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队的比赛,观赏性也非常好。
球技没的说,还能整出各种花活,蝎子摆尾,鲤鱼打挺什么的。
这些,大家也喜欢看啊,全场欢呼叫好。
两队的球技没的说,配合也不差,你追我赶,你进一球,我也必须进一球,比分非常焦灼。
每局结束,全场鼓掌喝彩,为支持的队加油。
这就是蹴鞠杯最大的意义,中原民族对东凸厥族多了认可,东凸厥族对大唐多了归属感。
不交流,终究无法彻底融合。
而蹴鞠杯,便是提供给各族各地百姓一个交流的平台。
两队势均力敌,又拖入点球大战,点了七球才分出胜负,东凸厥一队赢了。
全场鼓掌为输了的东凸厥三队喝彩,实力绝对没的说,只能说运气差了点。
东凸厥三队当然失落,但面对大家的喝彩,心里暖暖的,努力挤出微笑挥手回应大家。
魏征其实一直都抗拒蹴鞠杯,觉得带来的不好影响太大,但这一刻,他认同了。
征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是打赢就行的,而且需要让对方有归属感,认同感。
而蹴鞠比赛很好地起到了这一作用。
今天比赛结束得早,李世民带着百官跑田野间吟诗作赋。
“今年的稻穗很饱满,苞谷也丰实,又一年丰收,机会难得,大家都作首诗歌颂丰收,也彰显彰显咱们大唐文化之华。”
李世民兴致勃勃。
大家走在田埂上,欣赏着大唐大好河山,寻找着灵感。
这又怎么不算一种浪漫呢。
大汉是雄,雄霸天下,气吞万里如虎,不是在干仗就是在干仗的路上。
而大唐是盛,繁花似锦,著山河锦绣之华章,书写文明风雅的浪漫。
只不过,权力惑人心,争权夺利从不会停止。
长安城中,趁着李世民不在,有人动起了小心思。
鲁王李元昌,趁机拜访各士族官员,拉拢交好。
都是千年的狐狸,又怎会看不出李元昌的野心。
王裕需要主持太常寺事务,没去鄠县,转头就把李元昌野心勃勃,交好各大士族的事告知太子李承乾。
“姑爷有心了,孤知道了,这事姑会处理。”
李承乾神色漠然,看不出喜怒。
王裕退下后,李承乾让尉迟宝林把李元昌带来。
“参见太子殿下。”
李元昌心理素质非常强大,猜到被人举报了,但依旧淡定,他只是交朋友,李承乾能把他怎么样呢?
何况他还是李承乾叔叔呢,尽管他们岁数差不多。
李承乾仿佛没听到似的,专心批阅着奏折。
李元昌只能站在那里等着李承乾发话,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一直到天色暗下来,李承乾还是没有要理他的意思。
李元昌心绪逐渐有些烦躁起来,于是提高声音喊了一声:“臣鲁王李元昌,参见太子殿下。”
特意加了王号,提醒李承乾,我是皇室亲王,你亲叔叔,别太过分了。
“这就忍不住了?就这心性还生出野心,你觉得你比孤强还是比陛下强啊?”
李承乾头都没抬,语气中透着轻蔑。
“什么野心,太子的话,臣不明白。”
李元昌当然不会认。
“明白也罢,不明白也罢,孤要提醒你一句,大唐有玄武门的丑事就够了,太上皇、陛下、孤都不想看到咱们李家再闹出什么丑事,懂?”
李承乾合上奏折,目如虎,充满压迫感地看向李元昌。
“臣懂。”
李元昌心头一震,一时间有些不敢直视自己的大侄子,不过也是个十四岁的少年,怎滴压迫感如此之强。
“孤完全可以等你按捺不住时再处理掉你,但孤不想再看到李家出现骨肉相残的事,让天下人笑话。”
“有人举报你,你觉得这人是忠臣吗?为何要举报你?”
李承乾漠然问道。
“应该是吧,忠于陛下,忠于殿下,防患于未然。”
李元昌顿时自信不起来了。
“哼,就这点能力还敢生出野心,这人要真是忠臣,便不会找孤,而是找太上皇。”
“你以为你压得住士族?士族现在老实,不过是陛下压得住他们,让他们有了公心,但他们的私心永远大于公心。”
“孤今日若严惩你,你觉得会有什么后果?”
