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第303章 海底隧道

小说: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作者:夏天的葡萄 更新时间:2025-10-16 00:11:33 源网站:2k小说网
  ();

  江河市。

  农家小院,地下控制中心。

  苏武退出远程意识连接状态,起身来到金属平台旁边。

  将上面的投影,切换成了镇海市地下避难所的结构地形图。

  这张地图的数据。

  来自于刚刚接手的镇海市的官方资料库。

  因为里边保留了当初完整的建造设计图纸。

  其详实程度,并不比苏武自己这边,一寸一寸亲手建立起来的农家小院避难所差多少。

  从地图上看。

  整个镇海市地下避难所,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不规则的庞大地下城市。

  最远的两端,间隔几乎达到17公里。

  整体空间大小,甚至小幅度的超过了如今已经容纳下7000万人口的农家小院。

  “很好的一块地方。”

  “可惜,马上就要面临毁灭了。”

  苏武看的有点可惜,但又并不是太过在意。

  因为它的优点,仅仅只有宽敞这一项。

  最重要的主体结构和防御,都远远比不上采用了快速水泥和生存点强化过的农家小院。

  两边的差距,几乎间隔了整整一个时代。

  一座不能保证安全,随时可能会在暴风中散架的茅草屋。

  就算建造的再如何宽敞。

  从生存方面考虑,也不可能比得上一处仅能容身的混凝土小屋。

  伸出手指,在全息地图上来回滑动。

  不时的放大或者缩小其中某片区域。

  苏武凝神进入忙碌的工作状态。

  开始高速的浏览地图中,所有重要设施的实时情况。

  从镇海市官方手中,接过镇海避难所的管理权。

  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

  背后蕴藏的却是数量惊人,又复杂到足以让任何人感到绝望的交接流程。

  哪怕是拥有庞大算力的人工智能。

  一时半会,也很难将里边的每一件事情都理清。

  为此,苏武甚至还在农家小院地下2层的远程控制中心,组建了一个人数超过上万人的参谋团队。

  专门负责与镇海市的管理层进行协调。

  以加快交接速度。

  花费了整整半个小时的时间。

  苏武勉强算是对镇海市的真实情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总的来说。

  尽管事先尽量高估。

  镇海市的家底,依然丰厚到超出苏武的预料。

  它那超过农家小院避难所的庞大内部空间。

  几乎有三分之一的区域,都存储着各种海量的物资。

  不说别的,单单作为基础金属的钢铁原材料,就高达1.5亿吨。

  燃油,煤炭等等发电原料,同样达到了上亿吨的级别。

  其他各种稀有资源,也动辄以百万吨,或者千万吨来衡量。

  和镇海市相比,就连曾经同为超级城市,号称资源富足的钢城,都寒酸的像是贫民窟一般,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难怪当初,东洲首府那么容易就放弃了钢城。”

  “任由那里被帮派和本地势力占据。”

  “原来他们早就把那里的物资,都搜刮的差不多了。”

  面对这天文数字一般的资源库存清单。

  在刷新对超级城市认知的同时。

  苏武心中也隐隐有了些明悟。

  他之前以为丰厚的钢城遗产,实际上不过就是别人搬家以后,留下的不要的三两斤破铜烂铁而已。

  真正的大头,早就已经被吃干抹净。

  不过,虽然在清单上,镇海市的物资数额异常巨大。

  可这里边属于官方管辖的部分,只有一半不到。

  另外一半,则是属于私人财产。

  上到作为议长的平宇瀚背后的家族,下到普通富裕的居民。

  每个人的手中,都或多或少的持有一些物资。

  这些物资,不可能一刀切的全部直接收走。

  不谈之前苏武赠与平宇瀚的那些,允许保留私人财产的豁免名额。

  单单是为了平稳交接权力,以及作为宣传示例。

  都必须让那些镇海市原本的权贵,保留相当一部分数量的财富。

  “豁免好说。”

  “当初给出的名额,本就带有一定的上限。”

  “总质量不能超过5000吨,总价值不能超过末世前10亿通用货币。”

  “再加上可以收取高额比例的运输费用。”

