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第239章 热闹的海洋

小说: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作者:夏天的葡萄 更新时间:2025-10-16 00:11:33 源网站:2k小说网
  ();

  农家小院,地下一层控制中心。

  苏武带着些许的诧异,浏览着最后一座通讯信号塔的后台数据。

  和预料中的清冷不同。

  那座竖立在海边的信号塔。

  在建立起来后的不到一个小时内,接收终端的数量便以一个夸张的速度,迅速攀升到了百万级。

  并且其中仅有一小半来自于西边的陆地。

  更多的,都出现在海洋那边。

  稍微迟疑了下。

  实在忍不住心中的好奇。

  苏武从海边哨塔那里,起飞一架侦察无人机。

  朝着海洋深处,那些信号显示的地址飞行过去。

  很快,随着越来越多的信号地址,被侦察无人机纳入镜头之类。

  苏武发现,这些有人活动的地方。

  一部分位于曾经海边附近的山区,如今的岛屿上。另外一部分,干脆就直接位于汹涌的海洋下边。

  那些曾经在沿海修建的避难所。

  并没有随着海啸和海洋的出现彻底消失。

  而是展现了极为顽强的生命力,一直生存到了现在。

  “这么看来,当初沿海一带的伤亡情况。”

  “实际应该没有猜测的那么严重。”

  望着镜头中。

  笼罩在一片大雨里,不断翻涌着波浪的漆黑海面。

  苏武仿佛能看到在那凶险和荒芜的背后。

  定居的一座座属于人类的家园。

  不过凝视了一会儿后。

  苏武并没有再进一步动作的想法。

  再怎么说,那也是海洋。

  不管救援还是交易,难度都要比在陆地上高一个层级。

  以苏武现在的能力,先把陆地上四处流浪的难民收容起来,就已经极为不容易了。

  实在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涉足千里之外海洋那边的事务。

  收回视线。

  苏武想了想,将海边那座通讯信号塔的权限稍微放开了一点。

  允许位于海洋区域的人类。

  可以有限的使用文字在论坛上相互交流。

  位于江河市外的通讯信号塔,虽然因为容量有限无法供应大多数人自由上网。

  但仅仅提供一些纯文字的交流。

  也不是不能行。

  毕竟几百万字文本量的大小,也就相当于几秒的视频而已。

  有这个可以交流的论坛存在。

  也能方便苏武收集那些海洋避难所的信息。

  为以后针对那些避难所采取的手段,提供参考依据。

  地表。

  从海边返程的花园号船队。

  在刚刚往回航行几十公里的时候。

  船上仅剩的那一点空间,便迅速的被新收纳的难民所填满。

  有能力又有勇气走出避难所,在大雨和洪水中穿行的难民。

  只占了总体数量中的很少一部分。

  更多的人,哪怕被困在避难所中,物资日益匮乏,也很难下定决心出去流浪。

  在这种情况下。

  苏武派遣出去的远航船队。

  面临的往往不是找不到难民,而是需要从无数求救的难民中,挑选情况最危急,不去救援就会立刻有死亡危险的那一小部分人。

  剩下暂时还能坚持一段时间的。

  一般都会让他们继续在原来的地方先待着。

  等待后续腾出运力之后,再去接他们。

  将注意力从海岸线那边收回来。

  苏武没有再去关注正在外边航行的两支船队。

  而是罕有的把视线,落在了农家小院的地表上。

  那距离苏武所在的位置,直线距离不过20多米的地方。

  此时显示的温度,仅仅只有4度。

  “这么低的温度。”

  “看来剩余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希望还能来得及吧。”

  苏武轻轻叹气,心中再一次被紧迫所填满。

  长期处在温暖如春的地下避难所之中。

  闲暇之时。

  漫步在地下三层喷泉边的碎石小径和花园里。

  入目所及,满是正值盛放的绚烂鲜花。

  很难真切的意识到外界气候的变化。

  但再怎么忽略。

  苏武也不可能不知道,4度的气温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

  在这种温度下。

  地表上那些飘落下来的雨水。

  给人带来的不再是凉爽,而会是深入骨髓的冰冷。

  假如没有防护的暴露在大雨中,那就不仅是事后可能会感冒的问题,而是当场就有可能在寒冷中失温而死。

  并且这都还不是最严重的。

  一旦温度降到零,水面开始结冰。

  两支船队就将无法再继续出行。

  收纳难民的行动立刻会受到重创。

  最起码。

  再想要像如今这样轻松的迁移几百公里外的难民。

  几乎不太可能。

  某种程度上来说。

  现在其实也算是正在与自然和天灾抗衡。

  苏武需要在温度降到零度以前,将尽可能多的难民都带回来。

  暂时按捺下心中的担忧。

  苏武开始转而整理船队沿途经过的那些地方势力的情报。

  和他们的外交,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偶尔几次也就罢了。

  天天满载着数以万计的难民,从他们家门口路过。

  鉴于随船的武力威慑。

  拦路打劫倒是不至于。

  但难保不会有地方势力,生出设卡收费的想法。

  到时候,苏武交还是不交都很难做。

  不交的话,自然免不了一场战争。

  交的话。

  不说会凭白损失多少物资。

  单单只是在对方收费和检查的过程中所耽误的时间,就让苏武难以忍受。

  那都可以等价于数以千计的人命。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最坏的情况。

  事先和沿途势力接触,摸清他们的态度。

  就很有必要。

  接下来的两三天里。

  苏武大部分的时间都消耗在了外交上。

  从图门市开始。

  苏武以市区为单位,一个个的找过去。

  先派遣底下由商业精英,前官方**职员,以及心理学专家学者等等组成的谈判小组。

  与当地那些排名前列的势力,通过通讯信号塔搭建的网络进行初步接触。

  随后再由苏武亲自出面,和他们的首脑进行商讨。

  结果整体上还算不错。

  除了获得基本的通行许可以外,还顺便达成了部分贸易协议。

  苏武在电视新闻中,展示出来日产两万台手机的工业实力,可不只是震撼了普通人。

  对于这些沿途局限在各自城市内范围的避难所高层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威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