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阿史那舍也离开了,急着回去准备借道费。

  今天李世民继续召开朝会,审判林邑王和骠国王,两人囚禁长安。

  然后按流程收拢两国贵族,负责管理两国民众,配合大唐推行行政。

  最骚的是,百官争着前往治理,各家争着前往推行王化,馋人家土地。

  最终,李世民从地方调了太原王氏、河南刘氏之人为刺史,前往治理。

  下级官员皆世家之人,然后抽签前往推行王化,关内柳氏和江南张氏抽中。

  让稳定局势后,按照官级在那边自取职田。

  就是要以安南为饵让各家知道,大唐扩张,各家也能分到利益。

  内部怎么斗都可以,但对外的时候,必须都给我一致。

  各家当然读懂了。

  “中书省拟制,命镇南军大将军兀力满,统镇南军镇守交趾、日南。”

  “鼓旗军撤回江南,擢升戴义为郡侯。”

  “赵威听令,封广州都督,统三千御林军前往岭南驻防,保护船坞。”

  “命岭南道大行台加快大唐宝舰的制造。”

  李世民连续下令。

  征辽东,平交趾,都证明了大唐宝舰的价值和重要性,必须重视起来。

  “是,末将尊令。”

  赵威大喜,这就是做天子亲卫的好处,晋升快啊。

  广州为中州,中州都督,五品,而且掌握实权。

  “嗯,让戴义带鼓旗军过云南道,直接来京师吧,准备对西突厥作战。”

  “传令,命苏定方、薛万钧、薛万彻、冯立、契苾何力、阿史那忠、突利、独孤彦云、常何、李孟尝到长安议事。”

  “侯君集,统神机军开拔定襄,一旦薛延陀投降大唐,西突厥必然暴怒,对大唐开战。”

  “这一战,必须赢得漂亮,让西突厥不敢再贸然和大唐开战,大唐便能赢得更多发展时间。”

  “也让西域各国好好看看大唐的实力,受不了西突厥的欺压,便投降大唐,大唐完全能护住他们。”

  一说到打仗的事,李世民顿时神采飞扬。

  “陛下圣明。”

  百官士气都高涨起来。

  现在全是好战分子,文官都想着开疆拓土。

  “魏征,太子在蓝田县现在在做什么?”李世民话题一转,他让御史台派人专门看着太子。

  “回陛下,太子在蓝田县带领百姓挖鱼塘养鱼。”魏征汇报道。

  “妙,连年干旱,鱼越来越少,大家吃家禽都吃腻了,鱼若是养成,定然好卖。”刘政会眸光一亮。

  “喔?太子怎么做的?”李世民来了兴趣。

  “蓝田县官府的钱全被陛下你调走了,太子说服蓝田县士绅、地主和商人出资,官府出地,用股份合资的方式。”

  “付工资雇佣百姓挖鱼塘,未曾亏待百姓,蓝田县有座温泉山庄,太子常往沐浴,事情传开后,引得许多王孙公子前往。”

  “现在蓝田县来往人口渐多,拉动蓝田县的经济发展。”

  “太子审案效率高,公开、公正,已颇得民心。”

  魏征禀报道。

  “喔,看来太子深得楚国公真传啊,善破案,善发展经济。”李世民非常满意。

  叶尘也非常满意,没给他丢脸呐,他教李承乾真的很用心的。

  嗯,李泰的教导也得搞起来,他就不行阻止不了这兄弟俩手足相残。

  这天,叶尘让人整来一堆树,橘子树、石榴树、桃树、梨树、柿子树等等,带着李泰在海池边种植。

  搞起了嫁接技术。

  “你看,这株根是梨树,枝是桃树,这株则正好反过来,你觉得会有什么不同?”

  “不知道。”李泰摇摇头。

  “我也不知道,这才有意思不是,等到结果,说不定我们能弄出来新的,更可口的水果造福百姓。”

  “到时候就叫魏王果怎么样?”

  叶尘笑道。

  现代水果产量高,可口,就是通过嫁接技术不断改进品种。

  李泰喜欢美食,那就从这方面入手,做个美食家,农业大家,也能美名流传啊。

  “魏王果不好听,叫青雀果。”

  李泰兴致很高,蹦蹦跳跳地把所有果树都嫁接一遍,挂上牌子区分。

  叶尘乐了,这不很有天赋嘛,对味了。

  在少将营锻炼了一年,李泰瘦了很多,不得不说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基因好啊,李泰瘦下来还挺帅。

  “哥,我给你画的,你看好不好?”

  长乐拿着一幅画跑过来。

  画上画着李泰嫁接忙碌的样子。

  “嘿嘿,好,我感觉我比大哥俊,等结果子了,四哥第一个给你吃。”

  李泰咧着嘴笑,神采飞扬间带着几分宠溺。

  在李世民的所有儿子中,李泰排第四,李恪排第三,老二叫李宽,过继给李渊五子李智云,三岁夭折了。

  知道长乐身体会和母亲一样不好,李承乾和李泰极其疼爱长乐。

  长孙皇后把长乐教得极好,九岁的长乐,已经显现出文雅高贵的气质。

  “叶叔叔,你看看我有进步吗?”长乐把画递给叶尘,乖巧地坐在叶尘身边。

  “嗯,进步很大,越来越有韵了,真棒。”叶尘竖起大拇指夸赞。

  被夸赞,长安高兴极了,漂亮的大眼睛弯成月牙。

  小小年纪,又漂亮又有气质,叶尘突然觉得有点对不起长孙冲啊。

  时间来到六月底,新一年的科举马上又要开始,长安城再一次热闹起来。

  读书人们在酒楼、在客栈,或是街边的茶摊,甚至是在皇城前的广场上席地而坐,交流着学术心得,谈论着理想。

  整个长安城都被浓郁的文化氛围包裹。

  百姓安居乐业,有人牵着骡车拉人,或者给酒楼、客栈拉货。

  有人挑着新鲜的野菜到城里卖,还有送豆腐的,卖野山果的。

  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繁华热闹。

  而又都默契地不去打扰那些在为会试努力的读书人。

  酒楼、客栈、驿馆都会尽量地给读书人们提供方便。

  大家都知道读书不容易,承载着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族的希望。

  读书人也都心怀感激,一举一动,谦逊有礼。

  叶尘看到了——善。

  互相体谅,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眼里有光,心里有善。

  这是一个国家强盛安定时才会出现的。

  随着旱灾结束,大唐盛世真正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