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握着这笔庞大的财富。

  苏武的态度反而变得更加谨慎。

  他知道,对于这笔生存点的分配,将决定他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

  全部都投入到扩军上面,固然能令人情绪亢奋,充满**。

  但爽过之后,还是需要面对现实。

  他的敌人,不只是人类自己。

  放到宏观的尺度上,哪怕强如官方避难所,也不过只是末日下的一个小小的关卡罢了。

  最大的威胁,从始至终都没有变过。

  依然还是那来自自然界的天灾。

  “尽量控制支出。”

  “适当的增加武装力量,够用就好。”

  苏武定了下扩军的原则。

  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要把握其中的尺度,满足够用又不浪费这个条件。

  难度其实相当大。

  在控制台上,调出人工智能的资料库。

  苏武视线在一些武器设计图稿上来回巡弋。

  时隔许久,再次看到这些来自末世前公开的互联网资料。

  他的感受已经有了明显的不同。

  在生物芯片带来的思维和记忆力的加成下。

  他能十分轻松的解析那些曾经晦涩难懂的知识。

  并将一个个灵感碰撞下的火花,融入旧有的设计之中。

  “首先,是时候拥有一支真正的野战主力部队了。”

  和曾经面对的小鱼小虾不同。

  真正要和联邦的暴力机构扳手腕,必然需要先建立一支能够在野外进行大规模战斗的主力部队。

  这种主力部队。

  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火力够猛。

  机器狗,无人机在这种纯粹到极致的要求面前,都有些不太够看。

  让它们充当野战主力部队。

  给苏武的感觉,就如同把一盘精心烹饪的菜肴,拿出去喂猪一般,太过于浪费。

  反复思量过后。

  苏武将目光落在了一款155毫米的榴弹炮上。

  论火力,155毫米榴弹炮堪称重炮,最大杀伤半径高达200米。

  一炮下去,半里内的目标都会受到波及。

  哪怕是重型坦克被正面命中,内部的成员也基本无法幸存。

  论成本,同等威力下,一枚炮弹的成本,不到火箭弹的十分之一。

  堪称是便宜好用的典范。

  而在射程上。

  155毫米榴弹炮最远可以达到40公里,并不比大部分的火箭弹逊色。

  也就是在精准和末端制导方面,无法与火箭弹媲美。

  可都上重炮了,精准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

  在足够的威力下。

  不管打偏几米还是十几米,结果都一样。

  这是一款真正的,有能力成建制消灭正规军队的战争利器。

  关键还物美价廉。

  “就选它吧。”

  苏武就着155毫米榴弹炮的设计图,一路修修改改。

  最终。

  一辆由矿石一型运输车的履带底盘,加上155毫米榴弹炮的炮塔组合而成,外型有些类似坦克的装甲战车。

  出现在设计图上。

  这一辆155毫米车载榴弹炮。

  全车总重25.25吨,可以携带50枚45千克级炮弹。最大能以每分钟10发的速度进行射击。

  可谓是浑身上下都充满极致暴力的专业杀戮武器。

  而要说缺点。

  一个是防御比不上真正的坦克和装甲车。另外一个,就是昂贵的造价。

  哪怕不需要消耗生存点。

  单单是它本身的25吨的重量,耗费的各种金属材料就极其惊人。

  整个哨塔基地。

  在两台地热发电机和一台小型高温熔炉,24小时不眠不休的工作下。一天的产量,也就刚好能够制造一辆而已。

  放到外界。

  可能将许多小型避难所搜刮一遍,把所有金属电器都收集起来。都不一定能凑齐制造一辆155毫米车载榴弹炮的原料。

  “贵是贵了点。”

  “但作为区分正规军和民间势力的象征。”

  “也还能接受吧。”

  查看了一下避难所目前的库存材料。

  苏武在斟酌了又斟酌之后。

  最终定下了生产20辆155毫米车载榴弹炮的制造任务。

  并且单单有车载榴弹炮还不够。

  配套的指挥,防空,隐蔽等等设备,也一个都不能少。

  不然这20辆车载榴弹炮拉出去,就等于是一次性的用品。

  甚至可能在开火之前,就先被一锅端掉。

  无法具备任何实战价值。

  同时,在配套设备这方面。

  苏武就不能再节省生存点了。

  甚至投入的生存点少了还不行。

  最起码也得两位数打底。

  完成了对野战主力兵团的规划。

  苏武接下来的目光,就放在了机器狗和无人机上。

  不选择机器狗和无人机作为主力部队。

  仅仅只是因为它们造价过于昂贵,而不是代表它们就不够强大。

  并且在除了野战以外,更容易发生战斗的避难所内部。

  这两样作战单位,才是苏武真正能够依靠的武装力量。

  “原本的机器狗为了节省能源和成本。”

  “本身算力不够强大。”

  “如果不考虑电力消耗的问题。”

  “完全可以在单台机器狗内部,加装10枚以上的中端芯片。”

  “那样综合下来,同样可以获得比较可观的算力。减轻集群指挥中枢的压力。”

  中端芯片。

  是苏武避难所目前最尖端的3d打印机,能够生产出来的最高等级芯片。

  它本质上仍然是微米级芯片。

  但通过精巧的设计,以及无限制的扩大芯片本身的体积。

  可以让它的性能在消耗大量电力的情况下,与一部分纳米级芯片媲美。

  而经过苏武如此这般的修改。

  在充当指挥中枢的机器狗本身性能不变的情况下。

  原本20只机器狗组成的陆战集群,可以轻松扩充到30只的数量。

  与作战无人机集群的编制规模平齐。

  同时在战斗状态下,也可以变得更加灵活。

  对待这些统治避难所的工具。

  苏武一口气制定了30支机器狗陆战集群和40支作战无人机集群的生产计划。

  并且还额外为它们配备了十辆专用运输车。

  方便在以后的战斗中,进行快速移动和部署。

  可以预见。

  当这批数量上千的机器狗和作战无人机全部走下生产线以后。

  苏武将会拥有直接压制一座数十万人口规模的大型避难所的治安力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