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第286章 零下七十度

小说: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作者:夏天的葡萄 更新时间:2025-10-16 00:11:33 源网站:2k小说网
  ();

  超越音速的战机,穿梭在云层之中。

  所过之处,留下阵阵尖锐的呼啸。

  荒芜的冰原上。

  某个穿着厚厚防寒服的幸存者,正艰难地凿着避难所通风口的冰块。

  听到这阵从天际传过来的声音,忍不住抬起头。

  看向那在云中若隐若现的庞大机体。

  一时间忍不住呆立起来。

  那并非震撼,战机划破长空的呼啸也称不上悦耳。

  但那种来自于人类文明的气息。

  却让他感到莫名地眼睛有些湿润。

  长久地待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哪怕还有网络作为精神上的慰藉。

  可还是让他难以避免地生出,整个世界会不会只有他们避难所里那几个人的孤寂。

  现在,以声音为桥梁。

  让他亲身感受到了其他人类真实存在的证据。

  他心中的孤独和不安,神奇地就此消散了不少。

  “六代战机。”

  幸存者喃喃自语。

  他或许不认识那种机体的外形,但对机体掠过高空留下的一长串面包圈一般的尾迹云,却再熟悉不过。

  那是象征着人类尖端科技的造物之一。

  “人类文明的火种,还没有被末世折断,真好。”

  农家小院。

  地下控制中心。

  苏武的系统面板上,突然刷新出了一个白色的任务。

  然后又转瞬之间,从未完成变成了已完成状态。

  速度快得,甚至让苏武都没有来得及看清,完成它的条件是什么。

  “文明的火种。”

  苏武念叨着这个任务的名称,感觉那高大上的气质,和它本身白色普通的任务等级,多少有点不相匹配。

  不过这都不重要。

  任务瞬间刷新,又瞬间自动完成。

  等于是凭白获得了那任务奖励的5点生存点。

  这不用努力,就从天而降的一小笔财富。

  让苏武的心情,变得稍微愉快了一些。

  “这种好事儿,再多来点就好了。”

  极东方向。

  黑松林避难所出口。

  十几辆经过改装,充满了手工工业粗犷风格的越野车和多功能车。

  架着武器,将其团团围住。

  “里边的人听着。”

  “不要以为躲起来就有用。”

  “现在开门还能给你们点优待。”

  “如果等我们把这破门切开,你们一个都别想好好活下来。”

  某个留着粗硬的胡茬,看起来异常精悍的男性。

  拿着通话器,通过之前搜索到的频道。

  试图用恶狠狠的语言,将避难所的大门骗开。

  但避难所内部的人,却像是没有听到一般,始终一声不吭。

  尝试了好一会儿无果之后,

  精悍男性强忍怒火地放下手中的通讯器,脸色沉了下来。

  “继续给我切。”

  “等会砸开避难所,我要把他们都做成串烧。”

  避难所内。

  待在这里的幸存者,聆听着外边的金属大门,在切割机下迸发出来的微弱颤音。

  无论男女老幼的脸上,都浮现了恐惧的神情。

  他们中间,就有从上一个被这群强盗攻破的避难所中逃出的幸存者。

  所以每个人都十分清楚,对面的手段有多么残忍。

  落在他们的手中,能够直接被当做食物烹饪吃掉,都算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所谓的地狱,和那时候的遭遇相比。

  都算不了什么。

  “求救发出去了吗?”

  有人小声地询问道。

  “游戏显示已经受理,不过什么时候会到,就不知道了。”

  一个年轻的女孩,不安地拿着手机登录游戏。

  望着那里面已经反复看了不知道多少次的祈愿殿堂的回应,眼中带着小心翼翼的期盼。

  “我听说,背后支撑这个游戏的,是宽江流域那边的江河市。距离我们这里足足有1500公里。”

  “等他们赶过来,是不是已经太晚了?”

