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第293章 扩散的威胁

小说: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作者:夏天的葡萄 更新时间:2025-10-16 00:11:33 源网站:2k小说网
  ();

  “然后还有无人机。”

  苏武的作战无人机。

  目前同样是主要装配了三个系列的型号。

  作为手雷使用,能够自动锁定和追踪目标的一次性自爆无人机。

  装载轻型电磁武器的快递级无人机,和能够装备多枚火箭弹以及重型电磁**的多翼无人机。

  按理来说。

  苏武最应该发展的,是综合性能最强的多翼无人机。

  但正因为性能强大。

  多翼无人机的造价成本也极高。

  这导致它的总数量一直无法上去。

  有大规模制造它的材料。

  苏武还不如用来制作载重更高,能够为他带来源源不断的资源收入的青空级运输无人机。

  “作战无人机的载重上限在那里。”

  “目前所使用的电磁武器,几乎已经是通用性最高的最优解。”

  “不能再大规模的改动。”

  “不过可以尝试增加一些差异化的武器。”

  “比如更改快递级无人机的轻型电磁**结构,以降低射速和弹药储备为代价,增强其破坏力。”

  “同时它也非常适合携带体型小巧,杀伤力又近乎bug一般的湮灭级狙击弹。”

  “多翼无人机的话,也可以装备激光武器。”

  “以其50千克的载重,尽量携带固态电池。”

  “足够让激光武器获得30秒的激发时间,勉强能投入实战。”

  “再加上为其配备辅助无人机,和位于地面的电力蓄能车,提供无线充电。”

  “激光武器的作战时间,还能进一步提升。”

  “还有,以目前对反重力和电磁护盾的研究进度。”

  “一些限定条件的技术,可以尝试应用在多翼无人机上。”

  “让它具有一定的偏斜落在身上的动能攻击的能力,变相增强在战场的生存几率。”

  “另外,50kg载重的多翼无人机造价昂贵。”

  “那或许可以降低配置,重新设计一款廉价版的多翼无人机。”

  “用来填补在快递级无人机和多翼无人机之间的空缺。”

  “增强作战无人机集群的整体火力强度。”

  越是思索。

  苏武越是发现,作战无人机具有多种改装的可能。

  各种奇思妙想在他的脑海间迸发。

  于是趁着这种状态。

  他毫不犹豫地燃烧起灵性,进入了深度的设计中。

  2月27日。

  秦岭山一带。

  持续了将近一天的战斗,逐渐接近尾声。

  接连进化,拥有了多款威力近似于现代轻型武器的紫晶体,终究还是没能突破第3道防线的封锁。

  默默的退回了原本第2道防线的区域,

  进行修整。

  而苏武也依然没有收复第2道防线的意思。

  沦陷的那些区域,并没有什么资源。

  即使让紫晶体占据,也不会给它们带来多少增益。

  相反,让它们成规模的出现在岩浆峡谷以外的区域。

  在地形上来说,反而更适合苏武重武器的发挥。

  方便他高效的收割。

  “暂时来看。”

  “重炮集群配合雷霆级光电机炮,外加过去坐镇的一辆先驱者级陆地驱逐舰。”

  “足够让第3道防线稳如泰山。”

  “然后再争取两到三天的时间。”

  “以超级工厂的生产力,就足以完成对原有的,位于前线的蜘蛛机器人和作战无人机集群的改装。”

  “让其战斗力获得大幅度的提升。”

  苏武在农家小院的地下控制中心。

  检查着秦岭山的战场配置。

  说是第3道防线。

  实际上,更像是一个综合的防御战区。

  从布置的阵型来看。

  它遍布了秦岭山,从山腰到山底的所有区域。

  面积极为广阔。

  也聚集了苏武布置在那里的绝大部分武装力量。

  想要突破它的封锁,难度比第1第2道防线,高出十数倍不止。

  而在超级工厂正在为机器人军团进行更新换代的时候。

  苏武也没有忘记为未来的升级继续铺路。

  给运气极好的魏蔓蔓增加了一个,研究可用于无人机的轻型复合材料的任务。

  一旦新的材料研发成功。

  苏武就可以拥有更加结实,载重也更高的二代无人机。

  战斗力又将上去一个台阶。

  就在这时。

  全息地图上弹出了一条异常情况.

