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之后,尉迟敬德和韦挺去太医院照顾李道宗,两人愧疚得不行,一副我真是该死的样子。

  李世民也去探望。

  李道宗比李世民小一岁,两人从小玩到大的兄弟,感情极好。

  火器是重中之重,李世民让李道宗做工部尚书,严格保密火器制造,可见对李道宗的信任。

  皇宫外,叶尘又被郑元璹拉去吃饭。

  “我有个想法,味精咱们暂时先不对外卖,琅琊王氏酒楼生意做得很大,在长安有四十多家酒楼。”

  “咱们全拿下来,用味精增加菜肴口味,打造一个招牌,比如叫十里香,把名声打响后,顺势推广味精,把味精打造成高端物。”

  “其他酒楼要想跟十里香抢生意,就必须得买味精。”

  郑元璹道。

  “高,实在是高,这个可以有。”

  叶尘竖起大拇指,这不就后世的连锁品牌嘛。

  这招狠呐,各家在各地都有酒楼生意,品牌打响后,全部换成十里香招牌,利润不是一般的大。

  奈何他没有家世,没有底蕴,只能看着。

  “长安之外,你们都有酒楼,我没有,长安内的那四十多家酒楼,我拿两成股可以吧?”

  叶尘当然知道这些家伙想跟他进行更多的利益捆绑,但他家想要发展起来,必须得借士族之势。

  大家各取所需。

  “可以,这个自然。”

  众人很痛快地答应。

  各怀心思,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第二天,西域各国使团便走了,也收到西原大乱的消息,怕被羊同偷家,急着回去。

  高昌、于阗等国,与大、小羊同接壤。

  过年的时候,兀玛和李道明的婚事便定下来了。

  叶尘认了兀玛做妹妹,楚国公府自然算是兀玛的娘家。

  正月低,兀玛从楚国公府出嫁,李世民掏了不少钱,婚礼很隆重,京官皆参加。

  南疆的面子得给,这是一场与**挂钩的联姻。

  这次云南道三王来,带来了不少人,前来学习大唐文化,学宫还没建好,安排住在驿馆和军事学院。

  军事学院建造的地方,原本就有很多府邸、房屋,只是在原本基础上进行改建,工程量较小,面积比较大。

  让武子们挤一挤,腾出些空房不难。

  而学宫的建造,完全从零开始,工程量巨大,得从剑南道那边运大型木材来。

  冬天的时候,洒水在地上结冰,减小摩擦,运石块。

  给工钱,百姓干得倒是挺起劲的。

  二月中旬,南疆使团也走了,回去忙着春耕的事。

  虽然要交税,但产量高啊,云南道那边本就汉化比较深,对大唐亲近率高,加上贵族的引导,倒是很愿意接受大唐的行政管理。

  辽东和青海就是纯异族了,抗拒汉化,没少传来反抗,然后被镇压的奏报。

  尤其辽东那边,高句丽人很高傲啊,隋炀帝给的自信。

  高士廉在那边杀了不少人,好好说不听,那就只有**了。

  二月底,小月生了,母子平安,叶尘给长子取名叶哲锦。

  唐代的字是成年及冠,由师长取,不是谁都有字的,比如他就没有。

  原身成年那会,家乡大乱,后来长辈都没了,没人给取。

  古代的重男轻女是刻在骨子里的,小月明显更偏爱刚出生的儿子,片刻不离。

  小月生了,紧接着李烟柔怀上了,双喜临门。

  三月春分一过,李世民带百官下地春耕,军事学院八百武子,国子监的士子,全部带去。

  这一次,文武百官明显和谐多了,仿佛之前朝堂不和谐,都是因为琅琊王氏似的。

  虽然还是没下雨,但冬天雪下得大,融水量多,黄河涨水,黄河沿岸的旱情暂时解除。

  如长安这边,之前好多河渠都干到开裂,如今都有水了。

  不靠近黄河的地方,干旱依旧,根本无法种庄稼。

  最严重的数关内道东北部和河东道,赤地千里,人都迁徙走了。

  怕影响收成,李世民让百官负责帮百姓犁地,干了半个月,一个个累得半死。

  现在大唐牛的数量多了一倍,但还是不够,因为百姓疯狂开荒,大唐田地数量也在增加。

  半月后百官回朝。

  抄了快半年,琅琊王氏也终于抄干净了。

  单单琅琊王氏直系和旁系亲属,就有两千多人,还有忠仆,世代在琅琊王氏为仆的,忠心耿耿,誓死追随。

  还有琅琊王氏培养出来的人,全部加起来五千多人,全部流放云南道。

  各地的产业在各地拍卖。

  这天民部拍卖琅琊王氏在长安的产业,叶尘让叶瑶去看看。

  那四十多家酒楼,被山东士族安排的人全部拍下。

  签了契约,叶尘拿两成股,付总费用的两成,两千多贯。

  之后是开业资金,叶尘出了五百多贯。

  提了一个要求,让他的人去跟着学习如何当掌柜。

  崔义玄等人也没拒绝。

  叶尘把鄠县带回来那二十一个孤儿安排去学习。

  十天后,一共四十二座酒楼全部改成十里香酒楼,味精提鲜,菜肴味道明显比其他酒楼好。

  很快就名声大噪,达官显贵络绎不绝,哪怕价格贵,依旧趋之若鹜。

  这里可是京师长安,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

  其他酒楼掌柜疯狂打听用了什么调料。

  宫中膳食署也被惊动,膳食署归崔义玄管,这个好办,高价供应味精给宫里。

  春耕回来后,尉迟敬德便去商业坊执勤,维护治安。

  一开始没少被百姓指指点点,但尉迟敬德每天矜矜业业,一丝不苟,很快获得百姓的敬重。

  整个人的气质都发生了变化,内敛,严谨,不再那么张扬和暴躁。

  对于尉迟敬德的改变,李世民非常欣慰。

  这天,特意通知叶尘去上朝。

  叶尘一到,尉迟敬德起身行礼:“多谢楚国公的指点,我现在非常明白你说的脚下尘土可亲。”

  叶尘愣了一下:“你突然这么郑重,我还有点不适应,唉,成熟了,也不是以前那个大老黑了。”

  得到什么,总会失去什么啊。

  “下朝后,我请客,庆祝你成熟了。”叶尘笑道。

  “好。”尉迟敬德爽快答应,并没有记恨叶尘。

  他成熟了,也明白叶尘是为他好。

  那天他跟房玄龄请教《汉书》,不禁汗流浃背。

  但凡陛下薄情一些,韩信和彭越的下场就是他的下场。

  有功不代表可以为所欲为,肆无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