  有人提出了质疑。

  但他换来的只有一片沉默,没有人给他反驳。

  在场的人基本都知道,这是个虚无缥缈的希望。

  但除此以外,他们已经没有了其他任何办法。

  向江河市求援,哪怕仅仅只是能带来一点心理慰藉也好,总比什么都没有强。

  这些人所在的黑松林避难所。

  当初在建造的时候。

  出于对当时仍然还在的秩序的敬畏。

  并没有试图囤积一些被严格禁止的杀伤性武器。

  只一心想着囤积生存物资,以及尽可能地把避难所修建得更加坚固,以应对未来极端的地表气候。

  但可惜,运气并没有太过眷顾他们。

  他们熬过了半年多的漫长末世,撑过了高温,暴雨,地震,还有严寒,却没有躲过被劫掠的命运。

  在这一个普通而寒冷的日子里。

  他们终究是被一群穷凶极恶的强盗给盯住了。

  而这个时候他们才发现,附近官方避难所早已经分崩离析。

  曾经的高官和权贵。

  要么乘坐联邦的火车,逃往西部的高原。要么就地转变成了所在避难所的**。对待民间避难所的态度,基本处于不闻不问的状态。

  他们唯一能够求救的对象,只剩下了游戏里的祈愿殿堂。

  空气中,一时间陷入了难堪的沉默之中。

  在场的无论男女,都默默地握紧了手中临时制作出来的各种刀叉和长枪,还有一些弓箭和弓弩。

  如果真到了最后一刻。

  他们就要凭借这些原始的武器,去和外面那些强盗们,拼死一战。

  进行最后一搏。

  而就在气氛渐渐变得悲壮的时候。

  正停留在外面的一辆隶属于强盗们的大型越野车。

  突然毫无征兆的被一团剧烈的火光包裹,然后整个车体瞬间解体。

  无数的金属零件残骸,在巨大的冲击波推动下,犹如子弹一般激射向四面八方。

  牵连的停留在附近的其它车辆,也开始出现剧烈的摇晃。

  “有偷袭,注意掩护!”

  强盗们经验丰富。

  但这一回,他们却是连敌人在哪里都没有发现。

  那攻击就好像是突然毫无征兆地出现。

  直到第二辆越野车,也被摧毁之后。

  才有眼尖的强盗,注意到那是来自于高空之上的攻击。

  但知道了这件事也毫无意义。

  他们根本没有任何攻击手段,能够触及那遥远的高空之上。

  只能被动地挨打。

  甚至这个时候,他们想撤也撤不了。

  在意识到情况不对后的数秒间。

  更多的攻击如雨点般降临。

  很快,所有的强盗都丧生在剧烈的爆炸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逃脱。

  十几秒后。

  一架黑色的战机从云层中落下。

  在黑松林避难所上空盘旋了几圈,确认所有的威胁都被抹除干净之后。

  又重新拉升高度,消失在云层里。

  空冥级六代战机。

  最高可携带120枚远程对地**。

  可在视距之外发动精准攻击,定点清除地面上任意被指定的目标。

  对于没有同等科技的敌人来说。

  这就几乎像是从天而降的神罚。

  除了被动挨打,没有任何反击的可能。

  2月19日。

  伴随着最后一批大规模转移车队,抵达江河市农家小院。

  整个宽江流域,以及余安市周边一带。

  所有在苏武控制下的附属避难所。

  人口基本已被全部转移完毕。

  至此。

  农家小院的总人口数量,正式突破5000万人。

  达到了半个亿的规模。

  成为整个东洲。

  仅次于西荒高原,新东洲首府避难所群的第二大超级避难所。

  也是在这一天早上8点40分。

  江河市的地表气温,正式抵达零下70度。

  零下70度。

  是一条近似于生灵世界与死亡世界的分割线。

  一旦抵达了这一温度。

  就几乎不再存在任何能够于这种环境下,正常生存的动物。

  哪怕对于人类来说,它也充满了致命的危险。

  身体任何部位的皮肤,暴露在这样的温度下。

  一两分钟内都会变得苍白麻木。

  超过5分钟,就可能坏死。

  如果是手或者腿这种肢体,那就需要进行截肢。

  在这种温度下的雪原。

  不再有任何属于人类的诗意和浪漫,只剩下最纯粹最残酷的一面。

  曾经煮一壶暖茶,就能置身其中,惬意的欣赏的雪景。

  将永远的成为过去一代人的回忆。

  对于新生代来说。

  积雪就是如同岩浆一般,随时可能给他们带来致命危险的源泉。

  再也不可能用平静的心态,单纯把它当做一种美景。

  “和平的时代,终究是彻底过去了。”

