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你说说朕又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了?”李世民没好气道。

  “陛下为避讳‘李’字,显李唐皇室之尊,禁止百姓食用鲤鱼,比举不妥,有没有显皇室之尊,臣不知道,但扰乱百姓生活,显得小气倒是真。”

  “昨日太子自蓝田县传来奏折,言黄河多鲤鱼,渔夫打下来却要扔掉,以至收获浅浅,生活多艰。”

  魏征道。

  “那是我下的令吗?朕继位之时,没让避讳‘世民’二字,只是不让连着用,李绩自去‘世’字,是他自己的选择。”

  李世民满头黑线,禁食鲤鱼那是太上皇下的令,关他屁事。

  “陛下心怀百姓,这一政策严重影响百姓生活,连太子都觉得不妥,陛下是否该请太上皇撤销这一政策呢?”魏征追问。

  “既然是太子提出的,让太子去找太上皇谈。”

  李世民甩锅,质疑父亲的政策,又得被喷,他可不想触这霉头。

  隔代亲,太子去说,那一切好说。

  “是。”

  魏征也没强求。

  “张玄素,你详细说说安南那边的情况,土地是否都高产?”李世民看过去。

  百官也挺关心这个问题的。

  “是,那边各国都能一年两熟,只不过那边的田地并不多,和岭南一样,大部分地区瘴气密布,无法生存。”张玄素道。

  百官顿时失望,安南顿时不香了。

  “还是人口少了,水利不行,多死水,多沼泽,加上那边湿热,自然滋生瘴气。”

  “八百里云梦泽,春秋战国时期也是泥沼之地,无法生存,经先贤改造而成鱼米之乡。”

  “事在人为,安南未尝不能变成鱼米之乡。”

  叶尘道。

  “有道理,所以安南人干什么吃的,就不想着改造吗?”李世民提出疑问。

  岭南在先秦时期,属于蛮荒之地,作为犯人流放之地。

  经过流放之人一代代的改造,岭南很多地方,已经可以正常生存。

  “那边的贵族为了稳固统治,疯狂推广佛教文化,那边的人跟中邪了似的,不贪不争,说贪嗔痴是毒。”

  “加之瘴气的影响,皆不长命,人口少,粮食又一年两熟,够食,自不想着改造环境。”

  张玄素道。

  “看来大唐打压佛教是正确的,人没了贪嗔痴,还是人吗?此乃在泯灭人性。”

  “没有竞争,没有理想,如何进步?”

  “弱肉强食才是硬道理,佛教教义固然有助于统治,然失去进取心,便只能挨他国的打。”

  “汉朝为什么到覆灭依旧强大,因为有民族自豪感,自己家怎么争那是家事,外邦敢伸手试试。”

  “所以,民族自豪感比什么教都管用,都重要,比如大唐,足够强大,百姓过得好,自然会滋生自豪感,自愿维护大唐。”

  叶尘道。

  “嗯,楚国公说得有道理,民族自豪感,百姓以国家为信仰,何须信仰虚无缥缈的佛。”

  “自己家怎么斗都是家事,但绝不能被外邦给欺负咯,我李唐丢不起这个人。”

  “那么,交趾、日南二郡,是否要灭佛?”

  李世民道。

  “恐怕不行,那边的人信佛已经深入骨髓,强行灭佛必反。”

  “臣有一谏议,不如修改佛教教义,变成适合华夏的佛教,比如把求佛庇护,改成佛让信徒自强不息。”

  “忠孝礼仪改为佛教核心,做到这些,自得佛祖庇护,逝后得入西天成佛,永享极乐。”

  “佛祖慈悲,怜悯众生,不需众生供奉,需要的是诚心。”

  张玄素道。

  百官眼皮一跳,这货胆子这么大的吗?篡改人家教义。

  “我觉得可以试试,西域、西原都信佛,与其强行灭佛,不如让他们信仰大唐的佛,行政教合一之策,会更方便管理得多。”

  叶尘也是个百无禁忌的货啊。

  “嗯,试试吧,不成也没什么损失。”

  “这样,就照《西游记》里编的那样,大唐的为大乘佛法,天竺的为小乘佛法,让法华寺的僧人创法。”

  李世民心动了,政教合一进行管理,比霸道灭佛有效太多了。

  不用杀戮而达到目的,才是上上之策。

  “还有一件事,安南各国见识了大唐的繁华,想与大唐通商,派人来学习大唐文化。”张玄素继续禀报。

  “哈哈,准了,那边的人能一直存在,文化也有可取之处,互相交流,也能促进大唐文化发展。”

  “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一家之言,永远无法进步。”

  李世民爽朗道。

  叶尘非常赞同,李世民到底是李世民,眼界和魄力比满清强太多了。

  层次不一样,满清奴民,李世民想的则是发展。

  “高句丽那些刁民,还沉浸在他们强大,高贵的幻想中,不服管教,聚众造反,今年至此,已处斩四千多人。”

  “高大人说,这么杀下去也不是办法,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柴绍举起笏板询问。

  “真是一个让人厌恶的民族,愚昧无知,夜郎自大,留他们性命已是仁德,却不思感恩。”

  “让高士廉杀,不用顾忌,既然想死,那就成全,杀光也不足惜。”

  “加大生育补贴,明年受灾地区免税,其他地方减税一成,普天同庆,共祝明年风调雨顺。”

  “高句丽族死光了,正好迁汉人过去。”

  李世民一点不惯着。

  叶尘当然也赞同了,不愧是棒子祖先,一样欠揍。

  棒子都被白头鹰整成什么样了,却忠心地跪舔。

  说明这个种族骨子里就是畏威不畏德,就得当奴隶整。

  百官也没反驳,高句丽这个种族就是欠打,根本不值得仁德相待。

  在那边推行王化的,好几个被残害,无法被王化改造,也就没有留着的必要。

  其他地方,如吐谷浑族、突厥族等,挨打就立正,都挺消停的,就他**高句丽族蹦跶。

  “当初楚国公那计还是不够毒,就该拖着不停战,全给拖死。”崔义玄格外气愤。

  “就是。”

  在那边死了家族之人的官员,纷纷附和。

  “我的错,我的错。”

  叶尘乐了,大唐的文官,比后来宋、元、明、清那些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的文官可强太多了。

  人家真干实事,而且一点不怂。

  主要李世民也平衡得好,没有重武轻文,也没有重文轻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