李承乾轻蔑一哼。
“不,不知道,请殿下指点。”
李元昌额头已经冒汗,这些他从来没考虑过,只觉得天下士族若支持他,皇位他未必不能坐。
李世民把士族削得那么惨,士族肯定也想换个皇帝,他们之前的利益并不冲突。
但他没想到,士族居然会举报他,为什么要举报他啊,有病吧。
“孤今日严惩你,孤的其他叔叔、姑姑们,必然人人自危,背后的母家抱团,皇室内乱,自相消耗,皇权动摇。”
“同时,孤也会被扣上残忍无情,残害亲叔的骂名,孤太子之位不稳,他们会推举孤的某个弟弟,李唐皇室重现储君之争。”
“一如当年陛下与隐太子,皇室内耗,皇权衰弱,士族重新崛起。”
“这才是士族想要的,你以为你能掌控他们吗?被当棋子利用尚不知,收起你的野心,别成李唐罪人。”
李承乾冷声说道。
“是,臣知道了。”
李元昌直接吓跪了,他根本想不到这么深,自己这大侄子的心机城府,深不可测啊。
难怪太上皇时常夸赞,天生当皇帝的料啊。
以前曾听裴寂说过,太子如其父,猛虎也,士族一定很想换个太子。
今**终于理解了。
更可怕的是,太子自己也知道士族想换个太子。
本来他觉得自己聪明睿智,自己也能做皇帝,但今日才知道自己有多么无知,在李承乾面前跟个无知幼童似的。
“明日开始,到东宫做舍人,下去吧。”
李承乾挥挥手。
“是。”
李元昌乖巧得不行,退出去,忙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太子这又是什么意思?监视他?亦或是敲打士族?
“张行成,不要大张旗鼓,从东宫库房拿一百匹布私下赏赐王裕,替孤向同安公主问安。”
李承乾平静地安排。
“是。”
张行成应声退下,也有些汗流浃背,太子小小年纪,心机权谋已深不可测,着实吓人,压迫感太强。
球技没的说,还能整出各种花活,蝎子摆尾,鲤鱼打挺什么的。
这些,大家也喜欢看啊,全场欢呼叫好。
两队的球技没的说,配合也不差,你追我赶,你进一球,我也必须进一球,比分非常焦灼。
每局结束,全场鼓掌喝彩,为支持的队加油。
这就是蹴鞠杯最大的意义,中原民族对东凸厥族多了认可,东凸厥族对大唐多了归属感。
不交流,终究无法彻底融合。
而蹴鞠杯,便是提供给各族各地百姓一个交流的平台。
两队势均力敌,又拖入点球大战,点了七球才分出胜负,东凸厥一队赢了。
全场鼓掌为输了的东凸厥三队喝彩,实力绝对没的说,只能说运气差了点。
东凸厥三队当然失落,但面对大家的喝彩,心里暖暖的,努力挤出微笑挥手回应大家。
魏征其实一直都抗拒蹴鞠杯,觉得带来的不好影响太大,但这一刻,他认同了。
征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是打赢就行的,而且需要让对方有归属感,认同感。
而蹴鞠比赛很好地起到了这一作用。
今天比赛结束得早,李世民带着百官跑田野间吟诗作赋。
“今年的稻穗很饱满,苞谷也丰实,又一年丰收,机会难得,大家都作首诗歌颂丰收,也彰显彰显咱们大唐文化之华。”
李世民兴致勃勃。
大家走在田埂上,欣赏着大唐大好河山,寻找着灵感。
这又怎么不算一种浪漫呢。
大汉是雄,雄霸天下,气吞万里如虎,不是在干仗就是在干仗的路上。
而大唐是盛,繁花似锦,著山河锦绣之华章,书写文明风雅的浪漫。
只不过,权力惑人心,争权夺利从不会停止。
长安城中,趁着李世民不在,有人动起了小心思。
鲁王李元昌,趁机拜访各士族官员,拉拢交好。
都是千年的狐狸,又怎会看不出李元昌的野心。
王裕需要主持太常寺事务,没去鄠县,转头就把李元昌野心勃勃,交好各大士族的事告知太子李承乾。
“姑爷有心了,孤知道了,这事姑会处理。”
李承乾神色漠然,看不出喜怒。
王裕退下后,李承乾让尉迟宝林把李元昌带来。
“参见太子殿下。”
李元昌心理素质非常强大,猜到被人举报了,但依旧淡定,他只是交朋友,李承乾能把他怎么样呢?
