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现在,随着避难所的扩建。

  它们下方肯定要挖掘一空。

  在这种情况下。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们全部转移到最下面一层。

  其次,水培农场里面。

  原本的生菜等快速生长的品种,也可以降低种植比例。

  这些蔬菜的产量非常高,苏武自己根本吃不完。

  当初种植的本意,是用于和其他避难所进行交易。

  可现在,从哨塔基地,再到其他附属避难所,都开始大规模的建设种植园。

  已经不再需要水培农场这边可有可无的那点产出。

  与其继续种植,还不如腾出空间干点别的。

  比如说,多种植一些草莓,葡萄一类的水果。

  这些东西,在末世基本属于最上层的奢侈品。

  口感和味道都相当不错。

  不管是自己直接吃,还是用来酿造果酒,制作甜品,调味料等等,反正总能消耗完。

  可以明显提升苏武未来的生活品质。

  然后,其它层就暂时不动。

  那里边有些功能可能暂时有点多余,但偶尔也会用得到。

  没必要再去折腾。

  整体上。

  农家小院作为苏武统治版图的核心区。

  将会主要侧重于生活环境,高端工业生产力,以及实验室三个方面。

  另外再附带基本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区,大型资源仓库,机械集群仓库和火力发电站一类。

  这种配置,既能让农家小院保持着最先进的生产力,军事武力和科技。

  也能让它具备高度的自成循环的体系。

  即使遇到最极端的情况。

  整座避难所被大地震沉降到地底深处,也依然能正常运行。

  同时。

  避难所的发展壮大,也真正的反馈到了苏武自身的生活品质上。

  他将在后续获得数量更多的新鲜水果。

  日常用于放松活动的地下五层花园和树苗区,也会进一步的扩大面积。

  不至于再像原来那样随便走几步就能看到尽头。

  “到了这一步。”

  “才算在地底拥有了一座真正的家园。”

  在避难所三维地图上,将所有的改动都标记好。

  苏武看着人工智能模拟出来的全新避难所。

  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

  哪怕手握系统。

  能够在末世中建设到这一程度,也并不容易。

  里边同样蕴藏着他的辛苦和努力。

  欣赏了一会儿新的避难所演示图。

  苏武又将目光重新投向地下第9层。

  目前的农家小院。

  还欠缺最后一层,没有真正的启用。

  按照规划。

  地下第9层将会建设一座10w千瓦时的专业火力发电站。

  预计会占地3000平米。

  耗费的各种资源,折算成末世前的正常物价,约有上亿元。

  江河市不少民间避难所的整体造价。

  都不一定有这种火力发电站的成本高。

  而相关的生产,也算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按照目前农家小院地下2层的制造中心,再加上地下7层普通工业生产区,联合起来的生产力。

  需要整整500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完成相应的制造任务。

  这个时间。

  足以再生产出一两百艘中型气垫船。

  也足以让苏武目前手中的所有机器人,规模全部翻倍。

  堪称是噩梦级的任务了。

  苏武自然等不了那么久的时间。

  他调出火力发电站的设计图纸。

  借助人工智能将其拆解。

  稍作思考后。

  把其中的各个零部件,按照不同制造难度划分出来。

  最简单也是量最大的那一部分,都扔给附属的几个避难所,让他们人工使用简单工具,进行切割和制造。

  这样做或许效率不高,质量也最多算凑合。

  但架不住附属避难所里的人多。

  再怎么也能靠数量堆上去。

  剩下难度较高的零部件,则是优先让给工业区生产。

  没法生产的再由制造中心负责。

  这样一层层的分担下来。

  最终的建造时间,被压缩到了120个小时以内。

  “暂时就先这样吧。”

  “等以后制造中心腾出空闲了。”

  “可以考虑为景园避难所那边,生产一批机床出来。”

  “那样再遇到类似的生产任务,就能更快一些完成。”

  “顺带平时没事的时候,他们也可以用来生产一些普通商品和易损易耗的零件。”

  “用于对外交易。”

  生产普通机床不需要消耗生存点。

  只要材料足够,想生产多少都行。

  正好苏武目前手握数百万吨的资源。

  哪怕其中大部分都属于煤炭,汽油,柴油一类的燃料,也足以支撑将普通机床推广开来。

  只是需要注意的是。

  除非以后制造中心扩大规模,能够生产出更多的高端零件。

  不然这些普通机床数量再多,也没办法弄出如蜘蛛机器人那样的成品。

  苏武把生产专业火力发电站设备的任务。

  添加到人工智能的代执行列表。

  接下来。

  附属避难所那边,将会首先组织工人开始生产。

  农家小院这里,则还需要再等待三到四天的时间。

  等到将之前安排的生产蜘蛛机器人的任务全部完成,才能轮到火力发电站的设备。

  不过,这些具体执行层面的事情,都已经不需要苏武再去关心。

  人工智能会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处理完了农家小院的重要事务。

  有了闲暇的时间,苏武抽空关注了一下远在群山中的小型石灰石矿场。

  在他忙于城区救援和接收难民的那段时间。

  石灰石矿场,也没有停下建造的步伐。

  尤其是在后续的蜘蛛机器人,翻山越岭的将欠缺的工具和材料运送过去之后。

  这里的发展,一路就变得相当顺畅。

  目前。

  停留在那里的采掘集群和运输车队,以及十几台蜘蛛机器人。

  已经开拓出了一片相当宽敞的地下空间。

  将原有的生产设备都搬迁了过去。

  各种通风管道,水电线路等等,也已全部铺设完毕。

  现在就等进行最后的通电测试,就可以重新开始恢复生产。

  当然。

  考虑到地表上的大雨干扰。

  即使开始恢复生产,进行露天开采的采掘集群,效率无疑也会比过去降低许多。

  最终产量,很可能会滑落到以前的一半左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