  控制中心。

  苏武坐在控制台前,看着农家小院的地表监控画面。

  今天那里难得的没有下雪。

  也没有阻碍视线的冰雾。

  目光所及,空气都显得异常的干燥而清澈。

  就好像是一个平常的,天空被淡淡的阴云笼罩,没有温暖阳光的冬日。

  但实际上。

  这个时候的那里,已经成为了一片凶险的绝境。

  正徘徊在地表,达到七级的疾风。

  足以让任何一个只穿戴着普通的过冬衣服,踏入进去的人类,感受到如同零下100度以下的寒冷。

  然后在短短的一分钟内,就会濒临死亡。

  收回视线。

  苏武开始处理今日的工作。

  由于地表环境进一步恶化。

  来自于末世前的车辆,即使经过了极限的改装。

  大部分也都依然无法再继续承担于地表活动的任务。

  在经过初步的筛选后。

  苏武发现曾经用于大转移的数以十万计的车辆,最终只剩下5000辆左右的高端改装型越野车,勉强还能够正常使用。

  而这点数量。

  已经不值得苏武再去专门维护道路,以方便它们通行。

  “算了,都回收掉吧。”

  “反正以后也没有机会再去使用。”

  仅仅半秒的权衡过后。

  苏武决定了这些,将数千万人带到农家小院的运输车辆的最终命运。

  而伴随着他的这个决定。

  也意味着再想像之前那样。

  以极低的成本,动辄将数百万人一次性转移到农家小院的历史。

  就此宣告终结。

  从此以后。

  想要大规模地转移人口和运输物资。

  唯一的办法,只剩下使用商队列车。

  “目前商队列车的总数量,达到了150支。”

  “后续还会以每天5支的速度,持续高速增长。”

  “直到达到210支的规模,将来自于钢城的资源消耗殆尽为止。”

  “暂时还算够用。”

  210支商队,一次性可以转移160万人左右。

  虽然说没有大转移车队那么夸张。

  但至少也算是在同一个等级,达到了百万以上。

  关键是它们还无惧于低温寒流,以及大部分的地质灾害。

  能够以一种相对较快的速度,穿行在地表各个区域。

  论效率,勉强能追上大转移车队的大半。

  同时稳定性和安全性也远超后者。

  “说是无惧于低温寒流。”

  “实际上,现在地表平均温度。”

  “也差不多都达到了低温寒流的下限。”

  “以后基本不用再去特意鉴别。”

  同时,虽然商队列车拥有大规模运输人口的能力。

  但是苏武也不可能真的专门让它们去转运人口。

  作为目前唯一能够在地表,大规模运输物资的陆地运输工具。

  苏武还需要它们去东洲各地。

  为他带来支撑农家小院避难所发展的各种基础物资。

  “以后转移人口,就当做一件长期的事情,慢慢进行。”

  “在不影响运输物资的前提下,能运多少算多少。”

  稍微估算了一下。

  苏武预计在这种优先转运物资的策略下。

  以后平均每天,可能只会给农家小院带来20万左右的新增人口。

  只能说,比聊胜于无强一点。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苏武必须首先保证自己的避难所,拥有足够的物资储备和武力。

  不然影响到避难所的发展。

  就很可能会把现在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优势,都给抹平。

  最终带来覆灭的危险。

  不过好在。

  以如今农家小院避难所的人口规模。

  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个足够庞大的人类社会。

  好好用心去治理的话。

  即使再也没有外界人口的补充。

  也能慢慢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人类文明。

  “现在避难所的内部空间,也已经足够广阔。”

  “可以开始考虑,大规模地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让他们从普遍的集体宿舍里,逐渐过渡到搬入单身公寓,还有组建家庭的行列之中。”

  “然后鼓励结婚和生育——”

  “唔,结婚就算了。”

  “还是只鼓励生育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