  在秦岭山山脚以西15公里外,靠近江河市城区的方向。

  一辆例行巡逻到那里的先驱者级陆地驱逐舰。

  在地底五公里深处。

  发现了紫晶体活动的痕迹。

  苏武将目光转移到那里。

  稍微查阅了一下驱逐舰扫描到的数据。

  立刻意识到,这不是一次平常的紫晶体自然涌动现象。

  而是它们主动打通通道,从其它地方破开苏武封锁线的尝试。

  这种被动和主动之间的区别。

  就是后者的数量无疑会远超前者,并且后续源源不断。

  只不过,它们的运气不算太好,

  选择突破的薄弱地壳点,正好就在苏武日常巡逻监控的路线上。

  还没有出来便被提前发现。

  但这对于苏武来说,依然是个极坏的消息。

  意味着,他以后需要建立防御的地方,将再也不止岩浆峡谷那里。

  打开武备数据库。

  苏武在军械记录上浏览了一遍。

  目前农家小院这里。

  还驻扎着暂时编入工程队,作为施工工具的蜘蛛机器人军团主力。

  总共11辆先驱者级陆地驱逐舰中,一辆驻守在秦岭山一带,两辆在江河市周边巡逻,一辆外派到钢城周边执行任务。

  还剩下整整7辆,待在农家小院待命。

  这是苏武手中能够派出去的最强大的力量。

  至于数量更多的冰封级陆地护卫舰和雪地运输车。

  因为前者是商队列车的核心。

  目前在农家小院这里,反倒是没有任何一辆存在。全部都正穿梭在江河市以外的地方。

  后者因为还在等待新的冰封级陆地护卫舰下线匹配,暂时还有六七百辆的库存。

  这个数字,大约是超级工厂一两天的产量。

  “工程队的蜘蛛机器人军团主力,都是暂时还没有进行改装的老款。”

  “不太适合上去前线。”

  “这次,就由三辆先驱者级陆地驱逐舰,再带上300辆雪地运输车,以及部分改装好的重装主战蜘蛛机器人和激光机器人过去。”

  “希望用不上它们。”

  伴随着苏武在控制台上。

  编组出一支远征部队。

  农家小院的地上一层,开始忙碌起来。

  三辆先驱者级陆地驱逐舰,加上数量更多的雪地运输车。

  陆续驶入了整备大厅。

  由大厅内的大量服务型机器人,机械臂以及工程车辆,负责为它们检修,补充弹药,临时加装特种武器等等。

  而在这总共历时25分钟的改装和补给过程中。

  陆陆续续还有1000台重装主战蜘蛛机器人和200台装备了激光武器的普通蜘蛛机器人赶到这里。

  分别登上陆地驱逐舰和雪地运输车。

  它们将作为这支远征队的辅助作战力量。

  而除此以外。

  还有部分负责建造建筑的机器人,固定式的自动武器,连带建筑材料一起,也一同被装入了雪地运输车之中。

  对于那处即将沦为长期战场的地方。

  虽然不适合架设起成本高昂,拥有雷霆级光电机炮的高规格军事哨塔。

  但是建造一些半永久的普通炮台和电磁机枪射击平台。

  却仍然是一件性价比相当高的事情。

  非常容易回本。

  一切准备就绪。

  地上一层,东侧的外墙上。

  一扇巨大而厚重的金属大门缓缓从两侧滑开。

  外界,刺骨的寒风与避难所内温暖的空气碰撞。

  顷刻间,产生了阵阵肉眼可见的白雾。

  几秒后。

  由三辆庞大的先驱者级陆地驱逐舰带领的远征部队。

  缓缓从大门中驶出。

  苏武站在地下一层的控制中心。

  通过外墙上的监控。

  目送着这支远征队,逐渐消失在远方的冰原尽头。

  心头感受到了一股沉重的压力和对以后的不安。

  这一去。

  如果未能控制住局势。

  整个东洲的未来,或许都将就此迎来巨变。

  躲藏在这片大陆下避难所内的人类。

  他们面对的,将不再是单单严酷的极寒环境。而是还要再加上另外一个种族,另外一个文明最直接的威胁。

  检测出紫晶体新爆发点的第9个小时。

  第1批数万只承担着挖掘工作的变异紫晶体。

  终于艰难地跨过了4.9公里的距离。

  出现在距离地表,仅仅只有不到100米深的位置。

  进入了苏武提前布置的连锁地下**的最佳杀伤范围。

  而这个时候。

  远在十几公里外的秦岭山上。

  修整已久的进化紫晶体们,又率先开启了大规模的突击行动。

  密集的重炮轰鸣声,化作隐约的号角。

  伴随着呜咽的寒风。

  隐隐地传到了这里。

  “已确认敌方目标进入预设区域。”

