正是震慑各国之时,如今裁撤兵力,诸国会以为大唐国力不济,岂还会敬畏大唐?”

  “再者,大唐推行府兵制,战时组军,平时在家耕种和训练,又何须裁撤?”

  叶尘立马反驳。

  大唐地方军兵农结合,比如鄠县的两千鼓旗军,基本上都是鄠县周围几个县的人。

  平时轮流值守和训练。

  主要就是因为大唐穷啊,如此做能大大削减军费开支,无战时,士兵军饷非常低。

  全兵制的只有中央军十六卫,轮流驻守京师和边境。

  “我说的是十六卫,如果不让十六卫回家,怎么生孩子?对十六卫岂不是不公平?”魏征驳斥道。

  百官都兴奋了起来,这两个喷子终于对上了。

  “十六卫乃大唐精锐所在,更是不能动,如今大唐虽占据河套地区和河西走廊,然并不稳。”

  “加上要训练使用火器,裁撤十六卫会让大唐 军事力量严重下降。”

  “可以轮流回家休息,但绝不能裁撤。”

  叶尘厉声驳斥。

  说到底,魏征毕竟是文官,当然更偏向文治。

  “不仅不能裁撤,还要提高 士兵待遇,尤其十六卫。”

  “让男子树立起当兵保家卫国为荣的思想,这样的大唐才真正称得上强国,诸国安敢再犯?”

  叶尘继续输出。

  这话一出,文官顿时炸毛了。

  “不可,任何事情过犹不及,过于尚武并非好事。”

  “国家发展需靠文治,过于尚武会严重拖累国家发展,此乃舍本逐末的亡国之策。”

  王珪站起来抨击。

  李世民尚武,偏爱武将,再提高军队待遇,武将还不得上天。

  更重要的是,人们都尚武,他们这些以文传家的士族影响力便会严重下降。

  叶尘这是再一次冲着他们来的。

  “那我问你,打仗和提高 士兵待遇,哪个对国家负担更大?”叶尘侧目看过去。

  “当然是打仗,打仗不仅消耗更大,而且风险极大。”长孙无忌配合。

  “不错,国家的尊严和地位从来都是靠武力打出来的,国家军事力量强大,其他国家便不敢进犯。”

  “国家才能更安稳地发展,何以是舍本逐末?”

  叶尘朗声道。

  “但楚国公想过没,增加军费容易,削减军费必会使国家动荡。”

  “楚国公何以保证大唐有能力一直负担高额军费?”

  王珪也不是吃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