  “实际带走不了多少。”

  “关键是剩下数量更多的权贵团体和民间团体。”

  稍微梳理了一下里边的关系。

  感到大为头疼的苏武,决定把这些繁琐的事情,都交给地下2层的参谋团去负责处理。

  他自己则仅仅只对其设置了一条基本的底线。

  “那些物资。”

  “虽说不能强行没收。”

  “但是在这种城市都快要覆灭的特殊时期,最终征收95%以上的资产税,应该问题不大。”

  “剩下的就看参谋团的自由发挥了。”

  确定了物资归属的问题。

  下一步,就是考虑如何转移。

  整个镇海市拥有3800万人口,数亿吨的物资。

  苏武想要全部吃下。

  凭借他目前手头数量有限的工具。

  就不能再简单的采用空运和陆地运输的办法。

  需要另辟蹊径。

  视线在镇海市的避难所结构图上,巡视了一会儿。

  苏武最后将目光,放到了其中几处已经被海水淹没的出口位置。

  镇海市所在的浅海区。

  平均深度约在50米左右。

  其中最上面的冰层厚度,在7米到8米之间。

  下方则是仍然呈液态的海水。

  相比于在冰层上面活动,又或者在冰层中凿冰穿行。

  在仍旧保持零度左右的温度,也没有太大暗流涌动的海水中。

  建造出一条运输物资的隧道,难度无疑要低很多。

  也更加的安全。

  “快速水泥前后只需要三分钟时间,就能凝固成型。”

  “2到3毫米的厚度,就足以抵御50米深处的水压,以及一定强度的地震。”

  “完全具备在海底建造隧道的条件。”

  “然后隧道内可以铺设轨道,使用地铁列车进行运输。”

  苏武一边思索着,一边直接就着全息地图,在上面进行模拟演算。

  最终发现,这条思路的确可行。

  整个镇海市,目前保留有超过7000辆地铁列车。

  如果能全部利用起来。

  一趟就能运输超过2000万人。

  两趟下来,就可以把镇海市所有居民全部运送到海岸上。

  而物资运输方面。

  由于地铁列车在设计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过专门运输物资。

  单列的运输能力仅在500吨左右。

  一趟下来,最多只能运输300多万吨的物资。

  可由于列车本身行驶速度极快,在没有干扰的海底隧道中,足以达到75公里每小时的速度。

  实际转移物资的效率,同样不低。

  完全可以充当主要运输工具。

  “就这么办吧。”

  确定理论上没有问题。

  苏武立刻把它转化为行动计划。

  分发给了人工智能,参谋团,以及镇海市的管理层。

  随后,仅仅半分钟后。

  在以人工智能为主的主持下。

  整个镇海市,都开始围绕着这份计划运转起来。

  每个居民区中,大量的居民被告知收拾随身行李,前往指定的广场和办公大厅。

  他们将在那里领取排队号码和接受安检。

  然后符合标准的人,会被带领到几座正在临时建造的车站里。

  等待登上地铁列车。

  总数量达到数十万的工人和退役士兵,被组织起来。

  一部分打开荒废已久的避难所仓库。

  对仓库内已经沉睡了大半年的列车进行检修和唤醒。

  并顺带将仓库里的铁轨部件,分批运输出去。

  一部分前往7座已经被海水淹没的避难所出口位置。

  拆除附近原有的设备和围墙,建立大型的临时列车车站和物流转运仓库。

  还有一部分,则重新投入到工厂之中。

  尽最大可能的将金属原材料,切割成更多的铁轨部件。

  镇海市距离最近的海岸线,有上百公里之远。

  单凭库存的铁轨部件。

  搭建出一条一来一回的双向循环轨道,都十分勉强。

  更不用说铺设更多铁轨。

  不过好在,这毕竟只是临时使用。

  对质量的要求不高。

  生产的难度直线降低。

  预计即使没有苏武的支援,单凭镇海市本身工厂的生产力。

  也足以生产出足够数量的铁轨部件。

  而在镇海市这边忙碌的时候。

  苏武的农家小院,也没有闲着。

  数以千计的机器人,开始将一条小型的快速水泥生产线打包装箱。

  交由第1批20架双翼直升机,把它们运往镇海市。

  这条生产线将会在那边现场生产快速水泥,负责为不久后开建的隧道提供建筑材料。

  同时大部分的飞行器,以及全部的商队列车。

  也都将会在完成各自当前的运输任务之后,陆续返回农家小院。

  然后投入到转移镇海市人口和物资的工作之中。

  “按照速度推算。”