何况他还是李承乾叔叔呢,尽管他们岁数差不多。
李承乾仿佛没听到似的,专心批阅着奏折。
李元昌只能站在那里等着李承乾发话,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一直到天色暗下来,李承乾还是没有要理他的意思。
李元昌心绪逐渐有些烦躁起来,于是提高声音喊了一声:“臣鲁王李元昌,参见太子殿下。”
特意加了王号,提醒李承乾,我是皇室亲王,你亲叔叔,别太过分了。
“这就忍不住了?就这心性还生出野心,你觉得你比孤强还是比陛下强啊?”
李承乾头都没抬,语气中透着轻蔑。
“什么野心,太子的话,臣不明白。”
李元昌当然不会认。
“明白也罢,不明白也罢,孤要提醒你一句,大唐有玄武门的丑事就够了,太上皇、陛下、孤都不想看到咱们李家再闹出什么丑事,懂?”
李承乾合上奏折,目如虎,充满压迫感地看向李元昌。
“臣懂。”
李元昌心头一震,一时间有些不敢直视自己的大侄子,不过也是个十四岁的少年,怎滴压迫感如此之强。
“孤完全可以等你按捺不住时再处理掉你,但孤不想再看到李家出现骨肉相残的事,让天下人笑话。”
“有人举报你,你觉得这人是忠臣吗?为何要举报你?”
李承乾漠然问道。
“应该是吧,忠于陛下,忠于殿下,防患于未然。”
李元昌顿时自信不起来了。
“哼,就这点能力还敢生出野心,这人要真是忠臣,便不会找孤,而是找太上皇。”
“你以为你压得住士族?士族现在老实,不过是陛下压得住他们,让他们有了公心,但他们的私心永远大于公心。”
“孤今日若严惩你,你觉得会有什么后果?”
李承乾轻蔑一哼。
“不,不知道,请殿下指点。”
李元昌额头已经冒汗,这些他从来没考虑过,只觉得天下士族若支持他,皇位他未必不能坐。
李世民把士族削得那么惨,士族肯定也想换个皇帝,他们之前的利益并不冲突。
但他没想到,士族居然会举报他,为什么要举报他啊,有病吧。
“孤今日严惩你,孤的其他叔叔、姑姑们,必然人人自危,背后的母家抱团,皇室内乱,自相消耗,皇权动摇。”
“同时,孤也会被扣上残忍无情,残害亲叔的骂名,孤太子之位不稳,他们会推举孤的某个弟弟,李唐皇室重现储君之争。”
“一如当年陛下与隐太子,皇室内耗,皇权衰弱,士族重新崛起。”
“这才是士族想要的,你以为你能掌控他们吗?被当棋子利用尚不知,收起你的野心,别成李唐罪人。”
李承乾冷声说道。
“是,臣知道了。”
李元昌直接吓跪了,他根本想不到这么深,自己这大侄子的心机城府,深不可测啊。
难怪太上皇时常夸赞,天生当皇帝的料啊。
以前曾听裴寂说过,太子如其父,猛虎也,士族一定很想换个太子。
今**终于理解了。
更可怕的是,太子自己也知道士族想换个太子。
本来他觉得自己聪明睿智,自己也能做皇帝,但今日才知道自己有多么无知,在李承乾面前跟个无知幼童似的。
“明日开始,到东宫做舍人,下去吧。”
李承乾挥挥手。
“是。”
李元昌乖巧得不行,退出去,忙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太子这又是什么意思?监视他?亦或是敲打士族?
“张行成,不要大张旗鼓,从东宫库房拿一百匹布私下赏赐王裕,替孤向同安公主问安。”
李承乾平静地安排。
“是。”
张行成应声退下,也有些汗流浃背,太子小小年纪,心机权谋已深不可测,着实吓人,压迫感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