  “开始引爆。”

  人工智能没有受到秦岭山上战争的影响。

  依然分秒不差地按照既定的程序。

  引爆了地底紫晶体前进路线上的**。

  伴随着一连串沉闷的爆炸声,与此起彼伏扬起的十数米高的尘土和碎冰。

  大地之下。

  开始产生巨变。

  原本在紫晶体的挖掘下,已经变得千疮百孔的岩层。

  顷刻间或扭曲,或粉碎。

  以近乎无匹的自然力量,将一只只位于其中的紫晶体撕裂成残骸。

  半分钟后。

  来自于地底的震动渐渐平息。

  在先驱者级陆地驱逐舰的晶体探测器扫描下。

  距离地面在1公里以内的浅层地底中。

  数万只紫晶体十不存一。

  只剩下了不到两千的幸存者。

  而与此同时。

  位于地面的工程队。

  开始抓紧时间入场。

  继续在这片已经引爆过一次的土地上。

  继续打井钻孔。

  布置第二批**。

  “看来一切顺利。”

  “应该是用不上远征队真正出手了。”

  远远关注这处战场的苏武。

  心情变得稍微放松了一些。

  经过这初次的实战。

  最起码可以证明,曾经出现在秦岭山那边的自爆紫晶体。

  数量极其有限,并且也无法应用在挖掘地底通道上。

  苏武依然可以只用付出极小的代价。

  就将它们在地底劫杀大半。

  傍晚。

  当人工智能第三次引爆埋藏在地底深处的炸弹。

  并指挥地面的远征军,将零星数千只钻出地表的紫晶体当场击杀之后。

  便再也没有紫晶体贸然行动。

  它们在距离地面1公里以下的地底深处,安静地盘踞下来。

  然后一点一点地扩展着周围的空间。

  以试图让更多的同类过来。

  并还尝试着在水平位置,向周围不同的方向挖掘通道。

  远离这边已经被**堵死的上层区域。

  这种方式,显然很笨拙。

  它们可以挖掘通道,苏武自然也可以。

  无论它们转移到哪里,最后都很容易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但只要坚持下去。

  随着逐渐试探出苏武晶体探测器的探测距离极限,又或者发现新的地壳薄弱点。

  终会有成功破土而出的一天。

  区别只是时间的早晚。

  “某种程度上来说。”

  “这应该算是来自紫晶体数量上的碾压。”

  “农家小院的机械军团。”

  “能够布防的范围。终究有着极限。”

  看出了紫晶体的意图。

  苏武对此却一点也没有办法改变。

  他无声的叹了口气。

  没有再关注暂时变得安全的第二处紫晶体爆发点。

  转而打开互联网。

  视线在那些由人类上传的无数地下避难所的照片上扫过。

  翻阅着他们分享的各种避难所生活日志。

  那些人类中的一部分人。

  或许过得相当困苦艰难。

  但整体上,他们所在的避难所。

  很多依然都可以称得上一句繁华。

  不少的富豪权贵,都能够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

  但这份繁华和和平。

  终究还是要被紫晶体打碎。

  并且距离那一刻,已经为时不远。

  “继续抓紧时间扩军吧。”

  “对外的资源掠夺,也要更快一点。”

  “不能再顾及官方了。”

  “还有,趁着现在,人口也要尽量多转移一点过来。”

  “以后可能就没有这么安全的运输环境了。”

  “到时候,或许会额外死上很多很多人。”

  心思转动间。

  苏武定下了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路线。

  并将主要目标,放在了扩充能够运输人口和物资的商队列车,六代战机,以及青空级运输无人机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