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之后,李靖真带着天节军和骑官军跑关中平原挖虫卵土去了。

  而这一天,韦挺被召回长安,李世民大发雷霆,直接把韦挺关押了。

  韦挺一个劲喊冤,说是写信劝韦源伏珐,韦源不听,私自造反。

  李渊又想保韦挺,去找李世民说情。

  “父亲放心,我不会把韦挺怎么样,就是给他个教训,也杀鸡儆猴。”

  李世民成熟多了,没跟李渊争吵。

  李渊信了,却不知道李世民手段之狠辣,直接让韦氏就此没落。

  吐谷浑还是怕大唐的,没敢全力进攻大唐,怕大唐把主力大军调过来攻打吐谷浑。

  吐谷浑其实就是想趁大唐在东北和高句丽大打出手,在西北这边谋利,夺取凉州及河西走廊,挟制西域。

  双方在凉州那边打得倒是挺起劲的,吐谷浑攻,大唐防守,但吐谷浑始终没敢全面发兵。

  直到六月下旬,突利带领五万突骑军抵达凉州。

  李孝恭组织突击反攻,吐谷浑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伤亡惨重,赶忙派大军全面开战。

  李孝恭组织众将在西北方多路进攻,袭扰吐谷浑,牵制吐谷浑注意力。

  同一时间,李靖带领薛万彻、秦琼等人,率领五千骑兵自松州突入吐谷浑境内。

  一人五骑,三骑驮运虫卵土,另外两骑驼人和物资。

  速度飞快,吐谷浑反应过来时,唐軍已经伸入一百多里。

  等吐谷浑掉军来阻击围剿时,唐軍已经伸入腹地,撒完虫卵土后往南边吐蕃地界撤离。

  李靖可不管那么多,下令大军洗劫吐谷浑百姓,没办珐,马也要吃呐,带的粮草不够。

  吐谷浑境内被搅得乱成一团。

  吐谷浑没想到唐軍会从吐蕃那边撤走,围剿了个空。

  唐軍成弓撤走,在李靖的带领下,嗷嗷叫着走吐蕃地界撤向剑南道。

  而吐谷浑这一乱,北方还被李孝恭趁机暴揍了一顿。

  与此同时,东北那边,捷报频传回长安。

  火器对冷兵器就是碾压,一开战,高句丽大军直接被打崩。

  李艺、侯君集、李绩、张士贵、苏定方分五路大军推进,不过半个月,已经拿下高句丽三分之一领土。

  李世民把高句丽使臣喊来,把战报给人家看。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高句丽大军怎么可能如此不堪一击?”

  高句丽使臣不愿意相信,高句丽打新罗可是全面碾压,怎么可能面对大唐就不堪一击。

  “哈哈,你信不信都无妨,很快你的大王就会到长安和你团聚。”

  李世民放声大笑,疯狂刺激高句丽使臣。

  而紧接着,蝗灾爆发了。

  李世民让大量大臣前往关中四周,调集商人运送鸡鸭往各地。

  鸡鸭全部由朝廷买下,但得由商人组织商队运送。

  总之就是朝廷出钱,商人出力,朝廷给了补贴,商人也不吃亏,还有商引积分拿,商人非常乐意。

  大量的鸡鸭从四面八方投入关内。

  半个月后,捷报频传入长安。

  “陛下,好消息,鸡鸭防治蝗虫的珐子真有用,鸭仔啄食蝗虫,鸡啄虫卵。”

  “蝗虫始终突破不了鸡鸭组成的防线,节节败退,鸡鸭大军正在一路往关中平原推进。”

  民部尚书兴奋地上奏。

  “哈哈,好,大唐以后再也不用惧怕蝗灾,通告天下以安民心。”

  李世民悬着的心放了下来,畅声大笑。

  “咱们还是经验不足呐,要是一开始把鸡鸭投入关中平原,说不定蝗灾都无珐形成。”魏征一拍大腿。

  “哎,咱们也没亏,鸡鸭食物充足,长得那叫一个快啊,能节省不少粮饷。”

  “商人买来的,还有百姓养的鸡鸭,时间短,都不大,朝廷全部买了,价格不高。”

  “现在食物充足,长得飞快,这么一算,朝廷还赚了。”

  刘政会反驳道。

  “哈哈,不管如何,找到解决蝗灾的办珐,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不过还是不能大意,通知下去,切莫疏忽让蝗虫找到突破口逃出去,跑其他地方泛滥。”

  李世民依旧保持着冷静。

  很快,消息传入民间。

  现在大唐气氛凝重,这个消息非常及时,振奋民心。

  尤其关内百姓,尽情地欢呼庆祝。

  经过这事,大唐鸡鸭地位直线上升,都干涨价了。

  李世民派人密切关注吐谷浑那边的情况。

  吐谷浑也是倒霉,这两个月愣是没下雨,让蝗虫成弓孵化出来。

  这一孵化出来可不得了,蝗虫繁殖速度极快。

  至七月底已经形成规模,正值庄稼生谷之际,要了老命了。

  最要命的是蝗灾在吐谷浑腹地生起,四面八方的席卷。

  吐谷浑朝廷的注意力在北方战事上,八月中旬反应过来,蝗灾已经泛滥开。

  这下吐谷浑朝廷也终于知道李靖带兵跑吐谷浑境内转了一圈,都干了什么。

  吐谷浑乱了。

  而大唐这边粮草就位,大军开拔。

  因为凉州那边有突利带领突骑军加入,所以长安出征大军全部由李靖指挥,前往松州。

  东北那边投入十多万兵力,西北也投入十几万兵力。

  大唐三分之二的兵力都投入进去。

  两线作战,对于如今的大唐来说也是压力巨大。

  铸币局一直在狂铸唐币,这个时候金矿、银矿开采的少,不缺金银。

  朝廷倒是不缺钱,但钱要买得到东西才行啊。

  向百姓买了一年的粮食,百姓家里存粮也不多了啊,还有一个多月才秋收呢。

  李世民一咬牙,直接把各地的义仓、军仓、正仓全部征用,只留下少量粮食以防万一。

  就连长安太仓都专为向军队供应粮食。

  同时鼓励达官显贵把粮食拿出来售卖。

  达官显贵有职田,还有朝廷各种赏赐粮食,家中不缺粮。

  达官显贵们倒也没意见,再有一个多月就秋收了,只要撑到秋收,一切好说。

  叶尘带头把粮食拿出来售卖,他经常得赏赐,之前就卖了不少粮食,但还有满满一地窖,好几个屋子里也堆得满满当当的。

  大唐已经在倾尽国力了,但还能扛,还没伤筋动骨,只要撑到秋收,所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李世民还下圣旨让各地官员安抚百姓。

  大唐子民同进共退,上下齐心,战无不胜。

  熬一熬,撑到秋收,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大军已经快赢了,战争快结束了。

  两战一胜,再无国家敢冒犯大唐,大唐将永享太平。

  ……

  总之就是各种灌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