  “第1批双翼直升机抵达镇海市的时候。”

  “应该正好也是海洋中的那道分支气旋,移动到镇海市上空的时候。”

  “预计那时的风力,会达到15级到17级。”

  “以六代战机的性能,估计无法在那种环境下完成垂直起降。”

  “双翼直升机或许好一点,但也有一定的危险。”

  “等这次运送完快速水泥生产线以后,就不能再让它们从空中靠近镇海市。”

  “最多在抵达海岸线附近时,就要降落下来。”

  苏武的视线。

  在曾经海岸线附近的通讯信号塔遗址上停留下来。

  在那周边,正好有一座被他遗弃的大型附属避难所。

  他打算将其重新改造一番。

  作为连接镇海市的海底隧道的终点站。

  用于暂时收容从那边转移过来的人口和物资。

  “时间已经不多了。”

  “最终能逃出来多少人,运回多少物资。”

  “都要交给运气。”

  “但愿镇海市的运气,能够稍微好一点。”

  苏武接管镇海市后的第3个小时。

  当双翼直升机顺利的把快速水泥生产线,运抵镇海市避难所,并顺路携带着第1批镇海市高层家眷,开始返航的时候。

  来自于整个地球上,最强大的风暴发源地的分支气旋。

  终于缓缓地逼近了镇海市的地表。

  通过安装在冰层上的监控器。

  苏武能够清晰地看到,一片巨大到仿佛遮蔽了半个天穹的漏斗状云层。

  缓缓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移动过来。

  剧烈的风暴。

  将一片又一片在零下70度的低温下,变得如同岩石般坚硬的积雪层。

  撕扯得四分五裂。

  然后化作无数细碎的冰屑,直卷入天际。

  偶尔被风暴裹挟的大块冰川碎片。

  还会以极高的速度撞向地面。

  在海洋形成的冰层上,撞出一道道巨大的豁口。

  在气旋来临的几分钟后。

  苏武甚至还看到,一栋100多米高的大厦。

  倒霉地被一块碎片撞个正着。

  然后整栋大厦如同遭遇到了一枚大当量的航空炸弹的轰炸。

  位于大厦中间的几层墙体。

  当场被碾碎大半。

  而在腰部失去了部分重要支撑的大厦。

  在越来越猛烈的暴风中,并未能支撑太久。

  摇摇晃晃地坚持了几分钟后。

  便轰然倒塌。

  其坠落产生的巨大动能。

  直接将不远处的冰层撞穿,露出了冰层下尚未冻结的海水。

  在这种危险到甚至有些残暴的环境中。

  刚刚从镇海市避难所起飞不久的双翼直升机编队,同样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了强大的阻力。

  机体在空中强烈的气流冲击下,震动得一次比一次明显。

  似乎随时都有失控坠落的可能。

  一些坐在直升机舱室内的年轻女性。

  忍不住彼此紧紧拥抱,害怕地啜泣起来。

  从小就养尊处优的她们,还是第一次直面如此恐怖的天威。

  也是第一次感觉到死亡是如此的接近。

  可这个时候,却没有人还能再保护她们。

  只能听天由命。

  “风力达到16级了。”

  “不过直升机编队应该还能在风暴增强到17级以前,抵达沿海一带。”

  “算是涉险过关了。”

  苏武瞥了一眼在镇海市上空的双翼直升机编队。

  根据上面的数据,推算出了它们没有太大的危险。

  便不再去关注。

  对于他来说。

  也就二十架双翼直升机本身的价值,值得他多看一眼。

  至于里边的乘客。

  不管他们的身份在镇海市有多么尊贵。

  在苏武的眼中,也都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

  是生是死,都区别不大。

  (本章完)